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剂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5.95 MB
- 文档页数:33
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效果好目前,酸化剂已被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普遍推广使用,在国内酸化剂也越来越被畜牧工作者和养殖者重视和广泛应用。
饲用酸化剂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及其盐类,巿场上销售的饲用酸化剂多是将有机酸与无机酸各自优点结合起来的复合酸化剂。
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能显著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减少疾病(特别是仔猪腹泻),减缓应激反应等。
一、酸化剂的作用机理1、降低日粮和胃内ph值,提高酶的活性,调节胃排空速度,促进蛋白质分解,蛋白质的分解又可刺激十二指肠分泌较多的胰蛋白酶,从而使蛋白质完全分解吸收。
2、通过降低胃肠道ph值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区系。
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适宜于中性偏碱环境,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适宜于酸性环境。
因此,酸化剂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抗生长毒素的产生,同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此外,有机酸本身还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3、有些有机酸是能量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可直接参与代谢,作为日粮的能量成分。
4、有机酸可与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发生螯合作用,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5、可改善日粮的适口性,提高仔猪的采食量。
二、仔猪日粮添加酸化剂的效果仔猪分泌胃酸的能力很低,胃中ph值多在4.2以上,而仔猪饲料的ph值又多在5.8一6.5之间,常使胃内ph值过高,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腹泻及生长缓慢等。
试验表明,添加酸化剂有益于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一般可使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分别提高4-27%和3-l5%。
据报道,在仔猪饲料中添加3%的柠檬酸,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l4%、l4%和6%。
添加O.2%的ultracidlac8dry(主要含大量的乳酸和其它有机酸),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分别提高l2.2%、l7.2%,腹泻发生率下降92.7%。
三、使用酸化剂的注意事项1、添加酸化剂一般在仔猪断奶后3O千克体重以前效果明显,而3O千克以后效果不明显。
2、酸化剂添加到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的日粮中效果较显著,而添加到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日粮中效果往往不明显。
酸化剂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现代养猪生产中为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大多采用3~5周龄早期断奶,但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道中酶和胃酸的分泌量不足,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尚未建立(于旭华等,2002)。
断奶仔猪从吮吸母乳为主突然转向采食固体配合日粮,由于胃内的分泌能力不足,胃内酸度显著下降,而导致饲料消化率降低,进而导致以采食量低、抗病力弱、腹泻和生长滞缓为主要特征的断奶综合症(Tzipori等,1980;Barnett等,1989 ),严重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是目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酸化剂具有降低胃肠道pH值、激活胃蛋白酶、改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而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作用(Sciopioni等,1978;Kidder和Manners,1978;Johnson,1991;Gabert和Sauer, 1994),同时又具有抗生素等药物所不具备的优点,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也有学者(Burnell等,1988;Risley等,1992)的报道中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可能是影响酸化剂作用的因素众多。
目前,在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已得到了较普遍应用,但是有关这些酸化剂的作用效果报道不一,不同类型酸化剂的作用效果也有差异,各种酸化剂的作用机理不尽相同,影响酸化剂作用的因素有很多,因而其作用机制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本文就酸化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1 酸化剂作用机理酸化剂的应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其作用机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机理有以下几点:1.1 酸化效应酸化剂可降低幼畜胃内pH值,提供合理的动物消化环境,激活胃蛋白酶并保持较高的活性,有助于饲料的软化、养分的分解,阻止病原微生物经消化道从外界环境进入体内。
刺激十二指肠分泌更多的胰蛋白酶,使蛋白质完全被吸收。
1.2 参与体内代谢、抗应激一些有机酸直接参与机体能量、结构和酶促反应,能提供动物应激时所需能量,如延胡索酸、柠檬酸就是三羧酸循环中不可缺少的组分,是易于利用的能源(王霄燕,2002)。
断奶仔猪饲料中加入酸化剂进行酸化的饲料效果
1可以降低仔猪消化道内的pH值,提供合理的消化环境,激活胃蛋白酶并保持较高的活性,有助于饲料的软化、养分的分解,阻止病原微生物经消化道从外界环境进入体内,并刺激十二指肠分泌更多的胰蛋白酶,促进蛋白质的完全吸收。
2一些有机酸直接参与机体能量、结构和酶促反应,提供断奶仔猪应激时所需的能量,在仔猪应激状态下可用于抗应激剂。
3有机酸能与一些矿物元素结合形成易于吸收利用的螯合物,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小肠的酸性环境也有利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吸收。
4早期断奶仔猪添加复合酸化剂,不仅可直接影响仔猪肠道内细菌的生长,更主要是影响肠道中微生物区系的平衡。
5在胃肠道pH值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6酸化剂还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减少肠道内微生物代谢物如氨气、多胺类的产生,同时酸化剂还可作为饲料保藏的防霉防腐剂。
由于酸化饲料的种种好处,因而受到养猪场户的青睐。
第1页共1页。
酸化剂在仔猪饲料中的合理应用饲料中应用酸化剂已成为普遍认可的抗生素的替代方案之一。
但在配制乳、仔猪饲料时,合理的使用、设计添加方案往往是令配方师困扰的问题。
在中国,大多数饲料厂在添加酸化剂时,主要问题在选择何种酸化剂或选择添加多大剂量上,当然还必须考虑市场状况、成本和客户的接受能力等。
1、我们为什么需要酸化剂现代化饲养中,在欧盟,仔猪在14-21 日龄断奶已成为常规。
我们都知道,母猪乳汁是一种高度可消化蛋白质、能量和乳糖的良好来源,但仔猪食料从母乳改为固形饲料时,会面临各种应激,常会导致下痢的发生。
其中重要的原因,我们先看看仔猪在无外界干扰下胃内pH随日龄变化状况,见下表(1-1):表(1-1)仔猪胃中的pHAGE (DAYS) pH10 4.1920 3.4230 4.2940 3.2450 3.7960可以看出,仔猪最初在1周龄时,胃酸的产生严重短缺,只有在60日龄时才能达到最理想水平.就是说,仔猪只有在8-10周龄时,其消化系统才能发挥最佳功效 .研究表明,要完善地消化不同来源的蛋白质,需要的胃内pH度水平是不同的。
如:要消化鱼类和大豆粉提供的蛋白质,要求pH度低于2.5。
而对于乳汁中的蛋白质—乳蛋白,则pH低于4就已足够。
胃酸的作用在于对食物以化学方式进行分解,并活化胃蛋白酶原将其转化为分解蛋白质的—胃蛋白酶。
在吮乳仔猪的胃液中的胃酸主要包括(盐酸)和乳酸(由乳酸杆菌将母乳中的乳糖发酵而产生)等。
而断奶仔猪所面对的饲料中的许多成分(淀粉、碳水化合物类、蛋白质类、矿物质)与胃液对酸性的需要正相反,会吸收各种胃酸类而减低其消化效能。
如果仔猪对日粮的消化不完全,尚未消化的饲料可为致病性和腐败性细菌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引起断奶后的下痢和产生危害健康的物质:氨、多胺类。
见下图:仔猪断奶后的腹泻:pH > 4减少胃蛋白酶的产生减少蛋白质在微内的消化未消化的蛋白质进入十二指肠成为各类病原体的培养基产生各种肠毒素下痢猪体生长性能低劣而死亡所以,仔猪胃内的酸度对于猪体的整个消化过程及其生长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而人为添加酸化剂,显然可以辅助仔猪达到降低肠胃pH度的作用。
酸化剂在养猪方面的应用作者:徐帅王琤韡来源:《江西饲料》 2015年第3期徐帅1王琤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13)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几种常见的酸化剂的物理特征、作用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同时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化剂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酸化剂;应用;猪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37(2015)03-0009-040 引言酸化剂在畜牧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其生理功能主要有调节动物消化道内pH,为消化酶的激活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增殖,减少病原菌感染。
近几年来,由于饲料中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畜牧行业所用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找到它的替代品:酸化剂。
酸化剂是具有抗病、无污染、无残留、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效果确定的保健添加剂,极具潜力和研究价值。
1 常见酸化剂的种类及物理特性1.1 单一酸化剂1.1.1 有机酸化剂常用的有机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丙酸、乙酸(醋酸)、山梨酸、苹果酸、碳酸等。
使用最广泛的而且效果最好的是柠檬酸和延胡索酸。
柠檬酸可增加日增重和动物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
延胡索酸可增加仔猪的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
常用的有机酸化剂的物理特征(见表1)。
1.1.2无机酸化剂无机酸化剂包括强酸,如盐酸、硫酸,也有弱酸,如磷酸。
硫酸和盐酸的酸性强,对机体组织有很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饲养动物、设备及工人身体都带来很大的危害,影响动物体内的矿物质代谢,产生钙的负平衡现象,对动物骨骼发育造成影响,现在这两种无机酸基本已被淘汰。
磷酸的腐蚀性比硫酸和盐酸小,饲料中添加磷酸可以使饲料的pH 值很快下降,对动物、设备和人体都比较安全。
但过量使用磷酸同样会引起饲料中钙和磷比例失衡,部分磷酸没有被充分利用就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在饲料工业中基本不再用单一无机酸作为酸化剂[1]。
酸化剂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酸化剂的种类,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酸化剂仔猪断奶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节律的加快,目前大多数猪场多采用仔猪21-35日龄早期断奶技术。
据生产实践,早期断奶的仔猪由于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道中酶和胃酸的分泌量不足,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尚未建立。
断奶仔猪从吮吸母乳为主突然转向自由采食,由于胃液分泌能力不足,胃内p H值显著上升和消化酶有限,从而导致饲料消化率降低,进而导致以采食量低、抗病力弱、腹泻和生长滞缓为主要特征的断奶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断奶仔猪。
所以怎样减小仔猪断奶对生产的影响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之一。
根据Na ture (1963)报道,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乳酸可减少粪便中大肠埃希氏杆菌,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
而后来大量实验和生产实际应用证明酸化剂具有降低胃肠道p H、提高内源酶的活性、杀菌抑菌等作用,从而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并且通过添加酸化剂调控日粮酸度来调整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酸度,已成为改善仔猪营养状态、提高其生产性能和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1酸化剂的种类酸化剂种类酸化剂根据其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
单一酸化剂此类酸化剂由单一的无机酸或有机酸及其盐类组成。
(1)无机酸。
无机酸由于具有较强的酸性和较低的添加成本,因此作为酸化剂使用较为普遍,目前主要有磷酸、盐酸及硫酸。
已有试验表明,硫酸基本无效,盐酸的使用效果则受日粮电解持续平衡状况的影响。
而磷酸可起到酸化作用,并可补充磷源,同时由于其用量和价格较适当,因此在生产中普遍采用。
但过量地使用磷酸同样会引起饲料中钙和磷比例失衡, 部分磷酸没有被充分利用就排出体外, 造成环境污染。
(2)有机酸。
有机酸化剂主要有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甲酸、丙酸等。
不同的有机酸各有其特点, 但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而且效果最好的是柠檬酸和延胡索酸。
全酸复合型酸化剂一般指那些以某一种酸作为主要有效成分,再配合其它的一种或几种酸来达到协同作用的复合型酸化剂。
77202441卷第3营养与饲料NUTRITION AND FEED酸化剂在猪养殖过程中的应用及功效房连波(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江苏 连云港 222100)酸化剂是一种可以提升饲料酸度的物质,可以和水相混合,能够在动物食用后起到改善消化道环境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其主要是通过降低胃肠道内的pH ,提升其中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促进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在猪的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酸化剂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单一型的和复合型的,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1 酸化剂简介常见的应用于生产的酸化剂可以分为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而单一酸化剂又可以分为无机酸化剂和有机酸化剂两种类型。
1.1 单一酸化剂1.1.1 无机酸化剂无机酸化剂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硫酸和磷酸。
盐酸和硫酸虽然在饲料中添加的成本较低,但其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和酸性,如果酸性释放过快容易灼伤胃壁,而且添加后会对饲料的口感产生影响。
而磷酸的酸性较弱,较为温和,在饲料中添加后不仅可以作为酸化剂,还可以为动物提供磷元素。
因此,在生产中,磷酸作为无机酸化剂的使用较为广泛。
作者简介:房连波,男(1987—),江苏连云港人,汉族,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兽医工作1.1.2 有机酸化剂有机酸是一类化合物,常见的有机酸包括柠檬酸、延胡索酸(富马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山梨酸等。
有机酸可以根据酸化剂成分的不同分为单一型和组合型。
单一型有机酸是仅仅包含一种有机酸的酸化剂,常见的为延胡索酸,其在应用后不仅能够提升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尤其是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储存,还可以改善畜禽的代谢功能和胃肠道环境,使得消化酶活性提升,且能抑制有害病原的生长和繁殖。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机酸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可以成为组合型有机酸,各种混合成分能够起到一定的协同效果,能起到更广泛的抑菌和调理作用。
有机酸化剂的效果较好,但通常成本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