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嵌顿斜疝(费晓波)全病历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6
左侧腹股沟斜疝嵌顿肠坏死伴严重睾丸回缩1例腹股沟斜疝是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腹股沟斜疝嵌顿临床常见,但腹股沟斜疝嵌顿伴同侧睾丸回缩临床较少见。
笔者在2010年9月18日临床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患者,男,74岁,1年前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初约鸡蛋大小,无疼痛,当平卧后包块可自行消失,当时未引起注意,患者依旧参加劳动。
随后左侧腹股沟包块逐渐增大,包块出现频繁,有时伴坠胀痛,平卧时包块不能自行消失,需用手还纳,5天前因咳嗽包塊再次出现,平卧用手还纳未能奏效,同时伴左下腹疼痛,因家庭经济困难,在当地请村医治疗(具体诊治用药不详),经治疗后疼痛曾减轻,连续治疗5天,左侧腹股沟包块肿胀加重,疼痛加剧,伴腹胀,腹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粪臭味,后被家人急送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T 38.6℃、P 90次/分、R 26次/分、BP 14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痛苦面容,脱水貌,呼吸浅速,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界正常,全腹隆起明显,腹式呼吸消失,腹软,压痛明显,伴有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全腹叩诊鼓音,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活跃,可闻及金属音。
左腹股沟区可见10cm×6cm大小包块,皮肤潮红,无溃疡、无皮疹,边界清楚,包块触痛明显,质软,无活动,无波动感,阴囊发育正常,左侧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右侧睾丸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 4.5×1012/L、WBC 13.4×109/L、N 80%、L 20%、血小板31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
尿常规:WBC 1~2个/HP。
B超检查示:腹腔肠气过多,肝、胆、胰、脾未能查清,左腹股沟液性低回声区8cm×6cm,在其下内侧有强回声区约3cm×2cm。
X线摄立位腹平片示:有阶梯状液平出现。
入院拟诊:左腹股沟斜疝嵌顿并肠梗阻,左侧睾丸回缩。
完善术前检查,急诊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疝内容物为部分回肠,肠壁变黑坏死、液化穿孔,于左腹股沟外环处发现左侧睾丸,检查发现:左侧睾丸发育正常,精索腹股沟段充血水肿明显,提睾肌发生炎性挛缩。
病历附页姓名:蒋稳芝 科室: 外妇科 床号:29床 住院号:9636云南省统一住院病历 第页 病历附页 1 首次病程记录2014-02-28 12:00患者:蒋稳芝,女,82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4年”于2014年2月28日10:40入院,我于2014年2月28日10:41到病房查看患者,其病史特点如下:一、 病例特点患者老年女性于4年前体力劳动后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物,约“乒乓球”大小,站立、行走、腹压增加时肿物突出明显,平卧后肿物消失,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未在意。
之后肿物间断出现,并逐渐增大,现约“鸡卵”大小,时可降入阴囊,现为求诊治而来我院,门诊经检查后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我科。
病程中患者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饮食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
既往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入院查体:增加腹压后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6.0cm ×6.0cm 大小肿物,肿物周围无红肿,无波动感,质软,无压痛,平卧后肿物消失,以手指压迫内环口肿物不出现,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
左侧腹股沟区未触及异常,双侧睾丸、附睾未见异常。
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全腹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3-5次/分。
实验室资料:暂缺二、拟诊讨论: 诊断:1、右侧腹股沟斜疝,诊断依据:1)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4余年;2)查体增加腹压后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6.0cm ×6.0cm 大小肿物,肿物周围无红肿,无波动感,质软,无压痛,平卧后肿物消失,以手指压迫内环口肿物不出现,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透光试验阴性。
:;3)辅助检查:暂缺。
拟诊讨论:1、腹股沟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不伴有疼痛,平卧后肿块多能自行消失,绝不进入阴囊,极少发生崁顿。
与该患不相符。
2、股疝:疝块往往不大,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窩处表现为一半球形的突起。
疝血管外科门诊病历模板(2011-10-13 20:27:01)转载▼分类:医护及安贞进修日记标签:教育疾病诊断:腹股沟直疝;斜疝;股疝主诉:腹股沟可复性肿物1年现病史:患者缘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腹股沟一红枣大小包块,平卧手推可消失,无腹痛,无恶心呕吐,近一年来包块逐渐增大到鸭蛋大小,未降入阴囊,感下腹不适及坠胀感,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
既往史:既往体检,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
药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腹平坦,腹股沟区可见3×3厘米包块,局部无红肿,平卧手推可还纳,未降入阴囊,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鼓音,肠鸣音正常.双侧睾丸对称等大.疾病诊断:腹股沟嵌顿疝主诉:腹股沟可复性肿物1年,突出不能还纳3小时。
现病史:患者缘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腹股沟一鸭蛋大小包块,平卧手推可消失,无腹痛,无恶心呕吐,3小时前腹股沟区包块突出并降入阴囊,平卧手推无法还纳,感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诊治急来院。
既往史:既往体检,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
药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腹平坦,腹股沟区可见3×3厘米包块,局部无红肿,平卧手推不能还纳,降入阴囊,局部触痛明显,腹软,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鼓音,肠鸣音正常.双侧睾丸对称等大。
疾病诊断:大隐静脉曲张主诉:下肢蚓状突起1年现病史:患者缘于1年前发现下肢皮肤蚯蚓状突起,行走及站立过久后下肢出现沉重感、乏力、胀痛,1年来病情逐渐加重,下肢出现水肿,无色素沉着,无溃疡,无湿疹样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
既往史:既往体检,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
药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双下肢对称等长,下肢浅表静脉迂曲成团,未及皮下结节,无色素沉着,无湿疹,无溃疡,无指凹性水肿,Homans征阴性,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正常。
疾病诊断: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诉:下肢蚓状突起1年,突发皮下结节伴红肿疼痛3天现病史:患者缘于1年前发现下肢皮肤蚯蚓状突起,行走及站立过久后下肢出现沉重感、乏力、胀痛,3天来下肢出现皮下硬结,感红肿疼痛,无色素沉着,无溃疡,无湿疹样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
入院记录姓名:严明明籍贯:XX省XX市性别:男性住址:XX市XX区XX路111号年龄:66岁入院时间:2021-08-01 18:00婚姻:已婚记录时间:2021-08-01 19:00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其妻子职业:无可靠程度:可靠单位:无联系人及电话:黄金金(夫妻)***********主诉: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1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1个月前发现右腹股沟有肿物突出,如鸡蛋般大小,多在久站后、用力排便时明显,平卧或用手可将其回纳腹腔而消失,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排尿困难及肉眼血尿;病程中,患者右侧腹股沟肿物逐渐增大,偶有疼痛。
今来我院就诊,右腹股沟肿物彩超示:右侧腹股沟管含肠管性包块,考虑腹股沟斜疝。
患者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右侧腹股沟斜疝”收入我科。
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无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无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低热、盗汗、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等。
循环系统无心悸、气急、咯血、发绀,心前区痛、晕厥、水肿及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疾病、风湿热病史等。
消化系统除现病史外,无慢性腹胀、腹痛、嗳气、反酸、呕血、便血、黄疸和慢性腹泻、便秘史等。
泌尿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或淋沥,尿色清,无水肿史,无肾毒性药物应用史,无铅、汞化学毒物接触或中毒史以及下疳、淋病、梅毒等性病史。
造血系统无头晕、乏力,无皮肤或黏膜瘀点、紫癜、血肿,无反复鼻出血,无牙龈出血,无骨骼痛,无化学药品、工业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等。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无畏寒怕热、多汗、食欲异常、烦渴、多饮、多尿、头痛、视力障碍、肌肉震颤、性格、体重、皮肤、毛发和第二性征改变史等。
神经精神系统无头痛、失眠或嗜睡、意识障碍、晕厥、痉挛、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异常、性格改变、记忆力和智能减退等。
腹股沟疝大病历患者姓名:张某性别:男年龄:60岁主诉:右侧腹股沟处肿块病史:无特殊疾病史现病史:患者张某,男性,60岁,主诉右侧腹股沟处有肿块。
患者病发时无明显诱因,最初出现一周前,起初无明显症状,仅有轻微不适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逐渐增大,并伴有疼痛感。
患者未曾就诊,病情逐渐加重,故前来就诊。
既往史: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无手术史,无过敏史,无传染病史。
个人史:患者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正常,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体型较为肥胖,神志清楚,面色稍微苍白,精神状态尚好。
皮肤: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异常色素沉着。
淋巴结: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心肺听诊:心音有力,无杂音,肺部无干湿啰音。
腹部检查:腹部平坦,无压痛,无肌紧张,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右侧腹股沟区触及一可随咳嗽、用力排尿、站立、咳嗽等动作出现腹股沟肿块,质地柔软,可复位,肿块大小约3厘米,无明显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等均未见异常。
腹股沟疝腔部影像学检查:右侧腹股沟区可见腹股沟疝腔影像,肿块内可见肠袢,未见肠梗阻。
诊断:右侧腹股沟疝治疗:对于腹股沟疝,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针对患者的情况,建议采用开放修补手术。
手术中,医生将通过切开疝门,将腹腔内脏器官复位,并修补疝门,以防止再次脱出。
手术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便秘,避免咳嗽用力等动作,以免对伤口造成过度压力。
预后:腹股沟疝的预后通常较好,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能够明显改善,肿块不再脱出,疼痛感逐渐减轻。
遵守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提高预后。
结语: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早期症状轻微,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应及早就诊,接受手术治疗,避免疝囊绞窄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复查和遵循医生的建议,可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完整版腹股沟疝气手术病程记录XXXXXXX医院院病程记录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床号:住院号:科别:外科20xx-xx-xx 10:32 首次病程记录一、病例特点:1、患者xxx ,男,岁,农民,住2、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1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梨形包块,约乒乓球大小,站立、行走或咳嗽等用力时包块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未给予治疗。
之后包块渐增大,现约鸭蛋大小,已降入阴囊,近2月来久立或重体力劳动后下腹部坠胀不适,无嵌顿史,今入我院门诊拟“右侧腹股沟斜疝”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咯痰,无心悸、胸闷,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
3、既往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慢性支气管炎及排尿困难史,无肝炎、肺结核病史。
4、查体:T:36.5℃ P:70次/分钟R:20次/分钟BP140/80mmHg神清,精神尚可,营养发育中等,体检合作,步入病房。
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不大。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右侧腹股沟区站立位触及一5.0*4.0cm2大小包块,无红肿,无压痛,咳嗽等用力时突出,平卧或用手还纳后消失,手指压迫内环口,嘱咳嗽,包块未再突出,有冲击感,内外环口松弛,内环口约2指大小,包块已降入阴囊,两侧阴囊可触及睾丸,无肿大,阴囊透光试验阴性,脊柱四肢我急性,双下肢无水肿,NS(-)。
5、辅助检查:2018-07-02彩超(本院):右侧腹股沟区混合型包块(考虑为腹股沟疝)。
二、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疝三、诊断依据:1、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入院。
2、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钟。
小儿嵌顿疝1例【一般资料】男性,8月18天岁【主诉】左侧腹股沟无痛性肿物8月,膨出不能还纳4小时【现病史】患儿生后不就家属发现左侧腹股沟肿物,开始小,后逐渐增大,每于咳嗽,哭闹时加剧,不久前肿物膨出不能还纳曾入我科还纳。
患病以来,进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无发热抽搐。
【既往史】患者平素体健。
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
否人输血史及输注血液制品史。
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T:37℃,P:110次/分,R:23次/分,BP:未查/mmhg。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10次/分呼吸23次/分钟身高73体重发育正常,营养良好,体型体型正常,抱入病房,表情痛苦,意识清晰,检查不合。
左侧腹股沟区可见肿物8*5*4厘米,平卧后肿物不消失,肿物触诊张力高,局部触阳性,阴囊透关试验阴性。
右侧正常。
【辅助检查】超声:左侧疝气【初步诊断】左侧嵌顿疝不全肠梗阻【鉴别诊断】1.睾丸鞘膜积液:完全在阴囊内,肿块上缘可触及,无蒂柄进入腹股沟管内。
包块不能回纳,透光试验检查呈阳性。
肿块呈整性弹性感。
不易触及睾丸,而腹般沟斜疝时,可在肿块后方打到实质感的睾丸。
2.隐睾:隐睾多位于腹股沟管内,包块小,边缘清楚,用手挤压时有胀痛感患侧,阴囊内触不到翠九。
彩超有诊断价值。
3.精索鞘膜积液;肿块位于腹股沟区睾丸上方,无回纳史,肿块较小,边缘清,直接性感,牵拉睾丸时,可随之而上下移动。
但咳嗽无冲击感,透光试验阳性。
【诊治经过】1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等。
2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计划。
3手术病囊高位结扎术。
4术后对症治疗【临床诊断】左侧嵌顿疝不全肠梗阻【分析总结】患儿属于先天性腹股沟疝气,鞘膜积液,发生急性梗阻,不能还纳,这种情况随小儿哭闹快速加剧,很容易引起内容物缺血坏死,入院后紧急完善术前检查后手术还纳,做高位结扎手术,术后对症治疗,预防便秘,哭闹等诱因,患儿恢复良好,祝定期换药,不适随诊。
腹股沟疝大病历-回复姓名:王先生性别:男年龄:55岁主诉:右侧腹股沟处隐痛,伴有腹股沟突出病历号:20210501主诉:王先生是一名55岁的男性,近期出现右侧腹股沟处隐痛,同时在该部位有明显的突出感。
他并未感到明显的其他不适,但由于疼痛和突出导致他感到担忧,因此决定就医求助。
现病史:王先生过去从未有过类似的问题。
除了腹股沟处隐痛和突出外,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例如发烧、呕吐等。
他没有受过任何手术,也没有其他疾病史。
既往史:王先生的既往史中没有任何与当前病情相关的疾病或手术的记录。
他有轻度高血压,并在定期服用降压药。
家族史:王先生的家族史中没有与腹股沟疝有关的疾病。
父亲在70岁时死于心脏病,母亲在晚年时患上老年斑。
现场观察:王先生的体格检查显示,在右侧腹股沟处存在一个压痛和稍微突出的肿块。
该肿块可通过轻揉或咳嗽时更加明显。
除此之外,王先生的腹部和其他部位没有其他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右侧腹股沟疝鉴于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右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腹部器官(通常是肠道)通过腹壁薄弱点进入腹股沟区域的异常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腹股沟处的疼痛和肿块。
进一步检查:超声检查为了确认诊断和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对王先生进行了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腹股沟处存在一个疝囊,其中可见部分肠道组织。
这进一步确认了右侧腹股沟疝的诊断。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对于腹股沟疝,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
手术可以修复腹壁薄弱点,并将突出的器官重新放回到腹腔内。
对于王先生的情况,他需要进行右侧腹股沟疝修复手术。
手术后恢复和预后:手术结束后,王先生需要在医院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术后恢复期的具体时间取决于手术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患者可以在几天内出院,并在约6周内恢复正常活动水平。
预防措施: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这些措施包括:1. 避免举重过重物品,以减轻腹部压力。
2. 控制体重,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腹外疝病例嵌顿性腹外疝诊断一般较易,而嵌顿后强行挤捏疝块复位可致肠壁损伤、肠穿孔,因局部肿块消失,腹部体征明显,诊断原发病常会发生困难。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例患者中,女1例,男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2岁。
4例患者均有可复性腹外疝史,最短7年,最长20 余年。
女性1例为左侧斜疝,男性3例均为右侧斜疝。
4例患者中2例因腹外疝嵌顿住我院普外科治疗,另外2例为院外误诊后病情加重2.诊治方法例1为女40岁,因左侧腹股沟疝嵌顿12小时入院,伴腹痛、恶心、呕吐,入院诊断为左侧嵌顿疝,即予手法复位,补液抗感染对症治疗,15小时后病人出现腹痛加重、腹胀、发热,查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透见膈下少许游离气体,考虑嵌顿之肠管穿孔,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距回盲部约15 cm处肠壁破损穿孔约1 cm×1 cm,予肠修补,术后10天痊愈出院。
例2,男50岁,因右侧嵌顿疝1天入院,行疝松解时,见肠管已绞榨缺血,尚有蠕动,还纳肠管后予补液抗炎治疗,术后36小时病患出现腹痛、腹胀、发热,体温39.5℃,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穿抽出血性液体,考虑绞榨之肠管坏死穿孔,即予剖腹探查,术中见回肠末段坏死穿孔约2 cm×2 cm,手术切除坏死段肠管,肠吻合,术后15天治愈出院。
误诊2例。
例3,男54岁,有右腹股沟疝史9年,因右侧腹股沟红肿、疼痛、发热12天在当地卫生院以右侧腹股沟脓肿切开引流,发现引流物有粪汁,以肠瘘转入我院。
体检见消瘦,右下腹压痛、轻度肌紧张,右腹股沟中点上方约3 cm×3 cm瘘口,有粪便流出,入院诊断为嵌顿性斜疝并肠坏死肠瘘,经抗炎、支持治疗1周后剖腹探查,见距回盲部约12 cm处有一约4 cm长之肠袢粘于右内环处,周围被大网膜粘连包裹,切除该段肠管及腹股沟瘘管,行肠吻合及瘘口修补,25天后治愈出院。
例4,男65岁,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天,在当地卫生院以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于第二天腹痛加剧、高热、血压下降急转我院。
病历记录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XX岁
就诊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主诉:
患者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10年”就诊。
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股沟区肿块,平卧后消失,无疼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未诊治。
现肿块增大,时有胀痛感,故来诊。
既往史:
无其他疾病史。
体格检查:
T 36.5℃,P 80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右侧腹股沟区可见一约4cm×3cm肿块,质软,无压痛,可还纳。
辅助检查:
B超示右侧腹股沟疝。
诊断:
右侧腹股沟疝
治疗计划:
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
手术记录: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取右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切口,长约4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见疝囊自腹股沟管深环突出,下至外环口处。
切开疝囊壁,见内容物为脂肪组织。
将疝囊壁还纳回腹腔内,游离疝囊至颈部,高位结扎疝囊颈部。
将精索移至腹外斜肌腱膜浅面,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及皮肤。
术毕。
术后处理:
术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嘱咐患者平卧3日,适当活动下肢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修复腹股沟疝,这是一种组织(通常是肠部)通过腹壁内的弱点突出的情况。
在手术记录中,医生会详细记录手术的每一个步骤、所使用的技术和任何重要的临床观察。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腹股沟股疝手术记录的例子。
请注意,以下内容是模拟的,实际的手术记录将会更加详细,并且会包括特定于患者和手术的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患者姓名]病历号:[病历号]诊断:右侧腹股沟间接疝手术日期:[手术日期]手术医生:[手术医生姓名]麻醉师:[麻醉师姓名]手术类型:腹股沟疝修补术(可能是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记录:前言:患者经过全面评估,诊断为右侧腹股沟间接疝。
已与患者讨论手术利弊,并取得其同意。
麻醉:患者接受了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麻醉无并发症,患者稳定。
手术过程:1. 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
2. 在腹股沟区域进行切口,长度约为几厘米。
3. 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腹股沟管。
4. 识别并保护精索(男性)或圆韧带(女性)。
5. 确定疝囊位置并将其从腹股沟管中小心分离。
6. 检查疝囊内容物,如果有肠管则还原进腹腔。
7. 高位结扎并切除疝囊。
8. 使用无张力修补技术(如使用网片)来加固腹壁。
9. 网片固定在位,并确保不会压迫邻近结构。
10. 层次性关闭伤口,包括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11. 应用无菌敷料。
手术后:患者在恢复室中逐渐苏醒,监测生命体征直至稳定。
术后疼痛和恶心得到相应管理。
手术区域没有出现过量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患者在术后几小时内开始活动,并在医生评估后获准出院。
指导和跟进:患者接受了术后指导,包括伤口护理、活动限制、疼痛管理和追踪访问安排。
安排了术后1-2周的复查。
总结:手术顺利,未见并发症。
预期患者将全面恢复。
以上就是一个基本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记录的示例。
真实的手术记录会根据手术的实际流程和患者的个体状况有所不同,并且会包含更多的细节。
此外,所有的医学术语和手术技术都会依据医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和当地医疗法规来记录。
西 舍 路 卫 生 院 住 院 病 历 科别: 儿外科 姓名:李宁 病房:204—11 住院号: 2006-111 ━━━━━━━━━━━━━━━━━━━━━━━━━━━━━━━━━━━━━━━
姓名: 李宁 家庭住址:双柏县妥甸镇小村村委会 性别: 男 入院日期:2006年7月9日09时30分 年龄:6岁零8个月 病历采集日期:2006年7月9日09时30分
民族:汉 族 病史供诉者:患儿父亲 籍贯:云南省双柏县 病史可靠程度:可 靠
主 诉: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3月余。 现病史: 患儿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患儿左侧腹股沟突出一包块, 约有核桃大小, 降入
阴囊,给予平卧后自行消失。包块突出后,无回纳困难, 未出现过恶心,呕吐。未出现过发热,昏迷,惊撅,呕血,便血。未到医院行系统检查及治疗。于今日由家属送至我院就诊,门诊根据病史、体查后以“左侧腹股沟斜疝”收住我科。起病以来有大便,小便正常。未出现钻顶样腹痛、恶心、呕吐、血尿等病史。
既 往 史 :既往健康状况:无特殊病史。
药物过敏史:无. 外伤及手术史: 患儿于2005年6月份因患“右侧腹股沟斜疝”在玉安诊所行“疝修补术”,
术 后恢复好,右侧未复发。
个 人 史: 第1胎, 足月顺产, 新法接生, 出生体重2700克. 系母乳喂养、已断乳,添加辅食。孕期母亲健康状况尚可; 有户外活动。
预防接种史:卡介苗已接种 ,脊髓灰质糖丸 已接种 ,麻疹疫苗 已接种 , 流脑菌苗已接种 ,乙脑疫苗已接种 ,百白破三联针已接种 , 乙肝疫苗 已接种, 甲肝疫苗未接种 。
家族史及生活条件: 父母婚配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史;无传染病史。 家庭其他成员健康情况:尚可。
家庭经济情况: 一般 ;居住条件: 一般。
━━━━━━━━━━━━━━━━━━━①━━━━━━━━━━━━━━━━━━━
西 舍 路 卫 生 院 住 院 病 历 姓名:费晓波 第 ( 1 ) 页 住院号:2005—122 ━━━━━━━━━━━━━━━━━━━━━━━━━━━━━━━━━━━━━━━
姓名: 费晓波 家庭住址:双柏县法脿镇法脿村委会直达跛村 性别: 男 入院日期:2005年8月1日13时 30分 年龄:11个月 病历采集日期:2005年8月1日13时 30分 民族:汉 族 病史供诉者:患儿母亲 籍贯:云南省双柏县 病史可靠程度:可 靠
主 诉:右下腹及阴囊反复出现可复包块三月余,再发三日,包块不能回纳。 现病史: 患儿于三个月前,因哭闹后右侧阴囊出现一包块,包块约有鸽蛋般大小,无疼痛.哭闹后包块可降至阴囊,安静平卧时包块可消失。未行特殊处理和治疗,三日前患儿症状再发,患儿哭闹不止,包块不能回纳 ,患儿于今日13时许由家人带到我院就诊,门诊即以“右侧腹股沟嵌顿疝”收住人院。起病以来大小便正常,未出现过呼吸困难、抽搐、惊厥、脓血便等病史。近日亦无咽痛,流涕,咳嗽等 “感冒”症状。
既 往 史 : 既往健康状况: 无特殊病史。
药物过敏史:无. 外伤及手术史: 无。
个 人 史: 第1胎, 足月顺产, 新法接生, 出生体重2700克. 系母乳喂养、未断乳,添加辅食。孕期母亲健康状况尚可; 有户外活动。
预防接种史:卡介苗已接种 ,脊髓灰质糖丸 未接种 ,麻疹疫苗 未接种 , 流脑菌苗已接种 ,乙脑疫苗已接种 ,百白破三联针未接种 , 乙肝疫苗 已接种, 甲肝疫苗未接种 。
家族史及生活条件: 父母婚配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史;无传染病史。 家庭其他成员健康情况:尚可。
家庭经济情况: 一般 ;居住条件: 一般。
━━━━━━━━━━━━━━━━━━━①━━━━━━━━━━━━━━━━━━━ 西 舍 路 卫 生 院 住 院 病 历 科别: 儿外科 姓名:李宁 病房:204—11 住院号: 2006-111 ━━━━━━━━━━━━━━━━━━━━━━━━━━━━━━━━━━━━━━━
姓名: 李宁 家庭住址:双柏县妥甸镇小村村委会 性别: 男 入院日期:2006年7月9日09时30分 年龄:6岁零8个月 病历采集日期:2006年7月9日09时30分
民族:汉 族 病史供诉者:患儿父亲 籍贯:云南省双柏县 病史可靠程度:可 靠
主 诉: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3月余。 现病史: 患儿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患儿左侧腹股沟突出一包块, 约有核桃大小, 降入
阴囊,给予平卧后自行消失。包块突出后,无回纳困难, 未出现过恶心,呕吐。未出现过发热,昏迷,惊撅,呕血,便血。未到医院行系统检查及治疗。于今日由家属送至我院就诊,门诊根据病史、体查后以“左侧腹股沟斜疝”收住我科。起病以来有大便,小便正常。未出现钻顶样腹痛、恶心、呕吐、血尿等病史。
既 往 史 :既往健康状况:无特殊病史。
药物过敏史:无. 外伤及手术史: 患儿于2005年6月份因患“右侧腹股沟斜疝”在玉安诊所行“疝修补术”,
术 后恢复好,右侧未复发。
个 人 史: 第1胎, 足月顺产, 新法接生, 出生体重2700克. 系母乳喂养、已断乳,添加辅食。孕期母亲健康状况尚可; 有户外活动。
预防接种史:卡介苗已接种 ,脊髓灰质糖丸 已接种 ,麻疹疫苗 已接种 , 流脑菌苗已接种 ,乙脑疫苗已接种 ,百白破三联针已接种 , 乙肝疫苗 已接种, 甲肝疫苗未接种 。
家族史及生活条件: 父母婚配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史;无传染病史。 家庭其他成员健康情况:尚可。
家庭经济情况: 一般 ;居住条件: 一般。
━━━━━━━━━━━━━━━━━━━①━━━━━━━━━━━━━━━━━━━
西 舍 路 卫 生 院 住 院 病 历 姓名:费晓波 第 ( 2 ) 页 住院号:2005—122 ━━━━━━━━━━━━━━━━━━━━━━━━━━━━━━━━━━━━━━━ 体 格 检 查
一般测量: 体温:38.1℃,脉搏:170次/分, 呼吸:25 次/ 分,血压 :未测 mmHg; 头围:----cm;胸围:---- cm; 身高 :---- cm; 体重:11千克 。 一般外表: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 精神尚可,呼吸规则, 面色苍白 ,哭闹不止,自动体位。 皮肤及皮下脂肪: 无黄染, 无青紫, 无出血点, 无瘀点(斑) ,无 皮疹, 弹性可,皮下脂肪适中。 淋巴系统: 颈部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腋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均未触及。 头颅及五官: 外观无畸形,毛发分布正常,,无枕秃 ,前囟已闭合;眼睑无浮肿, 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瞳孔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 外耳道无异常,听力正常,乳突无压痛 ,鼻无阻塞,无鼻翼扇动,口唇红润,口腔粘膜无溃疡, 牙龈无出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 部: 颈 软, 无抵抗,双侧对称,颈静脉无充血,颈动脉搏动无异常 ,气管居中, 甲状腺 无肿大 。 胸 部: 胸廓对称, 无畸形,无串珠, 无肋外翻, 肋间隙无增宽及变窄 。 肺 脏: 呼吸动度双侧均等,呼吸规则,无三凹征,语颤 正常, 无胸膜摩擦感, 无皮下捻发感, 叩诊呈清音 , 双肺呼吸清晰,未闻及湿性罗音,哮鸣音。 心 脏: 心前区无隆起, 心尖搏动不明显, 心尖搏动位于左第 4 肋间锁骨中线 内0.5厘米 , 无震颤, 心浊音界正常, 心率170次/分, 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音分裂 。 腹 部: 腹平软, 未见胃肠蠕动波, 无压痛, 无索状物, 肝在肋下未触及,剑突下未触及 ,质正常。脾在肋下未触及, 质正常。叩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 5 肋间,肝区无叩痛 。肾区无叩痛, 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 7次/分 脊柱,四肢: 脊柱无畸形, 活动正常 , 四肢暖, 活动自如, 无偻病手(足)镯, 无杵状指, 无关节红肿, 双下肢无浮肿。 肛门及外生器: 肛门检查无异常。右侧腹股沟及阴囊可见约2Χ2Χ3cm大小的一囊性包块,触痛明显,按压包快不缩小,不进入腹腔,右侧睾丸未触及, 包块透光试验阴性。 神经系统: 生理反射:角膜反射存在,腹壁反射存在,提睾反射存在,膝键反射存在 , 病理反射: 巴氏征未引出, 查多克氏征未引出 , 戈登氏征未引出, 噢贲海母征未引出 , 霍夫曼氏征 未引出。 脑膜刺激征: 颈项无强直, 布氏征阴性 , 克氏征阴性。
━━━━━━━━━━━━━━━━━━━②━━━━━━━━━━━━━━━━━━ 西 舍 路 卫 生 院 住 院 病 历 科别: 儿外科 姓名:李宁 病房:204—11 住院号: 2006-111 ━━━━━━━━━━━━━━━━━━━━━━━━━━━━━━━━━━━━━━━
姓名: 李宁 家庭住址:双柏县妥甸镇小村村委会 性别: 男 入院日期:2006年7月9日09时30分 年龄:6岁零8个月 病历采集日期:2006年7月9日09时30分
民族:汉 族 病史供诉者:患儿父亲 籍贯:云南省双柏县 病史可靠程度:可 靠
主 诉:发现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3月余。 现病史: 患儿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患儿左侧腹股沟突出一包块, 约有核桃大小, 降入
阴囊,给予平卧后自行消失。包块突出后,无回纳困难, 未出现过恶心,呕吐。未出现过发热,昏迷,惊撅,呕血,便血。未到医院行系统检查及治疗。于今日由家属送至我院就诊,门诊根据病史、体查后以“左侧腹股沟斜疝”收住我科。起病以来有大便,小便正常。未出现钻顶样腹痛、恶心、呕吐、血尿等病史。
既 往 史 :既往健康状况:无特殊病史。
药物过敏史:无. 外伤及手术史: 患儿于2005年6月份因患“右侧腹股沟斜疝”在玉安诊所行“疝修补术”,
术 后恢复好,右侧未复发。
个 人 史: 第1胎, 足月顺产, 新法接生, 出生体重2700克. 系母乳喂养、已断乳,添加辅食。孕期母亲健康状况尚可; 有户外活动。
预防接种史:卡介苗已接种 ,脊髓灰质糖丸 已接种 ,麻疹疫苗 已接种 , 流脑菌苗已接种 ,乙脑疫苗已接种 ,百白破三联针已接种 , 乙肝疫苗 已接种, 甲肝疫苗未接种 。
家族史及生活条件: 父母婚配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史;无传染病史。 家庭其他成员健康情况:尚可。
家庭经济情况: 一般 ;居住条件: 一般。
━━━━━━━━━━━━━━━━━━━①━━━━━━━━━━━━━━━━━━━
西 舍 路 卫 生 院 住 院 病 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