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主旨的历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79.34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蒹葭》主旨的历时研究

高红

摘要:《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了诗歌创作的文化传统。《蒹葭》作为《诗经·秦风》里较为重要的一篇历来受到众多学者的探究,但对其主旨的研究在各个阶段的解读中又有所不同。从春秋至宋代,众多学者将其与“刺秦襄公说”相联系,宋代之后又将其围绕“求贤”进行阐述,近代又将其回归于“爱情诗”。本文将结合各种观点对其主旨进行历时研究。ABSTRACT:The”book of songs”as the first anthology of poetry in China has an important status in history,lai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poem writing. T he Jian Jia as one of”The Qin Feng songs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have always been exploring by many scholars.But the study of the keynote is different in various stages.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many scholars will be associated with”Irony Qin Xiang ”. After the song dynasty,some scholars think it has the meaning of”Looking for telent”.Now,it returns to “The love poem” .This article will carry on diachronic studies by various views.

关键词:《蒹葭》;主旨;刺秦襄公说;贤人说;爱情

《诗经·蒹葭》全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词大意:河畔的芦苇泛着碧色在风中摇曳,深秋的露水在叶子上凝结成霜。我所思念的人,就在河水对岸的那一方。我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我又顺流而下去寻觅她,她仿佛就站在河水的中央。河畔的芦苇茂盛的自在坦荡,清晨的露水尚未被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就在河水的对岸。遡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去寻觅她,她仿佛就站在沙洲的中间。河畔的芦苇更为茂盛,清晨的白露依然在叶子上逗留。我那苦苦追寻的人,就在河水对岸的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去寻觅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沙洲之上。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诗经》是我国文化长河的主要源头之一,它作为中华文化最为基本且尤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对于后代子孙研究古代文化并传承中华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诗经》原名《诗》或者《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共计三百零五篇的诗歌。【1】直到汉武帝时期,随着独尊儒术的政策实行,才被尊称为《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是由孔子编订的。【2】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十五“国风”,共计一百六十篇,由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组成,多为民歌。“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其中的民歌以其绚丽的画面感向后人叙述着那个时代的民风民情,反映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以巧妙的语言手法把它内在的思想呈现出来,塑造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3】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首诗都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各个朝代的洗涤,并且在这一场场的风雨中烙印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学者

们的研究观点。而本首诗歌《蒹葭》作为“国风”中“秦风”的代表作也受到古今学者的关注。从它产生的西周时期一直到现在,对其真正内涵的解读传承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于传统“诗学”的解读的复杂性以及各个朝代的现实性,使得“蒹葭”的主旨解读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本文将随着朝代的变迁对其进行阶段性代表性的主旨

探析。

一汉代及其以前《诗经》的政治功用

(一)“刺秦相公说”的产生及盛行

早在《上述·尧典》①中就曾提出诗歌的作用:诗言志,歌咏言。【4】当我们纵观历史的朝代更替就不难发现这种带有十足功利性的政治诉求,并且这种政治诉求渗入到各种形式之中,尤其在文学载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诗经·蒹葭》属于国风中的秦风,作为民歌中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形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刺秦襄公说”。【5】

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唐代,有不少学者对这首诗进行研究探讨,其中较为主要的代表观点就是西汉时期毛亨的“刺秦襄公说”。由于孔子一直将《诗经》作为教材来用,所以它得以传承下来。不过到了汉代,《诗经》的研究者有齐、鲁、韩、毛四家,后来前三家衰落,独毛诗完整地流传于后世。所以前三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远不如毛诗大。【6】毛亨作为毛诗的集大成者提出了这个重要的观点:“《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②(《毛诗正义》,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并且这一观点一直延伸到唐代。

当我们想要探究这一观点为何能产生并且继承下去时,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时代要求。古代的中国是传统的封建制国家,重视“礼乐”的宗法制度将国家的一切都向政治目的靠拢。在毛《序》中提到之所以去批评秦襄公就是因为其“未能用周礼”。周礼在西周时期具有法律规范的作用,具备法律的形式和功效,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礼乐制度从其产生的西周一直沿用到封建王朝的结束,从这一绵延不断的时间段上我们也能看到其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统治者倘若能够顺利的实行礼乐制度并使其取得一定的效果便能使这个国家安定团结,使百姓生活有序,从而实现统治者求取社会安定,统治地位牢固的政治诉求。西周时期,《诗经》是“礼乐”治国的宗法制度的外部表现,主要运用于统治者们举行的祭祀、宴飨、朝聘、庆典等多种多样的重要场合,也正因为《诗经》在礼乐制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这部作品里的诗歌就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删除了【7】具体分析蒹葭这部作品产生的背景,我们看到其创作于秦时,而秦地地处先周的范围上,这里的百姓也深受先周礼教的熏陶,所以当面对刚刚上任的诸侯秦襄公没有传习周之礼法时,发出一声声的抱怨。这种民怨反映到诗歌创作之中便促成了这首诗歌的诞生。

(二)“美刺说”下的蒹葭意蕴

毛亨在《毛诗正义》③中认为这首诗是刺秦襄公,这是《诗经》“美刺说”的一个具体体现。按照毛亨的观点,诗经主要是用来赞美或者讥刺某些人的,他将《诗经》中的28篇标明为“美”诗,129篇标明为“刺”诗,另外还有“闵”“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