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材教法

一、重点和难点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唐太宗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业绩所在。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教材从戒奢节用、招贤用能、虚心纳谏三方面进行了阐述。这些措施直接导致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表现为政治清明、社会治安很好,经济富裕、粮食价格非常便宜,百姓安居乐业,户口大增。

科举制度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本课在“招贤用能”一目中,介绍了科举制度的诞生和最初的发展演变。至于属于科举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殿试和武举,则在下一课的“女皇武则天”中予以介绍。

如何正确评价唐太宗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对于中学生来说,评价历史人物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习惯于用好或坏来对历史人物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历史人物好与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引言向学生指出: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李渊父子于617年起兵晋阳,同年11月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12条,除去隋朝苛政。

618年,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他就是唐高祖。唐朝正式建立。经过激烈的争权战争,到624年,唐朝基本上统一了全国。

2.教师还可以结合辅助栏中白居易的诗句,向学生进一步指出:在唐朝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他的军功甚多。他首先打败了据有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迫使举子薛仁呆降唐;接着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武德四年(621)又打败窦建德,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出降,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教师可以补充内容,向学生讲述玄武门之变,说明唐太宗是在血雨腥风中即位的。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超过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但他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也知道李世民终不肯为人下,于是以李世民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为另一方,展开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626)夏,突厥数万骑人塞侵扰,李建成向李渊推荐由元吉率诸军北征,以免李世民掌握兵权。两人又共谋调出李世民王府的精兵骁将,以削弱他的力量。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伏。六月初四(7月2日),李建成、李元吉上朝时行至玄武门,发现伏兵,避走不及,先后被杀,宫府兵溃散。世民手下尉迟恭披甲持矛人宫,请李渊下令由秦王节制诸军。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不久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次年(627)改元贞观。

3.本课的名称是“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文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唐太宗开明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就隐含了这样的逻辑:贞观之治就是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的必然结果。这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具体体现在戒奢节用、招贤用能、虚心纳谏三个方面。

4.教师在讲述“戒奢节用”这一目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戒奢节用观念形成的原因。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指出:是隋朝的迅速灭亡,给唐太宗上了“皇帝好比船,百姓好比水。水可以载船,也可以把船颠覆”的生动一课。是骄奢淫逸的隋炀帝这个反面镜子,给了唐太宗以震撼,使他意识到了“皇帝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剥削百姓来奉养皇帝,就好比割自己身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身子也死了;皇帝富了,国家也完蛋了。所以皇帝的灾难,不是来自外面,而是自己造成的。皇帝欲望太盛就会多费财物,多费财物就要加重赋税,加重赋税老百姓就愁苦,老百姓愁苦皇帝就会亡国”。因此他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是力戒奢侈,尽量节俭,以减轻百姓的负担,稳固统治基础。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和唐太宗的亲眼目睹,是他戒奢节用观念乃至整个治国思想形成的主要和直接原因。

第二,戒奢节用的具体实践。课文中列举了两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唐太宗是如何戒奢节用的:一是他患有哮喘病,长安的宫殿潮湿,他更容易患病。但当大臣建议在宫中建一个暖阁居住时,被他以“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要建一个高台,因爱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为由拒绝了。二是唐太宗针对当时官多职滥的现象,下令精简机构,裁撤了大量的冗员。其中中央各官府的官员,就从2000多人减少到了643人。这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5.课文在精简机构的内容之下,介绍了三省六部。这里要注意的是,三省六部是隋朝的创制,而唐朝更进一步将其完善。再就是三省六部的名称和职掌:三省中,中书省掌管军国政令,是决策机关;门下省负责审核,是审议机关;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实施政令,是执行机关。六部中,吏部负责选用和考核官吏,户部管理户口和赋税,礼部掌管礼仪,兵部负责军事,刑部掌管刑法和诉讼,工部负责土木兴建。

6.唐太宗懂得人才的重要性,课文中以唐太宗慧眼识身为常何门客的贫贱的马周,并对没有任何功勋的他委以重任,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识人,敢于用人,利用各种途径招贤选才。由于唐太宗确实是以才取人,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徵、李靖、李勤等。这些谋臣猛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教师可以向学生进一步指出,招贤用能是唐太宗杰出政治才能的重要体现,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科举制度是唐太宗选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这一制度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1)什么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员的制度。

(2)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发展演变:隋文帝时,令各州推举人才,考试合格后才可以做官。隋炀帝时,设置了进士科,科举制度从此诞生。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除考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策问之外,还要考试经史和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由于进士科的难度更大,考中不容易,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人们普遍推崇进士科。

(3)科举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科举制度的确立,改变了过去官员选拔主要由世家大族把持的局面。科举取士不重门第,完全取决于考试,改善了选官用人制度,使得有才学的人得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扩大了统治基础。在科举制度的激励下,士人读书的风气更加兴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士科注重诗赋的考试,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

科举制度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士林风气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招贤用能”这一目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