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16到19世纪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演变的趋势
- 格式:docx
- 大小:36.72 KB
- 文档页数:2
一、考题分析目录二、出题意图三、教学建议18. 拉丁美洲与欧洲(12分)18. 拉丁美洲与欧洲(12分)(1)阅读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中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4分)(2)在拉丁美洲,玻利瓦尔被誉为解放者。
结合上述材料和结合时代背景评析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
(8分)(1)阅读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与欧洲文化交流中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4分) 概括时代议题18. 拉丁美洲与欧洲(12分)——第1个问题关键词2:时代议题关键词1:概括(考察提取归纳能力)01 题目分析近代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教会迫害新思想废除奴隶制殖民地独立法国大革命18. 拉丁美洲与欧洲(12分)——第1个问题01 题目分析03 主要问题1.不能表述成句子,议题应该是一个历史概念或问题。
如:启蒙运动及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不提倡)2.完全照搬材料(写材料中具体的事件)不给分,无概括议题。
3.时空定位不准确: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瓦解等。
4.与所强调的时代议题无关:种族歧视、移民问题、工业革命、拿破仑称帝、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宗教色彩浓厚等,缺乏历史发展的眼光。
立意:历史发展大趋势,突破发展中的旧秩序,旧事物。
发展中的变化。
关键词2: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拉丁美洲与欧洲联系--历史事物的横向交流)关键词1:评析(2)在拉丁美洲,玻利瓦尔被誉为解放者。
结合上述材料和结合时代背景评析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
(8分)评析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02 题目分析18. 拉丁美洲与欧洲(12分)——第2个问题——课件来自张逸红老师18. 拉丁美洲与欧洲(12分)——第2个问题02 评分细则1. 民族认同(明确美洲人的概念和玻利维亚人的范围,民族意识,民族国家);或反殖民统治(求民族独立)。
(2分)2.更加明确废除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政体;废除奴隶制。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拉美地区的殖民化三角贸易:主要指17-19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
因其贸易涉及欧、美、非三洲,故称。
过去,欧洲与美洲、亚洲进行着大规模的三角贸易;大西洋三角贸易是指欧洲、西非和美洲之间的贸易。
西属拉美: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入侵。
葡萄牙侵占了巴西,西班牙统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广大地区。
16世纪末,英国、法国和荷兰殖民者经过激烈争夺,分割了圭亚那地区和近海一些岛屿。
从此,全洲进入了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
西班牙先后在南美洲建立了秘鲁(包括秘鲁和智利)、新格拉纳达(包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和拉普拉塔(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3个总督辖区,葡萄牙在巴西建立了总督区。
殖民者用暴力推行各种奴役制度,强迫印第安人在种植园或矿场作无偿劳动,大肆掠夺南美洲的土地和金银财富。
印第安人的家园被破坏,古文明遭摧毁,人口锐减。
为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又从非洲贩入大量黑奴。
宗主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强迫殖民地人民专门生产一、二种能在国际市场牟取暴利的农矿产品,形成单一产品制,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
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也逐渐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的影响:1.处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商业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制度瓦解的转变时期,他对美洲的发现顺应了欧洲资产阶级掠夺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要求。
2.美洲的发现和殖民,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扩大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
3.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在拉丁美洲建立起殖民奴役制度,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每当国家发生灾情后,统治者就下令: “国凶札(五谷歉收,疾疫流行),则无关门之征(征税)” “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铸造钱币)”以及“凡天患,禁贵卖者,使有恒贾(价格稳定)” 。
这反映出当时的统治者( )A. 意识到商品流通对赈济灾荒重要性 B. 规范市场管理以防止商品流通无序化C. 加强财物积蓄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D. 重视商品经济以促进正常的资源流动2. 《商君书·境内》说:秦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在册,一旦死亡就要从名册上除名;云梦秦简中的《秦律·田律》也记载,“入顷刍橐,以其受(授)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刍三石、橐二石”。
这反映出当时秦国A 田地私人占有相当罕见B. 人口控制十分严格C. 百姓兵役负担尤为沉重D. 国家统治能力加强3. 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
进而他又讲:“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
”在此,朱熹旨在( )A. 追求儒家规范的适用性 B. 否定传统礼仪的正当性C. 推动社会伦理的个性化D. 顺应市民生活的世俗化4.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
如表是清代部分时期“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的统计。
据此可以推知( )时期出现次数次/年康熙朝120 1.97雍正朝4613.54的.的乾隆朝64 1.07嘉庆朝100.40A. 社会结构出现根本变革B. 传统经济内部萌发的新因素受益C. 自然经济解体步伐加速D. 人地矛盾激化推动土地制度变革5. 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招生试题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少年严复应试,列为第一,被派往英国留学。
高二历史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第八节:16—18世纪的亚洲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第八节:16—18世纪的亚洲。
二. 重点、难点1. 重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曲折性。
2. 难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情况。
三. 课堂教学:第七节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1. 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十七八世纪,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他们在殖民地强占了印第安人大片土地,建立了享有各种特权的大庄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在庄园里从事繁重的劳动,创造出的财富除供殖民者享受以外,还源源不断地运往宗主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为了把拉丁美洲殖民地永远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对殖民地经济采取严厉的统治政策,除了对殖民地征收沉重的赋税以外,还禁止殖民地生产任何可能与宗主国竞争的工农业产品,也不允许殖民地同宗主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有贸易往来,甚至不准各殖民地之间相互贸易。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经济掠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2. 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3. 法国大革命爆发,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4. 美国独立更是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在这种形势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一触即发。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 海地的独立运动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起义。
杜桑·卢维杜尔领导海地人民废除奴隶制,英勇抗击前来镇压的法国军队,,经过十余年的苦战,杜桑·卢维杜尔也牺牲在敌人的诈术下。
但是,1804年,海地终于赢得了独立,成为拉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海地独立掀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2. 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西属拉美独立战争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三个战场。
第一阶段从1810年至1815年,西属拉美殖民地除秘鲁外,都发动武装起义。
概括16到19世纪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演变的趋势
16到19世纪期间,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经历了以下演变趋势:
1. 初期交往:在16世纪中叶,中国明朝和拉丁美洲开始通过
丝绸之路等航线进行贸易往来。
中国的瓷器、丝绸和茶叶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商品,同时也传入了一些拉丁美洲的商品和文化。
2. 殖民地时期联系的减少:到17世纪和18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进行了殖民统治,并限制了与中国的直接交流。
西班牙和葡萄牙承担了与中国的贸易垄断,限制了其他国家与拉丁美洲的联系。
3. 中国的闭关政策:在18世纪后期,中国的清朝实施了闭关
锁国的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外国人的接触。
这导致与拉丁美洲的贸易几乎中断,中国的联系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
4. 契约法经济的兴起: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开
始寻求自由贸易,并试图重新与中国建立联系。
中国也开始逐渐开放对外贸易,并与拉丁美洲国家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
拉丁美洲国家出口大量原材料,如金、银、石油、橡胶等,而中国则出口丝绸、茶叶等商品。
5. 移民潮与文化交流:19世纪中叶以后,一大批中国人开始
移居到拉丁美洲各国,主要从事农业和建筑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这些移民带来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丰富了拉丁美洲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16到19世纪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经历了由初始交往到殖民统治和闭关锁国再到重新开放贸易和移民潮的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