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10-04-23 20:51:19.0 互联网提供

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属地方(省级)管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理应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在学校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最佳场所,是其它教育科目所不能代替的。通过信息技术课的教育过程,使每个学习者,在运用、管理、评价和理解信息技术等方面具有高度素养。

信息技术属于技术类课程,在目标上强调对事物的改造使之适应人们的各种需要。信息技术教育过程的着力点以设计为基本特征。

作为与课程整合的有力工具,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是实现与其它许多科目领域整合的先决条件。

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基础,依赖电子技术与软件基础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课的内容设置和课程实施是与时俱进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流行性。

基本理念

(一)信息技术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有学生不论处在何种环境,不论其个人特征如何,都应该有机会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以使自己具有适应时代需要的信息技术素养。在课程实施中既要注意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又要恰当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发展与统一要求的矛盾。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所规定知识水平和各种

能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最后结果是: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够做的事情,而不是学习这些东西的方式和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应知应会”。

(二)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原则,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考虑课程内容,关注和尊重学生在探究、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和承担责任等方面的需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把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点。

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心理,在受教育过程中应当达到的目标一般分为三个领域:由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知识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的认知领域;由价值观,判断力和个性发展等目标组成的情感领域;由模仿、操作等各种技能目标构成的动作技能领域。在每个领域分类中,根据认知逻辑关系又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层次,详见附表。

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抓住学习要点,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判断,教师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行为来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即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使学习者正确把握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目标应以学习者的行为来表述。也就是采用行为动词来表述学习者的学习结果。

课程目标:具有良好的科学与技术素养,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每个公民

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是当今所有的人必须掌握的一门通用技术,社会的各个应用领域对每个人提出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在各种场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根据资源配置管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以与时俱进、日益深入的思维方式理解信息技术的能力;明智的评价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科学与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科目,它担负着使学生具备良好信息技术素养的教育责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

(一)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工具,概念和本领,理解构成信息技术的基本要素,知晓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形成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框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和系统,形成自主构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体系,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三)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通过各种设计活动,能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现某种需求。

过程与方法

(一)认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义,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逐步实现。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通过探究性活动完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自己发现的新问题或某种需求,并能使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①信息与信息社会。

②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③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⑤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①汉字输入。

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③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④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⑤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①文本的编辑、修改。

②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①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②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③数据的表格处理

④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①网络的基本概念

②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③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④电子邮件的使用

⑤网页制作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①多媒体介绍

②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③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④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②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③计算机软件系统

④计算机安全

⑤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⑥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新教材分析

适用年级:教材共三册,分别适用于初中一、二、三年级。

教学内容:全面体现教育部的模块要求,遵循科学性,符合教学规律。

教材特色:

1. 从小学课程的以兴趣为主过渡到培养操作性、技术性,自主吸收知识的能力。对于小学未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在《教学指引》中已含有如何衔接本课程的“前导知识”的内容,由教师安排过渡知识的教学。

2. 通过“章”、“节”建立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线的知识体系。

3. 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体系均力图体现实践导向法的现代教育思想,促使教师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4. 对于理论性的内容通过图示化、讨论化的形式表达,实现抽象概念的可视化。课程以图解、例子、动手练习为主线,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对于软件使用的内容,避免成为软件说明书和枯燥的菜单介绍,而是通过实现例子的过程学习操作和设计。

风格主线:

1.初中版的风格是从兴趣、知识型向技术、理论型转移。

2.适应初中生的思考水平,在展开讨论、协同训练中进行学习。

3.为初中生升高中、升职中、就业三方面作准备。

4.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寻找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支持其它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