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电影欣赏

  • 格式:docx
  • 大小:20.2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欧美经典影片解析

教师:

标题:

班级:

姓名:

由《肖申克的救赎》看欧美监狱类电影

欧美电影种类繁多,爱情片,恐怖片,战争片,动作片,喜剧片,犯罪片,科幻片等等都是其中的大类。但其实到了现在电影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种类界限了,在一部经典的电影中,往往都会融合好几种元素来丰富电影的内容。

我选这个题目来做,倒不是特别喜欢监狱题材电影的缘故,而是我对《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有些情有独钟。

首先来讲一下欧美监狱题材电影的定义与发展吧(因为百度了一下没有找到专业的分析,所以只能凭我自己的认识来粗浅的讲一下了)。监狱片不是电影的一个专门的大类,而是以监狱为背景融合了犯罪,暴力,爱情,伦理等多种元素的一类特定的电影,其主要基调一般有越狱,复仇,救赎,批判,人性等等其中根据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伯爵》改编的同名电影可以算是这类电影的开山之作了,其作的越狱情节基本奠定了这类电影的主要基调。

其后《死囚大逃杀》,《肖申克的救赎》,《越狱》等经典影片层出不穷。另外大热美剧《越狱》更是连播四季,将监狱题材推到了炙手可热的地位。

下面就由我来具体回忆和解析一下我心中永恒的经典《肖申克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我第一次看是高一的时候,这是我第一次真真的被一部电影打动而以致沉浸其中。我记得当时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有大概20多分钟的时间坐着一

动不动,只是静静地回味感慨着,主人公Andy一句“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希望是件好东西,也

许是最好的东西,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一直不停的回荡在我的耳畔,久久不息。

《肖申克的救赎》1994在美国上映,感动征服了无数人,那一届奥斯卡的无冕之王(不幸败给当时大牌云集,如日中天的《阿甘正传》)。但正如电影中所说的“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这部电影之后不断地被人们推崇解读再推崇,影响力与日俱增,多次被各大排行榜评为“世界100部经典电影”之首,“男人一生必看的三部电影之一”…………

《肖申克的救赎》由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的原著改编而来。大致的剧情是:年轻有为的银行家Andy被指控谋杀自己妻子和其情夫,含冤进入了人间地狱肖申克监狱,在狱中Andy认识了老大哥式的狱友Red 和被体制化的Brook,也受到了姐妹帮的骚扰欺凌,更承受了监狱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巨大摧残,最后Andy选择用越狱的方式重获自由。

“肖申克监狱”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与外界的集权社会的象征,典狱长无疑就是里面最大的独裁者,狱警们则可算是残酷的管理者和剥削者,而处于底层的囚犯们则毫无人权,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安迪,年级轻轻就已是一家大银行的副总裁,这之前的人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可是却在事业得意之际遭到妻子的背叛并因此含冤入狱(而且是暗无天日,完全看不到希望的肖申克),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别说一觉不振就是自寻短见也不为过。可是本片主人公安迪确与狱中那些浑浑噩噩的人不同,因为他有一样东西是肖申克监狱其他人没有也不敢有的-------希望和自由(本片的灵魂)。

一.自由!影片中有这样三个场景:一个是这样的,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囚犯干完活后,在屋顶闲散地坐着,很悠然地喝着安迪可以说是用生命换来的冰镇啤酒,享受着温暖悠闲的阳光,那就仿佛是在自家的屋顶上一样,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自由……

另一个场景里,在安迪打开音乐后,监狱里响起了莫扎特的音乐,高亢优美的声音在监狱上空回荡起来,所有人,包括囚犯和狱警,在那一刻都朝向音乐传来的方向,安静的聆听,忘掉了高墙的束缚……

还有一个场景,安迪经过自己的不懈地努力终于建成了当时英格兰当时最好的监狱图书馆,囚犯可以像自由的人一样,在图书馆里获取监狱外自由的空气…….

安迪所做的这一切:冒着生命的危险只为同伴争取一段自由自在地喝酒的机会;宁可得罪典狱长和那个极其恐怖的狱警,只是为了囚犯感受到音乐里的那种自由的感觉;十几年如一日地写信,最终建成了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在安迪看来,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两个字,那便是“自由”。人活着不能失去自由,即便是在监狱里,也应该尽力为自己争取自由。

影片有两个对自由的限制因素:一个是监狱;另一个便是体制化;监狱是从肉体方面来限制一个人的自由;而体制化则是从灵魂,精神上对人自由的限制。影片强调的便是体制化对一个正常人的伤害。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出自瑞得的话:“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it ,enough tim e passes…you get so ,you depended on them , that is institutionalized.(起初,你讨厌它,然后逐渐地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照它,这就是体制化)。影片中一直试图给我们展现一个被强烈体制化的世界(监狱),典狱长,狱警以及监狱里的各种制度等等,都成了这种体制化(同化)的工具。最可怕的是当慢慢的大部分人都“适应”了这种体制后,便不会再有人试图去怀疑和挑战它,除了安迪!这多么像我们现在的真实生活啊!我们一开始会去抱怨生活,可是最后大部分人却还是选择了去适应生活,做了生活的奴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体制化。

二.希望!比爱情更可贵的是自由,那比自由更珍贵的就只有希望了。影片有这样三个相互比较的人物:

一个是老布:在监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图书馆管理员老布,好不容易获取了自由,可是出狱后,整日里却生活在惶恐与迷茫中,最终在极度压抑和忧郁中,草草地了解了自己的一生。

一个是瑞得:出狱后的瑞得,也面临着和老布几乎一样的心境,只是他心里或多或少的还存在那么一点希望——有曾经答应安迪的一个承诺,于是最终活了下来。

另一个就是安迪,他经过自己的不懈的努力,钻过500码的污水管道,终于获取了自由。在倾盆大雨里,酣畅淋漓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幸福的张开了双臂……

这三个场景其实是在问我们:为什么同样都是获取了自由,但为什么三个人却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这便是由于“希望”的缘故。在安迪的心中一直就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希望,而且他也一直在为自己的希望努力着——每天晚上都要用那个小锤去挖瑞得认为几百年也挖不穿的墙壁。而对瑞得和老布来说,在体制化下他们早就放弃了希望,在他们看来希望只能让自己更痛苦。瑞德说:"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