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发射机的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6
发射器的工作原理
发射器是一种能够将信号、能量或物质进行传输或发射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射器类型进行具体分析。
- 无线电发射器的工作原理:无线电发射器是通过将电能转换
为无线电波的形式来进行信号传输的。其关键部分是发射天线
和电源。发射天线接收到电源提供的电能后,产生高频电流,
并通过天线将这种电流辐射出去,从而形成无线电波。无线电
波具有特定的频率和振幅,通过调节电源和天线的参数,可以
实现对无线电波进行调制和发射。
- 光纤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光纤发射器是通过将电能转换为光
能的形式来进行信号传输的。其关键部分是光源和光纤。光源
一般采用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通过电能的输入,激发光源产
生光。这些光信号经由光纤传输,最终到达目标位置。光纤的
内部结构能够对光信号进行反射和折射,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
- 燃气发射器的工作原理:燃气发射器主要用于发射气体或液
体物质。其关键部分是燃烧室和喷嘴。在燃烧室中,燃料和氧
气等混合物经过点火或其他起燃方式产生燃烧,释放大量的能
量。这些能量通过喷嘴进行集中,形成高速的气流或液体射流,
从而实现物质的发射。
总的来说,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在于将电能、光能或其他形式的
能量进行转换和调制,最终实现信号、能量或物质的传输和发
射。不同类型的发射器在工作原理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归纳
为能量转换和传输的过程。
第1篇实验名称:光通信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光电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
2. 掌握光通信系统中关键元件的功能和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光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其实际应用。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通信是利用光波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光纤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纤传输线路和光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和元件:1. 光发射机: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常用激光二极管(LD)作为光源。
2. 光纤传输线路:用于传输光信号,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3. 光接收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常用光电二极管(PD)作为光检测器。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光发射机性能测试(1)测试激光二极管(LD)的输出光功率。
(2)测试激光二极管的调制特性,即输出光功率与输入电信号的关系。
2. 实验二:光纤传输线路性能测试(1)测试光纤的传输损耗。
(2)测试光纤的色散特性,即不同波长光信号的传输速度差异。
3. 实验三:光接收机性能测试(1)测试光电二极管(PD)的响应速度。
(2)测试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即输出电信号与输入光信号的关系。
4. 实验四:光通信系统综合测试(1)搭建光通信系统,将光发射机、光纤传输线路和光接收机连接起来。
(2)测试整个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传输损耗、误码率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发射机性能测试结果(1)激光二极管(LD)的输出光功率为1.5mW。
(2)激光二极管的调制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输出光功率随输入电信号的变化呈线性关系。
2. 光纤传输线路性能测试结果(1)单模光纤的传输损耗为0.2dB/km。
(2)单模光纤的色散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不同波长光信号的传输速度差异较小。
3. 光接收机性能测试结果(1)光电二极管(PD)的响应速度为10ns。
(2)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曲线如图3所示,输出电信号随输入光信号的变化呈线性关系。
实验二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实验学号:XXX 姓名:XXX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源的调制的原理2.学习光发送模块的电路原理3.了解光接收机的组成4.了解光收端机灵敏度的指标要求二、实验内容1.介绍光源的调制方法2.介绍光发射电路的框图3.了解光接收机的组成三、实验仪器1.光纤通信实验系统1 台2.示波器1台3.光纤跳线1根4.万用表5.光功率计四、实验原理1、光发射机、光调制。
根据调制与光源的关系,光调制可以分为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两大类。
直接调制方法仅适用于半导体光源(LD和LED),这种方法是把要传送的信息转变为电信号注入LD或LED,从而获得相应的光信号,所以是采用电源调制方法。
直接调制后的光波电场振幅的平方与调制信号成一定比例关系,是一种光强度调制(IM)的方法。
间接调制是利用晶体的光电效应、磁光效应、声光效应等性质来实现对激光辐射的调制,这种调制方式既适应于其他类型的激光器。
间接调制最常用的外调制的方法,即在激光形成以后加载调制信号。
对某些类型的激光器,间接调制也可以采用内调制的方法,即在激光器的谐振腔内放置调制元件,用调制信号控制调制元件的物理性质,将改变谐振腔的参数,从而改变激光输出特芯以实现其调制。
光源的调制方法及所利用的物理效应如下表所示。
光源的各种调制方法本实验系统采用的是直接调制的方法。
2、模拟信号调制与数字信号调制模拟信号调制是直接用连续的模拟信号(如话音、电视等信号)对光源进行调制从而使LED 或LD的输出光功率跟随模拟信号变化,如下图所示:由于光源,尤其是激光器的非线性比较严重,所以目前模拟光纤通信系统仅仅用于对线性要求较低的地方,要实现大容量的频分复用还比较困难,仅自一些小系统中使用。
对一些容量较大、通信距离较长的系统,多采用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数字调制的方式。
数字调制主要是用数字信号的“1”和“0”来控制激光的“有”和“无”,如下图所示:与LED 相比,LD 的调制问题要复杂得多。
单光子发射器的原理
《单光子发射器的原理》
单光子发射器是现代光子学领域中一种关键的器件,其原理是通过小到极限的纳米结构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单个光子的发射。
在传统的光源中,光子的产生是一个统计过程,通常是由许多发射源同时发射出的。
这样的光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无法精确地控制光子的个数和发射时间。
而单光子发射器则能够实现单个光子的准确发射,使得光源更加稳定和可控。
单光子发射器的原理基于量子光学的概念。
在纳米结构中,如量子点或纳米线,由于电子的约束和能量限制,只允许一个电子处于激发态。
当能量过渡到基态时,该电子会发射出一个光子。
这种结构的特殊性质使得只有一个光子会被发射出来。
更进一步,在纳米结构的辅助下,单光子发射器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控制。
例如,通过改变结构的尺寸或材料的性质,可以调整光子的发射波长。
通过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或电子能级的分布,可以调整光子的自旋状态。
这些调控手段能够使单光子发射器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单光子发射器还可以与其他光学元件结合使用,例如光开关或光放大器,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由于单光子发射器可以发射出一系列确定时间间隔的光子,这对于光子计数、量子隐形传态和光量子计算等应用非常有利。
总之,单光子发射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器件,具有稳定性和可控性的独特优势。
通过精确控制纳米结构和粒子相互作用,单光子发射器能够以一种准确定量的方式产生单个光子,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光纤发射原理
光纤发射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一种技术。
光纤是一种具有非常小的直径和非常高的折射率的细长玻璃管,由内部的芯和外部的包层组成。
当光信号被输入到光纤的一端时,光信号会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光纤的芯部分。
由于光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外部的包层,光信号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即在芯和包层之间来回反射,沿着光纤传播。
光纤发射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光信号有效地输入到光纤中。
通常使用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通过调节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或电压来控制输出的光信号强度。
在将发光源与光纤连接时,需要使用适当的耦合器件,如透镜或光纤连接器,来确保光信号能够尽可能地输入到光纤的芯中,减少反射和损耗。
另外,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损耗包括传输损耗和耦合损耗。
传输损耗是由于光在光纤中衰减而引起的,可以通过使用低衰减的光纤材料和提高光纤质量来减小。
耦合损耗是在光纤和光源或接收器件之间的耦合过程中造成的,可以通过调整耦合器件的位置和优化耦合结构来减小。
总的来说,光纤发射原理通过光的全反射和适当的光源耦合器件,实现将光信号有效地输入到光纤中,并通过光纤传输到目
标位置。
这种技术具有高速传输、抗干扰性强和信息容量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
光放设备学习资料一般而言,长距离通信传输主要是指无中继且距离超过100km的传输通信。
对于普通的传输系统由于衰耗、色散等影响,光纤传输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得损耗,所以必须在普通通信系统基础上加以必要的改进补充才能达到长距离通信传输的要求,故利用光放设备,对SDH设备发出的光信号进行放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光纤传输中因信号衰减到很弱而导致信号帧丢失及产生误码等问题,确保光信号的平稳传输,最终达到增加光信号传输距离的目的。
一、长跨距传输系统原理介绍1.1 背景知识介绍光纤放大器是光纤通信系统对光信号直接进行放大的光放大器件。
长跨距通信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就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光纤放大器。
主要是利用掺铒光纤这一介质,将泵浦光输入到饵纤中,此时,信号光子通过掺铒光纤,在受激辐射效应作用下产生大量与自身完全相同的光子,使信号光子迅速增多,这样在输出端就可以得到被不断放大的光信号。
由于EDFA是在光域层面进行的能量积累放大,所以它具备如下优点:增益高、带宽大、输出功率高、泵浦效率高、插入损耗低、对偏振态不敏感等。
按照EDFA的具体应用位置,又可以细分为EDFA-BA和EDFA-PA,其中:(1)EDFA-BA又称为功率放大器,主要是用在发射机侧用以提高发射功率,按输出功率来进行划分,常见的有12dBm、17dBm的BA。
(2)EDFA-PA又称为前置放大器,主要是用在接收机之前用以提升线路的接收灵敏度,接收机灵敏度一般可提高10-20dB,其基本概念是:在光信号进入接收机前,使信号得到放大,以抑制接收机内的噪声。
另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光纤放大器则是喇曼放大器(RFA)。
其放大原理是受激喇曼散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光子被物质分子散射,并转为波长较长的低能级的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吸收泵浦光子,将能量转移到长波长的信号光上,从而实现光信号的放大。
同传统的EDFA需要特殊的掺铒光纤相比,对于喇曼放大器而言,传输光纤本身就是增益介质,所以增益是沿传输光纤产生,由此可以避免信号被衰减到很低的功率水平,从而改善传输信号的光载噪比(若信号在很低的功率水平下,噪声很大,光信号质量劣化严重)。
光发射机的组成以光发射机的组成为标题,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光发射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光发射机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其传输到光纤中。
光发射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光纤连接接口和温度控制装置。
激光二极管是光发射机的核心部件,它主要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激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内部结构由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
当电流通过激光二极管时,P型区域的电子和N型区域的空穴发生复合,产生光子并放射出来。
激光二极管的特点是发光方向集中、发光波长单一、发光强度高,非常适合用于光纤通信系统。
驱动电路是控制激光二极管的工作的关键部分。
它主要负责提供适当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以保证激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
驱动电路需要根据激光二极管的特性和工作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激光二极管能够产生稳定且符合要求的光信号。
光纤连接接口是将光发射机与光纤连接起来的部分。
它通常由光纤插座和光纤连接器组成。
光纤插座是固定在光发射机上的一个接口,用于插入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是连接光发射机和光纤的关键部分,它能够确保光信号的高效传输和低损耗。
光纤连接接口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光信号的对准、插拔次数、连接可靠性等因素。
温度控制装置是保证光发射机稳定工作的重要部件。
由于激光二极管的工作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控制装置能够监测和调节激光二极管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热电偶、热电堆和温度传感器等。
通过监测激光二极管的温度并及时调节,可以保证激光二极管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总结起来,光发射机的组成部分包括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光纤连接接口和温度控制装置。
激光二极管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驱动电路提供适当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光纤连接接口确保光信号的高效传输,温度控制装置保证光发射机的稳定工作。
这些部分的协同工作使得光发射机成为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
第1篇实验名称:光纤通信实验实验课程:光电工程实训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
2. 掌握光纤通信中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3. 学习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4. 通过实验验证光纤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实验原理: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信号传输质量高等优点。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纤、光接收机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来验证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性能:1. 光发射机: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2. 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光信号传输到远方。
3. 光接收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 信号处理单元: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整形、解调等处理。
实验设备:1. 光发射机2. 光纤3. 光接收机4. 光功率计5. 信号发生器6. 示波器7. 光纤连接器实验步骤:一、光纤通信系统搭建1. 将光发射机的输出端连接到光纤的一端。
2. 将光纤的另一端连接到光接收机的输入端。
3.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连接到光发射机的输入端。
二、光发射机测试1.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频率为1MHz的正弦波信号。
2. 利用示波器观察光发射机的输出波形,确保输出光信号的稳定性和幅度。
三、光纤传输性能测试1. 利用光功率计测量光发射机输出端的光功率。
2. 在光纤的另一端,利用光功率计测量接收到的光功率。
3. 计算光信号的传输损耗。
四、光接收机测试1. 利用示波器观察光接收机的输出波形,确保输出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幅度。
2. 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频率为1MHz的正弦波信号,通过光接收机解调后,观察解调后的电信号。
五、信号处理单元测试1. 将解调后的电信号输入到信号处理单元。
2. 利用示波器观察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波形,确保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幅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发射机输出光信号稳定,频率为1MHz,幅度为1V。
光发射机的原理 用光波传输电视信号和数据信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它的出现使世界信息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光纤传输技术正以超出人们想像 的速度发展,其光传输速度比10年前提高了100倍,在今后的发展中估计还要提高100倍左右。随着光纤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光域上可进行复用、解复 用、选路、交换,网络可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增加网络的容量,实现多种业务的“透明”传输。 光传输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分路器和光纤电缆及其它器件组成。
一 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基理 光传输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以光信号形态进行传输的技术。光传输电视信号的工作过程是在光发射机、光纤和光接收机三者之间进行的; 在中心机房的光发射机把输入的RF电视信号变换成光信号,它由电/光变换器(Electric-Optical Transducer,E/O)完成,变换成的光信号由光纤传输导向接收设备(光接收机)接收,光接收机把从光纤中获取的光信号变换还原成电信号。因此光 传输信号的基理就是电/光和光/电变换的全过程,也称为光链路。 目前光传输方式采用光强度调制。如采用激光器的光发器件发出相位一致的所谓相干光,因此采取了使发光强度整体发生变化的调制方式,它利用了输出光功率对应于电/光变换器输入信号电流的变化而线性变化的特性。 在光/电变换器(Optical-Electric Transducer,O/E)中,输出正比于输入光信号强度的电流,光/电变换器的输出电流波形因而与电/光变换器输入电流波形相似,达到了信号传输的目的。 那么,光纤又是如何导向光信号的呢?目前有线电视系统使用的光纤是圆柱体的光纤,它由光纤圆柱体和包层组成,是石英玻璃材料。包层起着把光严密地封闭在光 纤内的作用,保护纤芯,增强光纤本身的强度。而纤芯的作用是传输光信号。纤芯和包层虽然都是石英玻璃材料生产而成,但在生产时对两者的掺杂成份有区别,因 而导致了所产生的折射率大小不同(纤芯为1.463~ 1.467,包层为1.45~1.46),当然也与所采用的材料不同有关。当激光器发射的光源进入纤芯后,光入射到包层界面时,只要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就 会在纤芯内产生全反射,光不会漏射到包层中,这样聚入到纤芯内的光信号就会不间断地传播下去,直到导向光接收机为止。这个过程就是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基 理。
二 光传输中产生的失真 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也会产生一些失真,产生失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光纤传输系统中,由于半导体激光器的电/光转换特性的非线性,使输出的光信号与激励电流的变化不一致导致了失真,它称为调制失真。调制指数M值不 允许太大,选择高性能、预失真处理技术强的光发射机很有必要,预失真处理技术是利用人为的设计产生预失真改善调制线性,达到消除和减轻光纤传输系统中 CSO与CTB的目的。 (2)在光传输系统中,由于驱动RF放大器和接收RF放大器产生失真的机会很小,线性PIN光电二极管因信号电平不太高,产生的微小失真可不计,而它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半导体激光器调制特性的失真和光纤的色散。 (3)激光器在光强度调制时,光的波长会发生变化,出现附加频率调制,使信号频率展宽,出现啁啾效应 ,主要表现为CSO失真。 (4)光纤的色散特性会使不同波长的群时延发生差异,形成到达终端的时间会先后不一致所引起的失真,主要是CSO失真。 在光纤传输系统中产生的失真主要是CSO失真,而CTB失真的程度远比CSO失真小,为了确保系统的传输质量,使系统载噪比和失真性能处于合理的范围之 内,采取的措施一般利用CNR指标来平衡CSO、CTB指标。如果增加或者减小CNR值1dB,那么CSO就会恶化或者改善1dB,CTB指标就会恶化或 者改善2dB。 三 光发射机的工作原理 光发射机中最重要的光器件就是半导体激光器,实际上它是一只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当然也有不使用激光二极管,而是使用半导体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 1310nm光发射机一般采用直接调制方式(残留边带—幅度调制,VSB-AM方式),它的功能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它通过外部电路改变注入激光器的 电源来实现。它设置的偏置电路能为激光器提供最佳偏置工作电源,偏置电流不同,激光器就会有不同的功率输出,为确保稳定的输出光功率,应设计光功率和激光 器温度的自动控制电路,如采用微电脑达到自动控制光发射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激光器正在广泛地用作光振荡器(即发光器件),它是依靠本身所成的激光器媒质材料的能量状态与光的相互作用工作。 为使激光器工作,必须有一定大小的电流,这一电流的大小与光强度之间有一定关系,当增加电流时,光的强度急剧增加,这一点说明激光器已开始工作,这个使激 光器开始工作的电流叫门限电流,它越小越好,因为这已经能使激光器开始工作,如再继续增加门限电流,就会形成输出的饱和区,饱和区的电流达到一定值后,就 会使传输信号的质量下降甚至损坏激光二极管,对于光纤传输所需功率来讲,在线性区域有数兆瓦的输出功率满足远距离传输信号和信息的要求。光的传输质量除光 强的量以外,还与光谱和噪声等问题有一定关系。 多波长的光谱对高质量的模拟信号的传输是不太适合的,即使以单模方式来工作,它的发光谱线也有宽度,宽度越窄,光波变得越纯,越会成为时间相干,即相干性好的光波。相干性好的光波不需用透镜和其它器件将它会聚成小的光点,也越适合光纤的入射。
四 光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光接收机的主要部件是光检测器,也就是高灵敏度的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完成对光信号的检测工作,使光信号还原成RF电视信号,然后对RF信号进行放大,以及AGC电平控制等处理后输出合格的RF信号供网络分配。 光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是C/N、C/CTB、C/CSO。这三大技术指标又都是由光电转换模块的性能所确定,在相同光功率输入的情况下,转换输出的RF电平 就有大小之分,当光电模块转换效率高时,它的输出电平高,所带来的C/N值指标也好,反之,C/N值指标变差。而C/CSO、C/CTB两项技术指标由光 电模块的线性度而定,高质量的光电模块在C/CSO、C/CTB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允许更宽的接收功率范围。 五 光器件的发展前景 随着宽带网的光纤传输技术不断更新,多功能业务的不断完善,对光器件和光纤的传输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纤取代铜线的时代终究要来临,随着信息时代脚步声的来临,光传输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来源:《世界宽带网络》 易维善先生 光发射机的选择与使用 光发射机是光缆传输系统的核心设备。它的作用是将输入光发射机的射频有线电视电信号进 行光调制,实现电、光转换(E/O),并向光缆系统发送连续、稳定、可靠的光信号。现市场上销售的光发射机种类:按其调制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调制光发射机 和外调制光发射机两种。直接调制光发射机多用于1310nm光纤系统,外调制光发射机多用于1550nm光纤系统。无论是直接调制还是外调制的光发射机, 其核心部件是激光器组成。 一、直接调制激光发射机 1、组成 直接调制光发射机的组成,除核 心部件DFB激光器组件外,还有电源、激光器偏置电路、激光器慢起动电路、过载保护电路和驱动保护电路、功率控制和致冷控制电、光检测电路、失真补偿电 路、光检测器(PIN)芯片(用于光功率检测和自动功率控制),用于双向自动温度控制(ATC)的半导体致冷器和热敏电阻等。 2、工作过程 光 发射机的输入信号是电视射频(RF)信号。在前端,多路RF信号经多路混合器混合成一路信号后,送入光发射机输入端,经过前置放大器放大后,进行电控衰 减,并还进行预失真补偿和自动功率电平控制,再去驱动激光器芯片进行电/光调制,将电信号转变成光调制信号。输出端加一个光隔器,可大大减少由光缆传过来 龙去脉光反射波对激光器的影响。光信号通过光活动接头送入光缆,通过光缆把光信号传送至各光点。 可看出,激光器的发射功率和非线性失真依赖于偏置电流(IO),故光发射机设置激光器的偏置电路和预失真补偿电路,来保证非线性指标和发射输出的稳定。 激 光器的温度升高,将使门限值增大,饱和输出光强下降,P-I特必曲线的直线段范围减小(即2自动态范围减小)为了保证光发射机始终正常工作,必须保证激光 器在恒温(一般是25℃)条件下工作。光发射机器的用于双向自动温度控制(ATC)的半导体制冷器和热敏电阻是保证激光器工和在25℃恒温条件下。 光发射机中有微处理器,其芯片中存储有激光器的最佳工作状态数据,对激光器可进行慢启动并可以自动断开射频电视驱动电流,以保护激光器。光发射机前面板上的各种开关都是通过微处理器控制的。 温 度的变化和器件的老化都会引起激光器阀值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的变化,若想精确控制激光器的光输出功率,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控制激光器的偏流,使其 自动跟踪阀值电流的变化,保证激光器总是工作在最佳偏置状态;二是控制激光调制电流的幅度,使其自动跟随电、光转换效率变化而变化。自动功率控制完成以上 两项任务,以保证激光器输出精确光功率。 二、外调制光发射机 外调制光发射机由外调制器、激光器、激光控制电路、调制控制电路、微处理器、预失真电路、光检测器、RF信号衰减器、放大器、电源等组成。 三、直接调制和外调制两种光发射机的比较 直接调制型发射机多用于DFB激光器,DFB激光器线性好,可以不用预失真电路的补偿而获得较好的CTB值和CSO值,但由于直接调制存在附加的频率调制,非线性失真指标(特别是CSO值)很难做到很高。 DFB发射机性能稳定,结构简章,价格低廉,所以被普遍选用。 直接调制型光发射机的功率一般不可太大,在18nw以内,因此,限制了传输距离,一般用于本地分配网和乡镇级光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