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982.17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00-10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通过多次掂一掂,猜一猜的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②知道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知道1000克=1千克。

③了解使用天平和秤的方法。

2.数学思考

建立1克的观念,1千克的观念,初步形成质量概念。

3.问题解决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学会小组合作。

4.情感态度

养成合作交流、认真质疑的好习惯。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

①老师物品:

天平、黄豆、带包装的商品(2克每包的红茶、16克每包的薯片、120克每包的饼干、2分硬币若干、2千克重的洗衣液、5千克重的大米)

②学生物品:

每人一枚2分硬币、每组一个小袋子(1克的物品如一张扑克牌,2个回形针、3根小棒、2个小正方体)、每组一个学具箱(1千克的面条、其它重1千克的物品:500克一袋的白糖、500克一袋的红豆沙、500克一瓶的餐洗净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克与千克

轻克( g)

重千克( kg)

1000克=1千克

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在上本课之前的周末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了去超市体验克和千克的小活动。比如去了解你喜欢的商品的价格,用手掂一掂它们的重量,试着读一读。如:一包牛肉干56克,2个苹果秤一下重750克等,看看超市里都有哪些秤并试着看工作人员如何使用这些秤等。

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

本节课我主要是提问式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找到如何判断某物品比1克轻。还在后面小组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时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他们估重的准确情况,让他们及时调整策略,提高估重的准确率。

克和千克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经验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并在去菜市场买菜、去超市购物等实际生活中对克和千克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也有的学生听过家长说过如斤、两、公斤等质量单位名词。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需要通过掂,通过肌肉的感受来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精确的方法是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系统的正确的认识。

2、学生的能力及学习难度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为年纪还小,还是存在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本课我重视让学生充分去感悟去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同时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估重的小游戏,从而有效地培养估测意识。优等生学习能力强,感悟到位,很快就能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中等生经过教学中通过多次掂一掂、估一估的活动,渐渐领悟,也能顺利建立质量观念,并正确运用知识。下等生因为生活经验的缺乏,学习过程,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都比较长,可能一下子建立不了质量观念,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格外关心、帮助引导这部分同学。

3、课前学习准备

在上本课之前的周末作业中,给学生布置了去超市体验克和千克的小活动。比如去了解你喜欢的商品的价格,用手掂一掂它们的重量,试着读一读。如:一包牛肉干56克,2个苹果秤一下重750克等,看看超市里都有哪些秤并试着看工作人员如何使用这些秤等。

克和千克的教材分析

一、课时解读

1、对情境图的解读

本节课将例1、例2进行了整合,主要是认识克和千克,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会进行两个单位之间的简单转化。例3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关于克与千克的生活实际问题。本单元主要分3个课时进行。本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在超市购物称重的情景,由此引出质量单位,明确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强化了质量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提前一周布置了去超市课前体验活动,所以我授课时没有用超市的这幅情景图引入,而是利用了配音小故事引出轻重,导入新课。

2、对泡泡语、关键词的解读

新教材的精灵说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用手掂感觉怎么样?说明本节课要重点感悟1克的重量,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是重点。强调动手操作去体验,去感悟。例2中的小精灵说“净含量”的含义。还说明指针指着几,就表示说称的物品有多重。新教材中加入了让学生了解各种称的使用这一目标,意图在让学生了解秤的使用方法,秤的称量范围,如何通过刻度读出物体的轻重。

二、解读本课时在单元中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等。

测量(计量、度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的手段和方法。在生活总,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不一定会进行量化比较。本课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质量单位。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吨”等更大的质量单位的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