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治国理想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子的治国理想

【关键词】老子治国理想现代启示

英国著名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两千多年来,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它如同一股清泉般荡涤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将勃勃的生机注入中华文化之中。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眸道家思想时,依然感叹于老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感受到道家思想的智慧在熠熠生辉,依然从中体悟到今时今日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启示和动力。所以,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老子的治国理想以及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些启示。

一.从《道德经》看老子对统治者本身的要求

展开《道德经》,老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道”与“德”相交融的理想世界,其间“道”成为了万物的本源和主宰,由“道”演化出了世间的万事万物和自然规律,即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 章以下只注章数)且不论这种说法对错与否,但我们从中已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已开始探求宇宙的本源,万物的始祖,原始哲学思想的萌芽已经产生。而“圣人”成为老子理想中的统治者,那么到底什么是圣人呢?老子也给出了我们答案。在《道德经》第17章中老子将统治者划分为四类。“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统治者即圣人,百姓并不知道有他的存在,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第2章),以无为而治的思想统治百姓,顺应百姓生产生活的自然规律,不利用权力干预百姓,不利用法规束缚百姓,所以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的统治者,百姓亲近并称赞他,实行儒家“德政”,但其实已开始以“有为”的思想统治社会。“其次,畏之”,再次的统治者,百姓畏惧他。实行法家“法治”,用法律束缚和控制百姓的言行举止,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其次,侮之”,最差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的。当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以不畏

死的精神藐视统治者时,那么人民的反抗也就不远了,这样的统治注定无法长久。由此可以看出:老子心目中最理想的统治者处之以无为之道。他悠闲自在,诚朴信实,很少发号施令,与百姓和谐相处,只需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不恣意,不妄为,社会自然而然就能治理好,因为“我本自然”。虽然从中可以看出老子“乌托邦”式的幻想,但依然可以感受到给历代统治者的种种启迪和达到过的良好效果。如汉初的“文景之治”正是黄老之道的生动体诠释,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少赋税,徭役和兵役,使百姓休养生息,为其后汉武帝时期的空前繁荣奠定了基础。

老子亦对圣人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58章),圣人能做到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也就是说圣人能掌握好为人处世的“度”,不炫耀,不夸赞,能将自身的光芒隐没,拥有一种虚静的心态,获得一种超然的境界,在无形中达到治国的目地。“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第72章),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且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显示高贵。“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总而言之,圣人以不争,处下,居后,谦卑的态度统治百姓,和光同尘,韬光养晦,以达到清静无为的统治态度,以求“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状态。

二.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治国方法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这段话充分体现出老子的治国方法——无为而治,崇尚“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到达“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我们所要明确的是:老子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则,不妄为,不非为,遵天道,从人性,从而也就无所不为了。所以统治者和决策人必

须做到无为才能一切顺利,事业可成。也启示着历代的统治者要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干涉和束缚,使民自由发展,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对无为而治还有一个精妙的比喻:“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统治者只有小心谨慎,严肃认真,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左右国家,不经常法律迭出,滋扰百姓生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若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百姓便无所适从,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也就违背了无为而治的总体思想,那么国家离灾祸也就不远了。这告诫了日后的统治者治理国家就像烹鱼一样,要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关系,使之共存共荣,相互促进,掌握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度”①,做到使统治不扰民,又能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后世的统治者以无为之心处以无为之道。

老子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治国的方法和途径,值得我们后代人学习和借鉴。例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63章),告诉我们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做事原则,也体现出哲学中一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的转化关系。“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第23章)此句以狂风暴雨不能长久做比喻,告诫统治者暴政和苛政更无法长久,如秦、隋皆二世而亡,所以要达到虚静的社会状态,必不能实行暴政,强制百姓,也不能用苛捐杂税榨取百姓,而要减少以强制性法令干涉百姓生活,符合自然规律才能长久生存。

在《道德经》的最后老子着力描写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蓝图。这是一个宁静安详的小乡村,人口很少,邻国相望,各自独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大概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欺骗,安静祥和,充满田园气息的乡村,人们以原始而自然的方式生活,不追求物质和精神进步,安于简朴,不愿远徙,过着一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景象大致与之相同。但在笔者看来,这种理想社会缺乏其存在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冲破这种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国家统一是当时社会的潮流和历史的必然

趋势,即所谓的“分久必合”。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体现了其消极避世的思想和一定程度上的“愚民”政策,无法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不可能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和采纳。老子所提出的“绝圣弃智”“不尚贤”等思想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体现了其思想的局限性。但我们也不可以完全否定道家思想,千百年来道家思想经久不息,必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毕竟道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理想,同时还有一种宝贵的辩证哲学思想,其中的大部分思想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其思想的光芒依然闪耀于今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道家思想应有的态度。

三.从《道德经》看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老子以一个智者的眼光,看透了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以一种“出世”的精神,构建心中的理想政治和社会。他对理想社会的形成和秩序都提出了相当独到的见解,给我警醒最深的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体现出一种辩证而生的哲学道理,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而存在的,此消彼长,周而复始。从这句话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样一种观点:社会对于某种德行的大力提倡,正是社会上这种德行的缺失所致。正是因为大道被废除了,所以要提倡仁义。因为家庭出现了矛盾,所以要提倡孝顺慈爱。从古人的观点关照现代生活亦是如此,不禁让我感悟到先知的智慧。当代社会,对诚信大力提倡,讲求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这本是人类社会生存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但现在却要写入法律,用法律的力量来提醒和约束人的行为,最自然的本性却需要提醒,讲诚信问题被抬到如此之高的地位,难道不是人性的一种悲哀吗?所以处于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的我们,在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诱惑面前,不能迷失了自我。在名利的问题上,老子反问世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第44章)失去了健康和生命,名利得失就失去了它依附的根本,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要得到真正身心的宁静,就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