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3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高瞻锁志海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5年第22期摘要:结合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实际,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条件评价等方面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方式设计与开发了基于学生评教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在校学生以“学生专家”的身份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为学校教学质量监督提供依据。
关键字: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教;信息化;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 TN958⁃34; TP3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5)22⁃0041⁃030 引言“课堂教学”仍是大学育人的生命线,也是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1]。
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往的手工填写调查表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了满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实际要求,更好地了解现有课堂教学现状,从学生角度反馈课堂教学动态,方便对教学评价的流程各环节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设计出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为学校教学质量监督提供依据。
1 关键技术介绍1.1 SSH框架技术SSH是一种基于J2EE技术的MVC软件开发框架,与J2EE重量级体系相对应,轻量级Web框架SSH不仅保持了J2EE的优势(例如事务管理),还简化了Web的开发[2],提高了开发效率。
SSH集成框架从逻辑上分为三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开发人员利用SSH集成框架开发的Web应用程序可复用性好、结构清晰并且也易于维护 [3],如图 1 所示。
在表示层,Struts 负责MVC的分离,它将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便于模块化的开发。
在数据持久层中, Hibernate对 JDBC 进行了轻量级的对象封装,利用配置文件将数据库表映射成对象,程序开发人员不用关心数据库的具体结构和逻辑即可操作数据库资源[4]。
网上学生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学生评教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价的一种有效途径。
本文从我国网上评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我校实际介绍了学生评教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整个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挖掘模块、查询反馈模块和用户管理四大模块组成,基本满足了我院网上评教的需求。
关键词:学生评教网上评教数据挖掘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的主要环节,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帮助教师找出教学中的主要优缺点并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率。
1.我国网上评教的现状相比传统的学生评教方式,网上评教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学生参与率高;便于教师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对教学活动实施动态管理;网上评教成本较低,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效率高等。
目前很多高校依托校园网开发了网上评教系统,在网络平台上实现评教。
但是系统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对评教数据的科学有效分析处理和评教结果的及时反馈,通常是简单地汇总排序计算教师的测评平均分、测评分数排名等,有的把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有的评教结果由教学管理部门掌握;忽视评教指标可操作性等。
这些现实状况令学生评教活动未能有效地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即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2.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本系统采用易于维护和升级的b/s三层体系结构,由客户端(web 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组成。
主要以为平台,web服务器使用windows 2003server和iis6.0,选用sql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
系统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3.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软件的开发应该遵循严格的规范,其中软件模块的划分应按照软件工程学中模块化设计的思想。
学生评教系统按照具体规划将系统划分成四大主体模块,分别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挖掘模块、查询反馈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在这些主体模块中还包括一些内部的具体功能。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瞻;锁志海【摘要】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evaluation for teaching,a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based on teacher evaluation,student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condition evaluation is estab-lish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students'evaluation wa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means of effici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based management,in which students can be in the capacity of student expert to evaluat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and by which the evidence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supervision.%结合目前高校学生评教实际,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条件评价等方面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方式设计与开发了基于学生评教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在校学生以"学生专家"的身份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为学校教学质量监督提供依据.【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5(038)022【总页数】4页(P41-43,47)【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教;信息化;系统设计【作者】高瞻;锁志海【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陕西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数据与信息中心,陕西西安 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8-34;TP391.4“课堂教学”仍是大学育人的生命线,也是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1]。
课程评价系统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学校教学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学生的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纸质问卷调查,存在调查时间较长、数据整理繁琐等问题。
因此,我们计划开发一个课程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课程评价的自动化和集约化,从而提高课程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项目目标1. 搭建一个便捷、高效的课程评价系统,方便学生对各门课程进行评价;2. 实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为学校提供科学、客观的教学质量评价数据;3. 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三、项目内容1. 学生模块:学生注册、登录、查询待评价的课程、填写评价表、查看评价结果等功能;2. 教师模块:教师注册、登录、查看学生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等功能;3. 管理员模块:管理学生账号、教师账号、发布评价任务、查看系统操作日志等功能;4.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对学生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教师评价报告。
四、项目实施计划1. 系统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明确功能模块和系统架构;2. 系统设计:设计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案;3. 系统开发: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4. 系统上线:将系统部署到服务器上,进行正式上线运营;5. 系统维护:定期对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五、项目预算1. 人力成本:包括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程序员等人员的工资;2. 设备成本: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办公设备等的购置费用;3. 开发成本:包括软件开发工具、办公软件等的购置费用;4. 运营成本:包括网站维护、域名、服务器租用等费用;5. 其他成本:包括宣传推广费用、培训费用等。
六、项目风险1. 技术风险: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技术难题;2. 安全风险: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3. 运营风险:系统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用户体验不佳、用户流失等问题。
《排课系统》第一章系统概述1.1系统开发背景及目的意义1。
1。
1 系统开发背景计算机的发展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真正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来,时期还不是很长.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体现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许多的计算机产品,相关软件的研制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计算机也越来越接近人们的生活了。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研究是现在最热门的研究课题。
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教育与教学,在这一环节当中学习计算机,利用计算机相当重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课堂,网络学习,少去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很多不便,例如:时间上的自由选择、学生面对老师的一种紧张和窘迫、学习和解答的及时和快捷等等问题。
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上都可以省去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计算机教学现在各大高校以及企事业单位中也已经较多的开始应用了。
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实践更是方便多多,省去了以前很多的麻烦手续,省去了不必要的诸多申请和批准,现在运用计算机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相对的办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自主开发应用计算机的一种兴趣和潜力。
计算机的大容量硬盘存储,高性能高效率的CPU处理器,为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提供了完备的后备力量,为用户省去了后顾之忧。
而且计算机的的功能齐全比我们人力的要快很多倍,省去了很多的人力劳动,进一步真正实现了自动化的教学和管理。
基于现代化教学和临沂师范学院实际情况的要求,开发了该院系教学管理系统.1.1。
2系统开发的目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解决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虽然现在软件的数量如雨后春笋,但依然不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尤其是用于学校院系教学管理方面的软件。
为了适应这个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发展,有力地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满足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低成本投入,提高办公效率。
最大限度地适应于各种软硬件环境,兼顾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适用于不同水平用户群的通用性要求,以尽可能低廉的投入而获得尽可能高效的教学效益的经济性要求。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摘要:本文论述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着重介绍了该评价系统的基本架构、核心元素、评分标准以及实施步骤。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学校用以衡量和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考核手段,可以准确地反映教师授课质量,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发掘教师的优秀潜质,积极引导教师持续改进提高教学能力。
关键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基本架构,核心元素,评分标准,实施步骤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全社会最重要的发展课题。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学校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其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因此,研究和设计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二、设计原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改革创新。
学校应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改革,不断探索改革途径,推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从容应变,动态和创新。
(2)全面性。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果等各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效率性。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评价的效率,减少评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4)公平性。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应能够公平、公正地评价不同教师的教学质量,减少评价中存在的主观性。
三、设计内容(1)基本架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主要分为教师动态表现评价和课堂教学成果评价两个部分。
教师动态表现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学态度评价、教学计划与方法评价、教学资源及环境评价、授课风格及板书评价等。
课堂教学成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技巧评价、课堂质量评价及学生反馈评价等。
(2)核心元素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核心元素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及评价人员。
1.价指标是衡量评价对象所具备水平的标准,评价时可以根据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以确定所需要考核的关键指标,以及指标的子指标,以便在评价过程中得出客观结论。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一、综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国家对教学质量的日益重视,教学评价成为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本文所讨论的教学评一体化则更加贴合现实教学需要,将评价和教学相结合,真正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教学评价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和实践案例,并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实际可行的参考。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具体措施1.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设计一体化通过教学设计中对评价内容的详细规划和较为明确的对学生要求,课堂教学评价将变得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这样的教学评价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启示作用,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生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果并形成自我评价意识。
2.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可以更加直观反映出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通过学生自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判断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同时,教师的评价也可以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指导,帮助其缩小评价误差,形成准确的评价意识。
3.评价形式多样化教学评价可能采用的形式包括作业评价、小组评价、测试评价、同行评价、课程设计评价等等。
多种形式的评价不仅能够使评价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并且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科和教学阶段,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评价形式。
三、实践案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某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为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教学评一体化:1.针对学生的学情和学习兴趣,设置健康的竞赛机制和激励机制。
2.在课程设计之前,教师明确课程设计总体目标以及具体教学要求,并将其与课堂教学评价需求相结合。
3.在课程设计中设置“语音、表情、肢体动作、逻辑思维”等教学目标并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
4.设计一系列的课堂评价活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小组评价、个人反思和教师点评。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
面向智慧教育的智能课堂教学与评估系统设计智慧教育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智能课堂教学与评估系统的设计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智慧教育背景下智能课堂教学与评估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功能模块、教学过程的支持以及评估方法的优化等方面。
通过设计一个充分利用智能技术的课堂系统,我们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系统功能模块智能课堂教学与评估系统设计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1. 教学管理模块:教师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课程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管理。
教师可以上传课件、视频、试题等多种教学资源,并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样,教师可以方便地浏览和选择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2. 教学交互模块:该模块提供多种信息传递和交互方式,包括文字、音频和视频等。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向学生发送作业、通知和提醒等信息。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系统向教师提问、回答问题和交流意见。
这样的交互方式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3. 个性化学习模块: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并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源。
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评估与反馈模块: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化评估和反馈,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答案和学习记录生成评估报告,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评价和建议。
同时,系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过程的支持智能课堂教学与评估系统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功能模块,还需要支持教学过程的实际需求。
1. 课堂互动支持:系统需要提供多种课堂互动方式,如在线讨论、投票、实时答题等。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多媒体资源支持:系统需要提供多种多媒体资源,如课件、音频、视频等。
电子信息20213 DOS:10.19392/ki.1671-7341.202108035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乔洁何淼史海峰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过程监督、质量控制、反馈跟踪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于教育系统的新形势下,大数据技术得到了更广阔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设计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教学质量评价;评价系统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体系,要在优化和完善教师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方面狠下功夫。
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并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改进教学方面的不足,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由于大数据技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且数据信息具有海量化的特点,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整体性。
这就需要高校要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当中,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一)缺乏系统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在现阶段的教育质量评价方面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单一、片面,评价管理的方法形式简单,没有从多维度体现评价的全面和客观性。
(二)评价效率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仍普遍存在效率低的现状。
大量巡视和听课相关数据仍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传统的纸质录入形式,工作重复性大,效率低,且易出错。
(三)数据管理缺乏深入性、持续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原始数据的记录、采集、统计和分析工作量巨大。
在巡视和听课过程中,存在数据录入不便的问题。
同时,由于数据的采集统计的延迟,相关数据得不到及时反馈,且没有便捷的方式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深入地分析,也不能持续性地对评价结果进行跟踪和总结。
基于JA V A的网上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教学的质量是提高一个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开展教学评价则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校内从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相关人员,在开展教师评教工作时通常需要先印刷纸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表,发放给参与评价的对象(评价主体通常是某教师任课的班级学生),让其通过手写填表的方式给参评教师进行评价。
上述传统的学校评教工作流程在学生规模小、参评教师人数少、评价体系简单、评价指标少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日益普适化,各学校的招生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导致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多,所涉及到的数据和信息也越来越多,仅仅使用纯手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在此背景下,学校教务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一种效率更高、流程更优、评教结果更为科学的新型教师评教模式,以此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并最终使学校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促进学校、学生的长远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传统教评工作中遇到的瓶颈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迎刃而解,这极大推动了网上教评系统的诞生与发展。
该类系统通过数据库技术、编程语言等工具实现开发,为学校的教评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学生在网上登陆系统对老师进行各方面的评价,反应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和建议,通过对数据分析、数据筛选、书记整合、数据总结得到学生对老师的综合评价,在人力和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上为学校减少了大量开支,通过教评系统可以科学的反映教学的质量问题,通过数据的分析得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答案,满足学校管理的需求。
综上所述,考虑到传统教评模式具有流程长、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等诸多弊端,不再适应当前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开发的网上教评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某高校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校实际建立该校的网上评教系统,通过该系统对该校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并以此科学实施教育改善,从而持续提高该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与学校的长远、持续发展。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
教务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简化教学过程中的繁琐事务,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就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探讨。
二、系统设计背景与目标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背景是基于当前教育领域对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需求。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套高效、便捷的教务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1. 提高教务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操作成本;2. 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质量;3. 提供便捷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方便师生使用;4. 保障数据安全,提供可靠的备份和恢复机制。
三、系统设计原则1. 用户友好性:系统界面应简洁明了,操作便捷,方便师生使用。
2. 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 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教育领域的发展变化。
4. 模块化设计: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四、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 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以及用户权限的管理。
2. 课程管理模块:负责课程信息的录入、编辑和查询,包括课程名称、教师信息、上课时间、地点等。
3. 学生管理模块:负责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籍管理、成绩查询等。
4. 教学资源管理模块:负责教学资源的录入、分配和查询,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等资源。
5. 成绩管理模块:负责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和统计分析,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和报表生成。
6. 系统设置模块:负责系统的基本设置、参数配置和日志管理等。
五、系统实现技术与方法教务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结合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
在实现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与方法:1. 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数据库结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设计与实现一、设计思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当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本。
设计思路应满足评价目的明确、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指标合理、评价方法科学的要求。
设计思路应注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间的协调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二、评价指标1.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指标:包括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满意度、高薪就业率等。
该指标反映了高校培养方案及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学生综合素质指标: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指标直接体现了高校对学生发展的关注程度和能力提升的效果。
3.毕业生满意度指标:包括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生活环境、课程设置等的满意度。
该指标反映了高校对学生整体发展的关注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实施方案1.改进课程设置,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和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加强学生指导与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
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的实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设计思路上要注重学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上要注重学生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方案上要注重教师培训、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的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设计与应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设计和应用好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成为当前教育界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设计思路、应用方法和评价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设计思路1. 整合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首先要考虑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整合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多元化评价手段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考试、作业、讨论、实验等,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3. 注重过程评价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通过及时的过程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应用方法1. 教师角色转变在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灵活运用评价手段教师在应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时,应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既要重视定量评价,又要注重定性评价,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强化反馈和指导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及时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三、评价效果1. 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评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评价突破了传统评价的局限,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轨迹,更有利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第1章 开发背景及相关技术介绍 1.1开发背景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激发教师教学的质量意识,全面提高高校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 然而传统的评教方式在评教的时效性、数据处理的直观和准确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学校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建立教师评价系统,使学校对教学实现实时监控,及时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与传统的纸本评教的做法相比,使用系统进行评教,有以下四个优点: 1.打破了之前评教方式的局限,可以更科学、更准确地对教师教学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降低评教打分的个人主观性、个人随意性。 2. 因为问卷设计了不同的评教指标,方便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学校评教的结果进行更客观分析,提供更科学与准确的数据,大大提高了教学评价的准确度。 3. 提升了原有纸质评教的地域局限性,若将信息网络中心端口对外开放,整个校园网甚至互联网上的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本教学评教系统。因而就可以在更广泛的地域、任意时刻都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访问此系统进行评教,大大提高了教学评教的灵活性,更对于远程异地的教学工作尤显本系统的优越性。 4.突破了传统评教耗时、耗力的情况。应用系统,可大大减低教务人员及评价人员的消耗。使评教更加便捷、简单。 1.2开发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动态交互式网页提供了人们对最新信息的需求和发布迫切需要及时性。本系统就是一个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教师评教系统,能够大大减轻教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设计教师教学质量评教系统只是一种手段,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学生,我想 通过它使我可以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掌握开发语言的使用方法,掌握开发各种项目的工作技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 1.3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内容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包括用户登陆系统、用户管理、用户信息录入、教师评价、统计分析、系统帮助等基本功能实现。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评价及其评价项目,给出评分标准。 1.4 开发技术简介 1.4.1 开发语言——Java简介 Java是一门优秀的编程语言,具有面向对象、与平台无关、安全、稳定和多线程等特点,是目前软件设计中极为健壮的编程语言[1]。Java不仅可以用来开发大型的应用程序,而且特别适合于Internet的应用开发[2]。 1995年6月SUN公司将Java这种革命性的编程语言引进到这个世界,且在同一年,被美国的著名杂志《PC Magazine》评为十大优秀科技作品之一[1]。之所以称Java编程语言具有革命性,是因为传统的软件往往依赖于具体的实现环境,环境一旦有所变化就要对软件进行相应改动,耗时费力,而Java编写的软件能在执行码上实现兼容。 1.4.2 SQLServer2005简介 SQL 即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 Server 2005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大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易管理和高端的客户/服务器平台,而且SQL语言有统一的操作规范、操作方式集合化、简单智能化、功能强大、语句简洁和简单易学等特点,便于使用者掌握和使用[5]。 SQL具有如下的优点: (1)SQL是一种非过程化的语言,它采用一次一记录的方式,对数据提供自动导航。SQL允许用户将工作提升到高层的数据结构上,可以对记录集进行操作,并非单个记录。SQL的集合特性允许SQL语句采用嵌套查询的方式,在一条SQL语句中插入另一条语句。 SQL不限定数据的存放方法, 这种特性使用户更易集中精力于要得到的结果[11]。 (2)统一的语言 SQL为许多任务提供了命令,包括: ① 查询数据 ② 在表中插入、在表中修改和在表中删除记录 ③ 建立数据表、修改数据类型和删除无用数据 ④ 掌控对数据和数据对象的存取 ⑤ 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及完整性 (3)是所有关系性数据库的公共语言 因为所有主要的关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都会支持SQL语言,用户完全可以使用SQL的技能从一个RDBMS转移到其他上。所有用SQL编写任何程序都是可以移植使用的[11]。 1.4.3 TomCat简介 本系统的Web服务器选用Apache开元组织提供的TomCat,因为TomCat是一个免费的开元软件是SUN公司推荐的web服务器。它因为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而深受Java开发者的喜爱和部分软件开发商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它运行时占用的系统资源小,扩展性好,支持负载平衡与邮件服务等开发系统常用的功能。另外,TomCat是一个轻量级服务器,在中小型系统和并发用户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被普遍使用,是开发和调试JSP程序的首选[7]。
1.5 JSP技术简介 java服务器页面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其他许多公司参与一起建立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JSP技术有点类似ASP技术,它是在传统的网页HTML文件中插入Java程序代码和JSP标记,形成JSP文件,后缀名是(*.jsp)。JSP(JavaServer Pages)是一种动态页面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表示逻辑从Servlet中分离出来[6]。 JSP页面由HTML代码和嵌入其中的Java代码所组成。服务器在页面被客户端请求以后对这些Java代码进行处理,然后将生成的HTML页面返回给客户端的浏览器。Java Servlet是JSP的技术基础,而且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JSP具备了Java技术的简单易用,完全的面向对象,具有平台无关性且安全可靠[6]。 1.6 JSP工作原理 JSP是面向服务器的,所以支持不同的浏览器。当Web服务器或JSP引擎遭到JSP网页的请求时,JSP引擎会将这个请求对象发送给服务器端的相关组件,比如JavaBean组件等,之后由服务器端组件处理传过来的请求,将会从数据库或数据存储中检索相关的信息,之后服务器端组件将会响应对象的请求返回JSP引擎[6]。JSP引擎再将响应的对象信息传递给JSP页面,再根据JSP页面的HTML所用的格式完成对数据编排,最后Web服务器及JSP引擎再将格式化后的JSP页面及HTML格式响应给客户浏览器[10]。这就是目前流行网站构建中广泛采用的浏览器——Web服务器——后台数据库的三层架构模式。因为JSP所有的程序操作全部都是在服务器端执行,网络上传送给客户端的数据仅仅是得到的响应结果。 1.7系统数据库连接 JDBC技术是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的缩写。JDBC是SUN公司提供的一种支持基本SQL语言功能通用的应用程序的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JDBC能完成下列三件事: 同一个数据库建立连接; 向数据库建立连接; 返回数据库处理后的结果。 JDBC是JAVA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沟通纽带。JDBC提供了服务功能:首先与数据库建立连接。第二将编好SQL语句传递数据库。最后从数据库获得SQL语句执行结果。数据库的连接处理: //建立JDBC——ODBC桥 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 //桥建立不成功时的错误处理 catch(ClassNotFoundException event){} //建立和数据库的连接,并发送SQL查询语句,将结果保存到rs对象中 Con=建立JDBC——ODBC桥 Sql=SQL查询语句 执行查询 Rs=返回结果 //SQL出错处理 catch(SQLException e1){} 第2章 系统分析 2.1需求分析 (1) 用户登录:该功能提供用户的登录服务。用户设置功能只有使用正确的用户密码才能进入。如果用正确密码进入系统,则可具有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权限。否则提示错误。 (2) 用户管理:该功能是为用户管理设置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方便用户的管理。 (3) 录入信息: 该功能是对数据的录入。其中包括:学生信息录入、院校信息录入、教师信息录入。使用户信息更加完善。 (4) 教师评价:该功能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价。主要功能包括:学生评价、院校(领导、同行)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三个部分。这也是本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用户登陆界面后,可自行对教师进行评价。 (5) 统计分析: 该功能是结合教师评价功能而计算出总评价。其中包括:统计结果和查询结果两项。在统计结果中,用户可对前面教师评价进行系统的评价,可以得出对教师的总评价。在查询结果中,用户可以浏览教师被评价的结果,可对该教师有个初步认识。 (6) 系统功能:该功能让用户能了解本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关于、帮助、退出三部分功能。关于:阐述了系统所使用的软件开发工具。帮助:系统的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应用。退出:退出整个系统。 2.2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要求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1) 要求学生能够进行选课。 (2) 要求学生能够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3) 要求教师能够查看评教,以及对同行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4) 要求管理员能够对学生,教师信息进行插入,删除等操作 (5) 要求管理员能够对教学质量评估进行统计。 2.3 系统设计思想 本系统存在3种用户:学生、教师、管理员。学生和教师用管理员给定的帐号、密码登陆页面进行操作。登陆判定上首次基于数据库验证,然后把用户信息写进session,然后其他页面采用session验证。系统结构上采用页面镶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