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国同拉美国家经贸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二届中国与拉美经贸关系国际研讨会主办单位:对外经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北京,2008年11月28日从战略高度看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 宋晓平目前,中拉关系呈现新的发展高潮,经贸关系获得迅速发展。
这方面的几个标志性事件是:中拉贸易去年已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中国与拉美国家自由贸易谈判进程波及各个次地区,形成势头;中国发布拉美政策文件,指导中拉关系包括经贸关系全面发展。
胡锦涛主席出访拉美国家,更为中拉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发展注入巨大活力。
2008年11月20日,胡锦涛主席在秘鲁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发展中拉关系的战略目标:“构筑双方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提出发展包括经贸在内的中拉关系的战略要求:“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合作”。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济互补性为双方构筑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拉美国家有5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宏大;石油及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出口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一些拉美国家的工业体系和结构并不健全,很多工业产品需要进口。
大规模开发拉美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战略以来,在以引资为主的内向国际化不断深入的同时,以对外贸易和投资为主的外向国际化迅速发展,对拉美的贸易和投资呈现空前活力。
拉美市场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保障。
中国越来越重视开发拉美地区的丰富资源,以实现战略资源供应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对巴西、委内瑞拉、智利、厄瓜多尔等国的投资显著增长。
综合性市场开发战略走向成熟。
综合性市场开发战略不仅局限于对拉美商品贸易市场的开发,而且把商品出口与技术、服务、投资等市场全面的综合性开发相结合,亦即以投资促商品出口、商品出口带动投资,呈现贸易和投资相结合和并举的局面。
国家宏观战略目标与企业微观目标形成有机结合。
在“走出去”战略框架下,拉美市场开发超出了企业个体行为,日益体现出国家宏观战略导向。
一带一路加速中国与拉美经济的合作与发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正迅速加速。
这一倡议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中国开拓了新的合作伙伴。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一带一路对中国与拉美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影响。
一、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加强互联互通的目标,其中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
拉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巨大需求,而中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国,可以为拉美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和经验。
通过合作,中拉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以加速推进,促进了拉美国家的发展。
二、贸易合作拓展广度和深度一带一路倡议鼓励各国之间加强贸易合作,中国与拉美国家也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多个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使贸易壁垒得以降低。
同时,中国还向拉美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市场需求,拉美国家的农产品、矿产资源等也得到了更好的出口机会。
贸易合作的拓展不仅加速了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也为双方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三、投资合作增加经济动力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两国间的投资合作,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再限于贸易领域。
中国投资者对拉美国家的兴趣不断增加,涵盖了能源、制造业、金融业等多个领域。
这种投资合作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动力,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同时也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四、人文交流推动合作成果持久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人文交流的重要性,中拉两国间的人文交流也在逐步加强。
通过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拉美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人民也对拉美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兴趣。
这种人文交流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为经济合作打下了持久的基础。
总结起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带来了加速的效果。
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合作、投资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得到了推动和增强。
这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拉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交流。
一带一路与拉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成为国家之间日益紧密的纽带。
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推动全球合作的重要举措,正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作为南北经济合作的重要地区,拉美与“一带一路”合作有着巨大潜力和丰富机遇。
本文将从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等方面探讨一带一路与拉美合作的前景与挑战。
一、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推动经济共同发展。
对于拉美国家而言,这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利益。
拉美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在市场,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提供了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支持,为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中国已经成为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
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拉美国家有望通过“一带一路”获得更多投资和技术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然而,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巨大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
在这一领域,中拉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例如,中国企业参与了秘鲁的雷耶斯港扩建项目、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扩建项目等,为拉美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建设做出了贡献。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拉美地区有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技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区域间的连接性和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促进贸易和经济合作。
三、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促进国家间相互理解和友谊的重要手段。
而中拉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日益密切。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交流在中拉合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中拉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将不断加深。
例如,中拉文化年、中国政府奖学金计划等项目的实施,为中拉两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
中国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多个双边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的达成以及金融支撑条件的日益成熟,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产能合作正成为中拉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
文 / 本刊记者 王芳国际产能合作是近年来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成为我国经济外交的新现象。
一年多来,从东南亚到中亚,从非洲到东欧再到拉美,产能合作在不同大洲的发展中国家“落地生根”。
11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北京举行。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各国专家学者就开拓产能合作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和坦诚的探讨与交流,为中拉关系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今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轨道,双方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同地区建交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对话与磋商机制,双方务实合作日益深化,利益交融更加紧密,中国成为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 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中拉合作进入新阶段说到中拉经贸关系,拉美向中国出口的产品77%是矿产品、燃料、大豆等原材料,而中国向拉美出口的产品中大部分为一般工业消费品。
过去十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带动的巨大需求,铁矿石、石油、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高,给传统的经贸关系带来不菲的成绩。
如今,受全球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因素影响,中拉贸易有所下滑,中拉合作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中拉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它是建立在过去十几年中拉贸易迅猛发展基础上的。
”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说,“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在中拉关系发展历史上,智利以数个“第一”为人津津乐道: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南美洲国家,第一个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签署双边协议、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同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
此外,中国在拉美的首家人民币清算行也于2015年在智利成立。
中国和拉美政治合作的表现
中国和拉美之间的政治合作在近年来有不少表现。
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的例子:
经贸合作:中国是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之间的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对拉美国家提供市场和投资机会,拉美国家出口商品和资源给中国。
中国还积极与拉美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促进双方的经贸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积极参与拉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例如公路、铁路、港口和电力等领域。
中国在此方面的投资和援助,帮助拉美国家提升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
多边合作: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多边事务中保持密切合作,并在一些重要国际机构中保持共同立场。
例如,中国和拉美国家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加强协调,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和利益。
教育文化交流: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也有持续发展。
中国向拉美国家提供奖学金和培训计划,帮助拉美学生前往中国留学。
同时,中拉之间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广语言学习,促进两个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与拉美贸易合作的新纽带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不断加强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
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与拉美之间的贸易合作搭建起新的纽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促进中国与拉美贸易合作的新纽带。
一、背景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间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农产品、能源资源、制造业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由于地理距离、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制约,中拉贸易一直存在一些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提供贸易便利化措施等方式,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二、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包括港口、公路、铁路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中拉之间的贸易通畅度与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促进贸易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中国与巴西合作建设的巴西-秘鲁跨洲铁路项目,连接南美洲大陆与亚洲,将为中拉之间的贸易提供便利。
三、贸易便利化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减少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
例如,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为双方的贸易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促进贸易流通。
此外,中国还鼓励企业加强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使得中拉贸易更为多元化和均衡,进一步推动贸易合作的发展。
四、投资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投资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中国在拉美地区涉足的领域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等。
中国通过直接投资、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为拉美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推动经济发展。
同时,拉美国家也通过吸引中国投资,提供市场与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五、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经济领域推动中拉合作,也在人文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了解得以深化。
这种人文交流不仅有助于增进中拉两国人民的友谊,也为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国与拉美的关系: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与拉美关系迅速发展,双方在经贸往来互利共赢、能源合作优势互补等方面表现出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
但同时,中拉贸易争端呈扩大化趋势,在双边关系中还存在台湾问题和美国因素的消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提升中拉关系,应进一步增强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的了解和互信,坚持以经济外交促双边关系发展,并辩证地对待中美拉三边关系。
这对于推动双方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对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拉美;全球化拉美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近年来,拉美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多元外交活跃,国际社会日益重视拉美地区的地位,中国与拉美大多数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
面对中拉关系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声音。
我们认为,应该把中拉关系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下全面分析。
一、中拉关系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动因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经济的确越来越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
”①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经济上的互惠双赢形成近年来中拉关系稳步发展的最坚实基础。
1中拉经贸往来互利共赢中国与拉美国家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而拉美则地域辽阔,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一些国家签署了多项双边经贸合作协定。
中国从拉美进口了大量的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如石油、原糖、铜材、铁矿砂、钢材、木材和小麦、大豆等产品,使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就使出口大量初级产品的拉美国家直接受益。
同时,中国则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向拉美出口了价格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有纺织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小型农具、自行车、玩具、鞋帽、手工艺品等。
这种经贸往来符合双边贸易的比较优势原则,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