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以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操作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合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设计理念】

贴近孩子们生活的事物才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在身边寻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很容易引起他们对色彩的兴趣。这堂课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共同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讨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切磋、共同探讨。学生的收获不只是完成的作品,更主要的是他们从此会用审美的眼光感知身边的色彩,并有意运用色彩美化生活。

【设计思路】

本课的学习强调观察与体验,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色与和谐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据此,本课时主要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感知与体验——观察与探究——创作与表现——评价与展示——拓展与升华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五、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让学生感知五彩缤纷的色相。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吗?那三间色又是哪三种颜色呢?

2、“找朋友”游戏:教师根据学生衣服的颜色把大家分成六大组,分别是红队、黄队、蓝队、橙队、绿队和紫队。

3、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让穿相对应衣服的两大组的学生站在一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相近颜色即是和谐色,不相近的颜色即是对比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与探究

1、教师揭示课题——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2、感受生活中色彩对比与和谐:欣赏图片,让学生谈谈画面色彩给我们的感受,让学生试着说出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哪些色彩是和谐色。

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和谐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教师折叠剪纸的一个过程。同时,能够清晰学生学习的思路。要是在课程上教师不做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无从入手。

三、讨论与交流

1、同学分4—6人一小组开展活动。

2、试一试:同学先自学教材,探索剪纸方法,找出剪纸中的问题所在。还可以拿出一张纸,试着折一折、剪一剪。

3、谈一谈:同学将自学成果以及自己的尝试的结果与同伴交换意见。

【设计意图】强调“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四、设计与操作

1、想一想:同学线构思,确定一个图案设计稿。

2、画一画:勾勒出形象的外轮廓,线条部分适当加粗,需要剪去的部分和留下的部分分别做不同的记号,里面的细节部分可不画。如果是对称剪纸,则先折后画。

3、剪一剪:按勾描的轮廓线剪纸,剪是要特别注意图形相连的部分不能剪断。里面的花纹可对折后剪一个小口子,然后把剪刀伸进去剪。(提示:在剪纸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剪刀剪成曲线、折线、锯齿线等,组合成形态各异的镂空花纹,以此丰富线条的多样性。此外,剪纸的关键是不能把图案剪断。)

4、贴一贴:选择与剪纸图案用纸色彩反差较大的纸作衬纸,用固体胶粘贴衬纸。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设计过程,让学生既对剪纸的流程有了更深的印象,又是对这堂美术课的的回顾。同时,再一次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四、评价与反思

1、同桌同学之间互评剪贴好的作品。作者谈谈创作的感受以及在创作过程中运到的问题,自己又是如何解决的。

2、教师向学生提出课后学习、欣赏的要求,如继续查找书籍、网上资料等,整理教师下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提高审美能力。因而在学生讲述自己的审美感受时,充分给予尊重,以帮助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审美感受。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与拓展

1、教师展示同学上节课制作的剪纸作品,将其粘贴在教师的门窗、橱柜等处;教师询问回家查阅有关剪纸资料的情况,师生共同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剪纸艺术的常识进行交流。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试图或实物资料,结合这些资料的欣赏向大家介绍各地的剪纸作品、中外剪纸艺术家生平及其组品。

【设计意图】

二、了解与探究

1、教师展示抽象派大师马蒂斯的剪纸组品,向学生介绍其生平、创作经历以及他的绘画组品。

2、同学分小组进行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他的艺术创作特点和作品风格给予简单的总结,并就马蒂斯所说的“剪刀比铅笔更敏捷”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后反思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美术往往被狭义的理解为绘画或手工。在此理解上,就更谈不上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美化生活,享受生活。美术所蕴涵的“美”无法内化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排色游戏环节时,由于和以往的课堂作业有所区别,因此学生爆发出了最大的激情,学生十分乐于参于到这样的美术活动中,积极讨论着怎样根据衣服色彩的深浅进行排序,在评价作业时,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认真倾听,学会了赏识别人的优点,与同学拉近了感情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