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交通事业单位的会计模式与财务制度势在必行。交通部于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交通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保障交通事业单位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服务,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会计准则理论和方法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与国际惯例和西方重要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存在着许多不协调。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不协调,必将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现将我国现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

一、加强预算管理,打破基期预算的编制方法

交通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要打破“基数”观念,改变采取以前年度实际发生额为基础,简单的固定加增长的编制方法。应采用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如零基预算法,以本单位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全面反映预算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将预算编制与本单位事业发展计划紧密结合,保证预算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坚持严肃性、权威性和约束性,不随意变更,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事后考核和分析。

二、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对应收帐款提取坏帐准备

随着交通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交通事业单位的理财环境越来越趋于企业化,单位的应收帐款也越来越多,而应收帐款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单位资产的流动性,而企业对应收帐款质量的控制是采取提取坏帐准备的做法,对不同年份的应收帐款,提取坏帐准备的比例和方法是不同的。而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办法对应收帐款提取坏帐准备方面没有做出任何规定,这显然不利于单位真实、全面了解应收帐款的质量和流动性情况。所以,交通事业单位应该参考企业的做法对应收帐款提取坏帐准备,并对坏帐准备的提取方法和提取比例做出明确的规定

三、重新界定固定资产的范围,使其更合理

我国《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沙发等简易办公家具设备也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而与其他固定资产比较而言,这类物品易损易坏,更换比较频繁,核算与管理的工作量大。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物价水平的提高,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标准设置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设置在800元以上,明显

偏低,因此,应当考虑将单位价值在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和管理,同时,应当提高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

四、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相应增加固定资产的管理规定

我国事业单位不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是从收入中按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来补充的,这样势必会出现以下四方面的缺陷。

1 容易导致资产信息的失真

单位的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一直以原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从固定资产购置直到报废的整个时间段内,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数值都不发生变化。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要发生合理损耗,这样就虚增了资产和净资产总量,造成资产信息的失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了解资产、净资产的使用情况。

2 影响固定资产的及时更新改造

按规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是通过修购基金来支付的,而修购基金是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的。这样会导致收入多时多提,收入少时少提,使得修购基金的提取数量极不稳定,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及时更新改造。

3 不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由于不计提折旧,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相差越来越大,发生价值背离。固定资产在报废、毁损、丢失时,按原值冲减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损失,难以划清责任。

4 不能正确体现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原则

事业单位从事日常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必然会发生固定资产的损耗,企业是通过计提折旧的方法计入成本,收入和支出相配比。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损耗不能在成本核算中得以体现,人为地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特别是改革后,单位经营收入比重增加,成本核算越来越重要。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不能得以体现,会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切身利益使资产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五、加强对外投资管理,增强投资收回情况的规定

随着单位对外投资活动的越来越频繁,加强对外投资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单位的重视。《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办法》对对外投资的原则、权限、资金来源、计价、核算、收益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管理规定,但是对投资收回的情况却没有做出规定。而目前单位对投资后

以固定资产、材料、产成品等收回的情况屡见不鲜。显然,单位对投资收回情况管理的

“空白”将会影响到单位对对外投资的考核和监督,还会导致单位的资产不实,家底不清。因此,单位应该将对外投资收回情况纳入财务管理的范围中,在制度中进行明确的规定。

六、增加接受投资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规定

随着我国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的减少,以及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社会力量办事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交通事业单位应当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积极的吸收社会力量办事业,逐步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自身的融资能力,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发展事业的格局。《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对接收投资情况也没有做出任何的管理规定,这显然与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应当对先行的交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修改,增加接受投资情况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规定。

七、增加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逐步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府职能转变,筹资渠道多元化,业务活动和业务支出日趋复杂,有的业务活动还具有经营性特点,单位的资金量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应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参照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制定适合自身的内部成本核算办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计成本项目,加强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