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53.07 KB
- 文档页数:7
显示屏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显示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个人电子设备中还是在商业场合中,我们都能看到各种类型的显示屏。
本文将探讨显示屏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显示屏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过去,CRT显示器是主流技术,然而它们庞大且笨重,限制了电子产品的尺寸和设计。
随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出现,屏幕变得更加薄和轻便。
TFT-LCD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广泛应用,成为主流显示技术。
然而,TFT-LCD显示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其对电源的需求较高,同时观看角度也受到限制。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迅速发展,并开始在高端电视、智能手机以及虚拟现实设备中取代TFT-LCD。
OLED显示屏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其自发光特性,不需要背光模块,这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黑色和对比度。
此外,OLED显示屏还具有更广的观看角度,更高的刷新率和更薄的设计。
未来,显示屏技术的发展将继续朝着更加细致和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
目前,4K和8K分辨率的显示屏已经商用化,而更高分辨率的屏幕也在研发阶段。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和更好的图像质量将成为显示屏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同时,灵活显示屏也被认为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目前,柔性OLED显示屏已经开始应用于柔性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中。
柔性显示屏的优势在于可以适应曲面设计和更多的创新应用。
此外,大规模显示屏(Micro LED)技术的进步也有望在未来展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Micro LED显示屏具有更高的亮度、更好的能效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屏技术的候选者。
另一个未来显示屏发展的趋势是可见透明显示屏和折叠屏。
可见透明显示屏可以将图像呈现在透明的玻璃表面上,使得我们可以同时看到背后的物体。
这种技术有望应用于汽车、商业广告和户外显示等领域。
折叠屏技术使得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可以像报纸一样折叠起来,从而在保持便携性的同时扩大了屏幕尺寸。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 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液晶显示技术作为一种成熟、广泛应用的显示技术,在手机、电视、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液晶显示技术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2. 历史发展液晶显示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9年,在那个时候,液晶显示器还只是一个实验室里的小玩意儿,可今天,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用的电子显示技术之一。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液晶显示技术已经成为成熟的技术,并且不断地进行着改进。
在早期的LCD电视机中,采用的是被动矩阵液晶显示技术,这种技术的分辨率大致只有480x320,且色彩表现不尽人意。
随着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逐渐开始采用主动矩阵技术,并且逐渐加入背光源,使得显示效果更为出色。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当今的市场上,以电视机和电脑显示屏为代表的液晶显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液晶显示技术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革新。
3. 现状目前,市场上的液晶显示技术显示效果已经非常出色,同时价格也比较经济实惠。
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竞争加剧,液晶显示技术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也有了不断的提高,并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
4. 趋势未来,液晶显示技术仍将继续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大尺寸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屏以及平板电脑等液晶电子设备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
同时,液晶显示器在电子纸、电子手表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中也有了新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研发与商业应用将更侧重于更高分辨率、更高亮度、更好的可视角度以及更高的刷新频率,以提供更佳的视觉体验。
同时,液晶显示技术的节能优势也将成为关键考虑因素。
5. 结论总之,液晶显示技术无疑是现代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在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在新兴领域中也有了新的应用。
2022电视行业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行业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2022年,电视行业将迎来一系列新的趋势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2022年电视行业的一些重要趋势,包括内容定制化、智能化技术、互动娱乐以及5G技术的应用。
一、内容定制化随着观众对个性化、多样化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电视行业不再只是推送广告和传统电视节目。
2022年将会看到更多的内容定制化,其中包括个人推荐和定制化广告,以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持,电视厂商和内容提供商能够更好地了解观众的喜好和行为习惯,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内容体验。
二、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在电视行业的应用也将成为2022年的重要趋势。
智能电视已经成为主流,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物联网等技术将进一步提升电视的智能化水平。
观众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电视机,订阅节目、调整音量和互动娱乐,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和体验。
三、互动娱乐互动娱乐已经成为电视行业的热门趋势,2022年将会迎来更多创新的互动娱乐形式。
例如,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应用将使观众能够与电视节目和电影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和参与。
同时,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的兴起,也为观众提供了与其他观众共享观看体验和实时互动的机会。
四、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商用化,电视行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变化。
5G 技术的高速度、低时延和高容量将使观众能够更快速地下载和流媒体高清视频内容。
同时,5G技术也将促进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云游戏等高带宽应用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电视娱乐体验。
总结:2022年电视行业将迎来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内容定制化、智能化技术、互动娱乐和5G技术的应用将成为电视行业的重要趋势。
这些趋势将为观众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互动化的电视体验,推动电视行业向前发展。
同时,电视厂商和内容提供商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内容创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电视行业市场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快速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的市场趋势,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高清与超高清电视普及化高清电视技术已成为现代电视行业的标准,超高清电视(4K、8K)技术也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
随着电视屏幕尺寸的增大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清与超高清电视将逐渐普及化。
消费者对视觉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高分辨率的电视画质成为购买电视产品的重要决策因素。
二、智能电视的兴起智能电视作为一种融合了互联网和传统电视的产品,正迅速崛起。
智能电视可以连接互联网,实现电视与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功能和内容。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电视观看电视节目、在线影视、玩游戏、浏览网页等等。
智能电视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未来电视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内容付费与自制剧兴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视频点播服务兴起,内容付费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通过付费订阅或单片购买,用户可以观看更加高质量、多元化的内容。
同时,自制剧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通过独家自制的电视剧,电视厂商可以吸引更多用户,拓展自身的市场份额。
内容付费与自制剧的兴起将带动电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电视行业的应用正在逐渐崛起。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沉浸式地体验电视节目或游戏。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互动体验。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为电视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五、广告变革与个性化推荐随着用户观看习惯的不断变化,传统的电视广告模式正在逐渐面临挑战。
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兴起将为广告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和观看习惯,电视厂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广告推送,提高广告投放的效果和用户体验。
六、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在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重要关键词。
电视产品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处理都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
电视厂商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电视新技术及其未来发展电视新技术编码技术:○1帧内DPCM,利用帧内相关性DPCM编码,如果预测信号与实际信号一帧内的同一行中,则为行内预测(一维预测),二者不在一帧内的不同行中称为帧内预测(二维预测)。
○2帧间DPCM,采用帧预测器组成帧间DPCM.○3正交变换编码:利用图像像素的相关性,将空间域的电视图像信号变换到由正交矢量定义的变换之中,去除相关性已达到频带压缩目的。
○4采用亚奈奎斯特取样编码:由fs>=2fm,利用梳状滤波器滤除混杂叠波。
提高电视伴音质量新技术:○1环绕声技术,利用环绕声产生电路对立体声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环绕声效果,也可对单声道信号进行处理,产生伪立体声信号。
○2超低音技术:采用优质扬声器和特殊扬声器箱进行处理。
利用超低音处理电路将伴音信号中30-120Hz的低音成分加以提升和放大,并通过超低音音箱重放出来,信号中高频被抑制,低音成分得到提升,经前置和功放推动低音扬声器系统发音。
○3模拟多伴音技术:利用频率分割副载波方式和双载波方式对伴音信号进行处理,采用分段压缩技术将数字伴音信号进行压缩。
其它技术:○1利用A/D转换器将模拟彩色全电视信号变换成数字彩色全电视信号。
○2利用扫描电路倍频技术:用隔行扫描法将一帧图像分为奇数和偶数场强,场频50Hz,帧频25Hz。
对电视而言虽高于临界闪烁频率,满足人眼对电视图像需求,但亮度频率却降低了一半,易造成视觉疲劳。
可利用场内行插入法、帧内场插入法二倍场频读出法(低速写入、高速读出)进行消除。
○3NICAM(丽音)方式,NICAM(Near Instantaneous Companded Audio Multiplex)即瞬时压扩声音多路复用。
NICAM方式中新增一数字化载波、采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方式,一个载波可传送2路数字声音信号、可传送立体声信号,也可作两个独立声道使用,即NICAM方式中共有3个不同的信道。
○4改良清晰度和扩展清晰度技术,即对现有电视制式电视图像质量的改进进行研究,出现了IDTV和EDTV电视。
我国平板显示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作者:王平,项志伟,胡进,乔菲来源:《饮食科学》 2016年第11期王平项志伟胡进乔非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平板显示行业,尤其是液晶显示产品(LCD)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当前产能分布格局、技术水平和行业特点,预测了平板显示行业未来产品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平板显示;液晶;LCD21世纪初以来,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平板显示器件以其轻薄、大尺寸、高分辨率、低能耗等优势迅速替代了CRT(阴极射线管)球面显示器,推动显示产业进入了平板显示时代。
一、我国平板显示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出现的平板显示技术可分为三类:被动发光型,真空荧光粉型和电致发光型。
被动发光型主要有液晶显示(LCD)、电泳显示(EPD)、背投(RPD)等。
真空荧光粉型主要有真空荧光管显示(VFD)、场发射显示(FED)、等离子显示(PDP)等。
电致发光型主要有电致光显示(ELD)、发光二极管显示(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
在平板显示技术发展进程中,PDP曾经一度领先于LCD,但随着工艺和技术的发展,LCD后来居上,在性价比、分辨率、耗电量、屏幕尺寸多样化等关键指标上全面超越PDP,逐渐成为平板显示主流技术。
我国内地LCD技术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和清华大学开始从事LCD 产业研究。
90 年代,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先后完成TN-LCD(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单色)和STN-LCD(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的研制开发工作。
1998 年,吉林彩晶建立国内第一条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并于2000年开始生产小尺寸的TFTLCD。
2001年开始,京东方、上广电等开始建设五代线(液晶面板生产线世代是根据玻璃基板的大小来划分的,世代越高,玻璃基板尺寸越大)。
2009年,内地掀起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建设高潮,内地TFT-LCD开始强势崛起。
电视的演变发展趋势
电视的演变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清和超高清: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电视分辨率越来越高,从传统的标清电视演变为高清(HD)电视,再到现在的超高清(UHD)电视。
高清和超高清的电视具有更清晰的图像和更丰富的色彩,提供更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2. 网络和智能化:现代电视具备了网络连接和智能功能,可以通过互联网收看各种在线内容,如视频流媒体服务(Netflix、YouTube等)、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
智能电视还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或手机应用进行操作,实现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
3. 薄型化和曲面屏:随着显示器技术的进步,电视屏幕变得越来越薄,同时也出现了曲面屏电视。
曲面屏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增加观影的沉浸感,而薄型化则使得电视更加轻便易携。
4. 3D和虚拟现实(VR)技术:一些电视开始加入3D和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可以在家中获得更逼真的视觉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使观众感觉自己置身于电影或游戏的世界中。
5. 智能音频和音响:电视不仅致力于提供出色的图像质量,也越来越注重音频效果。
一些电视配备了高品质的扬声器和音频解码技术,甚至可以通过连接外部
音箱来实现更好的音效。
总体而言,电视的演变发展趋势是朝着更高清、更智能、更逼真的方向发展,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
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电视技术是近代以来科技领域里最具革新性的领域之一。
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到高清电视,电视的技术发展进步一日千里。
而未来几年,电视行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本文将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主题。
一、4K和8K电视技术在过去几年中,4K电视正变成市场主流,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
4K技术是指电视机分辨率是高清电视的四倍,它能使片源更加细腻,提供绝佳的视觉体验。
随着4K价格的下降,人们应该会逐渐追求更高的分辨率,这就是“8K电视技术”。
虽然8K电视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更为真实的体验,但是目前市面上的8K电视仍然是少数,并且其价格较高。
另外,由于8K素材的不足,因此现在使用8K电视的用户还是非常有限。
然而,这一局面看来很快就会改变,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很有可能会推高4K和8K电视的需求和成长。
二、智能电视电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视频播放机器,它变成了一个娱乐平台和信息中心。
现代化电视如今已经有了“智能”功能,包括互联网接入、智能语音控制和应用的安装等等。
这些技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便利,包括智能家居和智能办公等。
智能电视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把电视变成更为方便和细节化的娱乐办公中心。
三、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过去几年中发展迅速,正逐步进入家庭娱乐市场。
电视生产商如 Sony、LG 以及 Samsung 已经开始用虚拟现实技术配合他们的电视,将用户带到一个更为身临其境的娱乐行业。
虚拟现实能够在电影、文化和教育内容方面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
就目前而言,虚拟现实技术作为电视娱乐市场最新的一项技术,定位在娱乐体验和全新视听体验的领域。
四、曲面电视曲面电视的出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宽广,更有深度和娱乐体验的观赏境界。
另外,曲面电视看起来比扁平屏幕更时尚、精致。
曲面电视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在未来数年中应该会进一步发展成熟和完善。
总结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的变化,电视技术已经成为一个价值不断提升的领域。
电视机的发展趋势电视机作为家庭娱乐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发展趋势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品质观看体验的不断追求,电视机的发展正在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高清晰度是电视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高清晰度电视机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细腻的画面,使得观看者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画面中的细节。
目前,高清晰度电视机已经逐渐普及,而超高清、8K电视机也已经开始进入市场。
未来,电视机的分辨率还将进一步提高,使得观看者可以获得更加逼真的观影体验。
其次,智能化是电视机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智能家居的不断普及,电视机正越来越多的具备智能化功能。
智能电视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手势识别等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同时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内容推荐和个性化定制。
未来,电视机还将进一步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整合,构建起更加智能化的家庭生态系统。
另外,超薄、轻薄化也是电视机发展的趋势之一。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机的厚度正逐渐减小。
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超薄的OLED电视和量子点电视,其厚度不到几毫米,重量也相对较轻。
未来,电视机的体积和重量还将进一步减小,增加其悬挂、移动等使用方式的便利性。
最后,多功能化是电视机发展的另一个趋势。
除了作为电视节目的播放设备外,电视机正在逐渐发展成为多媒体终端。
现在的电视机已经配备了各种接口和功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游戏机、手机等其他设备,实现视频、音乐、游戏等不同娱乐内容的播放。
未来,电视机还将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实现更加多样化的娱乐体验。
综上所述,电视机的发展趋势包括高清晰度、智能化、超薄轻薄化和多功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电视机将会越来越逼真、智能、轻薄和多功能。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意味着更加丰富多样的观影体验和更加便利的使用方式。
平板电视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简介以液晶、等离子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机正迅速走进中国家庭,平板电视凭籍先进的技术性能,超薄时尚的外型,市场上可谓风光无限!尤其在大中城市中已有盖过传统的CRT、背投电视之势!各大商场中的产品种类、规格琳琅满目,各种技术概念更是百花齐放!可以说,“技术”是平板电视兴起的主要因素,但是,平板电视技术到底有哪些关键,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就让我们一同来解读!一.技术层级从平板电视的整体技术来说,应该分为三个层级,即技术标准(系统)、核心部件技术、整机应用技术。
三个技术层级由不同类型的机构和厂商所主导,目前还很难找到可以完全通吃的厂商,所以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独特的、差异化的技术竞争力是彩电厂商的主要课题。
“技术标准”中由国家相关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国外专利厂商主导着,国内彩电厂商也在逐步在参与到国家、行业的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比如AVS和闪联,但都还在起步阶段。
“核心部件技术”则基本被国外厂商控制,韩国、台湾、日本垄断着全球95%以上面板供应,国内厂商(BOE/SVA)正逐步投入到面板行业,但规模较小,上游产业链还不完整;芯片部分国内仅有几家中小规模芯片商推出了自有知识产权的控制芯片和数字电视芯片并实现了量产,彩电厂商中海信不久前成功开发了自己的视频芯片,SVA也实现了部分中、低端视频芯片的小批量产,其他如TCL、长虹也都开始投入研发。
核心部件国内厂商虽然都还未实现规模效应,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产平板电视机将会越来越多的拥有国产的面板和芯片!“应用技术”方面彩电厂商实主导力量,从电路及工业设计,到软件设计调整及多媒体功能开发都是彩电厂商的强项,平板电视机的产品差异性也都由其决定。
二.液晶、等离子电视机当前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技术标准”属于电视系统层面,适用于所有技术类型的电视机,所以我们在这里不做重点讨论,而主要讨论核心部件及应用技术层面。
1.液晶、等离子电视面板主要技术状况面板是平板电视机中最为核心的部件,要占到整机成本的65%~70%左右,面板技术水平决定着电视机基本画质、清晰度、寿命、功耗等主要指标。
①液晶电视面板在亮度、清晰度、功耗等方面相对PDP及其它技术都比较有优势,但是在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上以及响应时间方面都较差一些。
在色彩饱和度方面,当前的主要液晶电视面板只能达到NTSC70~80%左右的水平,而CRT电视、等离子电视都可以达到NTSC90%左右。
“NTSC比”直接影响色彩的还原程度,即颜色是否逼真亮丽。
为了提高这一水平,目前三星、LG、友达等液晶电视面板厂商正在以新的冷阴极灯管或LED背光源,搭配更精进的彩色滤光片(CF),大幅提高当前液晶电视的色彩饱和度,两三年内有望达到90%以上。
另外,液晶电视面板的响应时间和对比度有也有等改进。
目前液晶电视的主流响应时间是12毫秒,运动画面质量较等离子差一些,未来两年内这一数值将降为5毫秒左右。
液晶电视对比度现在为800:1,由于背光源一直处于开启状态,在暗部不能做到全黑,使得在画面暗部的层次感不是很好,预计到2007年通过降低黑场亮度将实现1000:1以上的对比度。
而液晶电视面板原来较弱势的可视角度已经通过如IPS、MVA、FFS等宽视角技术得到改善,基本都可以到170o 左右。
②等离子电视面板的功耗过高、分辨率低一直受人诟病,各厂商一直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等离子电视(42寸)标称功耗都在300W-350W,比同尺寸液晶电视的标称值高80W左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等离子的功耗是随着画面亮度变化。
未来将通过提高发光效率,降低驱动电压及改进扫描方式来降低功耗,三年内可以降低到接近200W左右。
就分辨率而言,国内主流的等离子电视的分辨率是标清水平(SD)的852×480。
852×480的等离子电视因为不能完整地输出图像格式为1920×1080i 的高清晰度节目内容,本质上还不能称作高清电视。
以目前主流的42英寸为例,屏幕物理分辨力能够达到1024×768高清显示水准(HD)的实际上还不到4%,但50英寸这个层面,等离子都可以实现高清显示。
另外FHP(富士通日立)的“Alis”等离子面板分辨率标称为1024×1024,但实际物理分辨率是1024×512,由于采用独特的双向放电方式,使得图像分辨率达到1024×1024,Alis是否属于真正的高清显示,一直有些争议,我们认为就实际画面显示效果来看Alis与HD面板基本相当的。
现在高清等离子电视价格还很高,随着国内外电视厂商的逐步推广和等离子电视迫于大尺寸LCD电视的市场威胁,高清水平的等离子电视将越来越多。
等离子电视面板在对比度和色彩方面的表现是最为优异的,不管画面的暗部还是亮部层次感都非常好,色彩还原度很高,运动画面也没有拖尾或发虚现象。
但是,等离子面板虽然对比度、亮度的标称值很高,由于整机应用时面板前面需要加一块滤光镜做电磁辐射隔离,使得整机实际值衰减了一半。
目前国外电子玻璃厂商和面板厂商都在开发薄膜型滤光镜或者将其与面板的前玻璃板融合到一起,这样一方面提高透光率(实际亮度、对比度提高30%)另一方面成本也可以降低很多。
液晶电视面板和等离子电视面板技术两者相比各有优势,液晶在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而等离子在白场亮度、分辨率都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未来液晶电视以其尺寸兼容性和综合性能无疑将成为主流电视技术,而等离子电视在40英寸以上大尺寸电视领域更有优势,两者将共同发展,各有精彩!2.主要视频、音频处理芯片技术视频、音频处理芯片的作用是将各类来自有线(无线)电视、影碟机、电脑的图像和声音信号经过内部处理、调整输出到面板显示以及音箱发声。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DCDi、3D梳状滤波器、BBE/SRS音效等功能都是通过这些芯片来实现的。
芯片性能的高低以及应用的水平决定着画面质量和声音效果。
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机使用类似的主要芯片。
未来芯片发展将逐步趋向更高的集成度,也就是将两个甚至更多的芯片功能整合成一颗芯片,比如将前段的ADC、DVI、VideoDecoder整合为一颗芯片;还有一种超级单芯片,把所有主要的视频芯片ADC、DVI、VideoDecoder、De-Interlacer和Scaler以及音频处理芯片和MCU全部集成。
集成度提高后不但可以降低成本,也使得整机电路方案的设计难度降低。
同时,芯片也将有更强的图像调整和校正能力,更好的运算能力和更高清晰度信号处理能力、输出更多bit数的信号、增加数字电视(DTV)的解码及处理功能,呈现更逼真艳丽的画面和实现更多的功能。
类型名称前段ICY/C分离芯片,ADC(模拟-数字转换芯片),DVI(显卡数字信号接收芯片)中段ICVideoDecoder(数字视频解码或模拟视频解码芯片),De-Interlacer (去隔行扫描,将隔行扫描转换成逐行扫描)后段ICScaler(缩放器、控制芯片)、LVDS(低电压差分信号界面,将信号送至面板)音频ICAudioProcessor(音频处理芯片),AudioAmplifier(音频放大芯片)BBE处理芯片,SRS处理芯片整体支持MCU(微控制器),Memory(内存芯片)3.应用技术①整机电路方案;软件设计应用于平板电视机的芯片主要有十几种,每种芯片的主力厂商有3-5家,彩电厂商需要从这些芯片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配置,电路方案既要考虑可实现哪些功能以及可达到的画面质量同时也要考虑成本的经济性。
设计师们必须将方案做不断的优化,配合整机的结构设计、将各种干扰信号对画面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抑制电磁干扰(EMI)、性能优化以及保障整机的可靠性;两家彩电厂商可能采用一样的电路方案,但是画面质量、效果却可能有很大差异,这里面软件设计水平及色彩调整的能力的高低至关重要。
软件设计与芯片性能配合得好,画面能更清晰,动态效果及层次感更好,人像的肤色更逼真。
同时软件设计也可以实现功能菜单易操作性以及人性化的小功能(如智能音量、防画面灼伤等)的差异化。
②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以日本、韩国的厂商水平最高,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彩电厂商的设计能力已取得显著的进步,不断有时尚、独特的外型设计和高水准的整机结构设计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平板电视机由于使用了超薄型的面板所以整机厚度仅为9-12cm左右,而且大尺寸产品应用越来越多(30-50英寸),同时,为了配合高端电视机的定位,平板电视机的工业设计一直都是以精致、典雅、时尚为特色。
2002、2003年平板刚刚出现的时候,面框采用高级工程塑料搭配纯黑色和银色两种色系彰显高贵气质,机壳泽则采用一体式的金属结构,信号接口都置于后侧底部;2004年,平板电视机进入更多的家庭,开始出现了亮银色铝饰片面框以及高亮漆等这样的时尚造型;而2005年已经开始流行黑色压克力板以及多层叠、弧线等集时尚与典雅的造型,实现了与家居更好的匹配。
信号接口开始出现了多组分离方式,部分接口设计到机身的两侧或者前方下侧,使得消费者操作更加便捷。
功能按键也从传统的轻触按键式开始出现了感应触控式。
可以说,目前市场上国内外各厂商推出的平板电视产品之工业设计是各具特色,都非常的有吸引力,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是各厂商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式。
未来几年平板电视机的工业设计,将朝个性化(适应不同消费群体)、创意化(融合及移植更多的新设计理念)、人性化(更便捷的操作)方向发展,同时也将应用更多材料(或多种材料结合)和更多的喷涂及结构工艺,为人们呈现更丰富多彩的视觉冲击以及为家居增添新的元素。
③多媒体及3C功能应用平板电视出现后,愈加使家电产品和IT产品的概念趋向融合,可以接驳更多的信号源和信息源,除了基本的电视机与影碟机外,机顶盒、电脑信号、各种存储卡、内嵌DVD/DVR/EVD、TPTV(网络电视)、无线接收等新功能和新应用越来越多。
这些应用技术的开发将成为彩电企业产品差异化的重要因素,虽然这些3C应用技术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相信未来3~5内会随着国内数字电视的开播以及网络融合的趋势而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平板电视由于超薄、大尺寸、清晰度高等特点,成为客厅电视机的首选,随着技术的发展,平板电视机必将成为家庭多媒体信息中心。
国外彩电厂商如松下、三星、飞利浦都拥有很强的技术优势,自己都可以开发、制造核心部件(面板及芯片),整机应用技术也引领着行业的发展,甚至也有参与到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
国内厂商如TCL、海信、康佳等整体技术开发能力虽然较弱势一些,但近些年来进步是非常迅速的,应用技术取得了很多突破,核心部件正逐步投入开发,技术标准也正逐步参与。
平板电视机未来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来自品牌、渠道、价格的竞争力,而长远的优势则必须在技术开发能力方面有不断的创新与突破!平板电视机的“核心技术能力”是“核心部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能力,目前关于国内彩电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能力的论断已无需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