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3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11
第3章图书信息资源利用1.图书馆的类型有几种?试比较实体图书馆和网上虚拟图书馆为读者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有何不同。
答:图书馆的类型: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按其职能分为其他类型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学与专业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版本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工会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
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不同:实体图书馆有空间距离及固定开馆时间的限制,虚拟图书馆无时间空间限制,读者可以通过Internet进入图书馆,任意浏览或下载电子文献,获得所需信息。
虚拟图书馆不单介绍本馆情况,更重要的是作为网上服务的窗口,引导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并帮助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信息。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HomePage收集有关信息源的网址,建立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帮助读者在茫茫的网上电子信息世界中漫游、检索所需的文献信息(特别是各种免费资料)。
2.什么是数字图书馆?比较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区别。
答: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数字图书馆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使用规范化的方法,整理加工信息资源,供用户使用的机构。
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区别:1)从历史继承性来看,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
传统图书馆的藏书以纸质印刷书刊资料为主,服务以图书为中心,通过卡片目录反映馆藏信息,通过读者到馆借阅和送书上门传递信息,整个工作以手工操作为主。
数字图书馆则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图书馆,即信息资源由过去的“以藏为主”变成了“藏用结合,以用为主”;信息服务由被动服务、单一服务变成了主动服务、综合服务;书目管理由卡片式变成计算机管理;读者借阅由封闭型变成开放型;信息资料的储存由单一的印刷型变成纸质图书、缩微、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储存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
2)从信息资源建设来看,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
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环境,离不开各个具体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支持。
第三章人身保险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寿保险的保险事故是( D )。
A.被保险入的生存B.投保人的生存或死亡C.被保险人的死亡D.被保险人的死亡或生存2.生存保险主要用来解决被保险人的( B ),保险期间一般是终身。
A.丧葬给付问题B.养老问题C.疾病治疗问题 D.疾后的收入问题3.人寿保险的保费有( B )之分。
A.首年保费和次年保费 B.首年保费和续期保费C.头年保费和滚存保费D.头年保费和续期保费4.定期寿险的保费( A )两全险与终身寿险,经常成为长期性寿险的替代品。
A.低于B.等于C.高于D.近似于5.按照交费方法的不同,年金保险可以分为( A )。
A.趸缴年金和期缴年金B.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C.个人年金和联合年金D.定期年金和终身年金6.以下关于分红保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分红保险的投保一般要经过体检B.分红保险是抵御通货膨胀的主力险种C.分红保险是抵御通货紧缩的主力险种7.万能人寿保险作为一种投资理财型寿险产品,给保户或保单所有人在( A )方面增加了弹性。
A.保险金额的增减与保险费的交纳B.保险给付额和保险费的交纳C.保险金额的增减和保险给付额D.保单抵押和退保8.不丧失价值条款的内容是( D )合同的投保人享有保险单现金价值的权利,不因保险合同效力中止而丧失。
A.短期寿险B.长期寿险C.年金保险D.人寿保险9.在可变更受益人的情况下,投保人对保单享有的各种权益,比如退保、抵押贷款等,( A )经过受益人的同意。
A.无须B.基本上无须C.必须D.有时必须10.意外伤害保险的责任期限自( B )。
A. 保险期间结束之日起B. 保险合同开始之日起C. 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之日起D. 被保险人残疾程度被确定之日起11.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是被保险人( A )。
A.因意外伤害所致的死亡和残废B. 因疾病所致的死亡和残废C.因疾病或意外伤害所致的死亡和残废D. 因意外伤害所致的死亡以及被保险人生存到保险期满12.一名跳水运动员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为15万元,保险期间是1年。
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离婚后果的是()A.继承人资格的丧失B.抚养义务的消灭C.再婚的自由D.日常家事代理权的产生正确答案:D2、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A.共同财产B.依双方约定C.依房产登记D.个人财产正确答案:A3、下列债务中属于夫妻个人债务的是()A.婚后甲向丙借款,乙在合同上签字表示同意B.甲婚前借戊10万元,婚后购置家庭共同生活用品C.甲乙二人结婚后,甲以个人名义向丙借款2万元,双方约定为甲个人债务的D.甲乙二人婚后购置家用电器所生借款正确答案:C4、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在以下哪种情形下,可停止支付抚养费?()A.子女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B.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C.子女成年,但尚在校接受高中以下学历文凭教育D.子女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正确答案:A5、孙某与周某离婚后,法院判决孩子由周某抚养。
后孙某起诉请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以下哪一情形下,法院不予支持?()A.8周岁以上子女不愿与其共同生活的B.周某身患严重疾病,无力抚养的C.周某未尽相应抚养义务D.周某因伤残无力抚养子女正确答案:A6、下列哪种情形下,法院不得判决中止探望权的行使?()A.探望权人不按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时间、方式探望,严重影响子女学习、生活的B.不直接抚养子女方未支付抚养费C.不直接抚养子女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对方实施了犯罪行为的正确答案:B7、与现行《婚姻法》第39条相比,《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第1087条增加的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是:()A.照顾女方B.照顾子女C.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情合理D.照顾无过错方权益正确答案:D8、甲在2010年1月购买了一套房屋a。
2011年甲与乙结婚,2014年甲的儿子丙病重身亡,临死前遗嘱将一套房屋'b指定由甲继承,遗嘱言明甲继承的房屋b为甲单独所有,排斥甲夫妻共有。
一、名词解释需求供给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B)A、鸡蛋价格上升B、良好的天气情况C、牛奶价格上升D、收入上升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D)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B、大量积压C、黑市交易D、A和C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弹性不能确定8、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5%,引起了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增加2%,则这两种商品是A、互补品B、替代品C、独立商品D、正常商品9、某种需求弹性等于0的商品,若政府对每单位商品征收10元的税收,则可以预料该商品的价格将上升()A、小于10元B、等于10元C、大于10元D、不可确定10、如果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0但小于1()A.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花费的增长大于收入的增长B.这种商品叫低档商品C.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花费与收入等比例增长D.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花费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11、低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A.<0B.0和1之间C.=0D.1和无穷大之间12、蛛网模型是以()为前提条件的A、需求量对价格缺乏弹性B、供给量对价格缺乏弹性C、需求方改变对未来的价格预期D、生产者按本期的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13、按照蛛网模型,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为直线,则收敛型摆动的条件是()A、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B、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需求曲线的斜率C、供给曲线的斜率等于于需求曲线的斜率D、以上都不正确三、判断题1、需求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第3章确定性推理参考答案3.8 判断下列公式是否为可合一,若可合一,则求出其最一般合一。
(1) P(a, b), P(x, y)(2) P(f(x), b), P(y, z)(3) P(f(x), y), P(y, f(b))(4) P(f(y), y, x), P(x, f(a), f(b))(5) P(x, y), P(y, x)解:(1)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a/x, b/y}。
(2)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y/f(x), b/z}。
(3)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 f(b)/y, b/x}。
(4) 不可合一。
(5) 可合一,其最一般和一为:σ={ y/x}。
3.11 把下列谓词公式化成子句集:(1)(∀x)(∀y)(P(x, y)∧Q(x, y))(2)(∀x)(∀y)(P(x, y)→Q(x, y))(3)(∀x)(∃y)(P(x, y)∨(Q(x, y)→R(x, y)))(4)(∀x) (∀y) (∃z)(P(x, y)→Q(x, y)∨R(x, z))解:(1) 由于(∀x)(∀y)(P(x, y)∧Q(x, y))已经是Skolem标准型,且P(x, y)∧Q(x, y)已经是合取范式,所以可直接消去全称量词、合取词,得{ P(x, y), Q(x, y)}再进行变元换名得子句集:S={ P(x, y), Q(u, v)}(2) 对谓词公式(∀x)(∀y)(P(x, y)→Q(x, y)),先消去连接词“→”得:(∀x)(∀y)(¬P(x, y)∨Q(x, y))此公式已为Skolem标准型。
再消去全称量词得子句集:S={¬P(x, y)∨Q(x, y)}(3) 对谓词公式(∀x)(∃y)(P(x, y)∨(Q(x, y)→R(x, y))),先消去连接词“→”得:(∀x)(∃y)(P(x, y)∨(¬Q(x, y)∨R(x, y)))此公式已为前束范式。
第三章递推关系1.在平面上画n条无限直线,每对直线都在不同的点相交,它们构成的无限区域数记为f(n),求f(n)满足的递推关系.解: f(n)=f(n-1)+2f(1)=2,f(2)=4解得f(n)=2n.2.n位三进制数中,没有1出现在任何2的右边的序列的数目记为f(n),求f(n)满足的递推关系.解:设a n-1a n-2…a1是满足条件的n-1位三进制数序列,则它的个数可以用f(n-1)表示。
a n可以有两种情况:1)不管上述序列中是否有2,因为a n的位置在最左边,因此0和1均可选;2)当上述序列中没有1时,2可选;故满足条件的序列数为f(n)=2f(n-1)+2n-1 n 1,f(1)=3解得f(n)=2n-1(2+n).3.n位四进制数中,2和3出现偶数次的序列的数目记为f(n),求f(n)满足的递推关系.解:设h(n)表示2出现偶数次的序列的数目,g(n)表示有偶数个2奇数个3的序列的数目,由对称性它同时还可以表示奇数个2偶数个3的序列的数目。
则有h(n)=3h(n-1)+4n-1-h(n-1),h(1)=3 (1)f(n)=h(n)-g(n),f(n)=2f(n-1)+2g(n-1) (2)将(1)得到的h(n)=(2n+4n)/2代入(2),可得f(n+1)= (2n+4n)/2-2f(n),f(1)=2.4.求满足相邻位不同为0的n位二进制序列中0的个数f(n).解:这种序列有两种情况:1)最后一位为0,这种情况有f(n-3)个;2)最后一位为1,这种情况有2f(n-2)个;所以f(n)=f(n-3)+2f(n-2)f(1)=2,f(2)=3,f(3)=5.5.求n位0,1序列中“00”只在最后两位才出现的序列数f(n).解:最后两位是“00”的序列共有2n-2个。
f(n)包含了在最后两位第一次出现“00”的序列数,同时排除了在n-1位第一次出现“00”的可能;f(n-1)表示在第n-1位第一次出现“00”的序列数,同时同时排除了在n-2位第一次出现“00”的可能;依此类推,有f(n)+f(n-1)+f(n-2)+…+f(2)=2n-2f(2)=1,f(3)=1,f(4)=2.6.求n 位0,1序列中“010”只出现一次且在第n 位出现的序列数f(n).解:最后三位是“010”的序列共有2n-3个。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答案1. 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及电池符号:答:(1)Fe2+ + Ag+ Fe3+ + Ag电极反应:正极:Ag+Ag 还原反应:负极:Fe2+--Fe3+氧化反应电池符号为:(-) Pt | Fe3+ (c1) , Fe2+ (c2) || Ag+ (c3) | Ag (+)(2)MnO4- + 5Fe2+ + 8H+Mn2+ + 5Fe3+ + 4H2O电极反应:正极:MnO4- + 8H+ Mn2+ + 4H2O 还原反应负极:Fe2+-Fe3+氧化反应电池符号为:(-) Pt | Fe3+ (c1) , Fe2+ (c2) || MnO4- (c3) , Mn2+(c4) | Pt (+)2.判断下列每一组中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均为标准状态):答:(1)强氧化剂:Br2,强还原剂:I-;(2)强氧化剂:Ag+,强还原剂:Zn;(3)强氧化剂:Cr2O72-,强还原剂:Fe2+;(4)强氧化剂:Sn2+,强还原剂:Mg。
3.根据标准电极电势排列下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顺序:答:氧化剂的氧化能力:MnO4- > Cr2O72- > Hg2+ > Fe2+ > Zn2+;还原剂的还原能力:Sn > Fe2+ > Ag > Cl-。
4.根据φo值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设各物质的浓度均为1 mol·L-1)。
(1)2Ag +Zn2+Zn +2Ag+解:φo (Ag+/Ag) =0.7996(V)φo (Zn2+/Zn) =-0.7618(V)E o=φo+-φo-=φo (Zn2+/Zn) -φo (Ag+/Ag)=-0.7618V-0.7996V=-1.5614VE o < 0,反应逆向进行。
(2)2Fe3++2I-I2+2Fe2+φo (Fe3+/ Fe2+) =0.771(V)φo (I2/I-) =0.5355(V)E o=φo+-φo-=φo (Fe3+/ Fe2+) -φo (I2/I-)=0.771V-0.5355V=0.2355VE o > 0,反应正向进行。
一、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词项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1.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集合概念2.人民依法享有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非集合概念3.北京人环保意识很强。
集合概念4.北京人是首都的公民,应当维护首都的形象。
非集合概念5.老年人经验丰富,老成持重。
集合概念6.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
集合概念二、下列定义正确吗?为什么?1.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不正确,犯有“定义过宽”的错误。
定义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外延比被定义项“生产关系”的外延大。
2.隐私案件是涉及有隐私内容的案件。
不正确,犯有“同语反复”的错误。
3.天文学就是研究太阳系的科学。
不正确,犯有“定义过窄”的错误。
定义项“研究太阳系的科学”比被定义项“天文学”外延小。
4.“什么是原因?”“原因就是产生结果的现象。
”“那么,什么又是结果?”“结果不就是原因产生的现象吗?”不正确,犯有“循环定义”的错误。
原因与结果这两种现象相互定义。
三、分析下列例子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写出其推理形式。
1.因船舶遇难落水,人在水中最多能坚持多久?有人研究发现:会水的人在水温0℃时可坚持15分钟;在水温2.5℃时,是30分钟;在水温5℃时,是1小时;在水温10℃时,是3小时;在水温25℃时,是一昼夜。
可见,人在水中坚持的时间长短与水温高低有因果关系。
( 共变法 )2.加拿大洛文教授为了弄清候鸟迁徙之谜,曾在秋天捕捉了几只候鸟,在入冬之后,将其中的几只置于白昼一天短于一天的自然环境里,将另外的几只置于日光灯照射之下的类似于白昼一天天延长的人工环境里,到了12月间,将两种环境里的候鸟全部放飞,结果发现,日光灯照射的候鸟像春天的候鸟一样向北飞去,而未受日光灯照射的候鸟却留在原地。
据此,洛文教授认为:候鸟迁徙的原因不是气温的升降,而是昼夜的长短。
(求同求异并用法)3.1975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里斯本博士做了一个实验,有意外的发现。
第三章 Visual Basic的基本语法 P65 3-1 以下哪些变量名是Visual Basic合法的变量名? Sin 5a a+6 instr x1 a% c$ computer 答:合法的变量名: x1 a% c$ computer 不合法的变量名:Sin 5a a+6 instr
3-2 把下列表达式写成Visual Basic的合法表达式。 (1) [(3x+y)2+cos45]×5 (2) e2-sin(3x)/(x+y) (3) -b+√(b2-4ac) 2a 答:(1) ((3*x)^2+Cos(45))*5 (2) exp(2)-sin(3*x)/(x+y) (3) (-b+sqrt(b*b-4*a*c))/(2*a)
3-3 设a=3,b=5,c=-1,d=7,写出以下逻辑表达式的值。 (1) a-b/c-d OR c>d and not c>0 OR d(2) (c+d)/(a-b) MOD 2 OR c+d>a AND NOT (a(3) a^2\c>d MOD a OR c<=d (4) a>b>=c AND a=d 答:(1) 1 (2) -1 (3) True (4) False
3-4 编写程序,计算y的值。由键盘输入x。 x3+10 x ≤ 0 x2-2 x > 0
程序界面:
程序代码:
y = Private Sub Cmdcompute_Click() x = Val(Text1.Text) If x <= 0 Then y = x ^ 3 + 10 Else y = x ^ 2 - 2 End If Label2.Caption = "y=" & Str(y) End Sub
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 End End Sub 3-5 编写一个程序,输入3个数,然后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在窗体上显示这三个数。
程序界面:
程序代码: Option Base 1
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CmdSort_Click() Dim a(3) As Integer For i = 1 To 3 a(i) = InputBox("input a number", "input box") Next i If a(1) > a(2) Then If a(1) < a(3) Then L1.Caption = a(3) L2.Caption = a(1) L3.Caption = a(2) Else If a(2) > a(3) Then L1.Caption = a(1) L2.Caption = a(2) L3.Caption = a(3) Else L1.Caption = a(1) L2.Caption = a(3) L3.Caption = a(2) End If End If Else If a(2) < a(3) Then L1.Caption = a(3) L2.Caption = a(2) L3.Caption = a(1) Else If a(2) < a(3) Then L1.Caption = a(3) L2.Caption = a(2) L3.Caption = a(1) Else If a(1) < a(3) Then L1.Caption = a(2) L2.Caption = a(3) L3.Caption = a(1) Else L1.Caption = a(2) L2.Caption = a(1) L3.Caption = a(3)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If L4.Caption = "3个数排序后从大到小为:" End Sub
3-6 找出10~100范围内的所有素数,并将这些素数显示在窗体上。 程序界面: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3.Caption = "" n = 0 For j = Val(Text1.Text) To Val(Text2.Text) flag = 0 For i = 2 To j - 1 If (j Mod i) = 0 Then flag = 1 If flag = 1 Then Exit For Next i If flag = 0 Then Label3.Caption = Label3.Caption & Str(j) n = n + 1 End If Next j End Sub n 3-7 编写一个函数,计算∑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输入并计算”,当单击这 x=1 个命令按钮时,使用InputBox输入一个整数n。然后,调用函数,计算并显示表达式的值。 程序界面:
1 x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mdcompute_Click() a = InputBox("输入一个整数n:", "输入对话框") Label2.Caption = Str(a) Label7.Caption = sum(a) End Sub
Public Function sum(ByVal a As Integer) If a = 0 Then End For i = 1 To a b = 1 / i sum = sum + b Next i End Function 3-8 编写加法练习程序,窗体布局如图3.24所示。程序产生两个随机两整数,分别放在两个标签中。单击“计算”按钮,出现一个输入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运算结果,如图3.25所示。
图 3.24 确认输入的数据后,将结果填写到等号后边的标签中。若计算结果正确,用消息框提示“正确”,否则提示“不正确”。程序继续提示“是否继续计算?”,并根据选择继续产生随机数或退出程序 程序代码 Dim x, y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mdCompute_Click() b = x + y a = Val(InputBox("计算 " & Str(x) & "+" & Str(y), "输出框")) If a = b Then MsgBox ("正确") Label5.Caption = Str(b) Else MsgBox ("不正确") c = MsgBox("是否继续计算?", 4 + 32, "消息框") If c = 6 Then Form_Activate CmdCompute_Click Else End End If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Activate() Label1.Caption = Fix(Rnd() * 100) Label3.Caption = Fix(Rnd() * 100) x = Val(Label1.Caption) y = Val(Label3.Caption) End Sub
3-9设计如图3.26所示的窗体。单击“输入”按钮时,出现输入对话框,输入一个整数,并显示在上面的标签中。连续输入10个数据。对这10个数据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数据显示在下面的标签中。单击“清除”按钮,将清空两个显示数据的标签中的数据。单击“退出”按钮,结束程序的运行。程序界面:
程序代码: Dim a(10)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mdClear_Click() L3.Caption = "" L4.Caption = "" End Sub Private Sub CmdExit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CmdInput_Click() For i = 1 To 10 a(i) = InputBox("please input a number", "输入框") L3.Caption = L3.Caption + " " + Str(a(i)) Next i For i = 1 To 9 k = i
For j = i + 1 To 10
If a(j) < a(k) Then k = j Next j L4.Caption = L4.Caption + " " + Str(a(k)) If k <> i Then tmp = a(k) a(k) = a(i) a(i) = tmp End If Next i L4.Caption = L4.Caption + " " + Str(a(10)) End Sub
3-10 编写一个程序,窗体外观如图3.27所示。程序运行时,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个整数。如果输入的数小于0,提示重新输入。如果大于0,计算该整数的阶乘,并显示计算结果。要求用函数计算阶乘。 程序界面:
程序代码: Dim x, y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mdcompute_Click() For i = 1 To x y = y * i Next i Label3.Caption = Str(y) End 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