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教学流程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介绍、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读物层出不穷。其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任务型教学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使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多维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更多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任务型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要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运用能力,从源头上解决了“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愿望与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一)真实科学性原则: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应注意体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情景的创设于运用,注重材料或任务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索意识。任务内容的结果或答案的开放性,尽量避免设计唯一结果或答案的任务。

(二)主题任务性原则: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的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小的相对简单的任务型教学内容或较大的复杂的任务型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成综合性的大的主题,大的主题可以由若干个小的主题构成。

(三)主体参与性原则:学生主体通过共同设计任务型教学中要求达到的目的、步骤、及过程,共同交流、研究在完成任务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使学生形成与他人协作、友好相处及塑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任

务型教学中只能扮演指导着、学习者、评判者的角色,不能喧宾夺主,自己成为任务型教学的主体参与者。

(四)互动合作性原则:任务型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到主体参与及个体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主体与个体间既分工又协作,既分又合,共同研究、相互协作,一起把任务开展下去,把任务更好地完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承担适合自己特长或能力的任务,以便使得任务更好地开展。

(五)循序渐进性原则:学生因其基础知识水平不同,生活际遇与经历不同,对社会的感悟不同,故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任务时,应考虑到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内容不能太难、太抽象,应有一定的梯度与坡度。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学生能从探索、研究、合作中逐渐获得语言习得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手段,并培养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组建与实施

(一)任务型教学中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导语设计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可以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环节的过渡不留痕迹。因此,成功的课堂教学总离不开精巧的导语来导入新课,而好的导语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设计。创设情景,既不能一成不变,循规蹈矩,又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具体来说,任务型教学可采用以下方式的导入。

·歌曲导入法:美好悦耳的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将之引入课堂教学,更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悬念导入法:教师先用英语介绍部分情节,然后在高潮时又设下悬念,进入课堂教学。

·复习导入法:联系旧课,温故知新是复习导入法的核心所在。复习可以防止遗忘。

·背景导入法:人物传记的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事先通过上网或书籍查找有关资料或背景知识,再讲述给学生听。这样做不但可以

结合实际,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还能把训练学生听力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实施模式

英国语言学家威利斯(Jane Wills),在《任务学习的框架》(workfor Ta 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即前任务( pre-task)、任务环阶段(the 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 language focus)。各个阶段由若干个具体的步骤构成,即我们课堂上通常所称的活动(activities )。

①前任务( pre-task):介绍主题和任务。

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三个阶段来看,任务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任务前的活动:

·介绍话题:教师向学生介绍任务的话题和任务目标。介绍完话题后,教师要简单说明后面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激活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词汇学习活动或游戏,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后面的任务链阶段可能要使用的重要的词汇和短语。

·语言准备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一些有用的词汇或表达法(后面任务可能要用到的)。语言练习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准备活动: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思考如何完成任务(提供准备时间能帮助他们思考说什么、如何说,有可能提高任务阶段语言表达的质量。)。当然,如果要求学生完全即兴说话,则也可以不给准备的时间。

②任务环活动(the task cycle)

任务环阶段主要有三种活动,即任务、准备报告、报告任务结果。

·任务(task):

本阶段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该阶段强调流畅性。由于是在小组相对私密的X围内,本阶段强调的是树立信心,交谈中语言的使用是自然发生的,包含了许多探索性、只求可交际、不求准确的语言运用。

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事先提出的要求分步骤完成任务,可以使用任何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自由表达。学生做任务时,教师在教室里巡视,监控学生的情况,确保所有学生按事先提出的要求去完成任务,鼓励学生用外语交流。教师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任务进展情况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