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复习笔记 下篇(第九章 让·布希亚) 【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552.84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让·布希亚

【知识框架】

客体、消费与符号 “象征交换” 政治经济学的终结 对死亡现象的历史一社会学分析 符号与现实关系的演进过程 “超现实” 模仿与客体的定局 大众传媒 纯粹的符号间模仿是当代社会的一般特征 引诱向模仿的趋同 布希亚的理论特征 评价布希亚 布希亚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客体、消费与符号(见表9-1) ★★★

表9-1 客体、消费与符号

让·布希亚

考点二:政治经济学的终结★★

1.“象征交换”

(1)“象征交换”是人与人(或与自然、诸神、上帝)之间以一定的客体为媒介或象征的关系。它是社会性的且往往是仪式性的。它实际上是交换双方的给予和接受、获得和回报、挑战与应战的关系,因而是互惠的和可逆的。象征交换的最典型的例子是礼物交换。

(2)从“象征交换”的角度出发批判政治经济学。

①马克思用“生产”说明一切,他把生产想象为一面镜子,社会、历史和人都反映在这面镜子中。

②布希亚不同意马克思所提出的“对人的解剖有助于了解猿的结构、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

③布希亚还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无法说明商品的一般形式。

(3)将自己的“符号政治经济学”视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继续”。

2.对死亡现象的历史一社会学分析

原始社会的“死亡”不同于现代社会的“死亡”。

(1)在原始社会,生与死之间并无绝对的界线,确切地说在生者与死者之间发生了可逆而互惠的象征交换。

(2)在现代社会中,作为象征交换的死亡不复存在。

(3)在现代社会有两种意义的死亡:一是在转化为劳动力后形同死亡的生命,二是与劳动过程(价值、利润)无关的死亡。

考点三:模仿与客体的定局★★

布希亚把模仿视为人与世界以及(符号化的)世界本身的基本关系。按布希亚的说法,模仿的内容是历史地演进的,而当代社会更是一个由各种符号及其互相模仿所构成的世界。

1.符号与现实关系的演进过程

(1)第一种秩序出现于现代性之前

第一种秩序包含了关于上帝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神学,其实质是追求符号与现实的直接同一性。在这种秩序中,符号与现实的关系是固定而清楚的,从人们的服饰和外表能很容易地辨别出他们的社会身份和阶级地位。

(2)第二种秩序出现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间

在这个时期,从神学的和封建的等级体系中解放出来的符号的实质是效法自然,由此产生的秩序服从“自然价值律”,即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等。这种秩序已是人为的秩序,因而它标志着模仿的开始。

(3)第三种秩序是随着工业革命而出现的

处于主导地位的不是自然价值律而是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的“市场价值律”或商品价值律。这种秩序中的机器化生产是以精确的复制、大众化系列、无限的生产和最终的自动化为特征的,因而社会的基本逻辑是机器对人的模仿以及产品之间的互相模仿。

(4)第四种秩序出现于当代社会

这种秩序是由通讯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媒介和广告艺术制造出来的种种模仿的符号和

模型所构成的,所以说它是一个纯粹的模仿秩序。这种秩序服从“结构价值律”,也就是说其内容是由不同的符号、模型之间的差异性或相对性结构决定的。

(5)第五种秩序出现在后现代社会

人们现在处于一种新的模仿秩序之中,即价值分裂的阶段,价值已经不再有任何参照物,价值律已经不存在了,价值随意增殖与扩散。

2.当代社会是一种“超现实”,意即“比现实还现实”的现实

在超现实中,事物与表象、现实与符号的对应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没有原型而互相模仿的各种符号和模型。超现实远不止是高技术现象,而是当代社会的普遍特征。

3.大众传媒

(1)布希亚所描述的当代社会之模仿秩序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大众传媒,他被公认为当代传媒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家之一。

(2)布希亚从高技术化的传播媒介中所看到的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全球村”、“全球化”或全球意识,而是一个信息愈多、意义愈少的符号世界。

(3)人们在无形中将从传媒中获得的符号偶像化、内在化,他们成了具有“超顺应性”的大众,他们不再有社会性而只有统计性。

4.纯粹的符号间模仿是当代社会的一般特征

(1)当代社会已经处于“客体的定局”中。

在“客体的定局”中没有任何先验或外在的因素,所以这种“定局”并无宿命论或启示论的含义。在此状态下“客体永远是既成事实”,而主体消失于客体中。换言之,客体的定局是符号秩序或模仿秩序的定局。

(2)主体的革命变得不可能。

考点四:引诱向模仿的趋同(见表9-2)★★

表9-2 引诱向模仿的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