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永远的记忆不朽的芳华全国女红军题材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金色的鱼钩时间:1935年秋。
地点:长征路上,一望无际的草地。
人物:炊事班长(近四十岁,个儿高,背有点儿驼,两鬓斑白,皱纹满脸)。
红军战士小梁(十七八岁,瘦弱有病)。
小战士甲和乙(十二三岁,病弱交加,疲惫不堪)。
第一幕草地夜话画外音:1935年秋,红军进入草地。
炊事班长奉命照顾三个病号。
青稞面吃完了,战士们只好吃野菜、草根。
一天,老班长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来了小鱼。
(幕启,小战士们津津有味地喝着鱼汤。
老班长坐在一旁慈祥地望着他们。
)小梁:老班长,你怎么不吃啊?班长:(摸摸嘴,回味似的)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老班长收拾好碗筷,下,从另一边上,小梁悄悄地跟上,老班长坐在草地上艰难地嚼着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
)小梁:(失声地)老班长,你怎么……班长:(支吾着)我,早吃过了。
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小梁:不!我全知道了。
班长:小点声,小梁。
(搂过小梁,又指了指两个小战士睡觉的地方)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能再告诉别人。
小梁: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班长:不要紧,我身子骨还结实。
(抬头望了望星空,良久)指导员把你们三人交给我时说,一路上,我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
再苦再累,也要把你们带出草地。
我估摸着还要20天的路程,这20天,难熬呀!眼看你们一天天衰弱下去,真要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小梁: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点儿呀!班长:唉,太少了。
(轻轻摇头)小梁,弄点儿吃的太难了。
有时候等了大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条蚯蚓做鱼饵,我不知翻了多少草皮。
还有,我的眼睛坏了,一到夜里,找野菜得一棵一棵地摸……小梁:(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我看得见!班长:不,咱们不是早分好了工了吗?再说,你病得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小梁:不……班长:(严厉地)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小梁张口无语,扑在老班长怀里哭了,幕落。
19491989年国产老电影目录一、建国初期(19491959年)1. 《白毛女》(1950年):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被地主迫害的故事。
2. 《钢铁战士》(1950年):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杀敌的故事。
3. 《智取华山》(1953年):讲述了解放军战士在华山地区智取敌人的故事。
4. 《鸡毛信》(1954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传递情报的故事。
5. 《柳堡的故事》(1957年):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个解放军战士与当地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
6. 《林家铺子》(1959年):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商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奋斗历程。
二、大跃进时期(19601965年)1. 《红色娘子军》(1960年):讲述了一支由女性组成的红军队伍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2. 《小兵张嘎》(1963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
3. 《雷锋》(1963年):讲述了解放军战士雷锋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4. 《烈火中永生》(1965年):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地下党与国民党特务的斗争。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 《地道战》(1965年):讲述了解放军战士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地道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 《地雷战》(1962年):讲述了解放军战士在抗日战争时期,利用地雷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3. 《南征北战》(1952年):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部队在南方和北方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4. 《闪闪的红星》(1974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革命战争时期,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
四、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9年)1. 《小花》(1979年):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在革命战争时期,寻找失散的亲人的故事。
2. 《牧马人》(1982年):讲述了一个青年在内蒙古草原上,成为一名牧马人的故事。
[红色经典故事]红色经典人物事迹82篇一: 红色经典人物事迹82刘胡兰的故事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董存瑞永远的丰碑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生辰:1929年10月15日祭日:1948年5月25 日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庆贺2021年建国70周年看《红海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感600字庆贺_建国70周年看《红海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感600字时间:_-_-_ _:59:24壹宁 _47《红海行动》观后感,从百年前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到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团结与富强有多么重要.强大的中国,不仅要在经济上,还要在军事上,更要在团结.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建国70周年看《红海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建国70周年看《红海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感600字(一)国强民有尊严,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团结,团结必先爱国!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影片并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甚至没有过多的语言表述,而是通过战争的事实,通过一个个激烈.血腥.悲壮,甚至是残酷的画面,告诉我们一个硬道理:中华民族不是复兴不复兴的问题,而是必须复兴;中国人民不是爱国不爱国的问题,而是必须爱国;华夏儿女不是团结不团结的问题,而是必须团结;中国不是富强不富强的问题,而是必须富强! 《红海行动》观后感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让我们珍惜当下的和平,放眼中国与人类的未来, 勇者无惧,强者无敌 ,君子当自强不息!家庭幸福,我的责任!中国兴盛,我的责任!世界和平,我的责任!爱护自然,我的责任!儿童强则中国强,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中年强则中国强,老年强则中国强,每一个中国人强则中国强!整个电影主要讲的是解救人质,在解救人质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这部电影让我们看的感觉就是逼真,整个战斗过程,都很真实,对枪伤和炸弹伤描画十分逼真,我认为,这是对英雄最好的尊重.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奉命执行撤侨任务,从解救人肉炸弹,到面对〝救救我孩子〞哀求的动容,再到巴士中绝望地拆解炮弹,这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救世情怀,是充满人类同情心的人道主义卫士.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注重刻画了中国解放军,他们正是凭借着这么一股精神,来保障每个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解放军精神,有着深刻的,是军人对祖国.对组织的忠诚与使命;是〝保证完成任务〞的承诺,是对纪律的无条件服从;是跨越困境的拼搏,是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的危机意识,这种精神是解放军前进的动力,是这支军队能够所向披靡的力量源泉.整部影片中,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大国风范.没有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表现了很强的团队精神说明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就应当和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相符合.塑造中国人的精气神,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进.由此联想到在基层工作的我们,也应该和他们一样,对党忠诚,在工作中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服从大局.服从上级的安排.以〝为人民服务〞为我们的根本宗旨,积极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于遇到的任何困难,都能勇于克服.团结同事,对于难以完成的任务,大家能够互相协助,共同解决.我们要学习〝红海〞精神,更要将这样的精神贯彻于生活和工作中,要不忘初心,更好的服务于基层.〝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站在国家进步的高度,收获了如潮掌声的《红海行动》,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本身的〝燃〞,更是点燃了生活在〝强起来〞这个新时代的人们,对国家和军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期许,是对国家〝强起来〞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蛟龙突击队〞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中国商船,在战乱国家营救中国公民,一个个紧要时刻.一系列生死救援,让人们通过镜头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军人的〝勇者无惧〞.什么叫〝强者无敌〞,一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足以让人感动,一句〝中国军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瞬间让人泪目,!回想起一百年前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备受欺辱的历史,生活在〝强起来〞新时代的人民怎能不热血沸腾?心中怎能不生出感慨: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民众的安全.建国70周年看《红海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感600字(二)这个春节,一部名为《红海行动》的大片燃爆全国,目前票房已破_亿,影片凭借优良制作.震撼场面和真实故事人物原型,不仅让观者自发〝安利〞,更引的很多名导演〝折腰〞赞许.〝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站在国家进步的高度,收获了如潮掌声的《红海行动》,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本身的〝燃〞,更是点燃了生活在〝强起来〞这个新时代的人们,对国家和军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期许,是对国家〝强起来〞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蛟龙突击队〞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中国商船,在战乱国家营救中国公民,一个个紧要时刻.一系列生死救援,让人们通过镜头看到了什么是中_人的〝勇者无惧〞.什么叫〝强者无敌〞,一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足以让人感动,一句〝中_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瞬间让人泪目!回想起一百年前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备受欺辱的历史,生活在〝强起来〞新时代的人民怎能不热血沸腾?心中怎能不生出感慨: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民众的安全.〝我们必须打赢!〞这句话掷地有声.震撼人心,展现了中_人〝宁舍此生,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吃尽万千苦辣,只为祖国荣光〞的爱国情怀,向世界传递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更是〝强起来〞的中国应有的底气!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Ⅱ》,再到《红海行动》,之所以能〝圈粉〞无数,让国人产生情感共鸣,离不开〝高品质〞的制作,更是国人对〝强起来〞的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建国70周年看《红海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感600字(三)开年第一个工作日,我们集体观看了近来口碑颇佳的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影片根据在_年发生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观影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接受视觉的享受或心灵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光影中获得自己尚未拥有甚至是自己不可能拥有的人生经历,得到形形色色的人对待生活.生命的态度,以此形成自己对于世界.社会.人性.爱情等完整.立体的认识.一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必有如出水芙蓉般的魅力.深度以及普世的价值观.生于今日之中国,战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遥远,但〝红海〞一词我们在当今社会却常有耳温,在行业.商业市场上尤为突出,每一个企业似乎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杀出〝红海〞,拥抱〝蓝海〞.教育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时至今日,虽形式.侧重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教育领域是不折不扣的红海之地,真正的师者必是对教育事业怀有使命感和敬畏之心的.因此要把教育工作做好,具备〝红海行动〞的能力和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做真教育,除以上几点外,更要有自下而上的勇气和信心,勇敢扛起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信心百倍的面对每一位孩子和每一个生命.勇气,来自于根植内心的责任和使命感;信心,来源于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唯有如此,才能在这片红海中脱颖而出,于混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强于内而胜于外,授以业而传其道.勇者无惧,红海弄潮,蛟龙一出,四海翻腾.愿我们勤勉之.共精进,熙生未来,麓力同行.建国70周年看《红海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感600字(四)《红海行动》是相继于《战狼》后又看到的一个好片,《战狼》突出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红海行动》突出了团队协作,看完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海军的力量感.责任感.我们生活在最好的现在,今日的安宁是人民子弟兵的忠诚和热血铸就的,保家卫国应是每一个公民的使命,那么你有使命感吗?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传递给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不需要每个人民都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但是我们要有保家卫国的使命感,带着使命感让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价值.震撼于战争的残酷.这个世界并不只有网游,还有真正的战火纷飞,人们流离失所.自身难保.和平是多么的珍贵.你捂住眼睛不敢看的情节,战士们在亲身经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叫嚣着〝打啊,国家为什么不打?〞的时候,可曾想过战争中人命的低贱.那么孩子们知道和平的珍贵吗?他们有担当吗?这正是我们需要传递给他们的.团队协作,这是我最为之震撼的.蛟龙突击队,大家都是主角.他们是人不是神,也有牺牲和伤残.但是大家都各司其职,有着以一敌百的决心,每个人都值得我们的敬畏,那么孩子们有敬畏之心吗?勇者无畏,强者无敌.建国70周年看《红海行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有感600字(五)今天观看了电影红海行动 ,几个词形容,感动,激动,震撼.感受到了了祖国的伟大,与富强,不论你身在何处,你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支撑着你,在这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和平的社会当中,作为一名教育者,同样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去进步.除了通过电影中感受到的国家精神,在电影中更多的细节也同时映射着我们做教育这个行业也可以学习到的优点之处.首先就是团队的合作精神,团队实力.一场战争考验的是一个队伍的能力,队伍的集体感,是否是一些只为一个目标.作为教育者也是同样,一群教育者在一个团队当中.首先要的就是发挥自己的长处,让每个人的优势得以发光发亮,之后就是一个团队,当那个拥有自己优势的人员其心组成一个团队,这个教育团对将会发生质的飞跃.其次就是个人上,每一位战士都是有信仰的,做教育也是要有信仰的,要明确自己相信的是什么,作为教育者你信仰的我认为就是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事业负责,砥砺自身,严于利己,才能教好,才能真正的实现自己.同样不论是在教育上还是个人生活,做事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做事要有计划,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去做事.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学会冷静思考,冷静的去判断选择下一步该走的路.不论是教育,还是做人做事,还是从国家自豪感,从电影红海行动当中,不仅仅是看了一场电影,学习到的,感悟到的,学习到的甚是丰富,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不困是从事什么行业,一切的一切从砥砺自身,严于利己出发,严格自己,才能配合团队,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看革命电影的观后感范文700字5篇看革命电影的观后感范文700字1旧中国,一头巨狮,一头沉睡的巨狮,为唤醒她,无数中华英雄豪杰为之付出宝贵生命,泼洒鲜红烈血。
岁月在她身上无情划过一道道疤痕,可因为中华儿女,她苏醒了。
点困难又何惧?这点伤疤又何畏?她的吼声震天地,中国,站起来了!嘎子,一位中国少年,在被日本人抓住之后,誓死不低头,不向敌人透漏关于半点机密。
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容,最后机智逃脱。
他用生命作抵押,谱写倔强青春。
老钟叔,团结村民,齐心抗日,发明地道战,名动一时。
一次,鬼子夜袭,被老钟叔发现,他毫不犹豫地走到村头,敲响警钟,却暴露自己,不幸牺牲。
他用性命,谱写绚丽人生,充实人生。
最令我感动的是那倔强的刘胡兰。
刘胡兰是一名共产党员,因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日本人急切想知道其他共产党员的下落,便想从她嘴里套出些消息。
刘胡兰始终我行我素,大义凛然。
面对鬼子一次次的询问,刘胡兰始终说不知道。
鬼子急了,老虎凳,辣椒水,点击,鞭子抽,可始终撬不开刘胡兰的嘴,撬不开刘胡兰那颗坚定地心。
他们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金钱,权利……可她始终冰清如水,不为所动。
无奈,鬼子只好当众把她杀害,试图引诱出其他共产党。
当将她要被害时的时候,刘胡兰面无惧色,从容劝慰父老乡亲们。
刘胡兰是多么伟大啊!为了亲人,为了战友,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换来他们的安定。
刘胡兰是多么坚强啊!为了心中永恒的诺言,她始终守口如瓶,严于律己,不屈于淫威,不屈于富贵。
刘胡兰是多么镇定啊!面对自己的死亡,她非但不害怕,还若无其事地劝慰别人,使他们的心安定下来。
新中国来了,可刘胡兰却永远的去了。
旧中国正是由于这些革命烈士才会步进富强,才会迈入辉煌,踏入希望。
只有祖国富了,人民才会过上安稳的生活。
只有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祖国才能安稳。
我们要学习这些烈士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人生梦想,回报给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看革命电影的观后感范文700字2这周,社区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
红歌100首(歌词大全)2009年5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并推荐了100首爱国歌曲。
之后,各地以这些爱国歌曲为主体的“红歌会”有声有色、蓬勃开展。
我们将整理的这批“红歌”,歌词专辑献给大家。
这些歌词和曲调见证了我们祖国六十年的历程,见证了新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历程,这些歌词和曲调也见证了我们的祖辈、父辈、以及我们自己的青春岁月……生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如何能不深爱她?尤其是当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受奴役受压迫的旧社会,踏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心中的喜悦岂能不用歌声来歌颂?因此歌唱祖国、歌唱家乡成为红歌的主要主题之一,诞生了如“谁不说俺家乡好”、“南泥湾”、“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一批经典歌曲。
“红歌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
它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红色大都是当时历史实践的产物,也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
”所以很多红歌都有特定的事件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如“保卫黄河”、“游击队歌”、“翻身农奴把歌唱”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令人每唱起这些歌,都仿佛回到歌曲的那个时代。
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
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
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闪闪的红星》、《地道战》、《红色娘子军》等就是红歌与影视作品的完美结合。
而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战争年代人们来说,影视作品无疑是理解和接触红歌的最好途径。
歌唱新中国伟大的领袖也是红歌的主题之一,在众多歌唱领袖的红歌中,像“歌唱敬爱的周总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歌曲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而根据毛主席诗词改编的歌曲如“沁园春雪”、“蝶恋花答李淑一-余仙红”等也都成了经典。
虽然这些红歌的发生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但是红色经典历经岁月的雕琢总会散发出夺目的光辉,因为这些歌曲代表了人们的民族精神。
红色经典红色作品
书籍类
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苦菜花》、《星星之火》、《保卫延安》。
电影类
1.上甘岭
2.红色娘子军
3.地道战
4.地雷战
5.小花
6.小兵张嘎
7.英雄儿女
8.闪闪的红星
9.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0.冰山上的来客
11.鸡毛信
12.永不消逝的电波
13.铁道游击队
14.智取威虎山
15.南征北战
16.长征
17.红日
18.平原游击队
19.建国大业
20.建军大业
21.建党伟业
22.金刚川
23.百团大战
24.悬崖之上(2021)
26.集结号
27.十月围城
28.古田军号
29.秋收起义
30.革命者(2021)
31.1921(2021)
32.理想照耀中国(2021)
33.觉醒年代(2021)
34.长津湖
35.地道战
动画类
犟驴小红军》《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可爱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