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学互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说明书

一、课型说明

新授课是物理学科的一种重要课型,主要涉及概念新授课和规律新授课,通过课堂教学过程需要完成对概念的认识,规律的分析等。由于是新授课内容,学生是从已知的知识认识过渡到对未知知识的理解,从而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过程,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生活常识的引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致用。在课堂上应重视对概念规律建立过程的体会。学生可以记住结论,但更重要的是体会前人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最终才能提升为一种学习能力。

二、操作流程

(一)课前探学(4分钟)

【目的】

①指出学生学案存在的问题,设计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②通过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解决存在的问题。

【步骤】

①教师下发批改后的学案,指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重点理解掌握的基础知识。

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学生能够完成的问题小组解决。

③提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展示交流或教师点拨讲评。

【注意问题】

①通过学案的批改,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存在的困惑,考查对应掌握内容的记忆情况。

②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存在哪些思维障碍,设计相应的问题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加梯度。让学生顺利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情境。

(二)课堂研学(33分钟)

【目的】

①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设计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完成自学互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②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难点的突破,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③通过解决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步骤】①情境创设,引入课题(约1分钟)。激发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②明确目标,指导方法(约2分钟)。设计合理的情境,问题线索,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

③互助研究,合作探索(约10分钟)。学生的合作研究主要是对观察现象的总结,对比分析,语言表达出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能举例分析,说清楚对问题的理解。

④强化拓展,建构体系(约4分钟)。暴露问题,同时构建整体认知体系。

⑤反馈检测,达标训练(约13分钟)。做到“堂堂清”,及时反馈本节课学习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⑥归纳总结,整合提升(约3分钟)。学生语言表述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理解,写出书面的知识网络图,并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教师设置转换问题,对内容理解进行深层次考查。

【注意问题】

①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多设计生活或实验情境,让学生尽可能体验认知过程,加强对本质的理解。

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适度引导。

③新授课设计的达标训练不易过难,重点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④对学生实施多角度评价,调动学习积极性。

⑤充分发挥“生教生,生帮生”的作用,鼓励学生的互助学习。

(三)课后导学(包含在课后反思中)(约3分钟)

【目的】

①对学生课后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指导,阅读教材完成学案的书写,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学习。

②通过学生的自学,发现问题,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案要做到“四有”。

③学生通过互学,自行解决一部分能解决的问题,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④教师通过学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为二次备课做准备。

【内容】课本第几页至第几页,哪些需要记忆,背出,哪些需要叙述,理解。

【学法指导】

①阅读教材时,边看边画出重点的语句,能够背写出公式,叙述定律。

②学案上的内容能够正确的填写,并完成相应的自学检测,对一些问题能够通过讨论互助学习【学案上交时间】

三、注意事项:

①物理新授课的学习过程是解决旧思想和新知识的冲突和矛盾。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逐步的完善知识体系,将知识纳入到体系中来。深化、完善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探究、建构最有

效的途径,所以在新授课教学中,必须重视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②通过合理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强化。运用口头表达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分析物理问题,在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深刻的记忆,同时充分暴露概念理解中的误区,及时组织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纠正误区,通过“说得清”来验证学生是否真的“听得懂”。

③对规律的认知应用是对学生更高层的要求,也是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过程。要抓住对规律内容、规律形式的正确理解和规律条件的准确把握,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选用解题规律,充分利用训练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完善对规律的理解,做到“写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