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种杀螨剂优劣对比
- 格式:docx
- 大小:138.91 KB
- 文档页数:8
最新、最全杀螨剂汇总【建议收藏】选择杀螨剂要充分考虑杀螨剂的感温性、抗性、安全性及天敌保护四方面因素。
一般来说,清园时,柑桔耐药力较强,选用松脂合剂、机抽乳剂、石硫合剂为佳;上半年春未夏初季节温度较低,柑桔处于嫩梢期和幼果期,应选用对温度不敏感、安全性好,有利于天敌发生的品种,如绿颖等,在螨类基数高时,可与哒螨灵或虫螨杀星混合使用;6-7月份梅雨季节可考虑用有机锡类触杀作用较强的药剂等。
本文将对目前国家允许使用的主要杀螨剂(包括兼具杀螨作用的药剂)进行详细的梳理,将相关对比资料整理如下。
1.石硫合剂防治对象:红蜘蛛持效期:快而短感温性:温度低于4度无效★优点:便宜,杀虫杀菌杀螨补钙★缺点:温度高容易药害,强碱性,其它农药很少能与之配伍2.矿物油防治对象:所有螨类持效期:中等偏长感温性:不感温★优点:杀小虫抑菌杀螨洗煤烟青苔无抗性,环境友好★缺点:价格比较高,高温、干旱、特殊生理期应用有限制无法复配叶面肥和一些可湿性粉剂类型的农药。
3.松脂合剂防治对象:红蜘蛛持效期:快而短感温性:高温肯定有药害★优点:抑菌、杀螨、洗煤烟、青苔,无抗性★缺点:强碱性,烧嫩叶,只能做清园用,其它农药很少能与之配伍。
有嫩叶、树势差时不能使用。
4.印楝素防治对象:红蜘蛛持效期:快而短感温性:不感温★优点:无公害★缺点:杀灭率低,成本比较高。
5-6.单甲脒、双甲脒防治对象:红蜘蛛、锈壁虱持效期:快而短感温性:25℃以上效果好★优点:有内吸性,还可杀虫。
★缺点:透过皮肤吸收容易中毒,需要注意劳动保护。
7.克螨特防治对象:红蜘蛛、锈壁虱持效期:快而短感温性:20℃以上效果好★优点:没有抗性★缺点:对嫩叶有药害但是不影响产量,但是对嫩果有药害,有可能导致花皮,降低果实经济价值。
8-10.三磷锡、三唑锡、苯丁锡防治对象:红蜘蛛、锈壁虱持效期:慢而长感温性:22℃以上效果好★优点:持效期长,对害螨天敌比较安全。
★缺点:有机锡杀螨剂容易出药害烧嫩梢幼果,苯丁锡药害可能性小一些。
几种杀螨剂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比较申培增;关参政【摘要】为了验证单制剂农药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选用阿维菌素、螨死净(四螨嗪)、哒螨灵和克螨特这4种杀螨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8%的阿维菌素(EC)2 000倍液、20%的螨死净(SC)2 000倍液、40%的哒螨灵(WP)2 000倍液和73%的克螨特(EC)2000倍液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施药后第21天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2.4%、89.8%、37.8%和31.8%.还分别重复喷施1.8%的阿维菌素1000、2000和4000倍液对枸杞瘿螨进行了持续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了其防治效果亦表现出显著差异,第3次施药后的防治效果依次为94.7%、91.7%和73.8%.【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年(卷),期】2013(031)003【总页数】3页(P140-142)【关键词】杀螨剂;枸杞瘿螨;防治效果【作者】申培增;关参政【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白银730900;甘肃省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白银730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08;S436.639枸杞Lycium bararum L.在植物分类上属茄科茄族枸杞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经济林树种,也是固沙造林、改良土壤的先锋树种[1]。
枸杞果实富含蛋白质、活性多糖、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B 族维生素、Vc 和钙、磷、铁等矿物质, 具有补精益气、滋肝养肾、明目安神及坚韧筋骨等功效[2]。
近几年,随着枸杞种植效益的提高,甘肃省白银市枸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集中形成了靖远县靖安、五合、东升和北滩及景泰县草窝滩多处枸杞优势产区,枸杞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也逐年加重,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枸杞瘿螨Aceria macrodonis Keifer是枸杞常发性害螨,可危害枸杞嫩叶和花器,造成叶肉组织虫瘿状增生和花器畸形,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果实品质。
高效、低毒、与环境友好,这里有一份最新型的杀螨剂清单2017-05-31 花果飘香螨类是果树的主要害虫。
多数以危害叶片为主,受害叶片表面出现许多灰白色的小点,失绿,失水,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生长缓慢甚至停止,严重时落叶枯死,导致树势减弱,影响次年的开放结果。
苹果全爪螨(红蜘蛛)危害状桃树叶螨危害状二斑叶螨危害状梨锈壁虱危害状板栗旁叶螨危害状柑橘红蜘蛛危害状荔枝瘤螨危害状基于目前的果园种植水平和有害生物的控制程度,特别是螨类的发生和为害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杀螨剂的使用仍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与环境友好的杀螨剂,以替代对环境有不良影响、毒性较大的杀螨剂品种。
1乙螨唑乙螨唑为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研发的一种全新具特殊结构的杀螨剂。
对卵及幼螨有效,对成螨无效,但是对雌性成螨具有良好的不育作用,因此其最佳的防治时间是害螨为害初期。
耐雨水冲刷,持效期可达50天。
主要防治果树、棉花、花卉、蔬菜等作物的叶螨、始叶螨和全爪螨,如二斑叶螨、朱砂叶螨、柑桔全爪螨和山楂叶螨等。
使用方法:11%乙螨唑悬浮剂5000~7500倍液喷施。
2丁氟螨酯日本大冢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苯酰乙腈类杀螨剂。
主要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卵、幼若螨和成螨。
对各种植物安全,无药害,对哺乳动物及水生生物、有益生物、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均十分安全。
主要用于防治柑桔红蜘蛛,对棉红蜘蛛亦有效。
使用方法:20%丁氟螨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喷施。
3螺螨酯螺螨酯是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季酮酸类杀螨剂。
对雌成螨有很好的绝育作用,雌成螨触药后所产的卵有90%以上不能孵化,同时对幼若螨也有良好的触杀作用。
它与现有杀螨剂之间无交互抗性,适用于用来防治对现有杀螨剂产生抗性的有害螨类。
持效期长,生产上能控制柑桔全爪螨和苹果全爪螨为害达40~50天。
施到作物叶片上后耐雨水冲刷,喷药2小时后遇中雨不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
在不同气温条件下对作物非常安全,对人畜及作物安全、低毒,适合于无公害生产。
螺螨酯、螺虫乙酯和乙螨唑三种长效杀螨剂(1)螺虫乙酯螺虫乙酯的商品名称为亩旺特、亨得利,是一种新研发出来的杀虫杀螨剂。
该药剂具有强内吸和渗透作用,在植物体内可上下传导,能有效防治叶片和树皮内外的害虫。
该药剂防治谱广,不仅能杀虫,对害螨也有效,可以一次用药防治多种害虫和害螨,特别是对刺吸危害的蚜虫、叶蝉、木虱、白粉虱、蚧壳虫、枣瘿蚊、蓟马等害虫高效。
毒性低,持效期长,田间控制害虫30天以上。
使用方法:防治苹果黄蚜、桃蚜、果树瘤蚜和梨二叉蚜。
在蚜虫发生初期,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8000倍液均匀喷雾于枝叶,药后7天防治效果在95%以上。
防治梨木虱。
在梨木虱若虫发生初期,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00~5000倍液均匀喷雾于枝叶,药后5天防治效果在96%以上,药后7天防治效果可达100%。
防治枣瘿蚊。
在枣瘿蚊幼虫发生初期,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6000倍液均匀喷雾,药后3天防治效果在92%以上。
防治桑白蚧、日本龟蜡蚧、桃球蚧等蚧壳虫。
在低龄幼虫期,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2500倍液均匀喷雾于枝干和叶片,药后10天防治效果在96%以上。
注意事项:由于该药剂杀虫效果较慢,最好在害虫大发生期前使用,果树新梢新叶生长期效果最佳。
(2)乙螨唑商品名来福禄、依杀螨,是一种新型杀螨剂。
主要抑制螨卵胚胎形成以及从幼螨到成螨的蜕皮,对卵和幼螨高效,对成螨无效,但能使雌成螨不育,影响繁殖后代。
药剂效果不受低温影响,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田间控制害螨50天左右。
杀螨谱广,可有效防治果树、花卉、蔬菜、棉花等作物上的所有害螨。
使用方法:①防治苹果、梨、桃等果树上的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
在发生初期,用11%乙螨唑悬浮剂6000~7500倍液树冠均匀喷雾,防治效果在90%以上。
②防治果树上的二斑叶螨(白蜘蛛),用110g/L乙螨唑悬浮剂5000倍液均匀喷雾,药后10天,防效93%以上。
③防治柑桔红蜘蛛,在发生初期用110g/L乙螨唑悬浮剂4000~7000倍液均匀喷雾,药后10天防效98%以上,持效期可达60天。
1 杀虫剂---氯氰菊酯品牌金亮有效成分含量 30(%)剂型乳油作用特点:本品是新一代低毒高效杀虫、杀蚜、杀螨剂,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作用,渗透力强,耐雨水冲刷,对抗性棉铃虫、甜菜夜蛾、蚜虫、地老虎、螨类有独特的一次性杀灭作用2 蚜虫杀虫剂蚜净品牌泰禾金诺有效成分含量 90(%)剂型粉剂本品是硝基亚甲基类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三重功能,能够迅速被作物吸收并将有效成分传输至作物各个部位。
吡虫啉是烟酸乙酰胆碱脂酶受体的作用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药液喷雾到害虫体表或害虫取食受药部位后,有效成分可迅速渗透进害虫体内,直接作用于害虫的乙酰胆碱脂酶,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从而使害虫运动失调、抽搐、麻痹并很快死亡。
是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良好的防治药剂。
3 杀虫剂-敌杀死敌杀死属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胃毒呵触杀作用。
该产品生物活性高、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对多种害虫均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效果。
品牌拜尔有效成分含量 25(%)剂型乳油4 水稻飞虱杀虫剂品牌鱼藤有效成分含量 23(%)用途水稻飞虱果蔬马生产厂家广西施乐农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剂型乳油5 95%除虫脲除虫脲对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对鳞翅目幼虫有特效,对鞘翅目、双翅目多种害虫也有效,对有益生物、天敌等无明显不良影响。
品牌江乐有效成分含量除虫脲含量大于等于95(%)水分含量≤ 0.5(%)用途对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类别有机农药剂型粉剂6 品牌普朗克有效成分含量氯氰菊酯1.5%,辛硫磷18.5%(%)剂型乳油主要有效成分:20%氯氰菊酯(1.5%)?辛硫磷(18.5%)产品特点:1采用高效渗透剂、增效剂、消抗剂等成分最佳配成的新一代杀虫剂 2具有高效、广谱、触杀、胃毒并有一定的杀卵作用3击倒速度快,药效持久,对大龄虫有强力杀灭作用适用作物:棉花、玉米、大豆、蔬菜、果树、烟草等各类经济作物防治对象:棉铃虫、蚜虫、青虫、棉象皮虫、介壳虫7 新一代高效杀虫杀螨剂商品名:潜蚧灵通用名:25%水胺。
随着杀虫剂活性成分的逐步的变化,氯虫苯甲酰胺逐步开始成为各个厂家产品追逐的热点,但是随着害虫对其抗性迅速的提高,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传统一些成分甲维盐、虫螨腈、茚虫威、虫酰肼、虱螨脲几个杀虫活性成分现在成为关注的热点。
1、甲维盐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它具有超高效、低毒(制剂近无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
广泛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的防治。
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另外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
2、虫螨腈虫螨腈是一种是新型吡咯类化合物,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上,通过昆虫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起作用,主要抑制二磷酸腺苷(ADP) 向三磷酸腺苷(ATP)的转化。
而三磷酸腺苷贮存细胞维持其生命机能所必须的能量。
该药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
在叶面渗透性强,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且具有杀虫谱广、防效高、持效长、安全的特点。
可以控制抗性害虫。
3、茚虫威茚虫威(indoxacarb)是一种广谱恶二嗪类杀虫剂,通过阻断昆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神经细胞失去功能,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可有效防治粮、棉、果、蔬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
茚虫威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其在昆虫体内被迅速转化为DCJW(N.2去甲氧羰基代谢物),由DCJW作用于昆虫神经细胞失活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不可逆阻断昆虫体内的神经冲动传递,破坏神经冲动传递,导致害虫运动失调、不能进食、麻痹并最终死亡。
4、虫酰肼虫酰肼是非甾族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通过干扰昆虫的正常发育使害虫蜕皮而死。
虫酰肼杀虫活性高,选择性强,对所有鳞翅目幼虫均有效,对抗性害虫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有特效。
对非靶标生物更安全。
虫酰肼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对高等动物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对哺乳动物、鸟类、天敌均十分安全。
最全果树杀螨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都在这,不全你怪我咯常见的杀螨剂如炔螨特,三唑锡、噻螨酮、哒螨灵、苯丁锡、三氯杀螨醇、乙螨唑、阿维菌素、螺螨酯、虱螨脲。
1.炔螨特.有机硫类杀螨剂,在世界各地已使用了30多年,至今尚未发现有螨类产生抗性,对成幼螨效果均好,性价比是非常不错的,持效期可达14-30天在任何气温下使用都有效,气温20℃以上药效好,20*(2以下随气温递减。
杀螨谱广,可控制30多种害螨。
产品有25%、40%、57%、70%、73%、76%乳油,生产厂家众多,原药生产厂就有9家。
(1)果树害螨能防治多种果树的害螨,常用浓度为200~400毫克/千克。
防治柑橘全爪螨、始叶螨、六点始叶螨,于开花前喷73%乳油2 000~3 000倍液,谢花后温度较高时,喷3 500~4 000倍液;对柑橘锈螨,于6~9月份锈螨发生初期,喷73%乳油3 000~4 000倍液。
柑橘幼苗和嫩梢对本剂较敏感,当用73%乳油2 000倍液时会产生油浸状药害,但对生长影响不大,故生产上宜使用3 000倍液。
在采收前30天停止施药。
防治荔枝瘿螨,在冬季12月和1月各喷1次73%乳油1 000倍液,重点喷叶背。
防治枇杷若甲螨,在3~4月螨盛发期,用73%乳油1 000倍液喷树冠。
防治苹果树全爪螨和山楂叶螨.一般用73%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
在春季幼、若螨盛发期施药,有效控制期可达30~40天;夏季使用有效期缩短。
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梨树和桃树对本剂敏感,特别是雪花梨、泸州水蜜桃使用73%乳油2 000倍液时,即会产生药害,落叶、落果。
(2)茶园中的茶跗线螨、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在螨发生高峰前期,亩用73%乳油40~50毫升,对水50~75千克喷雾。
喷洒的药液_浓度过高,会使茶树嫩芽叶产生药害,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以对水不少于1 000倍为宜。
(3)桑树红蜘蛛一般用73%乳油3 000~5 000倍液喷雾。
吡⾍啉、啶⾍脒烯啶⾍胺吡蚜酮、噻⾍嗪螺⾍⼄酯吡丙醚优略势对⽐
防治对象不全⼀样的,联苯肼酯打螨类不错,可杀卵。
螺⾍⼄酯打螨类⼀般,打⽩粉虱、介壳⾍可以,速效性不⾏,且不杀卵,最好加阿维或啶⾍脒配着打。
吡丙醚可杀卵,蔬菜上不错。
噻⾍嗪打⽩粉虱效果不错,价格⽐螺⾍⼄酯便宜。
吡蚜酮打蚜⾍效果会好过吡⾍啉,打稻飞虱不错。
啶⾍脒吡⾍啉都是太常规的药了,没什么好说的了。
烯啶⾍胺没买过不知道效果
这说起来就多了!简说⼏个。
吡⾍啉啶⾍脒是第⼀代烟碱类杀⾍剂,对有些害⾍有⼀定的抗性,噻⾍嗪第⼆代⽬前还没有什么抗性!还有就是性价⽐⽅⾯!噻⾍嗪更有优势。
现有杀螨剂品种大盘点本文总结介绍了现有杀螨剂的结构、作用机制、防治对象、登记情况等信息;简要报道了部分正在开发中的杀螨剂,并以此描述了杀螨剂的现状;分析了未来短时间内杀螨剂相关研发工作的可能方向:最后对杀螨剂的研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农业害螨是一类植食性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目(Arachnoidea)。
其具有形体微小、活动范围广、繁殖快、世代周期短、强耐药性等特点。
农业害螨是世界上公认的难以防治生物类群之一。
在我国农业害螨有40余种,其中较为常见的螨害主要有叶螨和瘿螨,其对果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有极强的破坏能力。
每年用于防治植食性害螨的农用杀螨剂数量与销售额在农用杀虫杀螨剂中仅次于鳞翅目(Lepidoptera)和同翅目(Homoptera)居第三位。
杀螨剂是现代农业防治害螨的主要手段。
但是近年来杀螨剂新品种上市少,很多品种已使用多年并且多种杀螨剂品种存有交互抗性,并且由于人为使用不当等原因,农业害螨抗药性问题曰趋严重。
因此开发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高效杀螨剂,合理使用杀螨剂,成为农业害螨的防治关键。
本文将就现有的杀螨剂及正在研发中的杀螨剂做相关综述,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1 现有杀螨剂现有杀螨剂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杀螨剂登记信息显示,我国己登记的现有杀螨剂在结构上主要有:有机锡类、甲脒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硫代磷酸脂类、苯甲酰基类、吡啶类、噻唑类、噻嗪类、四嗪类、吡唑类、吡咯类、喹唑啉类、恶唑啉类、侨联二苯类等。
其中按来源分类又可分为人工合成产物及天然产物两大类,共计40余种化合物。
01一、人工合成类杀螨剂01、有机锡类已登记的有机锡类杀螨剂有苯丁锡和三唑锡两种,其分子式分别为C60H780Sn2和C20H35N3Sn。
苯丁锡及三唑锡为长效感温型杀螨剂,均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及胃毒作用。
此外,苯丁锡还具备内吸及渗透作用。
“宝卓”乙唑螨腈:目前最好的杀螨剂,成螨、若螨、卵通杀,还无抗性红蜘蛛为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河南、辽宁、山东、安徽、江苏、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是柑橘、桃树、苹果、棉花、小麦、玉米、花生、豇豆、番茄、辣椒、花卉等多种作物上的主要害螨。
红蜘蛛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二斑叶螨、朱砂叶螨、跗线螨、全爪螨等,目前,市场上杀螨剂产品很多,但是,由于使用多年,都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优秀的杀螨剂,对成螨、若螨、卵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持效期长,效果好。
这个药剂就是乙唑螨腈,乙唑螨腈属于新型丙烯腈类杀螨剂,是由沈阳中化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李斌教授、于海波博士等人历时10年研发而成新型杀螨剂,商品名“宝卓”。
乙唑螨腈属于非内吸性杀螨剂,主要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杀死害螨,2018年由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在农业部农药鉴定所获得登记,自近2年推广应用证明,乙唑螨腈杀螨效果十分优异,很快在我国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次,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主要特点(1)杀螨谱广:乙唑螨腈对生产上经常发生,危害严重的二斑叶螨、朱砂叶螨、茶黄螨、全爪螨、枸杞瘿螨、玉米截形叶螨等多种害螨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2)卵螨兼杀:乙唑螨腈对害螨的成螨、若螨、螨卵等各个虫态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可以大大减少每季使用杀螨剂的次数,降低了投资成本。
(3)速效性好:乙唑螨腈杀螨速效性好,施药后1天害螨开始死亡,3天害螨死亡率可达98%以上。
(3)温度影响小:乙唑螨腈受温度等环境条件影响较小,温度15~35℃范围内具有很好的杀螨效果。
(4)持效期长:据防治山楂叶螨试验,用30%乙唑螨腈悬浮剂2000倍液和3000倍液,14天后对山楂叶螨的防效分别为96.1%和93.0%。
(4)安全性好:乙唑螨腈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作物安全,在温室及田间高于推荐剂量和倍量试验,均未发生任何药害。
杀螨剂的种类有哪些杀螨剂种类介绍杀螨剂是一种用于杀灭和控制各种害螨的化学物质。
螨虫是一类微小的节肢动物,它们属于类似蜘蛛的无脊椎动物,常常侵害人类和动物身体,导致许多健康问题,例如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等。
因此,杀螨剂在家庭、农业和兽医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杀螨剂。
1.杀菌剂: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杀灭和控制螨虫。
常用的杀菌剂包括苯酚、二氧化硫、甲醛等。
这些杀菌剂可以通过熏蒸房间、喷洒杀菌剂溶液等方式使用。
2.拟除虫菊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螨剂具有广谱杀虫活性,对多种害螨都有很好的效果。
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通常具有低毒性和高度选择性,有利于保护环境和非目标生物。
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螨剂有毒死螨、多索宁等。
3.有机磷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是一类常见的农药,也被广泛用作杀螨剂。
这些化合物具有神经毒性,可以引起害螨的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其死亡。
有机磷酸酯类杀螨剂常用于农田和果园的害虫防治以及室内家居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常见的有机磷酸酯类杀螨剂有敌敌畏、乐果等。
4.氨基甲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螨剂是一类新型的杀虫剂,它们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和低毒性。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摄食、接触和胃毒性等多种途径杀死害螨。
氨基甲酸酯类杀螨剂常用于农业生产,可以有效地防治蔬菜和水果上的害虫。
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螨剂有氟虫葡胺、恩凡等。
5.杀幼虫剂:杀幼虫剂主要针对螨虫幼虫阶段的发育,从而控制和消灭害螨种群。
常见的杀幼虫剂包括硫酸钠、硫酸镁和醋酸铵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变幼虫的生长和发育途径,阻止其正常的代谢和生殖,最终导致幼虫的死亡。
总结起来,杀螨剂的种类包括杀菌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杀幼虫剂等。
每种杀螨剂都具有不同的杀虫机制和特点,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根据特定的需求和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同时,使用杀螨剂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遵守安全用药原则,以确保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9种常用杀螨剂成分介绍针对卵、幼螨、若螨四螨嗪:四嗪类杀螨剂,胚胎发育抑制剂,主要杀螨卵,对幼螨也有一定效果,对成螨无效。
对苹果红蜘蛛有特效,持效期长,对捕食性螨和益虫无影响,用于苹果、观赏植物和柑桔、棉花等,在开花期前、后各施一次。
螺螨酯:具触杀作用,没有内吸性。
主要抑制螨的脂肪合成,阻断螨的能量代谢,对害螨的卵、幼螨、若螨具有良好的杀伤效果,对成螨无效,但具有抑制雌螨产卵孵化率的作用。
乙螨唑:抑制螨卵的胚胎形成以及从幼螨到成螨的蜕皮过程,对卵及幼螨有效,对成螨无效,但是对雌性成螨具有很好的不育作用。
因此其最佳的防治时间是害螨危害初期。
耐雨性强,持效期长达50天。
针对若螨、成螨苯丁锡:属于触杀型长效专用杀螨剂,对成若螨杀伤力较大,温度低于22℃时药效较差,高温使用药效发挥才能充分发挥。
炔螨特:是一种有机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渗透传导作用,对成螨、若螨有效,杀卵效果差。
在温度20℃以上药效可提高,但在20℃以下随低温递减。
阿维菌素:刺激精神经传递介质r-氨基丁酸的释放,干扰正常的神经生理活动,螨类成虫、若虫中毒后,麻痹,不活动,停止取食,2-3天后死亡。
对螨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性,但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持效期长,不能杀卵。
针对从卵到成螨整个生育阶段唑螨酯:唑螨酯为肟类杀螨剂,以触杀作用方式为主,杀螨谱广,并兼有杀虫治病作用。
有E体和Z体两种,E体杀螨活性高,杀螨速度快。
适用于多种植物上防治红叶螨和全爪叶螨,同时对小菜蛾、斜纹夜蛾、二化螟、稻飞虱、桃蚜等害虫及稻瘟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亦有良好防治作用。
哒螨灵:是一种广谱、触杀性杀螨剂,可用于防治多种食植物性害螨。
对螨的整个生长期即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都有很好的效果,对移动期的成螨同样有明显的速杀作用。
该药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无论早春或秋季使用,均可达到满意效果。
联苯肼酯:是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杀螨剂,对螨的各个生活阶段均有效。
几种高效杀虫杀螨剂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10期1.潜溃—阿维菌素产品说明:该产品是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与拟除虫菊酯类混配制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且有一定的植物内吸性,可通过植物的薄壁组织进行传导,扰乱昆虫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昆虫极度兴奋、痉挛、麻痹,并产生神经毒素,最终导致神经传导完全阻断。
也可引起神经系统以外的其他细胞组织产生病变而死亡。
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效果较好。
使用对象及方法: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制剂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亩)108~144克,使用方法为喷雾。
注意事项:应于小菜蛾卵孵盛期或低龄幼虫期施药,注意喷雾均匀。
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2.迅诺—仲丁威产品说明:该产品为低毒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作用机理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致使害虫麻痹中毒停食,导致死亡,其杀虫活性较高,药效较迅速,对水稻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使用对象及方法:水稻稻飞虱,667平方米用125~150毫升,喷雾。
注意事项:应在水稻稻飞虱卵孵盛期至1~2龄若虫高峰期,667平方米用该产品120~150毫升对水45~60千克进行均匀喷雾。
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有雨,请勿施药。
3.捷隆—阿维菌素产品说明:又名齐螨素,是一种低毒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菜青虫。
使用对象及方法:甘蓝,菜青虫,667平方米用30~50毫升,喷雾。
注意事项: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于菜青虫2~3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施药,注意喷雾均匀。
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请勿施药。
4.胜果—阿维·丁硫产品说明:该产品为克百威低毒化品种丁硫克百威和微生物代谢原产物阿维菌素复配而成。
用于防治红蜘蛛若螨、成螨及卵,持效期较长。
低残留,无交互抗性,正常使用条件下对作物无害。
使用对象和方法:用于防治柑橘树红蜘蛛。
用1000~1500倍液喷雾,在害螨盛发期、高峰期用药,幼螨、螨盛发时喷药2~3次,每隔5~7天1次,或有虫叶片达到20%,每叶平均有虫2~3头时用药。
40种杀螨剂优劣对比农业害螨是一类植食性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目(Arachnoidea)。
其具有形体微小、活动范围广、繁殖快、世代周期短、强耐药性等特点。
农业害螨是世界上公认的难以防治生物类群之一。
在我国农业害螨有40余种,其中较为常见的螨害主要有叶螨和瘿螨,其对果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有极强的破坏能力。
每年用于防治植食性害螨的农用杀螨剂数量与销售额在农用杀虫杀螨剂中仅次于鳞翅目(Lepidoptera)和同翅目(Homoptera)居第三位。
杀螨剂是现代农业防治害螨的主要手段。
但是近年来杀螨剂新品种上市少,很多品种已使用多年并且多种杀螨剂品种存有交互抗性,并且由于人为使用不当等原因,农业害螨抗药性问题曰趋严重。
因此开发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高效杀螨剂,合理使用杀螨剂,成为农业害螨的防治关键。
本文将就现有的杀螨剂及正在研发中的杀螨剂做相关综述,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现有杀螨剂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杀螨剂登记信息显示,我国己登记的现有杀螨剂在结构上主要有:有机锡类、甲脒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硫代磷酸脂类、苯甲酰基类、吡啶类、噻唑类、噻嗪类、四嗪类、吡唑类、吡咯类、喹唑啉类、恶唑啉类、侨联二苯类等。
其中按来源分类又可分为人工合成产物及天然产物两大类,共计40余种化合物。
一、人工合成类杀螨剂01有机锡类已登记的有机锡类杀螨剂有苯丁锡和三唑锡两种,为长效感温型杀螨剂,均具有良好的触杀作用及胃毒作用。
此外,苯丁锡还具备内吸及渗透作用。
其主要通过所含的锡元素来破坏害螨神经系统来达到防治效果。
在防效方面,三唑锡对防治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均表现良好且抗药性仍处于低抗性水平。
苯丁锡的杀螨能力及害螨抗性与三唑锡类似,但对螨卵效果不佳。
02甲脒类已登记的甲脒类杀螨剂有单甲脒和双甲脒两种,为中低毒、广谱、高效、感温型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熏蒸、胃毒等多种杀螨作用,但在20℃以下时杀螨效果较差。
单甲脒和双甲脒对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5%单甲脒水剂及200g/L双甲脒乳油的1000倍液防效均可在90%以上。
双甲脒的杀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害螨单胺氧化酶活性,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引起神经的强兴奋,最终使害螨麻痹死亡来达到防治效果。
03氨基甲酸酯类己登记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螨剂有联苯肼酯、异丙威、硫双威、甲萘威,均为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同时异丙威还具有植物内吸传导性。
在杀螨机制方面,除联苯肼酯是以抑制γ一氨基丁酸(GABA)受体以及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为主外,其他的均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为主要杀虫杀螨机制。
联苯肼酯对害螨的各个生活阶段均具有防治效果,但对成螨致死速度较慢。
登记信息显示,联苯肼酯以防治草莓、木瓜的二斑叶螨,玫瑰、辣椒的茶黄螨,以及苹果树、柑橘树红蜘蛛等为主要功能,其43%悬浮剂3000倍液防效可在94%以上。
异丙威、硫双威、甲奈威虽具有杀螨活性,但登记信息以杀虫剂为主。
在施用方法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均可采用喷雾的方式施药。
此外,异丙威还可以喷粉、点燃放烟,甲萘威还可以撒施。
04有机硫代磷酸酯类己登记的有机硫代磷酸酯类杀螨剂共有10种,即二嗪磷、喹硫磷、乐果、伏杀硫磷、水胺硫磷、氧乐果、甲拌磷、三唑磷、马拉硫磷、丙溴磷。
以上10种有机硫代磷酸酯类杀虫螨剂均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部分如二嗪磷、马拉硫磷,具有熏蒸作用。
二嗪磷、乐果、氧乐果、甲拌磷具备程度不等的内吸性,喹硫磷、水胺硫磷、丙溴磷具有良好的渗透作用。
在杀虫杀螨机制方面,以上10种杀虫杀螨剂均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实现防治效果。
05其他含杂环类除以上登记的各型杀螨剂外,还有其他15种性能各异的含杂环的杀螨剂,即氟啶胺、啶虫脒、噻螨酮、噻虫胺、四螨嗪、噻嗪酮、喹螨醚、乙螨唑、虫螨腈、唑螨酯、乙唑螨腈、腈吡螨酯、螺虫乙酯、螺螨酯、哒螨灵。
(1)氟啶胺。
是最初由日本石原株式会社在1990年开发的吡啶类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氟啶胺具有保护性,略微带有治疗及内吸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氟啶胺具有杀螨卵和杀幼螨能力。
从机制上,氟啶胺实为解偶联试剂通过分子中氨基的质子化与去质子化来改变线粒体内膜对质子的通透性并提高sod2转录水平干扰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造成害蛹死亡。
氟啶胺作为杀螨剂时对叶螨及绣壁虱均有良好效果。
其500g/L悬浮剂防治效果在95%以上,但气温小于20℃时效果较差。
(2)啶虫脒。
属于吡啶甲胺新烟碱类低毒杀虫剂,并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
啶虫脒具有触杀作用及植物内吸传导性。
在杀虫杀螨机制方面,啶虫脒分子可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结合,使其神经过度兴奋,最终使害虫害螨麻痹死亡。
啶虫脒田间施药主要以喷雾进行。
另外,在使用时应注意啶虫脒不能与碱性农药一起施用,并且啶虫脒对蜜蜂及家蚕有毒。
(3)噻螨酮。
是由日本曹达公司通过化合物筛选研究得到的一种噻唑类高效广谱低毒杀螨剂。
噻螨酮具有良好的植物表皮穿透性,但不具有内吸传导性。
噻螨酮对螨卵、幼螨及若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成螨无效,并且环境温度对噻螨酮的杀螨活性影响不大。
其对全抓螨和叶螨有良好的杀螨效果。
(4)噻虫胺。
属于噻唑类低毒杀虫剂,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杀螨能力。
噻虫胺具有触杀作用及胃毒作用,并具有渗透性及植物内吸传导性。
从机制上,噻虫胺为神经系统激动剂,作用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造成神经过度兴奋,最终使害虫害螨麻痹死亡,并且与常规农药均无交互抗性。
噻虫胺以拌种、撤施等方式进行施药。
此外,使用时应注意噻虫胺对蜜蜂及家蚕有毒。
(5)四螨嗪。
四螨嗪是一种四嗪类、非内吸性、高效且长效、低毒的杀螨剂,具有触杀作用及较强的亲酯渗透力。
从机制上,四螨嗪是一种接触性杀螨卵剂,可造成其蛹期不正常发育。
四螨嗪对螨卵、幼螨及若螨均有防治效果。
(6)噻嗪酮。
为噻嗪类低毒杀虫剂,具备一定的杀螨能力。
噻嗪酮具有触杀作用及胃毒作用,主要通过干扰害虫、害螨新陈代谢,同时抑制几丁质合成酶类甲壳素的合成达到防治作用。
噻嗪酮的施药方式为喷雾,同时不能与碱性农药一起使用,对家蚕有毒。
(7)喹螨醚。
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于1990年开发的一种喹唑啉类杀螨剂。
喹螨醚是一种长效、低毒、非内吸性杀螨剂。
喹螨醚具有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对害螨螨卵、幼螨、若螨、成螨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从机制上,该药主要作用于害螨的线粒体及染色体。
(8)乙螨唑。
是日本亚西玛公司研究开发的二苯基唑啉类杀螨剂。
其杀螨机制主要为通过抑制螨卵的胚胎形成及其幼螨和蚜虫的蜕皮过程以及对雌性成螨具有不育作用来达到防治效果。
乙螨唑对螨卵及其幼螨具有很好的长期防治作用,但速杀效果较差。
(9)虫螨腈。
是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吡咯类、低毒、长效、广谱性杀虫杀螨剂。
虫螨腈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并有选择性内吸活性,对植物叶面有很强的渗透作用。
(10)唑螨酯。
是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研制的一种吡唑类杀螨剂。
其主要杀螨机制为通过抑制氧化呼吸链复合体I,即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复合体,从而使害螨ATP合成受阻。
唑螨酯具有触杀及胃毒作周,对害螨击倒速度快并可抑制若螨蜕皮,因此对成螨及若螨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11)乙唑螨腈。
属于丙烯腈类低毒杀螨剂,2008年由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研发。
乙唑螨腈主要通过抑制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的复合体Ⅱ活性,即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使害螨无法利用能量而麻痹死亡。
乙唑螨腈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对柑橘树红蜘蛛,棉花叶蛹,以及苹果树叶螨的卵、幼螨、若螨、成螨均有较好防效且无交叉抗性,其30%悬浮剂5000倍液防效最高可达99%以上。
(12)腈吡螨酯。
是日本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丙烯腈类杀螨剂。
该杀螨剂与现有药剂无交互抗性。
腈吡螨酯具有触杀作用,且无生物富集作用,在动植物体内短时间即能完全降解。
腈吡螨酯本身为一种前药,在害螨体内通过代谢形成羟基形式来获得杀螨活性。
其活化产物主要通过抑制害螨的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的复合体Ⅱ,使琥珀酸到辅酶Q的电子流受阻,从而扰乱害螨呼吸作用,促其死亡。
(13)螺虫乙酯。
是德国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杀螨剂。
螺虫乙酯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可在整株植物内上下移动。
螺虫乙酯主要通过抑制害虫、害螨脂质的合成,破坏其能量代谢,最终使其死亡。
由于这种新颖的机制,使得螺虫乙酯与其他杀虫杀螨剂暂无交互抗性。
(14)螺螨酯。
是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非内吸性、长效、低毒、高效、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
其杀螨机制主要为通过抑制害螨脂肪合成,阻断其能量供应,从而使害螨饥饿死亡。
螺螨酯对螨卵、若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螺螨酯虽对成螨无效,但对雌螨产卵孵化率有抑制作用。
(15)哒螨灵。
是一种长效、低毒、广谱性杀螨剂,其主要通过抑制呼吸作用来达到杀螨的作用。
哒螨灵具有触杀作用,但不具有植物内吸传导性,对螨卵、幼螨、若螨、成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防治效果不受温度影响。
06其他不含杂环杀螨剂除以上登记的各型杀螨剂外,还有其他5种性能各异的不含杂环的杀螨剂,即溴螨酯、甲氰菊酯、炔螨特、丁氟螨酯、虱螨脲。
(l)溴螨酯。
属于侨联二苯基类化合物,是由瑞士汽巴嘉吉公司在1965年左右研制的一种长效、低毒、非内吸性、广谱性杀螨剂。
溴螨酯具有较强触杀作用,对害螨的螨卵、若螨、成螨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环境温度对溴螨酯的杀螨活性影响不大。
(2)甲氰菊酯。
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中等毒性杀虫杀螨剂,属于神经毒剂。
其通过作用在害螨的神经系统,阻碍Na+通道的关闭,使害虫害螨因神经兴奋过度而死亡。
甲腈菊酯具有触杀、胃毒及熏蒸作用,但不具有内吸传导性。
(3)炔螨特。
炔螨特对害螨具有胃毒、触杀、熏蒸、麻痹作用,但不具有内吸性及渗透传导作用,与其他杀螨剂联用时无交互抗性。
农业害螨在接触药剂后主要表现为立即停止进食并减少产卵,一般2~4d内死亡。
(4)丁氟螨酯。
是由日本大冢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酰基乙腈类低毒、广谱性杀螨剂。
丁氟螨酯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但不具备植物内吸传导性,其对害螨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均有防治效果。
丁氟螨酯通过体内去酯化,形成羟基结构进而干扰抑制线粒体蛋白复合体Ⅱ,阻碍电子(氢)传递,破坏磷酸化反应,使害螨麻痹死亡。
(5)虱螨脲。
虱螨脲具有触杀及胃毒作用,属于苯甲酰基脲类低毒杀虫杀螨剂,对苹果锈螨等农业害螨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对蜜蜂、家蚕、鱼类有毒。
其杀虫杀螨机制可能与抑制几丁质合成有关。
虱螨脲的施药方式主要为喷雾。
二、天然产物类除以上人工合成杀蠕剂外,还有一些杀螨剂是通过提取手段从植物或微生物中得到的具有杀螨活性的天然成分,如:阿维菌素、苦参碱、鱼藤酮、松脂酸钠。
(l)阿维菌素。
是一种通过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菌杀虫杀螨剂,最初由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和美国默克公司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