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典型案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5.50 KB
- 文档页数:2
某医院2013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
2013年,中药饮片处方在医疗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临床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2013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技术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取得了不少成果。
本文旨在对2013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技术得到了改进。
传统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技术只是从单一的药物成分出发,线性的认识药物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
2013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技术受到了改进,中医学者们采用系统分析的思路,不仅对处方中包含的药物成分进行分析,也对其药效作用进行研究,有效地发挥了药物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治愈病人。
2、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201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医师们不仅能够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也能够从传统的中医理论出发,结合药物成分和药效作用,为病人量身定制处方,使得疗效更加完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2013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中突出了草药组方的重要性。
草药组方是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关键所在。
2013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组方上,从草药材料、药性、功能、用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挥草药的功效,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013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在临床
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病人治疗效果,提高了治疗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此外,有关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研究仍然在不断深入,希望今后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最终使得病人更加安全、高效地接受治疗。
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点评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饮片颗粒剂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干预方式。
方法: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两年间,每月随机抽取100张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
结合不同中药的性质、药性、适应症、中医诊断理论、中药理论知识以及国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判断、统计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列出不合理使用项目;成立专家处方点评组,确保点评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最后分析结果。
结果:点评的2400张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中,单张门诊处方量超过7日用量的80张,占比3%;其次是联合用药不适宜、药物禁忌,占比2.9%;用法用量问题,占比2.5%;适应症不适宜0.8%。
结论:加强临床药物使用管理的强度,明确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及适应症,针对性开药,是减少中药饮片颗粒剂不合理使用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点评;分析【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29-02医院对处方进行点评是根据医院相关技术规范、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法规,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处方开具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进行干预[1]。
处方点评也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提高药物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中药饮片颗粒剂发展至今已经有多年历史,因其携带方便,免煎,方便服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制造工艺的升级,国内治疗各种疾病的中药饮片颗粒剂越来越多,本文对我院以往中药颗粒剂处方进行随机抽查研究,分析并进行点评。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两年间,每月随机抽取100张中药饮片颗粒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处方均选自我院中医科室。
1.2 方法结合不同中药的性质、药性、适应症、中医诊断理论、中药理论知识以及国家《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判断、统计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列出不合理使用项目;成立专家处方点评组,该组由4名中药主管药师组成,均有多年药品管理经验,并且熟知中药药理,有足够的临床专业知识,确保点评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男8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西洋参50g 五味子10g 丹参30g 当归30g 川芎10g 肉苁蓉80g 白芍80g 远志10g 柏子仁10g 枸杞子30g 黄芪50g 薤白15g 生地20g 熟地20g 砂仁10g 人参20g 火麻仁20g 茯苓20g 炙甘草15g为末10g 2/日口服评价:不合理处方1、根据《中药书写规范》第八条(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因此症型应是必有的,该项应评价为不规范。
2、方解:通过所开方药体现了一高龄老人以虚为主的病证,以补气养阴活血宁心、宽胸通阳方药一对病治疗,合理的使用了肉苁蓉助阳通便,合八珍汤益气补血加减。
但不明白为何要减白术。
3、不计单位药的剂量,还不容易挑剔的方药,把本可能有效方药确:为末10g 2/日口服,成了安慰剂。
(与处方医师沟通得知,应一老离休干部要求抄方。
)原来如此,预防保健,有本色不浪费无效杂质。
22楼发表于2012-1-19 15:55:54 |只看该作者中药处方由于临床诊断多是西医诊断,且中医多讲究辨证辨病施治,而处方信息较少,所以中药的处方分析较难。
如重复用药问题:①氨酚羟考酮+三九感冒灵,两药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②功能相同、基本相同的中成药联用。
如中药饮片处方:①.具有煎煮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未注明“先煎(生牡蛎)、后下(钩藤)、烊化(阿胶)、包煎(车前子、旋复花)、冲服或另包(芒硝)”等。
▲生大黄用于泻下时宜后下,不宜久煎!②.字迹潦草,不好辨认,如桔梗~桂枝等。
③.存在十八反,如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合用有可能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处方中“半夏9g,制附子9g”。
但确有些古方也有反味药的配伍,这时须由处方医师加签!④.毒烈药物有没有超量,如确因疾病需要须由处方医师加签!23楼发表于2012-5-14 15:56:05 |只看该作者中药处方点评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院内中药制剂。
我院门诊143632张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及分析苏小玲,杨 昀(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福建福州350003)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其原因,促进中药饮片在临床上合理规范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方法 从我院门诊中药房计算机系统中导出2018年1月~2018年9月共143632张电子处方进行统计点评分析,整理和总结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结果 共发现273张不合理处方,占所纳入研究处方的0 19%,处方合格率为99 81%。
在此273张不合理处方中,其中脚注不明10例,占3 65%;重复用药18例,占6 59%;药物剂量不当113例,占41 39%(其中超剂量100例,占36 63%;剂量不足13例,占4 76%);处方前记缺失23例,占8 42%;超疗程用药9例,占3 29%;药症不符12例,占4 39%;其他不适宜情况88例,占32 23%。
结论 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格率较低,但仍应继续坚持处方点评制度,对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加强药师的业务学习,促进药师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分析;用药安全中图分类号:R969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0) 07 0198 02 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和丰富的给药形式:如汤、丸、散、膏、丹等剂型。
中药在治未病、治大病以及疾病的后期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药处方是执业中医师对患者用药的书面文件,是中药药剂人员调配中药饮片的的依据,具有法律性、技术性、经济性,合理规范的处方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与患者用药安全〔1〕。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作为保障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2〕。
本文针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门诊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提高用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与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1T06:51:16.39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4期作者:朱倩[导读] 目的:分析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质量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高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朱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分析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质量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高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抽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期间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2400张处方,抽取处方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各级中医师,具有代表性。
对开具的处方不合理进行点评。
结果:所有处方中剂数在1~15剂,7剂处方为最多,75.24%(1806/2400)。
处方味数在1~48味,11~20味的处方数量最高,70.41%(1690/2400)。
所有处方的单剂金额在1.55~202.34元,20.01~40.00元处方数量最高,59.24%(1422/2400),大额处方基本是肿瘤癌症处方。
所有处方中有372张处方为不合理,15.50%(372/2400),不规范处方占比最高,多是未按要求标注煎煮等要求,共256张(68.82%),然后是用法用量不适宜,共89张(23.92%)。
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对中药饮片开展处方点评是医院管理较为重要的部分。
关键词: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规范;处方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期间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2400张处方,抽取处方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各级中医师,具有代表性。
1.2方法依据《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以及中医药理论知识为基础对所有处方开展点评。
1.3观察指标对开具的处方不合理进行点评。
不合理处方主要是不规范与用药不适宜的处方。
不规范处方的点评即对中药脚注遗漏、中药标识错误、未写煎服方法、煎服方法书写不全、煎服方法不规范,中药量超标等。
我院不合格中药饮片处方分析与讨论发表时间:2013-01-18T10:25:22.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杜国成[导读] 探讨我院中药用药合理情况以及处方规范情况,对出现的原因一一加以分析并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旨在促进医院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杜国成 (扬州市中医院 225000)【摘要】探讨我院中药用药合理情况以及处方规范情况,对出现的原因一一加以分析并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旨在促进医院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不规范处方原因分析改进【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191-01 处方是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具有技术、法律和经济责任,其规范与否是衡量临床医务人员医德工作责任心的具体内容,是反映医疗技术水平高低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
[1]结合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2],本人对我院部分门诊及病房中药处方用药合理情况及处方规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
旨在促进医院安全、经济、合理、有效的用药,加强医院处方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健康水平有一定意义。
一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门诊及病房每季度各1500张、300张处方,共计7200张处方,处方全部真实、完整。
1.2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等有关规定,[2], 对中药处方的书写、用法、用量进行汇总分析。
二结果经统计,合格处方为6891张,合格率为95.7%,不合格处方309张,不合格率为4.3%。
(表1)表1门诊病房合计张数(张)比例(%)张数(张)比例(%)张数(张)比例(%)合格处方 5797 96.6 1094 91.2 6891 95.7 不合格处方 203 3.4 106 8.8 309 4.3 合计 6000 100 1200 100 7200 100 对不合理的情况进行深入汇总分析,结果表明不合理的情况集中在重复用药(占18.1%),不标注脚注及用法(占15.9%),药名不规范(占14.6%),药量过大(占12.7%),处方修改后医生未签字(占10.7%),收费差错(占10.4%)。
54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10期·医院药学·中药饮片处方是药师调配药物与发放药物的重要凭证,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直接受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的影响[1]。
处方点评是用来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一种重要方式,医院开展处方点评利于全面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2-3]。
为促进我院中药饮片合理使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本研究选取我院门诊2018年4月~2018年10月122 578张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了解中药饮片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类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处方来源从医院数据库中调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共122 578张,对所有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
1.2方法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4]、《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5]等作为依据,并与我院中药饮片应用情况进行结合,点评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主要内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规范性、药物用量、单位、规格以及数量、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情况、重复用药情况、药物配伍禁忌、给药途径等。
2结果2.1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情况我院门诊2018年4月~2018年10月122 578张中药饮片处方经点评后发现有6 120张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构成比为4.99%。
2.2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类型分析我院6 120张不合理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处方占23.99%,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占13.92%、给药途径不合理处方占11.68%,存在药物配伍禁忌处方占20.56%,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处方占8.46%,处方诊断书写不规范处方占14.41%,未注明特殊用法处方占3.56%,中药处方脚注不规范处方占3.42%,见表1。
3 讨论本研究针对我院门诊2018年4月~2018年10月122 578张中药饮片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合理中药饮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及分析孟娟(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扬州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目的 点评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促进合理用药。
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典型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
2018-07-30T14:13:39.8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作者: 叶延芬 孙玉花(通讯作者) 赵良存
[导读] 通过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加强中药饮片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我院中药饮片用药水平
叶延芬
孙玉花(通讯作者) 赵良存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加强中药饮片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我院中药饮片用药水平。方法: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一部》及相关文献资料,审核我院2017年12月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针对不合理用药处
方作为典型案例处方进行专项点评。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包括临床诊断书写不全、药物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处方超时间用药、适应
症不适宜等问题。结论:通过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纠正不合理用药,提高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水平。
【关键词】中药饮片;典型案例;处方点评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319-02
中药饮片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必用药品,根据治疗疾病需要进行加工炮制而成,开具处方根据辨证施治理论,在处方中不仅要注明
中医临床诊断和中医证型,还要注明用法用量、加工炮制要求、煎煮方法等内容,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处方标注的内容使用,中药饮片处
方书写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所以处方审核显得至关重要
[1-3]。现对我院2017年12月中药饮片处方从用药适宜性、配伍禁忌、处
方书写等方面进行点评,对部分典型案例分析报道如下,以警示我院医师,提高用药水平。
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2月份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抽取部分不合理处方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点评。
2.
典型案例分析
2.1
不规范处方
2.1.1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处方
1
患者,年龄:55岁,性别:女,临床诊断:胆囊炎,证型:缺,开具日期:2017年12月08日,处方号:20171208000817
处方:柴胡
15g、当归 15g、炒白芍12g、炒白术15g、茯苓12g、生地黄15g、龙胆草 10g、青皮 9g、郁金10g、陈皮9g、木香(后下)
6g
、党参15g、酒黄芩9g、炙甘草3g,5剂。
用法用量:冷水煎服
存在的问题:临床诊断书写不完全,缺中医诊断用法用量不明确。
处方分析:中药方剂处方应明确完整书写中医临床诊断以及相应证型。中医症型诊断对病机和病因进行分类判断是作为开具中药处方的依
据,也是临床药师进行处方适宜性审核的评判依据。本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为
“胆囊炎”,此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没有书写中医病症诊断,并
且也未书写中医证型。其次,处方用法用量书写为
“冷水煎服”,没有明确指明具体用量,如分几次服用,每次服用量为多少。建议:①请医
师补全临床诊断;②明确用法用量。
2.1.2
未按要求注明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
处方
2
患
者,年龄:31岁,性别:男,临床诊断:咳嗽,证型:外感风热,开具日期:2017年12月28日,处方号:20171228000178。
处方:荆芥
10g、防风10g、金银花10g、鱼腥草10g、百部10g、浙贝母10g、板蓝根15g、连翘10g、黄芩10g、山楂15g、六神曲15g、炒
麦芽
15g、桑叶10g、旋覆花6g、桔梗10g,2剂。
存在的问题:未表明中药特殊煎煮要求。
处方分析:处方中旋覆花应包煎,因旋覆花表面生有白色绒毛,如不包煎,绒毛脱落进入药液可以刺激服药者咽喉引起呕吐。因此《中国
药典
2015版一部》规定煎煮是必须包煎。建议:请处方医师注明包煎标注,中药师在发药时应向患者说明特殊煎煮方法。
2.1.3
药物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
处方3
患者,年龄:54岁,性别:男,临床诊断:胃炎,证型:气虚,开具日期:2017年12月28日,处方号:20171228000206。
处方:党参
15g、黄芪60g、炒白术10g、当归10g、茯神10g、酸枣仁15g、木香10g、龙眼肉10g、栀子10g、黄芩10g、绵马贯众15g、柴
胡
10g、炙甘草6g,4剂。
存在的问题:药物超剂量使用。
处方分析:处方中木香、绵马贯众和黄芪超剂量使用。《中国药典
2015版一部》规定木香入汤剂1.5~6克,处方实际用量为木香10g;绵
马贯众入汤剂用量为
5~10克,而处方实际用量为15克;黄芪入汤剂用量为9~30克,处方实际用量为60克。建议:提请处方医师修改用
量。
2.1.4
处方超时间用药未注明原因
处方4
患者,年龄:
49岁,性别:女,临床诊断:不寐,证型:心脾两虚,开具日期:2017年12月08日,处方号:20171208000909。
处方:黄芪
30g、党参20g、白术15g、龙眼肉12g、当归15g、生地黄15g、麦冬12g、酸枣仁15g、茯神15g、远志12g、木香6g、玄参
12g
、甘草3g,10剂。
存在的问题:处方超时间用药。
处方分析: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
医师应当注明理由。本处方开具
10剂且未注明用量延长理由,建议:请处方医师改为7剂,或注明原由。
2.2
用药不适宜处方
2.2.1
适应症不适宜
处方
5
患者,年龄:55岁,性别:男,临床诊断:慢性胃炎,证型:脾胃气虚,开具日期:2017年12月28日,处方号:
20171228000558
。
处方:党参
15g、炒白术10g、黄芪30g、当归10g、茯神10g、远志10g、木香8g(后下),龙眼肉10g、柏子仁15g、海螵蛸15g(先
煎)、延胡索
15g、珍珠母40g(先煎)、首乌藤10g、甘草6g,4剂。
存在问题:适应症不适宜用药、药品超剂量使用。
处方分析: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证型为脾胃气虚,处方开具柏子仁、首乌藤,适应症不适宜,柏子仁的功效为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
汗,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等,首乌藤功效为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
痹痛等。建议:请处方开具医师重新核对处方与患者情况。
2.2.2
用法用量不适宜
处方6
患者,年龄:73岁,性别:男,临床诊断:胃癌术后,证型:缺,开具日期:2017年12月08日,处方号:20171208000690。
处方:浙贝母100g,1剂。
用法用量:热水冲服。
存在问题:用量不名确。
处方分析:处方中用法用量只书写“热水冲服”,没有注明用量。按照处方开具浙贝母100g,理解为一日用量为100g,,为两次服
用,每次
50g,而《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规定浙贝母用量为4.5~9克,处方用量已超过规定用量,容易引起误服。建议:请医师更正用
量。
3.
讨论
通过对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与反馈,当即纠正不合理处方,有效阻止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保障了医疗质量和用药安全,并且
逐步完善院内使用系统,我院中药处方不合格率在显著降低。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中药临床药学还不够完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也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我们应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中药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审核中药处方的能力,提高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水
平。
【参考文献】
[1]
王圣泉,洪利琴.2013~2015年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典型案例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8):104-106.
[2]
钟碧莲,成差群,吴敏华.某三甲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6):155-157.
[3]
张忠元,江泓颖.建立中草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J].西南军医,2016,18(06):594-595.
[4]
马翠珍,杨绍芬.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的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90+106.
[5]
景兴文. 心神宁治疗失眠症心脾两虚兼虚热内扰证48例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