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表面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4
对碳纤维表面处理的认识与理解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纤维材料,因其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然而,碳纤维表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和表面能,与其他材料接触时易产生剥离、分层等问题,因此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碳纤维表面处理的认识与理解进行详细阐述。
一、碳纤维表面处理的必要性由于碳纤维表面的亲水性和表面能,对各类粘接剂的黏附能力强,同时对于各种腐蚀环境的敏感度也较高。
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碳纤维经常需要和其他不同材料进行接触,如金属、陶瓷等。
此时若没有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易造成产物剥离、结构松散、化学腐蚀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二、碳纤维表面处理的方法1、物理处理:该方法主要包括氧气、等离子体、激光等方法。
其中,氧气处理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
氧气在高温下与碳纤维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改善纤维表面亲水性,增加其表面能。
等离子体、激光处理也能有效地改善碳纤维表面性质。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研磨、喷砂等方法将碳纤维表面的油污、杂质清除,提高其粘接性和耐腐蚀性。
2、表面涂层:这种方法是通过在碳纤维表面覆盖一层特殊涂层,来改善其表面性质。
常用的涂层有聚合物、金属、氧化物等,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材料的涂层。
例如,以聚合物涂层为例,可以通过电泳沉积、喷涂等方式在碳纤维表面涂覆一层聚合物薄膜,以增加碳纤维表面的粘接力和耐腐蚀性。
3、化学处理:该方法通过在碳纤维表面引入一些化学物质,改变其表面性质,以提高其粘接性和耐腐蚀性。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表面喷涂、表面改性等。
例如,采用表面改性法,可以将碳纤维表面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增加其表面的化学反应活性,改善其粘接性和耐腐蚀性。
三、表面处理后的碳纤维性质变化经过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其表面能被有效改善,亲水性变强,粘接力和耐腐蚀性能都能得到提高,从而可在更广泛、更复杂的应用中发挥更为优异的性能。
四、总结碳纤维表面处理是当前碳材料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完善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表界面性能至关重要,是碳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必经之路。
第一章玻璃纤维表面处理§1-1 概述1、意义:纤维——基体界面的结构和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起主要作用。
如断裂、韧性、腐蚀、刚度、膨胀等。
§1-2表面复合材料的结构1、结构:数种弹性性能不同的材料薄片交替铺叠而成。
如:B’2、决定因素:纤维的原子排列,化学性能高分子基体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例:纤维的高模量、高强度性能使它成为理想的负荷载体,但必须有一种模量较低的基体把它牢固地粘结起来,使任何一根纤维的断裂,对整体的强度影响不大。
这就要求纤维对基体有良好的浸润性,但玻纤和碳纤对树脂的浸润性是相当差的,表现在层间剪切上。
§1-3处理剂作用理论1、耦联目的:增加玻纤与树脂间的粘结力2、耦联作用:耦联剂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官能团,一端亲玻纤,一端亲树脂。
从而起到玻纤与树脂间的桥梁作用。
3、耦联机理:不吸湿,带羟基SiO2,Al2O3,Fe2O3—M—OH, M=Si, Fe, Al玻纤表面分布基团水合完以后,留下来由不水合氧化物网络构成的疏松表面。
吸水基,形成水合氧化层※耦联剂的主要功能是在纤维表面的氧化物分子团和树脂的聚合物分子之间建立很强的化学键合,产生很强的耐水键。
※耦联剂的部分作用是提高表面能以保证树脂很好的浸润。
§1-4处理剂种类和作用机理1、种类有机硅烷型,非有机硅烷型2、通式R——SiX3与聚合物作用端与Si键合的可水解基团3、作用过程(1)水解R—SiX3+H2O R—Si(OH)3+3HX(2)与纤维表面羟基结合R RHO—Si—OH HO—Si—OHO OH H H HO OM M玻纤(3)脱水R R聚硅氧烷层HO—Si—O—Si—OHO OM M玻纤(4)与树脂结合R基团与树脂基团相似相容R RHO—Si—O—Si—OH 刚性键O OM M玻纤(5)克服刚性键第一、形成改性区——改性树脂区——机械性能介于纤维和树脂的机械性能之间。
等离子碳纤表面处理效果英文回答:Plasma Carbon Fiber Surface Treatment: Benefits and Applications.Plasma carbon fiber surface treatment is a versatile and effective process that enhances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s, making them more suitable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treatment involves exposing the carbon fibers to a plasma, which is a highly ionized gas,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e plasma interacts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fibers, altering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reating a thin, uniform layer on the surface. This lay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carbon fibers, including their wettability, adhes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Benefits of Plasma Carbon Fiber Surface Treatment.Plasma carbon fiber surface treatment offers numerous benefits, including:Improved wettability: The treatment creates a more hydrophilic surface, which allows liquids to spread and adhere more easily. This enhanced wettability is crucialf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adhesives, coating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Enhanced adhesion: The modified surface layer improves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carbon fibers and other materials, such as metals, ceramics, and polymers. This enhanced adhesion is essential for creating strong and durable composites.Increas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treatment can increas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carbon fibers, making them more suitable for electr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electrodes and conductors.Tailorable surface properties: The parameters of the plasma treatment, such as the gas composition, pressure,and exposure time, can be adjusted to tailor the surface properties of the carbon fibers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Applications of Plasma Carbon Fiber Surface Treatment.Plasma carbon fiber surface treatment has a wide rangeof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Aerospace: Treated carbon fibers are used inlightweight and high-strength aircraft components, such as wing spars and fuselage skins.Automotive: The treatment improves the adhesion of carbon fibers to metal frames, reducing the risk of delamination in vehicle bodies.Electronics: Treated carbon fibers are used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electrodes, and other electronic components.Medical: The treatment enhances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carbon fibers, 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medical implantsand devices.Textiles: Treated carbon fibers are used in high-performance fabrics, such as those used in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sports equipment.中文回答:等离子碳纤维表面处理,优势与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及涂装工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种具有优异力学、物理、化学、热特性的新型材料,常被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的制造。
而对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和涂装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外观和性能,也能提高其耐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涂装工艺,以及其实现的优点和应用。
一、表面处理工艺1、材料清洗表面处理第一步是进行清洗,以去除材料表面的油脂、尘土和其他污渍。
尤其这一步极其关键,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否则会影响后续表面处理的效果。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溶液清洗、高压水清洗、喷雾清洗等。
清洗后,使用风扇、热空气或其他干燥器具对表面进行烘干,以确保表面完全干燥。
2、表面粗化和研磨粗糙表面有助于附着力和表面涂层的牢固度。
针对不同的表面要求,可采用喷砂、砂纸、钢丝刷等方法进行表面粗糙度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研磨可能会使表面产生损伤,造成表面的非均匀性和腐蚀等不良后果。
3、产品预处理产品预处理是一项必需的表面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去水、酸洗、放镀等操作,以满足表面涂装或镀层的要求。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碱洗、电解处理等。
二、涂装工艺涂装工艺是表面处理的下一步,需要根据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材质选择。
具体的工艺流程有:1、底涂(基涂料)底涂能够为表面提供化学稳定性、抗水解性和耐磨性等特性,能够产生沉积于材料表面的薄膜。
底涂料的选择是根据复合材料的种类、表面应力、耐久性、抗剥离等特征进行选择。
2、面涂面涂是涂装工艺的最后一步,主要目的是提供更美观的表面外观和增强耐久性。
不同的面涂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如丙烯酸、环氧树脂等。
三、优点与应用1、优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涂装能够有效提高其外观和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表面处理和涂装工艺也可以为产业界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推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Carbon fibre surface treatment)作者(writer):夏杨(Xia Yang)摘要(Abstract):碳纤维是制备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一种主要的增强纤维。
通过对碳纤维进行适当的表面预处理,有利于形成其与基体间的有效界面,实现两者间载荷的传递,充分发挥碳纤维的增强效应,从而有效提高复台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
本文阐述了碳纤维表面处理的作用和目的,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碳纤维表面处理工艺及其机理,为在橡胶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确定碳纤维的高效表面处理方法奠定了基础,对新型高性价比碳纡维增强橡胶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碳纤维表面处理正文(Text):在过程工业中,设备、管道等的密封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泄漏一旦发生。
轻则浪费原材料和能源,重则造成严重的经挤损失和环境污染。
甚至酿成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密封装置的密封能力主要取决于密封材料和元件的性能。
长期以来,石棉橡胶板作为一种常用密封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由于石棉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近年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禁用石棉制品。
因此寻求适用的非石棉纤维替代石棉纤维,研制高性价比的非石棉纤维增强密封复合材料,成为当前密封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o“3。
碳纤维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增强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以及较高的抗蠕变性能“153且耐疲劳、耐腐蚀,已成为最重要的增强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制备纤维增强树脂基材料“1。
在密封技术领域,近年来。
碳纤维也逐渐成为开发耐高温橡胶基密封材料的首选增强纤维”“…。
但是,碳纤维的表面情性大,姥乏有化学活性的宵能团,与基体的浸润性茬,往往导致其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低,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限制了材料在严苛工况下的使用.因此对碳纤维进行适当的表面预处理,对于形成与橡胶基体间的有效界面结合、实现基体和纤维间载荷的传递、充分发挥碳纤维的增强效应和提高复台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高温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碳纤维表面处理的目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增强纤维和基体材料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界面性能““。
碳纤维表面改性技术摘要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的材料,它在军事及工业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表面结构的不足,而限制其在复合材料中的部分应用,因此,为了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力,目前国内外的多种表面改性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氧化处理,表面涂层法,射线、激光辐射改性及其他处理方法等。
关键词碳纤维,表面改性,氧化处理,表面涂层1 前言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含碳量在85%以上,它是利用各种有机纤维在惰性气体中、高温状态下碳化而制得[1]。
碳纤维具有十分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等优异特性,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特别是在2000℃以上的高温惰性环境中,碳材料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是其他主要结构材料(金属及其合金)所无法比拟的。
除了优异的力学性能外,碳纤维还兼具其他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传导性高、热膨胀系数低、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性等。
作为高性能纤维的一种,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先进复合材料最重要的增强材料,已在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从航天、航空、汽车、电子、机械、化工、轻纺等民用工业到运动器材和休闲用品等。
因此,碳纤维被认为是高科技领域中新型工业材料的典型代表,为世人所瞩目。
碳纤维产业在发达国家支柱产业升级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材料的更新换代也有重要意义,对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
2 碳纤维的简介碳纤维一般是用分解温度低于熔融点温度的纤维状聚合物通过千度以上固相热解而制成的,其含碳量在85%以上,在热裂解过程中排出其它元素,形成石墨晶格结构。
根据性能的不同可分为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活性碳纤维和离子交换碳纤维。
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分析随着近些年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碳纤维材料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且其相关的处理技术,也有这较为迅猛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巩固了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建筑、化工、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成效。
为了强化相关人员的认识,本文通过对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内容展开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标签: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分析;探究在工业应用上,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较小的相对密度,且其比强较高、比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所以其应用效果比着以往的材料更具优越性。
为了更好发挥碳纤维材料的作用,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有效的处理,降低碳纤维表面的惰性,发挥其高性能的使用特点。
在调查中发现,针对碳纤维这种材料,国内外的表面改性研究都极为活跃,通过提升表面活性,能够强化碳纤维与基体树脂之间的界面性能,进而巩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1 非氧化法1.1 气相沉积法针对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内容,采用气相沉积法,可以对材料界面的黏结性能进行巩固,进一步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
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对碳纤维材料进行加热,当其温度达到1200℃的时候,再利用相应的混合气体展开处理,甲烷等混合气体,会在碳纤维表面形成无定型碳的涂层,整个材料的剪切强度可以提升两倍;另一种是利用喹啉溶液来进行处理,同时经过干燥程序后,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的剪切强度能够提升2-3倍。
尽管这种方法能够提升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但是其工艺条件比较苛刻,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工业化应用上并不是十分的广泛。
1.2 电聚合法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聚合法可以令那些含有活性基团的单体,在碳纤维表面聚合为膜,进而对材料的表面形态、组成进行改善。
在对电聚合法进行应用的时候,主要采用一些热塑性的聚合物,但是由于这些聚合物自身不具备耐高温的性能,所以复合材料的高温层间剪切强度、湿态层间剪切强度,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碳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碳纤维的特点及碳纤维表面处理常用方法的原理和进展,并详细介绍了纤维表面涂层的方法和复合表面处理方法。
综合各种表面处理技术,了解到复合表面处理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热点。
关键词:碳纤维表面处理纤维涂层复合处理前言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密度比金属铝低,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
既有碳材料“硬”的固有本征,又兼备纺织纤维“柔”的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军民两用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体育休闲用品、医疗、机械、纺织等各领域。
碳纤维产业在发达国家支柱产业升级乃至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材料的更新换代也有重要意义[1]。
众所周知,纤维的表面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的表面能,活性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酸碱交互作用和表面微晶结构等因素。
从表面形态上看,碳纤维的表面有很多孔隙、凹槽、杂质及结晶,这些对复合材料的粘绮陛能有很大影响。
从化学组成来看,碳纤维整体主要是碳、氧、氮、氢等元素,未经表面处理的碳纤维表面羟基、羰基等极性基团的含量较少,不利于其与基体树脂的粘结[2]。
碳纤维的表面性质也受到其制备工艺的影响,A.Fieldly[3]等采用相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处理了不同牌号的碳纤维,发现其表面性质有很大差异。
碳纤维的类石墨结构决定了其表面呈化学惰性,不易被基体树脂所浸润以及发生化学发应,与基体树脂的粘结性能较差,表现为CFRP的偏轴强度较低。
因此,要改善CFRP的界面性能,必须改善碳纤维的表面性能。
为了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必须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
表面处理可起到以下3种作用”。
:第一,防止弱界面层(weak boundary layer)的生成。
作为WBL有:①所吸附的杂质、脱模剂等;②界面层老化时形成的氧化层、水合物层等:③与基体的不充分浸润而所束缚的空气层等。
第二,产生适合于粘接的表面形态,使增强材料表面生成凹凸,通过抛锚效应而提高界面粘接性能.但凹凸过多粘接也不好,所以应作适当调整。
碳纤维表面打磨方法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和运动器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使碳纤维的外观更加光滑、美观,通常需要进行表面打磨。
下面介绍一些碳纤维表面打磨的方法。
方法一:手工打磨手工打磨是最基本的打磨方法,适用于较小的碳纤维零件或表面面积不大的碳纤维板材。
打磨时需要使用砂纸或磨纸轮,先用较粗的砂纸或磨纸轮进行初步打磨,然后逐渐转换到较细的砂纸或磨纸轮进行细致的打磨。
打磨时要保持手工稳定,力度均匀,避免在碳纤维表面留下凹陷或凸起。
方法二:机械打磨机械打磨使用专业的打磨设备,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证打磨的质量。
常用的机械打磨设备包括研磨机、抛光机和砂光机等。
其中,研磨机适用于初步打磨,抛光机适用于细致打磨,砂光机适用于对大面积碳纤维板材进行打磨。
在使用机械打磨时,需要根据碳纤维的特性以及要求的表面质量选择合适的打磨工具和打磨参数,以避免对碳纤维造成损害。
方法三: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专业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碳纤维表面的污垢和瑕疵,并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电化学抛光、酸洗、硝酸处理等。
在进行化学处理前,需要了解碳纤维的化学性质以及要求的表面处理效果,以避免对碳纤维造成化学损害或表面毁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碳纤维表面打磨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打磨力度和打磨持续时间,以免对碳纤维造成损坏或影响碳纤维的性能。
同时,在进行碳纤维表面打磨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戴好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人身安全和健康。
总之,碳纤维表面打磨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和经验的技术活,需要根据不同打磨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打磨方法和工具,并掌握正确的打磨技巧和安全操作规程,才能实现理想的打磨效果。
电晕放电法对超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的表面处理Surface Treatment of Ultra-High-Strength Polyethylene Fiber by Corona Discharge。
摘要。
超高强度聚乙烯纤维(UHMWPE)是一种具有非常好的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用于制造多种结构件,如密封件,绳索,网格等。
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所以用作液压系统中的密封件是非常理想的。
然而,在处理UHMWPE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处理UHMWPE的过程中,它的表面粗糙度增加,表明它的隔离性能降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电晕放电法对UHMWPE进行表面处理,使它的表面結構更加平滑,提高它的隔离性能。
本文介绍了UHMWPE表面处理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并且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了UHMWPE整体表面结构,以确定它的耐磨性和隔离性能。
Abstract。
Ultra-high-strength polyethylene fiber (UHMWPE) is a kind of high molecular material with very good performance, which isused to make variety of structural parts such as seals, ropes, mesh and so on. Due to its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it isideal as a seal in hydraulic systems. However, some problems arises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UHMWPE. For example,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UHMWPE increases in the process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its insulation property is lowere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corona discharge method is adopted for surfacetreatment of UHMWPE, making its surface structure more smoothand increasing its insulation propert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results of UHMWPE surface treatment, and inspects the overall surface structure of UHMWPE by means of electronic microscope, in order to determine its wear resistance and insulation property.。
碳纤维表面氧化处理方法简介
摘要:简单介绍目前可用的碳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对每种方法的实用性及优缺点作简单对比。
对碳纤维表面处理有重要作用:提高碳纤维表面与树脂的反应活性;增加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接强度;改变碳纤维表面的物理化学形态;调节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
碳纤维的表面处理方法很多,其中,在工业生产碳纤维上到到实际应用的主要有阳极电解氧化法和气相氧化法。
等离子氧化刻蚀法、液相氧化法主要用于间歇处理和机理研究。
1)气相氧化法
气相氧化法是将碳纤维暴露在气相氧化剂(如空气、臭氧等)中,在加温、加催化剂等特殊条件下使其表面氧化生成一些活性基团(如羟基和羧基)。
经气相氧化法处理的碳纤维所制成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界面剪切强度(IFSS)和层间剪切强度(IISS)等力学性能均可得到有效提高,但材料的冲击强度降低较大。
此法按氧化剂的不同,通常分为空气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
贺福等用O3 氧化法对碳纤维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使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 的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40 %~76 % ,他们将原因归于纤维表面的化学官能团和比表面积的增加,而物理的“锚锭效应”是次要的。
W. H. Lee 等[2]将碳纤维在氧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中进行氧化处理,发现氧化处理的纤维和未处理的纤维表面最大的区别是处理后的纤维表面有较多的羰基。
氧化处理的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其剪切强度比未处理的提高了69 % ,因此他们也将原因主要归于纤维表面官能团的改变,认为羰基在纤维与树脂的界面处起到了改善界面结合强度的作用,从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性能。
气相氧化法与其它方法比较,显著的优点是设备和工艺简单,成本低,氧化性气体可用空气、氧气、臭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其中,臭氧氧化法的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处理效果显著,已得到实际应用。
2)液相氧化法
液相氧化法是采用液相介质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氧化的方法。
常用的液相介质有浓硝酸,混合酸和强氧化剂等。
液相氧化法相比气相氧化法较为温和,一般不使纤维产生过多的起坑和裂解。
但是其处理时间较长,与碳纤维生产线匹配难,多用于间歇表面处理。
硝酸是液相氧化中研究较多的一种氧化剂,用硝酸氧化碳纤维,可使其表面产生羧基、羟基和酸性基团,这些基团的量随氧化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多。
氧化后的碳纤维表面所含的各种含氧极性基团和沟壑增多,有利于提高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
强氧化剂与高浓度含氧酸的水溶液被认为是多种氧化剂中最有效的。
杜慷慨等的研究说明了氧化工艺(氧化温度和时间) 的重要性,他们用硝酸作为氧化剂,发现纤维表面的羧基等有用基团随氧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但当温度超过100 ℃和氧化时间超过2h ,虽然含氧基团迅速增多,但过度氧化导致纤维强度降低,反而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降低。
3)阳极氧化法
阳极氧化法,又称电化学氧化表面处理,是把碳纤维作为电解池的阳极、石墨作阴极,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利用阳极生成的“氧”,氧化碳纤维表面的碳及其含氧官能团,将其先氧化成羟基,之后逐步氧化成酮基、羧基和C0:的过程。
化学氧化处理利用了碳纤维的导电性,一般是将碳纤维作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通过电解所产生的活性氧来氧化碳纤维表面而引入极性基团,从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
碳纤维表面氧化状况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电解质浓度、处理时间和电流密度等条件来进行控制。
同其它氧化处理相同,电化学氧化使纤维表面引人各种功能基团从而改善纤维的浸润、粘敷特性及与基体的键合状况,显著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电化学氧化所使用的电解质有硝酸、硫酸、磷酸、醋酸、碳酸氢铵、氢氧化钠、硝酸钾等。
硝酸是最近报道最多的处理用电解质。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碳纤维在酸、碱、盐三类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氧化进行研究认为在氧化过程中,电解质种类是影响处理后碳纤维表面酸性官能团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处理时间和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的影响最不显著。
阳极氧化法要求水的纯度高,如果水中有杂质,其负离子电极位低于氢氧根负离子的电极位,则
阳极得不到氧气;还要求正离子电极位低于氢正离子电极位,以保证阴极只有放氢反应;此外电极必须是惰性的,不参加电化反应。
1.碳纤维;2.到电棍;3.绝缘导辊;4.电解槽;5.阴极板
6.洗涤槽;7.烘干炉;8.上浆槽;9.干燥炉;10.收丝辊如果电解质属于碱类,氢氧根离子被碳纤维表面的活性碳原子吸附,并与相邻吸附氢氧根的碳原子相互作用而生成氧,从而增加了表面活性碳原子数目。
阳极电解氧化法具有氧化反应速度快,处理时间短,氧化缓和,反应均匀,且易于控制、处理效果显著等优点。
碳纤维表面被氧化腐蚀使比表面积增大、化学基团增加,与环氧树脂复合后,其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可提高60%以上。
4)等离子体氧化法
等离子体是具有足够数量而电荷数近似相等的正负带电粒子的物质聚集态。
用等离子体氧化法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通常是指利用非聚合性气体对材料表面进行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过程,也可以是惰性气体(如He,N等)。
常用的是等离子体氧,它具有高能高氧化性。
当它撞击碳纤维表面时,能将晶角,晶边等缺陷或双键结构氧化成含氧活性基团(如羧基,羰基和羟基等)。
将碳纤维经等离子体空气处理后制成碳纤维,酚醛复合材料。
5)表面涂层改性法
表面涂层改性法的原理,是将某种聚合物涂覆在碳纤维表面,改变复合材料界面层的结构与性能,使界面极性等相适应以提高界面粘结强度,同时提供一个可消除界面内应力的可塑界面层。
表面涂层法可以分为5种方法,分别为气象沉积处理法,表面电聚合法,偶联剂涂层法,聚合物涂层法,表面生成晶须法。
6)气液双效法(GLBE)
气液双效法是指液相涂布后空气氧化,使碳纤维的拉伸强度和复合材料的层问剪切强度双双得到提高。
液相涂层液为真溶液,溶质含量较低。
在1%(质量分数)以下,且溶质分子具有一定活性,可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孔隙等缺陷中,起到补强作用,有利于碳纤维拉伸强度的提高。
同时,碳纤维表面薄薄的涂层(纳米级)在后续的空气氧化过程中保护其表面免受空气的直接氧化。
空气氧化有两个作用,一是使涂层溶剂挥发,“固定"溶质于孔隙缺陷中或其表面;二是对残留下的溶质进行氧化,引入含氧官能团。
研究发现气液双效处理后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而比表面积仅为0. 45㎡/g ,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达到100MPa ,而未处理纤维的比表面积为30㎡/g ,其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剪切强度仅为70MPa 。
这说明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粘接以化学键为主,物理嵌合为辅。
所以纤维的表面处理应着重改善其表面的化学环境,使纤维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增加,而不应一味地要求纤维比表面积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