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人的危机感

  • 格式:pdf
  • 大小:56.96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日本是岛国,多发地震,又由于岛内资源匮乏,人人都有危机感。本文从地理因素和佛教信仰两个方面分析了危机感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这种危机感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危机感无常感自卑感忧患意识

CCTV曾经播放了一部系列专题片《岩松看日本》,由该台主持人白岩松介绍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片中多次提到,由于日本自然资源贫乏,日本人有特别强烈的危机感。世界上有大约200个国家,其中三分之一属于自然资源贫乏国家,为什么人家没有危机感,偏偏日本人有危机感?这其中有哪些深层次原因?这种危机感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1地理因素的原因

日本与亚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由于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地壳不断运动逐渐下沉。大约在一万多年前,日本与大陆完全分开,形成今天四面环海的日本列岛。由于地壳变动十分剧烈,日本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多火山地震国家,火山爆发伴随着地震成了日本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此外,日本虽然山脉非常漂亮,但是自然资源却非常缺乏,火山地带的岛屿带给日本的只是一些硫磺和石灰岩,耕地有限,人口却不断增加。同时,水稻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农作物,由于海岛的地理特点,日本的稻田一般面积不大,牲畜难以发挥作用,只有投入更多的人力、每个人努力去干,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养家糊口。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灾害则是日本人最深的恐惧。因此,地理因素的影响带给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感。

2佛教信仰的原因

据日本文化厅的统计,截至2002年12月底,公布的佛教徒数目为9558万人,占日本人口的约75%。日本人的现实生活同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不是信徒的日本人,也会去寺院拜佛,也会采用佛教的葬礼仪式,死后取一个佛教名字,大部分的家庭会在家里摆设香炉,放上供品,插上香烛来祭祀祖先。因而,佛教信仰带给了日本人很深的影响。

这其中,佛教的无常思想,带给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感。何谓无常思想?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绝无常住性,谓之无常。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也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更替不已。这里的无常,特指生命“无常”,意为欲界众生不知什么时候肉身会灭。

正是这种无常思想,在日本人的民族意识中,形成了一种生死无常、福祸无常、兴衰无常的无常感。正是这种无常感,带给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感。

日本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荒城の月》,歌词是著名诗人土井晚翠于1901年,为纪念毁于战火中的宮城县仙台市青叶城遗址而创作的短诗,基调惆怅,意境悲凉,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对日本人无常感的最好诠释。

原文:

春高楼の花の宴

巡る盃影射して

千代の松が枝分け出し

昔の光今いずこ

秋陣営の霜の色

鳴きゆく雁の数見せて

ううる剣に照りそいし

昔の光今いずこ

いま荒城のよわの月

替わらぬ光たがためぞ

垣に残るはただからず

松に歌うはただあらし

天上影は替えらねど

栄枯は移る世の姿

うつさんとてか今もなお

鳴呼荒城のよわの月

译文:

春日高楼明月夜,盛宴在华堂。

杯踪人影相交错,美酒泛流光。

千年苍松叶繁茂,弦歌声悠扬。

往昔繁华今安在,故人知何方。

秋日战场寒霜布,衰草映斜阳。

雁叫声声长空过,暮云正苍黄。

雁影剑光相交映,离别断人肠。

良辰美景今何在,回首心悲怆。

荒城十五明月夜,四野何凄凉。

(宁波大红鹰学院软件学院浙江·宁波315175)

中图分类号:K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0)15-205-02

205

能、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手机是现代通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产品更新速度惊人,品牌种类繁多,从最初的手机雏形“大哥大”发展到现在,形式逐渐增多,从最初满足功能的单一设计——

—“黑色板砖”发展到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多彩的产品世界,而这里所说的多彩不仅仅是颜色的多样化,产品设计并不只是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做出漂亮的外形和色彩。2)产品形态、结构、材料等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其他各方面的需求,心理、安全、美、认知等等,设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功能因素,而是更注重考虑情感层次的因素。手机在满足一个现代人信息输入、输出功能的同时促成了人从一个个体的人到一个社会人的转变,为人与社会的对接增添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渠道,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手机完成了人与人沟通的功能,但与此同时促成了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需求;从人类追求美的角度来分析,近年来手机纹饰图案逐渐增多,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对个性的追求,“美”、“个性”等等也是有其功能性的,满足心理、情感的不同层级的需求。现如今我们已不能单纯的理解功能与需求,产品形式、功能与需求不是孤立的概念个体,理解设计与设计理念,把这些在不同设计思潮、不同时代产生设计理念糅合起来,重新梳理其相互交叠的关系和脉络。

4结语

设计教育家柳冠中教授曾用“功能和形式均是围绕人的事(需求和矛盾等等)产生的”来阐释自己对功能与形式关系的理解,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两点启发:一、从“设计服从需求”让我们看到在设计过程中,在功能———人———形式的联结中,人的全方位需求是我们现实设计的最佳切入点;二、设计与设计理论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并互相影响,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形式、功能与需求关系才能有助于现代设计从业人员理解设计及其发展趋势,把握设计命脉。参考文献

[1]方可.“形式服从功能”的再思考[J].新建筑,1997(2).

[2]耿蕊,刘友缘.谈产品设计中的从“形式服从功能”到形式服从体验[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责任编辑林雨

(上接第195页)云烟过眼朝复暮,残梦已渺茫。今宵荒城唯明月,照我独彷徨。

3危机感所带来的影响

3.1危机感让日本人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带来了自我否定,带来了民族自卑感,也带来了日本人对外国的盲目崇拜

公元607(推古天皇15)年,日本派遣小野妹子作为使节到隋朝,第2年,隋炀帝派遣裴世清作为使节跟小野妹子一同到了日本。为了迎接隋朝使节,日本天皇命令大兴土木,装修使馆,修整道路,然后才在4个月后正式会见裴世清。推古天皇当时这样说道:

私闻海西有大隋,礼仪之国,故遣朝贡。私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仪,是以稽留境内,不即相见。今故清道饰馆,以待大使,冀闻大国维新之化[T1]。由此可见推古天皇对于中华先进文化充满了憧憬。

高桥义雄于1884年写过《日本人种改良论》一书,他在书中写道:日本人,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大脑智力,都劣于欧美人种,因此,为了提高日本的竞争力,日本男人应该跟日本妻子离婚而跟欧美女子结婚。

这种盲目崇拜,正是基于民族自卑感而生的,为了去除民族自卑感,寻求心理安慰,产生了对外国的盲目崇拜。3.2这种自我否定,民族自卑感,又促使日本人向先进国家学习

日本学习了中国隋唐先进的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通过大化改新,建立了封建国家;日本学习了欧美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通过明治维患意识

例如日本人常备

“防灾物资”在家中。防灾物资包括:手电式收音机、战备服、饮用水、战备饼干、备用医药品等,几乎家家必备,人人必持。日本所有建筑物都设有“非常口”(中文意为“紧急出口”),国民脑子里绷着“防御非常事(灾难)发生”这根弦,时刻做好避难的准备,以防不测。例如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以很低的价格从中国进口了不少精煤,用于填海和储存,以便在未来石油枯竭之后,日本仍然有足够的能源。

同时,他们还具有强烈的节能环保意识。例如日本的印刷工厂,为省电,晚上用冰降温,而且许多工厂都与电厂签约,规定每月用电量,违约罚款惊人,所以逼着企业精密计算,实施系统控制,正好用完承诺的用电量。例如三洋公司的洗手间,水池旁边安装着一台自动干手机,在国内很常见,但是干手机下面写着一行字,大意是“本机器专供客人使用,本公司员工请三思——

—全国温室效应对策委员会”。在实验室的电灯和空调开关的下面,也写着这样的提示:“午休时请关灯”。“空调温度限定:夏天xxx 度,冬天xxx 度”等等。参考文献

[1]吉田孝.日本の誕生.岩波書店.1997.

责任编辑林雨

!!!!!!!!!!!!!!!!!!!!!!!!!!!!!!!!!!!!!!!!!!!!!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