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影响安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因素分析》摘要:摘要:就安徽农村现状来说,农村金融服务需求除了以借贷需求为主以外,储蓄需求、支付及汇款、保险等服务需求也是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每种需求的因素及影响方向,从分析影响这些需求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于此本文从信贷需求能力、储蓄需求能力和支付、汇款需求能力三个方面人手,分析每种需求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提高安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能力摘要:就安徽农村现状来说,农村金融服务需求除了以借贷需求为主以外,储蓄需求、支付及汇款、保险等服务需求也是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每种需求的因素及影响方向,从分析影响这些需求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安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三农”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就安徽农村金融现状来说,金融服务需求能力与供给能力严重不协调,原因在哪?受哪些因素制约?就目前来看,安徽省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能力基本上以信贷需求为主导,储蓄需求、支付汇款及保险服务需求较少。
基于此本文从信贷需求能力、储蓄需求能力和支付、汇款需求能力三个方面人手,分析每种需求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并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提高安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能力。
一、安徽省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我国农村改革始于1978年,尤其是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
四十多年来,安徽省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尤其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安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在安徽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金融机构还是农商银行承担着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部分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但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无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安徽“三农”的需求。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论文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已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农村金融体系滞后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
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问题思考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
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革新、调整和补充,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策金融力度不足。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政策金融体现国家意向。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一是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二是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业务单一。
本来政府建立农发行的目的就是要给农村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但后来成了农副产品收购银行,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而农村很多需要政策性支持的事情,如农业的开发,农业科技的推广等方面作用较少。
2.商业金融嫌贫爱富。
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
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商业金融要赚钱就必须考虑交易成本和风险。
大部分农民需要小额、频繁、多样的贷款,交易成本相对高一些。
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金融对农民担心较多。
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行业 !融服务2021.05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及优化路径探析——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安徽亳州236800)内容摘要: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从脱贫攻坚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 重要时间节为做好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工作,本文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介绍当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分析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策保障,深化金融改革,严守风险底线等多维发力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路径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501(2021 )05-0098-03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目标,为 金融部门更好服务“三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V 近年来, 亳州市金融系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积极落实支 农政策工具,完善金融支农政策体系,拓展普惠信贷覆 盖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产业链金融创,三农 信贷 ,农村金融服务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V 一、亳州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一)落实支农政策工具,完善金融支农政策体系加大信贷政策引导,采取多种模式引导法人金融 机构积极贷款资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V 2020年人亳州市支 实 贷款、贷、工产贷度、的“全覆盖” 2020年全年 贷款资金63.3亿元,再贷款余额59.3亿元同比增长89.8%,惠及各类市体2.8 ,实 贷权 5.5%V:发支 贷33.1;发普惠型再贷款38.6亿元;普惠 信贷支持计划4.93 ,撬动金融机构对2.6 普惠 业发放21.4 信用贷° 2019年 市农业农村 5部门出提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 的方 ,2020年 市人社局等5部门印发《创新金融支企业 业 乡村振兴的 , 政风偿、方金融 部门 忍的配套政策资源,与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新工具协同发力V2020年末,全市涉农贷 1380.5 ,同比增长19.4%, 位居较快 区间°(二) 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积极拓展普惠信贷覆盖面亳州市位于皖西北,经济欠发达,城镇化率处于全省后位,是典的农业人口大市,农民相较为贫困V 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首 要做好农 的普惠 信贷服务工作V 为此,人行亳州市支推动银 构,国互联网+政务和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遇,银构深度介入政务大数据建设和应,破解农户普惠贷款信息不对称困局V 辖内农商银持续推进了“金农易贷”项目, 涉农银行机构在亳州落地互 网支农贷 产品,逐 成为辖内农户贷取的主渠道V 如亳州药都农商银行坚持自主研发多维度、广覆盖、智能化的大数据信贷模, 整合78个政府部门、2271类、52.65亿条数据,走出一 条金融科技赋能、数据协同、银实体融的路子°截至2020年末,该行“金农易贷”累计授信25.83 万户、金额521.32亿元,其中农户授信16.13万户、金 183.52; 实 信农 12.27 、 金115.01 V(三) 紧抓改革试点,激活农村产权金融发展新动能抵押难、担保难是制约涉农融资的瓶颈因素V 人亳州市 支 农 贷 推广 为金融服务乡 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人行牵头、市场运098北方金融/行业2021.05作、稳妥推进、风险可控”的原则,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调度指导、协调整合资源,把推广工作和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结合起来,积极盘活农村资产权能、激发农业产业动能,切实缓解各类农业主体抵押担保困难,助力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一、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渠道得到了拓宽,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目前,农村金融的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各级金融机构的分支网点普遍覆盖到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农村金融的服务主体日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外,各种新的金融机构也纷纷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其次,农村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样化。
原来只有简单的存贷款业务的农村金融服务,如今已经扩展到了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等多个领域。
再次,数字化金融技术的应用也给农村金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手机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手段,农民能够更方便地进行金融操作。
三、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但是,目前农村金融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解决。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支网点已经较为完善,但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还有待提高,许多农民仍然感到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
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相对较好,而一些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不少农民的金融素养较低,对金融知识的了解不足,这也给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前景尽管目前农村金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首先,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其次,数字化金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农村金融服务能够更加普遍地传递到每一个农户。
再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将大力支持农村金融创新和改革。
五、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为了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我们应当着眼于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质量。
农村金融发展探究论文摘要: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探究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还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本文将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为案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部分:介绍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获取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第二部分: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1.地理环境2.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设立农村信用社、农村金库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的宣传和培训力度,降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
3.农民需求农民的金融需求是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三部分: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农村金融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提供符合农民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加强对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2.提高金融机构的覆盖范围要加大对偏远地区的农村金融覆盖力度,建立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点,使得农民能够更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
3.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提高农民的信用记录,减少信用风险;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结论: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覆盖范围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等举措,可以推动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
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1200字以上。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分析所在班级:08金融(4)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分析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难题。
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解决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而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生产率水平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逐渐增大,加之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必须着眼于新农村建设,打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无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还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因此农村金融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农民生活保障都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低,农民贷款难,小额信贷发展不足,政策性金融不到位,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现状和制约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对策。
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农村金融需求分析,主要介绍农村金融需求的定义及主体。
(2):农村金融需求的分类,主要是将农村金融需求按盈利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分为三类:有效需求、准有效需求、非有效需求。
(3):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实证分析。
(4):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因素。
(5):增加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对策。
关键词:安徽省农村金融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制约因素金融创新ABSTRACTKEY WORDS:目录声明 (Ⅱ)摘要 (Ⅲ)ABSTRACT (Ⅳ)目录 (1)1、...................................................1.1 ...................................................1.2 ...................................................2、...................................................2.1 ............................................2.2 ..............................2.3 ..............................................3、..............................................4、..............................4.1 ...................................4.2 ...................................4.3 ................4.4..............................4.5..........................4.6 ..............................5、..................................................5.1 ..............................5.2 ...................................5.3 ...................5.4 .......................................5.5 ....................................一. 农村金融需求分析1. 农村金融需求定义:根据经济学中需求的定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安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05-0036-006一、“十二五”以来安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特征及成效安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特征1.农业保险服务新农村建设。
一是农业保险“提标扩面”。
2016年,全省中央政策性农险品种由“6+2”拓展为“7+3”,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保险,目前已开办大棚蔬菜、果树、茶叶等41个特色农险品种。
二是涉农保险创新发展。
2016年,联合省相关部门开展5市27个县区的山区库区农房保险统保试点工作。
三是推进试点县农村金融保险综合改革。
认真落实全国人大部署,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农村综合金融改革。
基本形成了以中央政策性农险为主,特色农险和涉农保险全面发展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2.夯实金融服务网点。
农村金融改革,离不开金融机构网点,尤其是便民服务网点的设立,安徽农村金融改革一年多来,大力发展城镇化的“草根”金融,让农村拥有属于自己的银行,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面、“合身”的金融服务,把县农联社变更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新增了村镇银行、新建金融机构网点和便民服务区,有利于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便利的网点支持。
3.打造新的服务模式。
针对安徽县域经济的特色和小微企业的特点,需要商业银行创新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
徽商银行依据金寨经济特点,研发了“金徽通”信贷产品,大胆创新了担保方式,采取优选“3~5”户小微企业联保的方式,相互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通过政府增信,为企业联保提供“双重”保障,该产品针对金寨企业需求,提供“助工、助农、助商、助业”四大金融服务,产品投入市场2个多月,围绕产品,通过批量服务,就支持了14户、2000多万元信贷投放,有力地支持了金寨县经济发展。
安徽省农村金融小额不良信贷的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4-080-02摘要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具有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于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促进农村产业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然而,在我省广大农村地区因信用缺失导致大量小额不良信贷,严重制约着我省小额信贷的发展。
本文在分析我省农村金融小额不良信贷的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产生小额不良信贷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防范和解决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农村金融小额信贷不良贷款一、我省农村金融小额不良信贷的特点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是面向农户发放的、小额度的、无需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具备如下一些特点:1.以农户为贷款对象,是一种自然人的贷款。
同时,该贷款面对农村的千家万户,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2.投向的规定性。
提供的货款服务项目主要以农村种植业、小型加工、小商小贩、小本经营等以小型创收性项目为主。
3.灵活性和方便性。
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遵循“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手续简便灵活。
二、农村金融小额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分析我省农村小额信贷存在大量的呆账、坏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
以农村信用社为分析案例(在我省官方农村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社在机构数量及营业额等方面都占据很大比例),具体分析如下:(一)产权关系不够明确产权关系不够明确是造成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我省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明确。
开办之初,农信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也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居民的个人股本,但这些资本现在看来是微不足道的。
很长一段时间,农村信用社变成了准国家所有性质的金融机构,而产权归属一直没有明确过①。
改革以来,农信社逐步恢复了合作金融的属性,产权问题仍未得到明确。
2015年第7期·总第253期【金融市场】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从雨佳1 周一成2 何 玲1(1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30;2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 要]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农村金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对安徽省金融机构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农业投入不足、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
当前,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仍在加大,农村金融发展应该加快创新步伐,提高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水平,完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安徽省;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7-0104-03 [作者简介]从雨佳(1995-),女,安徽滁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周一成(1996-),男,安徽安庆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何玲(1994-),女,安徽怀宁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RXY2015027)。
自“十二五”以来,安徽省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直接融资比例低以及资源集中的传统行业中,金融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尤其是农村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
安徽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0 8%,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的增长状况。
安徽省虽然是最早进行农村制度改革的省份,但当前安徽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却没能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因此,如何利用农村金融的支持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农村金融是整个国家经济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安徽省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农业生产的效率研究》一、引言随着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财政金融在支持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推动安徽农业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安徽省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农业生产的效率,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安徽省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的现状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财政金融在支持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资金通过直接补贴、农业保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为农民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安徽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农业生产的效率研究(一)财政与金融的协同机制财政与金融在支持农业生产方面具有互补性,二者协同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政策效应。
财政资金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金融机构则通过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还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形成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农业生产的良好局面。
(二)效率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为评价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农业生产的效率,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对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估。
评价指标包括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收入、农业贷款余额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实证分析通过对安徽省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农业生产的效率在不断提高。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投入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金融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 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地区存在财政资金使用不当、浪费现象,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美好安徽乡村建设之金融支持研究姓名_____张正_______ 学号__09542105______ 院系经管系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尹宗成职称教授中国·合肥二o一三年五月摘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是201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这既是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安徽因地制宜、旗帜鲜明的创新组织新形式,也是符合安徽省情的一大重要创举;而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和纽带,理所当然要在美好安徽乡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独到作用,同时这也正是体现金融业与时俱进、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宗旨。
然而,客观上说,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工业先行”的发展思路,从很大程度上牺牲了广大乡村的利益,如今回归到城市促进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美好安徽乡村,在欣慰的同时更要感觉到任重而道远,认清道路的曲折性,首当其冲的就是筹融资问题。
本文以金融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发掘金融支农最大潜力,更好更快推动美好安徽乡村建设进程。
关键词:美好安徽乡村建设金融支持Abstract:beautiful Anhui rural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2012 Anhui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the beautiful Anhui, can be said that without the modernization of those areas without the modernization, new and innovative forms of organization which is the model of socialis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Anhui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distinct banner, is also in line with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s the blood and the link of national economy, behoove to play its unique role in beautiful Anhui rural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when all is entered,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oncept and purpose. However, objectively speaking, dual economy system of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 "industry first" development ideas, to a large extent at the expense of the majority of rural interests, now return tothe industry nurturing agriculture, building a better Anhui country, in happy but also feel go15, tortuous road, be the first to bear the brunt is the financing problem. In this beautiful Anhui rural construc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discusses how to explore the biggest potential financial support, better and faster to promote good Anhui rural construction process.Key words: Beautiful Anhui Rural construction Financial support目录1引言 (5)2金融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6)2.1金融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6)2.1.1农村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7)2.1.2安徽农村金融结构: (7)2.2金融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的意义: (9)3金融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swot分析 (9)3.1优势(S) (9)3.2劣势(w): (9)3.1机会(O) (10)3.4威胁(T) (10)4金融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1)5国际金融支农典型案例及对安徽省的启示 (11)5.1 国际金融支农典型案例 (11)5.2国外经验对安徽省的启示 (12)6当前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3)6.1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支农乏力 (13)6.2农村金融体系中信息不对称,信贷风险偏高 (13)6.3农村金融供给垄断严重,市场发展滞后 (13)6.4 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差、不良资产比例高 (13)7金融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的建议 (14)7.1重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 (14)7.1.1发挥安徽农金现有优势和商业金融机构应有优势,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 (14)7.1.2涉农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尽职尽责,服务好美好安徽乡村建设大局 (15)7.1.3农业保险亟待完善发展 (15)7.2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配合美好安徽乡村建设 (16)7.2.1打造美好安徽乡村建设投融资平台,建立美好乡村土地银行 (16)7.2.2因地制宜探索乡村小额贷款之路 (16)7.2.3尝试创新性发行美好安徽乡村建设债券和发行美好安徽乡村建设福利彩票 (17)8展望金融支持美好安徽乡村建设前景 (17)参考文献: (17)致谢: (18)1引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地区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尽管国家政策一直在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但农村金融服务的滞后依然存在,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农村市场是金融机构的重要市场之一,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我国农村金融形势依然存在太多的困难和问题。
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分布相对偏少,而且服务水平差、服务质量低、金融产品创新少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一、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差农村金融服务跟不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特别是跟不上科技创新的步伐。
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普遍缺乏,金融服务的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另外,金融机构的分布也不够均匀,较远的村庄和地区金融支持的弱点和需求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二、金融产品创新少由于缺乏新的金融产品的创新,现有的金融产品适应性不够强,使广大农民很难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
很多农民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一些实际的原因,金融机构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必须适应农村经济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三、金融服务缺乏规范化。
招财村、电子银行等平台和手段可以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在交易、流通和信贷方面创造新机遇。
然而,这些新手段的使用也需要遵循规范化的原则,保护客户权益,遵循客户反馈和疑虑。
目前,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流程和金融服务规范化不够,这也需要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逐步加强。
以上是农村金融服务所包含的几个问题,它们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事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措施1、拓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协作范围。
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支持服务是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金融组织之间可以建立相互协调、共同支持的平台和机制,加强资金调度、信贷风险控制、金融税费管理等方面的合作。
金融合作长期的目标是建立起贷款、理财、保险、信用等全轮回的现代农村金融机构,长期满足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
安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摘要】安徽省是一个农业经济大省。选择安徽省为研究对象,
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旨在研究安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
在的问题,以期为安徽农村金融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安徽农村金融;信用联社;股份商业银行;民间借
贷
2010年,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建设新农村,资
金投入必不可少。近年来,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各级财政加大对
“三农”投入的同时,安徽金融部门积极发挥金融杠杆的助推作用,
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皖南,还是在经济欠发达的皖北,金融部门都
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安徽省农村金融基本情况
随着国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安徽省农村金融覆盖
面逐渐提高,多层次、覆盖面光的的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初具
规模。
(1)农村存款和贷款额度进一步扩大。以存款总量为例,
1995-2009年农业存款数额增加了704.43亿元,这样年均增长率保
持在20%以上。2006年末,农业存款占全省存款的比重为3%。从贷
款总量来看,1995-2006年农业存款增加了656.83亿元,年均增长
保持在22.2%。2006年末,农业存款占全省存款的比重为4%。乡镇
企业贷款占全省贷款总数的6.3%。
(2)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更加完善。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
改革的稳步进行,安徽省每个县城基本上都设立了中国农业银行或
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金融组织形式不断创新,出现了
几种新的模式。其中,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农
户与农户之间的资金互助形式有所发展。此外,致力于解决农民贷
款担保难的努力取得了新的发展。
(3)农业保险发挥作用日益明显。安徽省的农业保险发展同全
国其他省份一样,同样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安徽省不
是经济大省,但是农业大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
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迫切需要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提供保障。据《安徽日报》报道:自
2008年启动的农业保险试点建设成效显著。据安徽省金融办负责人
介绍,目前农业保险已基本上实现全省地区和品种的全覆盖,试点
地区由2008年的14个市、63个县(市、区),扩大到全省所有的
市、县(区);试点品种增加到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玉米、
大豆和能繁母猪、奶牛8个险种,基本覆盖了我省主要农作物。截
至12月中旬,今年全省已累计承保农作物8865万亩,牲畜111.6
万头,为1858万户(次)农户提供金额达255.5亿元的农业生产
风险保障网。各保险经办机构累计赔付10.8亿元,810.6万户(次)
农户从农业保险中收益,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护伞”
[1]。
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成立于2004年12月,承担着省政府赋予的
对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目前,
全系统(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共有12
家农村银行和71家县级联社,下辖分支机构3242个,网点数占全
省金融机构40%以上。
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
服务社区和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改革创新,在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体
制改革,体现以下特点:农村银行类机构发展快;支农力度大成效
好;优化信贷投向,切实开展好结构型支农服务;支持农村中小企
业发展,提供配套型金融服务;南北合作摆上议事日程。
三、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安徽省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展
也是很顺利,取得很好的效果。2003年末,以中央汇金公司分别向
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为标志,拉开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
份制改革的序幕。经过一系列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现
代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等运作,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
银行和农业银行已经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
区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作为中国银行业主体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正
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国有股份制银行
在农村的经营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规模相比
较来说正在逐步减少。由于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
集约化经营模式,农村基层金融机构大量撤消,尤其是县级以及及
县以下机构如乡镇一级。在农村金融服务分支机构大幅度减少。
2009年末,安徽全省省银行农业和农村贷款余额为630.23亿元,
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农业存款数量很少,在《安徽统计年鉴》中
均无统计。
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
1.现状
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安徽农业发展银行,2009年和2010年投
放安徽各类支农贷款达420亿元和490亿元。2010年,在完成粮棉
油收购贷款发放的同时,安徽省农发行将加大支持优质产业化龙头
企业、粮棉油加工企业和产权清晰、运作规范、风险承受能力强的
购销企业入市收购。同时扩大对适销对路农产品的支持份额,积极
支持猪肉、化肥和其他农资等商业性储备品种。对于安徽省优势农
业主导产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
造、农业生态和农村饮水、道路建设,都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2.存在问题
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十几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在农业发展
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班里各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
资料贷款、农业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和农业科
技贷款、办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方面发
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资金支持的领
域比较单一,无法较好适应粮棉油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资金来源
渠道单一,收储能力弱;经营亏损的现象普遍存在等。不断完善中
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作用,是解决
三农问题,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性地位,保障农民的利益的
需要。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优势,弥补我国财政方
面支农不足,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五、民间融资
农村民间借贷仍然是目前很多农村,特别是县级以下很多中小
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据相关数据,截止2009年年末,
监测的农村中小企业中,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资金占本企业借贷总
额的比重分别为32.33%和8.45%,民间融资利率水平很高,给农村
中小企业带来不小的成本。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利率水平居高不下,
不利于乡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项目名称:安徽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宿州学
院硕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9yss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