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八大代表推荐条件 - 天津北方网——权威媒体 天 …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天津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标准
一.天津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1)模范执行党和国家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在贯彻执行《科普法》、《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方面做出成绩,创出经验,效果突出;
(2)能够保证科普工作的投入,科普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创新、能落实;
(3)紧密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中心工作,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坚决抵制和带头反对各种形式的愚昧、迷信、反科学、伪科学活动,在科学教育、科普宣传、科普创作、科普出版、科普管理、科普活动等方面,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产生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天津市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执行《科普法》、《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2)热爱科普事业,具备“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带头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愚昧、迷信、反科学、伪科学活动;
(4)紧密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中心工作,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
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坚决抵制和带头反对各种形式的愚昧、迷信、反科学、伪科学活动,在科学教育、科普宣传、科普创作、科普出版、科普管理、科普活动等方面,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产生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
(5)专职、兼职或作为科普工作志愿者献身科普事业2年以上者。
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申请流程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计划是为了培养和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推动青年科技创新发展。
下面是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申请流程的详细介绍:一、了解申请条件和要求:1.年龄要求:一般要求申请人年龄在40周岁以下。
2.学历要求:申请人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具有学士学位且具备一定的科研工作经历。
3.申请者需具有突出的创新潜质、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前瞻性。
4.申请者需要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二、填写申请资料:1.登录中国科协官网,下载并填写《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计划申请表》。
2.申请表中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教育背景、科研及技术创新成果等内容,需真实准确地进行填写。
3.在申请表中需要提供个人的自我评价、科研方向、发展规划等内容,以展示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准备申请材料:1.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科研工作经历、科技创新成果等内容。
2.发表论文或著作清单:列举个人的发表论文或相关著作,并注明在期刊或出版社的具体发表情况。
3.推荐信:至少需要一封推荐信,推荐人应为相关行业的专家或知名学者。
4.获奖证书或荣誉证明:提供个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获奖证书或荣誉证明。
四、提交申请材料:1.将申请表、个人简历、发表论文或著作清单、推荐信、获奖证书或荣誉证明等申请材料按要求进行整理。
2.登录中国科协官网,进入青年托举人才计划的申请页面,按照页面提示,上传申请材料。
3.确认申请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后,提交申请。
五、网上评审和资格认定:1.提交申请后,中国科协将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初步筛选和资格认定。
2.网上评审主要针对申请人的创新潜力、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3.评审结果将通过电子邮件或官方网站发布,申请人需及时关注相关通知。
六、面试和专家评审:1.通过网上评审的申请人将进入面试环节,中国科协将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面试。
中国科学院院士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杰出贡献者,院士任期终身、荣誉终身,属国家特殊荣誉。
院士被授予特殊荣誉“科学大师”的称号,受到国家最高尊重。
1、在国际一流水平上取得辉煌的成就,有突出特色,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特贡献;
2、具有国际知名度,有显著学术成就,对国家产生较大影响;
3、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影响;
4、具备国际一流的职业能力和职务实践能力,有较强学科建设、带头实践能力;
5、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在实践中有突出的精神贡献,为国家产生了独特的作用;
6、符合中国科学院的资质要求,由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评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被授予的高尚荣誉是国家级礼仪,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科学家社会贡献的重视,也表明国家赋予他们特殊的荣誉,对优秀者予以特殊的表彰,从而激励更多科学家们去寻求更高的贡献,以发挥国家的科技发展功能。
院士资格条件作为一项具有高度荣誉和权威性的称号,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顶尖人才。
获得院士资格不仅需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院士资格条件。
1. 学术成就成为院士的首要条件是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卓越的成就。
这包括在学术研究中的突出贡献、重要发现或创新成果。
候选人需要在相关领域内有深入的研究,并在学术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力。
2. 学术声誉院士候选人需要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和高度的认可。
这可以通过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参与重要学术会议、担任学术组织的职务等方式来体现。
此外,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专利授权、学术荣誉等也是提升学术声誉的重要途径。
3. 学术影响力院士候选人的研究成果应该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他们的研究成果应能够推动学科的发展,引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学术交流和合作中,候选人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我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
4. 个人品质院士候选人需要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
他们应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断追求学术进步;同时,他们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学者共同开展合作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
此外,院士候选人还应具备较高的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以身作则,为学术界树立榜样。
5. 推荐单位和专家评审成为院士需要通过推荐单位和专家评审的程序。
推荐单位通常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他们对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进行评估。
专家评审是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声誉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他们对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个人品质进行评审。
在评审过程中,候选人需要提交详细的学术履历、科研成果和推荐信等资料。
成为院士是对一位科学家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国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持和鼓励。
获得院士资格需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并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力。
科协人物评选方案背景科协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简称,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全国统一的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哲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
科协为全国各级科技工作者服务,是国家重要的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创新普及和科技文化传播平台。
为了表彰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我们决定举办科协人物评选活动。
目的该活动旨在激发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热情和对科技人才的尊重,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作出更大贡献。
方案评选类别本次科协人物评选共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突出贡献奖•创新创业奖•青年人才奖•团队协作奖•社会责任奖评选流程1.推荐阶段:从全国范围内征集候选人名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候选人的推荐意见,征集截止后进行初步审核,确定候选人名单。
2.提名阶段:初步审核合格的候选人名单经科协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进入提名阶段。
在全国范围内公示提名名单,同时征求专家、媒体、群众等意见和建议,挖掘被遗漏的人才和事迹。
3.投票阶段:在公正、公开的原则下,通过网络投票和实名投票的方式,公示评选结果,确保结果真实、准确、公正、公开。
4.颁奖仪式:在欢庆、庄重的氛围中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人士进行表彰,推广优秀人才和先进事迹,激励更多科技人才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评选标准根据不同的评选类别,我们将采用不同的评选标准。
•突出贡献奖:在科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发明创造或科技成果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影响和推广价值。
•创新创业奖: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等领域具有突出贡献和成果,创业成绩突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青年人才奖: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一定的科技成就、创新能力和潜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团队协作奖:团结协作,科技成果显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达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
•社会责任奖:在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科学教育、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领域具有突出表现。
中科大保研本校条件要求
中科大保研的本校条件要求如下:
1. 学历要求:申请保研的本科生必须是中科大本科在读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学习记录和成绩。
2. 学术表现:申请保研的本科生需要具备较好的学术表现,包括课程成绩和科研实践等方面。
通常来说,需要保持较高的学分绩点(GPA),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或者具备相关的科研
成果。
3. 推荐信:申请保研的本科生需要提供至少一封教授的推荐信,该推荐信需要详细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科研潜力、学术成果等。
4. 科研实践:申请保研的本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实践经历,可以是在学校的科研项目中担任助理或者参与过科研实验、文献调研等。
5. 综合素质:申请保研的本科生需要综合素质较高,包括但不限于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条件只是一般的要求,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在申请保研之前建议在校园网上查询相关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顶尖科研人员评选细则1. 引言顶尖科研人员评选旨在表彰在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和研究者。
该评选细则旨在明确评选标准和程序,确保公正、透明和客观的评选过程。
2. 评选标准评选顶尖科研人员应该考虑以下标准:2.1 科研成果候选人应具备雄厚的科研背景和突出的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可以体现在学术论文、专利、获奖、科研项目等方面。
评选委员会将综合考虑候选人的科研贡献、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力。
2.2 国际影响力顶尖科研人员应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
评选委员会将综合考虑候选人在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国际论文引用量和国际学术组织成员等因素。
2.3 领导才能顶尖科研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选委员会将考虑候选人的领导履历、指导学生和团队的能力以及教育培养的影响力。
2.4 学术活动和社会影响顶尖科研人员应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评选委员会将考虑候选人的学术组织任职、学术会议组织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
3. 评选程序评选顶尖科研人员的程序如下:3.1 提名阶段评选委员会将邀请科研机构和学术界推荐候选人。
同时,候选人也可以自荐。
3.2 评审阶段评选委员会将对提名的候选人进行初步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领导才能以及学术活动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3.3 选拔阶段评选委员会将从初步评审通过的候选人中筛选出一批最终候选人。
最终候选人将接受面试或学术报告的要求。
3.4 公示和表彰最终评选结果将在评选委员会的网站上公布,并举行表彰仪式。
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
4. 评选委员会评选委员会由专家学者、知名科研机构代表和行业研究领域的资深人士组成。
评选委员会的成员由组织单位提名,并由组织单位批准任命。
5. 公正和保密评选委员会将确保评选过程的公正和保密。
评选委员会成员应独立、客观地评审候选人,并遵守保密协议。
6. 结论以上为顶尖科研人员评选的细则。
评选委员会将依据这些标准和程序来评选出具有顶尖科研能力和影响力的科研人员,并予以充分肯定和表彰。
2023院士评选条件
院士评选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候选人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2. 候选人应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
3. 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
4. 候选人不得因品德失范、严重学术不端和违反科技伦理等问题受到处理,且未在违纪违法等问题的影响期内或未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此外,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候选人,还有具体的名额和资质要求。
例如,数学领域需要包括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领域的专家,物理学领域需要涵盖不同分支的专家等。
总的来说,院士评选条件十分严格,候选人需要具备卓越的学术成就、高尚的品德和突出的贡献,并且需要符合具体的学科领域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选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及推选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文字号】科协发组字[2005]77号【发布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日期】2005.12.23【实施日期】2005.12.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团体规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选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及推选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通知(科协发组字[2005]77号)各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规定,经中央同意,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06年5月下旬在北京召开。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次盛会。
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为保证大会顺利召开,认真做好中国科协七大代表选举和七届全委会委员候选人推选工作,非常重要。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真做好中国科协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中国科协七大代表分别由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性学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以下简称省区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中国科协机关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及名额分配方案》(见附件1)的规定选举产生。
全国性学会选举代表时,按照分配的名额,须经过学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
省区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选举代表时,按照分配的名额,须经过科协全委会或采取其他方式,民主选举产生。
其他方面的代表,由中国科协机关与有关部门、单位民主协商选举产生。
二、认真做好中国科协七届全委会委员候选人推选工作中国科协七届全委会委员候选人分别由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性学会,各。
中国科协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标准中国科协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标准一、职称命名中国科协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分为以下等级:(一)助理科普编辑(二)科普编辑(三)高级科普编辑(四)资深科普编辑(五)主任科普编辑二、职称评审的一般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三)具有自然科学及相关领域博士、硕士或本科学历;(四)在科学普及、科技信息传播及相关领域从事科普工作满4年(含4年)以上;(五)对科普事业有一定的贡献,工作成绩突出,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科普工作,并在所在单位或者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六)经所在单位及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审核同意,申请职称评审。
三、职称评审的专业条件从事科普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专业分工较为细化,评审中主要考察的是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根据不同职称所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职责和任务,并结合科普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不同职称评审的专业条件。
四、职称评审的过程(一)职称评审分为初审、复审和公示三个环节。
(二)初审1.申请人提交职称评审申请材料;2.所在单位组织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初审合格人员;3.初审合格人员按要求提交复审材料。
(三)复审1.复审由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主要采用面试、听取汇报等方式,综合考察申请人的职业素养、工作业绩和专业能力;2.评审委员会根据综合考察结果,确定职称评审结果。
(四)公示1.公示合格人员名单;2.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五)认定职称1.职称评审委员会对公示合格人员的材料进行终审,并给出职称评审等级;2.所在单位按照职称管理规定予以公示和认定职称。
五、职称评审的有效期限职称评审有效期限为5年。
有效期满可以申请复审,评审结果重新确认,再次公示,并如实记录到社会职称数据库。
中科院院士评选条件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这中科院院士评选条件哈。
你想啊,能评上中科院院士的那可不是一般人呐!首先呢,得有超级厉害的专业知识吧,就像游戏里的大神,对自己那领域的事儿得门儿清。
人家说啥他都懂,别人不懂的他也懂,这才够格嘛。
然后呢,创新能力也得杠杠的呀!不能老是走别人走过的路,得自己闯出条新路子来,就像在一片迷雾森林里找到别人都没发现的宝藏一样。
还有啊,这人得能吃苦,搞科研可不是轻松的事儿,得耐得住寂寞,天天在那研究啊研究,没点毅力可不行。
再就是团队合作能力啦,一个好汉三个帮嘛,不能自己一个人闷头干,得和其他人一起合作,大家齐心协力把事儿办好。
当然啦,品德也很重要哦,要是人品不行,那可不行,得是个正直善良的人。
哎呀,总之要评上中科院院士那可真是太难啦,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克服重重困难。
你说这评选条件是不是很苛刻呀?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选出真正厉害的人嘛。
这些人就是科学界的明星呀,闪闪发光,带领着我们不断前进。
所以啊,咱要是也想往这方面努力,那可得加油啦,先把自己的本事练好,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前进。
说不定哪天,咱也能成为那厉害的人物呢!哈哈,开个玩笑啦,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嘛。
好啦,说了这么多,关于中科院院士评选条件,咱也算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啦。
希望以后能有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成为院士,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我对这个事儿的一点小看法,大家觉得怎么样呢?嘿嘿。
附件1中国科协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标准(试行)一、申报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道德,恪守科研诚信,作风和学风端正。
三、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贡献。
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四、科普专业人员申报各层级职称,除必须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条件:(一)研究实习员1.学历和专业工作经历要求。
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科普工作;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科普工作1年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
2.专业能力条件。
具有基本的科普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能够承担科普专业基础性工作。
3.业绩条件。
参与本单位科普课题、项目、活动不少于1项。
(二)助理研究员1.学历和专业工作经历要求。
具备博士学位,从事科普工作;具备硕士学位,取得研究实习员职称后,从事科普工作满2年;取得研究实习员职称后,从事科普工作满4年。
2.专业能力条件。
具有一定的科普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了解科普领域政策法规,熟悉国内外科普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科普工作能力;具有指导初级科普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3,业绩条件。
取得初级职称后,应具备下列业绩中的任意一项:科普研究方向:参与重要科普研究课题(项目)不少于1项,取得过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方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参与创作科普领域教材教案、课程、音视频、文创等不少于2个;参与创作科普动漫、游戏、广播影视节目、电影、科普剧不少于1个;参与科普期刊、报纸专栏、网络专题组稿不少于4期;参与策划实施科普展览不少于1个;参与研发在科普展览正式展出的科普展品不少于1个;参与撰写科普展览讲解稿(不少于5000字)不少于3项;参与策划实施科普活动、科技赛事或作为科技辅导员指导学生获得二等奖以上名次,省部级单位举办的不少于1次,或司局级单位举办的不少于2次;参与策划实施实用技术培训不少于3次;参与录制省部级广播电视机构主办的科技广播、影视节目不少于1次;独立完成科普讲解100场次以±;参与开发、运营维护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普信息资源平台不少于1个。
202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包括以下方面: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
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
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或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院士增选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
建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增选监督体系,强化自觉抵制不当行为的责任意识,防止增选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中国十大国宝级院士排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其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顶尖人才。
而在这些院士中,又有一些被称为“国宝级院士”,因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对国家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备受瞩目。
第一位“国宝级院士”当属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第二位“国宝级院士”可以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天专家邵天杰。
邵天杰在我国航天技术研究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誉为“中国载人航天之父”。
第三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信息科学家尤石。
尤石先生在信息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上有着深远影响。
第四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朱照宇。
朱照宇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物理学家之一,在粒子物理领域有着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之父”。
第五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电子科学家高维世。
高维世院士在电子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的成就,对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学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领域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对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七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专家舒华。
舒华院士在航空工程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尤其在飞行动力学和飞行器控制领域有着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航空工程之父”。
第八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院士因在青蒿素抗疟疾药物的研究发现和应用中的重大突破而获得诺贝尔奖,被誉为“中医药之父”。
第九位“国宝级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科学家贺卫方。
贺卫方院士在建筑设计与科学研究领域有着杰出成就,尤其在生态建筑和节能环保建筑领域的研究上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科协八大代表推荐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在新时期的路线、
方针、政策;
2、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普及或科技管理工作中,锐意
进取,开拓创新,作出显著成绩,在科学技术专业领域中有一定影响,
具有良好的学风和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积极参加科协和学会组织的
各项活动;
3、在科协和学会工作中,勤奋敬业,开拓进取,成绩显著。
二、科协八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在新时期的路线、
方针、政策;
2、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普及或科技管理工作中,锐意
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在科技界有较高
声望和影响,具有高尚的学风和职业道德;
3、在科协和学会工作中,勤奋敬业,开拓进取,取得显著成绩,
作出突出贡献;
4、热爱科协事业,积极参加科协和学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