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期温控措施防裂效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4.69 KB
- 文档页数:4
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预防裂缝措施阐述随着各种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各种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变化。
相关规范条文的覆盖面还不够完善,很多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只能依靠经验,还缺乏理论依据。
这使得在工程实践中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概念含糊或顾此失彼而導致工程事故的也屡见不鲜。
本文即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了详细的说明介绍。
1.裂缝成因分析混凝土中产生裂缝多种多样,主要是有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等。
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混凝土硬化期间过程中,水泥会产生大量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速上升,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从而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二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时,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士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混凝土结构成型后,如没有及时覆盖、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水分快速散失,体积收缩大,而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小,使其表面干缩形变而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会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收缩,导致裂缝。
水灰比不稳定,原材料不均匀以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等因素,通常会使同一块混凝土中的抗拉强度分布不均匀;而且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很小,只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于是,许多抗拉能力很低薄弱部位极易出现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中,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拉应力则主要由钢筋承担力。
但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的拉应力只能依靠混凝土来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以上温度、湿度、原材料等一系列原因均会使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温度应力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混凝土浇筑的温控和防裂措施
混凝土的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凝土浇筑时温度高、浇筑时气温高、混凝土塑性变形引起的收缩裂缝、混凝土水分散失快和原材料的选择等。
借鉴我公司施工中的经验和有关规范资料,对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采取以下措施:
1、水泥选择
水泥在拌和是产生的水化热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主要来源,选择水化热较低、质量稳定、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的优质水泥做混凝土的主材,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2、降低骨料的温度措施
(1)骨料预冷,在混凝土浇筑前2h取溪水喷雾降温(砂子除外),可使骨料温度下降3℃~5℃,渗水从地垅排水沟中排出;
(2)骨料场和拌和站的骨料输送系统搭盖凉棚,避免骨料运输过程中太阳照射升温,必要时对凉棚洒水降温。
3、降低混凝土温度措施
(1)经试验配比,掺加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2)高温季节尽量夜间薄层浇筑,避开白天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出机后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及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加快混凝土的入仓覆盖速度,减少暴露时间,防止初凝。
(3)加强养护:浇筑块在终凝后达到15%设计强度时就实行水养护,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水养护方法之一进行养护。
①使混凝土表面有2~3cm深的水层,水流一头进一头出的流水养护方式;
②浇筑后用自制雾化装置喷雾养护,雾化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洒水养护,同时对混凝土面采用草袋日盖夜掀,防止太阳暴晒,保养期达到28d。
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温控防裂措施发表时间:2019-05-16T15:21:54.32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作者:毛伟[导读] 摘要:碾压混凝土所构成的双曲拱坝的坝体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是比较薄弱的一部分,所以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建造是所产生的一系列应力问题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就会变得比较复杂,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对于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建造时的温度控制以及提高抗裂能力的要求很高。
(云南能投对外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碾压混凝土所构成的双曲拱坝的坝体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是比较薄弱的一部分,所以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建造是所产生的一系列应力问题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就会变得比较复杂,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对于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建造时的温度控制以及提高抗裂能力的要求很高。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温控;防裂;措施引言:目前,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其抗裂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性的指标,例如受混凝土的干缩情况、混凝土自生的体积变形情况、混凝土弹模情况、混凝土徐变度情况、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大小、浇筑混凝土和水化热温升温度、混凝土拉伸强度等[1]。
从理论分析上看,上述混凝土的综合指标越佳,那么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的抗裂能力就越高。
但是从联系实际分析,上述混凝土的综合指标由于某些单一指标之间会有互相制约的情况,因此会很难找到一种综合指标都达到最佳的混凝土。
所以在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建造施工时建筑师通常是将具体建筑工程和建筑施工周围的自然条件相结合,来达到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建造施工最佳的施工环境。
一、碾压混凝土所建造的双曲拱坝优缺点和产生裂缝原因(一)碾压混凝土所建造的双曲拱坝优点碾压混凝土所建造的拱坝其混凝土的使用特性就是干硬性,这种干硬性混凝土具有不仅能让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方便快捷、简单安全;还能让工程的工期有所缩短,从而为建筑企业节省了成本。
在对双曲拱坝进行建造时,使用混凝土的用量,碾压混凝土的用量与常规混凝土的用量相比要少很多。
浅析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及裂缝控制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施工过程中温度和裂缝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温度的控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裂缝的产生则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温度和裂缝两个方面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进行浅析,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
一、温度控制1.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下会产生体积变化,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过程中,如果受到较大的温度影响,就容易产生裂缝和变形,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
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十分重要。
2. 控制方法(1)选择合适的季节和时间进行施工,避免在高温或寒冷的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浇筑。
(2)采用冷却水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升高。
(3)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从而减缓温度的升高。
(4)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过程中可以采用覆盖材料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防止温度急剧下降。
3.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及时监测,一方面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温度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续施工工序提供参考。
常用的温度监测方法有表面温度监测和内部温度监测两种,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进行温度控制。
二、裂缝控制1. 裂缝的产生原因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力的作用,从而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受能力时就容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的龄期初期和末期都容易出现裂缝,因为这两个阶段混凝土的强度较低,抗裂性也较弱。
(1)合理设计和施工,避免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缺陷等原因导致裂缝的产生。
(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3)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裂缝控制剂,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缝隙,避免裂缝的产生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3. 裂缝监测和修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需要对裂缝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裂缝需要及时进行修补,防止裂缝扩大影响结构的安全性。
碾压混凝土大坝大升层施工温控技术摘要:混凝土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它在防洪、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而在混凝土大坝的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由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且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和开裂等问题。
因此,掌握碾压混凝土大坝大升层施工温控技术对确保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以下对碾压混凝土大坝大升层施工温控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大坝大升层施工;温控技术引言碾压混凝土大坝大升层施工温控技术是指在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施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大坝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大升层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大升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会产生内部温度升高和收缩变形,从而可能导致裂缝和变形,影响坝体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有效的温控技术对于大坝施工的成功和坝体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混凝土大坝的施工背景和重要性1.1施工背景水资源开发。
混凝土大坝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调节河流的水位和流量,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可靠的水源。
水电发电。
混凝土大坝常用于水电站的建设,通过引导河流水流并在下游的水轮机中转化为电能,为国家能源供应做出重要贡献。
防洪功能。
混凝土大坝具有抵御洪水侵蚀的能力,可以减少洪灾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保护附近的城市和农田免受洪水威胁。
1.2重要性水资源管理。
混凝土大坝的建设可以有效控制水流,平衡河流的水位和流量,为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及水资源管理提供稳定的水源。
可再生能源。
混凝土大坝是水电站的核心结构,通过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为国家能源供应提供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生态保护。
混凝土大坝的建设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调控河流水级,保护和恢复湿地、栖息地,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增加。
2碾压混凝土大坝大升层施工温控技术问题分析2.1成本和时间压力碾压混凝土大坝大升层施工过程中的温控工作可能会增加成本和时间需求。
浅析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和温控防裂措施大坝混凝土由于水化放热常导致施工期裂缝产生。
施工单位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就必须缩短项目施工时间,利用各种项目施工技术降低裂缝的发生率,确保施工的质量。
为缩短施工期和减少裂缝,本文主要探讨了混凝土快速施工方式,提出提升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及温控防裂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温控防裂混凝土施工和温控防裂不仅仅是一项独立的施工项目,而是要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牢固的大坝结构。
大坝混凝土温控设计是大坝浇筑的关键问题,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过大的温差是引起裂缝的直接原因,但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合理安排、施工质量、施工工艺,也是坝体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
即形成一个完整的阻水体系,每个环节都需要围绕着这个主题思想进行,这才能实现大坝的价值并有效消除隐患。
1.混凝土项目温控计算阐述混凝土项目的正式浇筑之后,所使用的水泥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水化热,并且水化热的整体散热量要明显比发热量更小。
如果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提升,且外部的温度在不断下降,内部温度会明显超出表面位置的温度,导致内部和外部为不一致,产生裂缝。
当混凝土建筑物温度不断降低时,其构件的体积会产生收缩等情况,如果构件收缩状态受到限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拉应力,导致混凝土项目产生裂缝[1]。
1.1温控防裂计算理论阐述温控防裂计算涉及到非稳定温度场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混凝土熱传导过程,必须要满足热传导连续方程。
方程式中,T 代表了混凝土任意状态下的实际温度,用℃作单位。
a代表了混凝土导温系数状态,用m2/h作单位。
θ代表了混凝土整体绝热温升状态,用℃作单位。
τ代表了混凝土部分绝热温升状态,用℃作单位。
t 则表时间,以d作单位。
在混凝土工程项目初始条件状态下,T=T(x、y、z、t0)时,1.2应力求解理论阐述工作人员在对混凝土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全过程当中,项目施工位置会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应力,这些应力产生于部分项目施工环节变形。
建筑工程混凝土温度裂缝及控制措施目录一、内容概览 (2)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温度裂缝概述 (2)1. 温度裂缝的定义 (3)2. 温度裂缝的形成原因 (4)3. 温度裂缝的类型 (4)三、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影响 (6)1. 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7)2. 对建筑使用功能的影响 (8)3. 对建筑美观性的影响 (9)四、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10)1. 设计与施工前期准备 (11)1.1 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及气候条件 (12)1.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3)1.3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14)2.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过程控制 (15)3. 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 (17)3.1 优化混凝土材料选择 (18)3.2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9)3.3 加强施工现场温度监测与管理 (20)4. 已有温度裂缝的处理措施 (21)4.1 表面处理法 (22)4.2 填充法修补裂缝 (24)4.3 结构性加固处理 (25)五、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监测与评估 (27)1. 监测方法与技术手段 (28)2. 评估标准与流程 (29)六、案例分析 (31)1. 工程概况与特点 (31)2. 温度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32)3. 控制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33)七、结论与展望 (34)1. 研究成果总结 (3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36)一、内容概览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措施,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及其他类型裂缝。
随后,分析引起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因素,如混凝土配合比、环境温度、施工工艺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包括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加强施工过程监控以及采用先进的裂缝监测技术等。
此外,还将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碾压混凝土坝的温度应力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就总结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拱坝的分缝方式,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提高材料抗裂性能等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防裂措施。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控制1碾压混凝土坝温度与应力的特点1.1 材料性质的影响影响温度控制的材料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种:绝热温升、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徐变量和极限拉伸值。
这几种参数中,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原材料,即砂石料和水泥,与施工方法关系不大。
因此,本文主要比较在碾压和常态混凝土存在明显区别、又对温度应力有较大影响的几个参数。
(1)绝热温升混凝土的发热量,主要由水泥水化热引起,虽然粉煤灰在水化过程中也会发热,但其发热量远小于水泥。
碾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常态混凝土小,因此绝热温升低于常态混凝土。
用时由于碾压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而粉煤灰有延迟发热的特点,因此,碾压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速度慢,后期温升大,部分RCC 混凝土坝曾观测到混凝土浇筑3 个月后仍在升温的现象。
(2)徐变度徐变是影响温度应力的一个重要材料性质,徐变的存在使温度应力的部分得到松弛。
徐变越大,温度应力越小。
混凝土的徐变主要与胶凝材料用量有关,碾压混凝土胶凝材料少,属干硬性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相比,其徐变度一般要小,这一点不利于温度应力与防裂。
(3)极限拉伸受配合比和施工方法的影响,碾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比常态混凝土低。
虽然近几年随混凝土配合技术和实验精度的提高,碾压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有了很大提高,有的工程碾压混凝土极限拉伸实验值甚至远大于常态混凝土,但大多数工程90d 龄期的极限拉伸仍然低于相同原材料的常态混凝土。
多数工程的钻孔取芯实测极限拉伸值远低于室内实验值,尤其是碾压混凝土的层间结合强度低,仅为混凝土本体的0.3~0.6 倍,因此碾压混凝土抗拉能力低,更容易出现裂缝。
1.2 施工方法的影响我国碾压混凝土采用薄层铺筑、薄层碾压、连续上升的施工方式,采用低温入仓的方式时,冷量损失大,难以实现常态混凝土那样的低温浇筑。
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温控防裂方案的优选分析摘要:优选结果表明,在适时合理的表面保温和通水方式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温控防裂效果。
该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方案优选;温控防裂;应力场;温度场;仿真计算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水闸、倒虹吸、渡槽、泵站等水工混凝土结构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裂缝问题也越来越值得关注。
工程经验表明,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荷载,而且是由于早期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和后期的基础温差(收缩变形)引起的[1-2]。
因此,做好施工期的温度控制就成为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
表面保温和内部水管降温相结合是防止这类裂缝产生的新方法[3-5]。
单纯的表面保温能减小结构早期的内外温差,防止早期裂缝产生,但是会增大混凝土温升和温降幅度,加大后期冷缩应力;冷却水管可以减小结构内外温差和早期温升幅度,但要求通水时间、水温和流量合理得当。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依托曹娥江河口大闸,仿真计算了不同表面保温和通水冷却方式组合情况下温控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适时合理的温控防裂方案,指导现场施工。
2计算原理与方法2.1 不稳定温度场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方法。
在计算域r内任何一点处,不稳定温度场t(x,y,z,t)须满足热传导方程 (1) 式中:为温度(℃),a为导温系数(m2/h),为混凝土绝热温升(℃),为时间(d),为龄期(d)。
利用变分原理,对式(1)采用空间域离散,时间域差分,引入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后,可得向后差分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递推方程 (2)式中:[h]为热传导矩阵, [r]为热传导补充矩阵,{tn}和{tn+1}为结点温度列阵, {fn+1}为结点温度荷载列阵,n为时段序数,为时间步长。
根据递推公式(2),有已知上一时刻的结点计算温度{tn}可以推出下一时刻的结点温度{tn+1}。
2.2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原理与方法。
根椐傅立叶热传导定律和热量平衡条件,可得水管沿程水温的增量 (3)式中:分别为冷却水的流量、比热和密度;为导热系数;n为混凝土与水管之间混凝土面的外法线。
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以及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普遍存在,成为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尽管在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但措施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不够重视,没有从产生裂缝的原因上汲取经验。
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充分了解裂缝成因,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并科学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与养护管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1混凝土裂缝成因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混凝土湿度与温度的变化、结构不合理、不均匀性、原材料质量差、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模板变形等等。
在混凝土硬化阶段,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
随着水化作用的结束,混凝土内部开始不断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基础等造成的约束,会导致其内部产生拉应力。
同时外界温度的降低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的大小超出了混凝土抗裂能力,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另外,混凝土内部湿度变化较为缓慢,但其表面的湿度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如果对混凝土养护不合理,混凝土内部湿度就会对其表面的干缩性造成制约,这也是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
2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根据混凝土温度应力产生的过程,能够将温度应力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混凝土浇筑到内部水泥水化放热结束,通常需要持续30天。
在这一阶段,混凝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混凝土内部的水泥由于水化作用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第二,这一阶段混凝土弹性模量会剧烈的变化,由于其弹性模量的变化会导致其内部出现残余的应力。
(2)温度应力中期主要是从水化作用结束到混凝土基本冷却结束。
在这一时期,温度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冷却、外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这些应力与第一阶段混凝土内部残留的应力雷击。
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温度控制与抗裂措施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承重、耐用和可塑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和抗裂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施工方案的角度,探讨温度控制和抗裂措施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第一部分: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必要性混凝土温度控制在施工中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温度的控制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持久性。
高温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速度加快,从而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在温度控制方面,温度的变化还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的热应力,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降低施工质量。
因此,温度控制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第二部分:温度控制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施工方式、混凝土配合比等。
首先,气候条件是影响温度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高温季节,空气温度较高,风速较大,会导致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从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
其次,混凝土施工方式也会对温度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施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温度梯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温度分布和变形情况。
此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也是影响温度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水或过浆的混凝土会增大蒸发速度,导致温度升高和收缩速度加快。
第三部分:温度控制的常用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水养护,通过定期浇水保持施工现场的湿度,减缓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和热释放,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其次是采取遮阳措施,尤其在夏季高温时期,通过搭建遮阳棚或使用遮阳网等方式,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施工场地的温度。
此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第四部分:抗裂措施的重要性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这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方案中,抗裂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抗裂措施旨在减小混凝土内部应力和应变的差异,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开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