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汇报材料推进农村产业升级与农民收益增长的举措与成效汇报材料:推进农村产业升级与农民收益增长的举措与成效尊敬的领导:我是XX村的村干部,特此向您汇报我们村推进农村产业升级与农民收益增长的举措与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现将具体情况向您做汇报。
一、举措1. 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我们深入开展农民培训,通过组织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向农民宣传新的农业发展理念,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提高他们对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其他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让他们亲眼见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激发他们的发展农业产业的热情。
2.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根据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和养殖。
我们与农业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我们还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益。
3. 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我们积极推动农民组织成立农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实现农民的集中采购、统一销售和共同经营。
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土地流转、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
二、成效1. 农产品品质提升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我们村的农产品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我们村的柑橘为例,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精细化的施肥控制,柑橘的口感更加鲜美,果实更加饱满,受到了市场的好评。
同时,我们还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卫生,提高了消费者对我们村农产品的信任度。
2. 农民收益增长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合作社建设,我们村的农民收益得到了明显的增长。
以我们村的蔬菜种植为例,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农民可以集中采购种子、农药和肥料,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合作社还帮助农民统一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
农业产值提升举措方案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业产值增速放缓,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提升农业产值,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采取措施,以下是对农业产值提升的举措方案。
加强新技术推广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
而应用新技术是提高农业产值的关键。
政府可以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以此不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采取更加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大规模粮食种植为主,而缺乏优质特色产业。
政府应该推动农民转向种植优质特色农产品,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品质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同时也决定了产品的价格。
政府鼓励农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种植技术等优势,打造区域性、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开展土地流转农村法规不完善,小农经济多,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致使我国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和效益较低。
政府可以开展土地流转,在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利用规模优势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产值。
推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农业资源是农产品的重要支撑,推动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农业废弃物利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
政府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手段,如技术加工、物质转化等,把农业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农业产值。
加强市场开拓发挥农产品多样性优势,拓宽农产品市场空间。
着力打造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品牌,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同时加强农业采购、存储、运输等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水平,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业产值。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农业生产受天气、疫病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而传统的农民生产方式和保险方式对于农民来说成本较高且效果不好。
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涉及到土地、生产机械、副产品等多个领域,提供更加全面、灵活、方便的农业保险服务,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推动农业发展的建议推动农业发展的建议: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
2. 鼓励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民合作,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科技应用能力。
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4. 鼓励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业产业。
5.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民收入增加。
6.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提高农业产业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7.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8.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9. 强化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10.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11. 加强农田农村环境治理,提高土壤质量和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
12. 鼓励农民参与农田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协调。
五、加强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13.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14.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
六、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15.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
16. 建立完善的农民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创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等支持。
七、加强农业现代化管理17. 推动农业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18.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风险防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9.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现代农业作为保障人们食品供应的重要产业之一,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而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就成为了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农机农艺融合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农业机械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实现农机和农艺在生产中的高效配合,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为了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效融合,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化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等,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确性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还需要加强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推动农机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需要加强农机农艺的协调配套。
农机农艺融合需要在生产实践中充分考虑农机和农艺的协调配套,实现农机作业和农艺操作的高效配合。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农机的使用与农艺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需要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为农机农艺融合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机农艺融合的推动力度。
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资金投入,为农机农艺融合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增加对农机农艺融合的投入,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可以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机农艺融合的支撑,只有通过农机农艺融合,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节约、环保、安全。
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之一。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1.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升农业科技人员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加大农田水利、农机化、农产品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3.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农业从传统种植养殖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变,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4.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推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5. 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利用乡村资源和特色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6.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农民子女回乡创业就业,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7.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提高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8. 加强农业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农田水土保持、农药农残控制、农田环境整治等力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9. 加强农业合作交流。
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业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实现农村振兴目标。
三大举措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措施乡村全面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三大举措被认为是最为关键和有效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大举措,包括扶贫攻坚、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升级。
首先,扶贫攻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之一。
长期以来,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农村地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措施。
首先,国家制定了详细的贫困标准,对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确保扶贫资源的精准投放。
其次,国家出台了产业扶贫政策,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企业,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
这些举措不仅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乡村旅游被认为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成为了现代人们热衷的一种旅游方式。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在保护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同时,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还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乡村旅游还可以提高农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发展乡村产业的积极性。
最后,农业产业升级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业模式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土地荒废、农民收入低下等。
为了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首先,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国家推动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通过集体经营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产业竞争力。
同时,国家还鼓励农民转变观念,将农业与农村旅游、电商等产业结合起来,开拓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总之,扶贫攻坚、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升级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
(完整版)农业发展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农业发展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介绍本文分析了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重点分析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技术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
2. 优化农产品结构: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 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壤保护,限制农业用地的非农化,促进农地集约利用,防止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4. 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旅游、农业休闲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难点分析1. 农业资金不足:农业投入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农业设施、设备和技术更新进展缓慢。
2.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信任度和市场竞争力。
3. 农村劳动力流失: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面临缺乏劳动力的困境。
4. 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威胁,导致农作物减产和业务风险增加。
解决措施1. 加强农业金融支持:建立农业金融政策和机制,提供贷款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支持农业发展和创新。
2. 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水平。
3.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劳动力留在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中。
4. 加强灾害防御和适应措施: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农业保险机制建设,提高农田抗灾能力和农业生产适应性。
结论通过关注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请注意,我是一名助手,并不能保证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建议您在使用时参考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
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外,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具体来说,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
同时,加强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加强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加强了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体系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4.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同时,加强了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5. 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加强了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了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环境。
总之,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瓜州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调研报告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全面积极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对照乡村全面振兴的“全维度”目标要求,在产业方向及辐射效果上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亟待调整完善。
1 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积极培育乡村富民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稳步形成蜜瓜、果蔬、中药材和草食畜四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区域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超过总耕地面积的80%,现已初步形成了蜜瓜6670hm2、枸杞1万hm2、特色林果667hm2、设施种植667hm2和100万羊只饲养的产业格局;围绕“三产四核多园多基地产业集群”产业布局方向打造广至乡、梁湖乡岷州村以及龙麒生态等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湖镇、瓜州镇、腰站子镇等15个戈壁农业产业园逐步形成规模,“戈壁农业”种植面积累计超过800hm2。
准确定位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全县共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4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逐渐发挥;全县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47个,创建县级以上示范社64个,入社社员超过1.2万人,带动农户25000户;农村电商规模持续扩大,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村级电商服务点覆盖率达到68.9%个,建成冷链物流果蔬保鲜库27515t,逐步突破信息和物流瓶颈。
全面实施危旧房改造及村庄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等工程,全县建成整治示范点26个;完成农村卫生户厕129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
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玄奘大道景观带、千亩胡杨林、万亩(合667hm2)生态长廊等绿化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74hm2,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带202km,建成绿色通道68km,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同步实现双增长;依靠政策引导新增封滩育林面积4002hm2,新增特色林果335hm2,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关于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下面是关于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产品优良品种和品质的研发与推广。
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改进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生产方式。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农民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加强农业品牌和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
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鼓励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环境。
同时,加大对农村干部和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管理和经营能力。
四、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示范区域。
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效益。
引导农业企业加强与农民的合作,实施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农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鼓励推广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和节能环保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农田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六、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提高加工品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水平。
推动农业产品市场化、品牌化和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快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壮大农村电商平台,提高农民的销售渠道和收入水平。
以上是关于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建议
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和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农业生产的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有效提高劳动效率。
2. 推广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农作物循环利用、生物肥料利用和农膜回收等循环农业系统,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在城市周边或郊区规划建设农业园区,集中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效益。
农业园区可以配备冷藏设施、包装和加工设施等现代化设备,有利于农产品的储存和销售。
4. 加强农业与城市产业的融合:鼓励农民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
5.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保护农田和水源,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和水资源。
开展农田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管理,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6. 加大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供农业新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以上建议可以提升现代都市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农业与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互补。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支撑技术一、引言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的技术水平、生产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纤维和能源等农产品的需求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
如何发展现代化农业,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1. 优化种植结构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推广新品种、优化土地利用、改善水肥管理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高质、高效益。
同时,建立良好的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生产管理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伴随着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科技研究和应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干预因素,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的先进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3.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要实现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解决当前农业供给存在的问题,如生产过剩、库存积压等,并促进农业产品质量与供给结构的精细化升级,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供给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农业现代化支撑技术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环境,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收益。
比如,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诊断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农业场景下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农民优化农业生产方案,精准研判种植需求。
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新技术,可实现农业生产流程全链式监测、预测、调整和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温湿度、光照、土壤培育等数据采集和分析,合理运用水肥改善土地质量,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全流程的透明化监管,提升食品质量的安全性和信任度。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农业产品溯源信息进行记录和利用,可以有效防止农产品信息造假铺平了改善供应链、保障食品安全的思路。
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建议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推动农业现代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下面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现代化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建议。
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现代化农业必不可少的要素。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是应当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在品种选育方面加大力度,科技育新,加快培育适应各地土壤、气候、生态等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提高品种质量和产量。
二是应当促进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因素,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化农业的基础产业,具有不可逆的地位,因此应当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改造和更新换代。
三是加强农业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等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加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作物品质和增产,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应当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科技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投入效益。
二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转化,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实效。
三是要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建设,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优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农业产业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应当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是要提高多元化经营能力,加强产品开发,积极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生产经营形式,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为农民增加收益。
三是加强农产品营销,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农民收入。
..
;.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县委、县政府连续五年出台1号文件,筹措整合资金,大
力扶持现代设施农业、奶肉牛产业、劳务产业和新型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全力实施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使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取得明显突破,现代农业体系迈出实质性步伐,有力
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温室葡萄从无到有,温室大棚
由少变多,小区养殖蔚然成风,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兴起,土地
流转热潮涌动。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要开拓创
新,牢固树立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的强烈意识,抓住关键环节,努力做
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进土地整村流转,在经营机制上实现创新。
机制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动力。现代农业的基本特
征是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在坚持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基础上,抓住工业化、城镇化,加
快推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机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可以
使更多的农民“洗脚上岸”,离土离乡,进城定居,加快城镇化
进程;可以促进农民专业化分工,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拓展产
业结构调整空间,率先赢得发展的先机。今年,我镇依托企业、
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进行流转土地发展玉米制种、设施农
..
;.
业,全镇流转土地9000多亩,起到了积极地引导作用。同时,
充分发挥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的职能作
用。加强引导规范,创新服务监督,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引
导更多的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专业技术人员参
与土地流转。强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建
设。
二、大力发展园区农业,在发展载体上实现优化。
在外地,气势宏大的高标准蔬菜博览园、花卉博览园、花
卉苗木基地、日光温室基地、育苗基地、生态农业园区、观光
农业园区,给人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这些园区已成为当地
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展示最新农业技术,开展各类培训示范、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针对我县设施农业、林果产业、养殖业布点分散,档次较
低,产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要通过新建和扩建,改造和提升,
围绕精品制种、临泽小枣、温室蔬菜、高原夏菜、优质葡萄、
奶肉牛养殖等产业,重点培育一批规模总量大,科技含量高,
辐射带动强,经济效益好的示范园区,以示范园区为载体,发
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把示范区打造成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区,
产销对接的畅通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的展示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实践区,
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培训作用,让广大群众在“看得见”、“学得
..
;.
会”的基础上,毫不犹豫地“跟着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首先在示范区联合攻关,新技术新品种首先在示范区推广,然
后再在全县推广,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向示范区倾斜,把示范区
真正建成政策洼地,技术高地。当前,一是要立足建设生态文
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的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以兴科荒
漠果蔬、红桥葡萄示范园、三二机械化玉米制种基地等为重点,
抓紧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力争列入国家、省上项目计划;二是
结合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及早谋划临泽生态农业
旅游观光区,建设集温室大棚、瓜果采摘,特色美食、生态餐
厅、农产品超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展现临泽生
态农业特色。同时,积极筹建临泽农业博物馆,挖掘农耕文化
积淀,记录农业发展历程,展示现代农业成果,丰富临泽旅游
内涵,扩大全国农业先进县的知名度。
三、主攻薄弱环节,在设施农业上提质增效。
寿光蔬菜产业整体水平领先,主要在于新品种、新技术和
销售手段的领先。青岛瑞克斯旺(中国)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文虎明确指出,要从抓品种选择、种植技术、产品销售三个
环节入手,提高蔬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针对我县部分日光
温室投资大、收益低,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必须大力实施日光温室提质增效工程,主攻单棚效益,走效益
引领设施农业发展的路子。为此,建议:1、县上要依靠企业
..
;.
的科研实力和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弥补我们设施农业发展中品
种、品牌、技术、销售等问题,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使我
们的蔬菜产业不要输在起跑线上。2、向寿光、杨淩等设施农
业发达地区选派技术干部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培育留得住、
用得久的技术人才。3、鼓励支持有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科技特派员和种植能人建设育苗中心,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
试验示范。4、依托专业合作社等促销组织,大力发展“农超对
接”、产销直供的营销方式,将优质蔬菜直接进超市,送定消费
单位和消费人群,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的保护种植户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