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网络笔记对照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网络笔记对照版

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 定义

1) 库利(社会学角度)

2) 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 施拉姆

4) 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

信息分类: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编码:

译码:

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4.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开放性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4.传播学的任务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

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

一.符号

二.符号的分类

信号和象征符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

三.符号的基本功能:

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

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

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

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

1. 象征行为:

2.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3.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

4.象征性社会互动:

5.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三编(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的模式

一.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内部)

引: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丹斯模式

(5)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

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结:传播过程的特点:

二.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

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

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

1. 定义:

2.人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唯物主义认为:人内传播是人的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

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从社会心理过程方面来讲,人内传播具有社会互动性和互动机制)

(1)人内传播有双向互动性:

(2)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

(3)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4. 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

(1)分类

(2)a内.省式思考只有当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无法判断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才会活跃起来。

b.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c.内省式思考过程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3)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

第五编(第5章)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

1.定义:

2.人际传播的动机:

(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

(4)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a.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

b.库利“镜中我”1909《社会组织》

<1>镜中我:

<2> 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三方面:

<3>库利认为:

3.人际传播的特点

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

(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

5.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五编(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1.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