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总复习-- 氯及其化合物
- 格式:ppt
- 大小:987.00 KB
- 文档页数:43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一、 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实验室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如下反应:KMnO 4+HCl(浓)→KCl +MnCl 2+Cl 2↑+H 2O(未配平),此反应常温下就可以迅速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
当生成3.36L (标准状况下)Cl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如果上述化学方程式中KMnO 4化学计量数是1,则HCl 的化学计量数是_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MnO 2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得氯气,据此可知KMnO 4、Cl 2、MnO 2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4)酸性KMnO 4溶液与Fe 2+反应生成Mn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下列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I -B .HClC .MnCl 2D .Cl 2【答案】Cl 0.3mol 8 422KMnO MnO Cl >>232425Fe MnO 8H 5FeMn 4H O +-+++++=++ BCD 【解析】【分析】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若两物质在同一反应中,则满足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若两物质在两个不同反应中时,可借助一个“桥”,即第三者产生联系,若找不到第三者,需比较反应条件,反应条件越高,氧化剂的氧化能力或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弱。
【详解】对于反应KMnO 4+HCl(浓)→KCl +MnCl 2+Cl 2↑+H 2O ,KMnO 4+5e -→MnCl 2,2HCl-2e -→Cl 2↑,依据电子守恒,则为2KMnO 4+10e -→2MnCl 2,10HCl -10e -→5Cl 2↑,再考虑质量守恒,即可配平2KCl +2MnCl 2,最后配HCl 。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同硫、硅和磷一样,属于第17族元素。
它的原子序数为17,化学符号为Cl(来自于拉丁文的chlorum),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盐湖、大海、泉水、火山喷发、生物体内等地方。
氯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下面就来对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氯的物理性质氯气具有辛辣味道和痛苦的刺激性气味,具有黄绿色。
它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但可以被压缩成液态或固态。
液态氯呈淡黄绿色,具有强烈的气味和刺激性,可以用于冷却和润滑部件。
固态氯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常常用于净化水中的细菌。
氯的密度为3.2 g/cm³,沸点为-34.6℃,熔点为-101℃。
二、氯的化学性质氯是一种极度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它可以与大多数元素反应。
它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和其他卤族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它在高温下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HCl(氢氯酸)。
氯可以与氨、硫、磷、碘等形成卤化物。
三、氯的应用1. 消毒和水处理:氯和氯化物可以杀死和去除水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因此,它被广泛用作消毒剂和水处理剂,在饮用水、泳池、水处理厂和其他领域都有应用。
2. 化学生产:氯作为重要的化学原料,被广泛用于生产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如塑料、各种有机化学品、制药原料等。
3. 纺织品和造纸业:氯作为漂白剂,被广泛用于处理纺织品和造纸业中的纸浆。
氯气和氯化钠是制备纤维素纤维过程中的重要试剂。
4. 农业:氯化钾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在农业和园艺中,含氯的杀虫剂、草药和其他农业化学品也被广泛使用。
四、氯的主要化合物1. 氯气(Cl2):氯气是一种刺激性气体,具有强烈的漂白作用。
它经常被用于净化水、消毒和漂白,同时也是制造其他氯化物的重要原料。
2. 氢氯酸(HCl):氢氯酸是一种极强的酸,它是电池的主要成分之一,也用于清洗金属表面和生产纤维素等物质。
3. 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化合物,也称为食盐。
2020-2021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氯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1)在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2S 时,发生的反应如下: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①还原产物为_____。
②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③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④每生成 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数目是_____(2)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
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
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单质气体 A,产物中锰元素以 Mn2+存在,则气体 A 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答案】Mn2+ Cu、S 8:5 0.8N A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0.2【解析】【分析】(1)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即可;(2)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同时得到还原产物Mn2+,结合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继续加热,收集到气体为氯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整个过程中,Mn元素获得电子等于O元素、Cl元素失去的电子,据此分析。
【详解】(1)在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中Mn元素从+7价降为+2价,发生还原反应,而Cu2S中Cu元素从+1价升高为+2价,S元素从-2价升高为+4价,发生氧化反应;①由分析知,还原产物为Mn2+;②被氧化的元素是Cu2S中Cu、S两元素;③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Cu2S,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5;④Cu2S中Cu元素从+1价升高为+2价,S元素从-2价升高为+4价,则1molCu2S完全被氧化,转移8mol电子;2.24 L(标况下)SO2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0.1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电子数目是0.8N A;(2)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同时得到还原产物Mn2+,结合守恒法得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m(O2)=15.8g-15.0g=0.8g,n(O2)=0.8g32g/mol=0.025mol;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继续加热,收集到气体为氯气,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整个过程中,Mn元素获得电子等于O元素、Cl元素获得的电子,则设氯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n(KMnO4)=15.8g158g/mol=0.1mol,电子转移守恒可得:0.1mol(7-2)=4n(O2)+2(Cl2),即0.1×(7-2)=4×0.025+2x,解得:x=0.2mol。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要求】1.掌握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3.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核心知识梳理】 1.氯气(1)氯元素的存在: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除了以NaCl 、MgCl 2、CaCl 2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2)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的大,沸点-34.6 ℃,易液化。
,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液态的氯称为液氯,其水溶液称为氯水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用手轻轻地在瓶口闪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3)从氯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Cl 2能与绝大多数金属能反应,且变价金属(如Fe)一般能氧化到最高价 a .与钠反应:2Na +Cl 2=====点燃2NaCl (反应现象:产生大量白烟,火焰为黄色) b .与铁反应:2Fe +3Cl 2=====点燃2FeCl 3 (反应现象: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c .与铜反应:Cu +Cl 2=====点燃CuCl 2 (反应现象: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②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 .与氢气反应H 2+Cl 2=====点燃2HCl (反应现象:H 2在Cl 2中能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用于工业制盐酸H 2+Cl 2=====光照2HCl (反应现象:剧烈反应,会发生爆炸,瓶口有白雾) 不能用于工业制盐酸 b .与磷的反应 2P +3Cl 2 =====点燃2PCl 3(Cl 2不足) (三氯化磷是液体,呈雾状) PCl 3+Cl 2△PCl 52P +5Cl 2 =====点燃2PCl 5 (Cl 2充足) (五氯化磷是固体,呈白烟状)反应现象:磷在氯气中剧烈燃烧,在集气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与硅的反应:Si +2Cl 2高温SiCl 4③与水的反应: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氯水,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 HCl +HClO 。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试题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已知Cl2+2I=2C1-+I2为验证Fe3+、I2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向B中加入一定量KSCN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C中的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__。
(3)B中通入氯气溶液变黄的离子方程式是;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C中的溶液滴入D中,振荡、静置,若产生现象,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有人认为这个实验设计存在缺陷,其理由是___。
(5)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__。
【答案】2H++Cl-+ClO-=Cl2↑+H2O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l2+2Fe2+=2Fe3++2Cl- Fe3++3SCN-Fe(SCN)3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2I-+2Fe3+=2Fe2++I2。
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分析】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 NaC1+Cl2↑+H2O,生成的氯气与碘单质发生反应,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其化学方程式为:CI2+2KI=2KCl+I2↓;而后氯气将Fe2+氧化成Fe3+,最后Fe3+与I-反应:2Fe3++2I-=I2+2Fe2+。
【详解】(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向A中的84消毒液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浓)= NaC1+Cl2↑+H2O,所以A中离子方程式为:2H++Cl-+ClO-=Cl2↑+H2O;(2)根据装置图中的试剂,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I2+2KI=2KCl+I2↓;(3)B中的溶液变为黄色,B中反应为Cl2将Fe2+氧化成Fe3+,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再向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是:Fe³⁺ + 3SCN⁻ =Fe(SCN)₃ (血红色);(4)将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若产生现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色,则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I2+2Fe2+;但C的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或产生的ClO-,也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造成干扰,此为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要验证Fe3+的氧化性强于I2必须排除Cl2的干扰;(5)由于Cl2有毒会污染大气,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作用是:吸收氯气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第18讲氯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 1.了解氯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一)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沸点-34.6 ℃,易液化。
注意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如图所示)。
2.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氯气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2)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Cl2的化学性质——歧化反应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4.从平衡的角度理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氯气能以1∶2的比例溶于水中,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于水的氯气只有少量与水反应。
(1)氯水中存在三种平衡关系:①Cl2+H2O HCl+HClO②HClO H++ClO-③H2O H++OH-(2)氯水性质的多重性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氯水中参与反应的微粒不同。
完成下列表格:向氯水中加入的物质或改变的条件浓度变化平衡移动的方向应用可溶性氯化物c(Cl-)增大,c(HClO)减小左移①用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②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盐酸c(H+)和c(Cl-)增大左移洁厕剂和“84”消毒液不宜混合使用NaOH c(H+)减小右移用NaOH吸收多余的Cl2光照c(HClO)减小右移氯水应避光保存或现用现配碳酸钙c(H+)减小,c(HClO)增大右移制取次氯酸浓度较大的氯水注氯水常代替氯气进行溶液中的实验。
(二)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1.次氯酸2.漂白液3.漂白粉特别提醒如果Cl2与Ca(OH)2充分反应,并使Ca(ClO)2成为主要成分,则得到漂粉精。
1.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2.标准状况下,11.2 L Cl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3.可以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4.向新制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或亚硫酸钙粉末,能增大氯水的漂白效果()5.若贮氯罐意外发生泄露,人们应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的毛巾捂住鼻子,在低洼处等待救援()6.漂白粉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得到的固体产物为CaCO3()7.NaClO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在使用“84”消毒液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漂白效果更好()答案 1.× 2.× 3.× 4.× 5.× 6.×7.√一、氯气的性质及应用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装置A、B通入干燥的Cl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臭氧、活性炭处理水的原理相同B.氯气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用氯气消毒的水可以用于配制化学试剂C.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等体积的两者混合会提高漂白的效率D.漂粉精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失效,且它的使用会增加水的硬度解析:臭氧处理水是利用强氧化性,活性炭处理水则是利用物理吸附性,A错误;氯气消毒的水含有氯气、盐酸、次氯酸等成分,配制化学试剂时会使某些试剂变质,B错误;氯气和二氧化硫虽都具有漂白性,但等体积的两者混合发生:SO2+Cl2+2H2O===H2SO4+2HCl,失去漂白性,C错误;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暴露在空气中吸收CO2和水,失效,使用时由于含有Ca2+,会使水的硬度增加,D正确。
答案:D2.下列有关氯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氯水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B.氯水中含有7种微粒,其可以与AgNO3、FeBr2等多种物质反应C.蓝色石蕊试纸放入氯水中先变红后褪色D.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HClO的浓度解析: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氯水中含有“三分四离”共7种微粒,Cl-可与Ag+反应,Cl2等可与FeBr2反应,B正确;H+使试纸变红,HClO使试纸褪色,C正确;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HClO,加入CaCO3粉末会与HCl反应,从而使平衡向着生成HClO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HClO的浓度,D正确。
答案:A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盛有硝酸银溶液的洗气瓶B.Cl2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通过足量浓硫酸,收集气体C.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碱石灰后收集气体D.HCl中混有少量Cl2:通入氢气并光照解析:Cl2+H2+HClO,所以Cl2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也能与碱石灰反应,所以A、C错误;Cl2不与浓硫酸反应,可被干燥,B正确;用气体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易混入新的气体杂质,D错误。
第三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氯及其化合物1.掌握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相互关系。
的性质及实验室制取为基础,综2.了解以Cl2合考查气体的制取、收集、性质及尾气处理等。
3.掌握Cl-的检验方法及其他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4.了解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梳理基础一、氯气的性质及制法物理性质: 色 体, 气味,密度比空气 , 毒 反应: Na现象: 反应: 与金属 Fe现象:剧烈 ,有 色烟 反应: Cu现象:剧烈 ,有 色烟 反应:Cl 2 化学性质 与 H 2 点燃时现象:发出 色火焰 混合气体,光照时发生与其他非金属反应,如红磷,反应: 、 ,现象: 与水:Cl 2+H 2O 与碱(如NaOH ):与还原 FeCl 2:2Fe 2++Cl 2===2Fe 3++2Cl -1性物质 KI :2KI +Cl 2===I 2+2KCl工业: 装置:制法 实验室反应原理:收集方法: 或 法尾气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黄绿 气 刺激性 大 有 2Na +Cl 2=====点燃2NaCl 产生大量白烟 2Fe +3Cl 2=====点燃2FeCl 3 燃烧 棕褐 Cu +Cl 2=====点燃CuCl 2 燃烧 棕黄 H 2+Cl 2===========光照或点燃2HCl苍白 爆炸 2P +3Cl 2=====点燃2PCl 3 2P +5Cl 2=====点燃2PCl 5 产生大量的烟雾 HCl+HClO Cl 2+2NaOH===NaClO +NaCl +H 2O 2NaCl +2H 2O=====通电Cl 2↑+H 2↑+2NaOH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向上排空气法 排饱和食盐水 Cl 2+2OH -===Cl -+H 2O+ClO -二、氯的重要化合物 1.次氯酸及其盐。
答案:1.弱 2HClO=====光照2HCl +O 2↑ 棕色 褪色 Ca(ClO)2、CaCl 2 Ca(ClO)2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碱 氧化 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密封2.Cl -、Br -、I -检验。
高考化学知识点之氯及其化合物氯(Cl)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7,原子质量为35.453、氯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氯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水体、海水、矿石、盐湖等中。
氯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典型的卤素,与多种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氯与金属反应常生成氯化物,如氯化钠(NaCl)、氯化铁(FeCl3)等。
氯的化合物具有多样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点。
首先,氯化钠是氯的最典型的化合物之一、氯化钠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常见的食盐就是氯化钠。
氯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由Na+和Cl-两种离子组成。
在化学中,离子可以通过离解方程式表示,氯化钠的离解方程式可以写作NaCl(s)→Na+(aq)+Cl-(aq)。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调味、防腐、抑制微生物生长等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除了氯化钠,氯化物还有氯化铁、氯化氢等。
氯化铁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水。
氯化铁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作催化剂、氧化剂,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味道,可溶于水形成盐酸。
氯化氢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氯还可以形成各种其他化合物,如氯气、氯化氰、氯酸等。
氯气是氯的分子形式,由具有共价键的氯原子(Cl2)组成。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许多物质反应,如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氯化物等。
氯气也可以被利用于消毒、漂白等工业过程中。
氯化氰(ClCN)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有机合成的试剂。
氯化氰可以与许多化合物发生取代反应,形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氯酸(HClO3)是一种无色液体,是氯的酸性氧化物之一、氯酸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氯酸盐,或与其他酸反应生成氯酸酯。
此外,氯还形成了一系列有机氯化合物,如氯仿(CHCl3)、多氯联苯等。
有机氯化合物在医药、农药、防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部分有机氯化合物由于毒性大而受到关注。
高考化学知识点之氯及其化合物考试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认识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的影响。
知识梳理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 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 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①CH4+Cl2 CH3Cl + HCl(取代反应)②CH2=CH2+Cl2→ CH2ClCH2Cl(加成反应)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高考化学专题《氯及其化合物》综合检测试卷及详细答案一、 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1.一定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100mL3.00mol 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 的物质的量为0.0500 mol 。
(1)所得混合物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2)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22n Cl :n H =________。
【答案】2H OH H O -++=、22Cl 2OH Cl ClO H O ---+=++ 0.250 3:2【解析】【分析】由溶液中含有0.0500 mol 次氯酸钠可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氯气过量,反应得到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
【详解】(1)氯化氢和氯气的混合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时,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 += H 2O ,Cl 2+2OH —=Cl —+ClO —+H 2O ,故答案为:OH —+H += H 2O ,Cl 2+2OH —=Cl—+ClO —+H 2O ;(2)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可知:n (Na +)=n (Cl -)+n (ClO -),n (Cl -)=n (Na +)-n (ClO -)=0.1L ×3.00mol/L-0.0500mol=0.250mol ,则所得溶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0.250mol ,故答案为:0.250;(3)根据Cl 原子守恒可知,n (Cl 2)=12×n (NaOH )=0.15mol ,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0.0500 mol 次氯酸钠消耗过量氯气0.0500 mol ,则与氢气反应的氯气为0.15mol-0.05mol=0.1mol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l 22HC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 (Cl 2):n (H 2)=0.15mol :0.1mol=3:2,故答案为:3:2。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课练10 氯及其化合物————————[狂刷小题夯基础]—————————[练基础]1.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向NaHCO3固体中加入新制的氯水,有无色气泡产生(H+)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Cl2)2.新制饱和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 HCl+HClO,若改变某一条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向新制饱和氯水中加入的物质浓度变化平衡移动方向应用A 氯化钠c(Cl-)增大左移用饱和食盐水除Cl2中的HClB 浓盐酸c(H+)和c(Cl-)增大右移次氯酸盐与浓盐酸反应制Cl2C 碳酸钙c(H+)减小右移制高浓度的HClO溶液D 氢氧化钙c(H+)减小右移制漂白粉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4.(多选)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工业制漂白粉:Cl2+2OH-===Cl-+ClO-+H2OB.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C.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D.向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2I-+Br2===2Br-+I25.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停止加热,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6.在NaClO中加入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X,在Na2SO3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无色气体Y,下列对X、Y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X、Y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均使品红褪色B.将少量X、Y分别通入氢硫酸中,均能使之产生沉淀C.等物质的量的X、Y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不褪色D.等物质的量的X、Y同时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产生7.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凝装置,加热开始反应。
操作(ⅰ)为 ;判断制备反应结束的实验现象是 。
图示装置存在的两处缺陷是 。
(2)已知电负性3Cl H Si,SiHCl >>在浓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采用如下方法测定溶有少量HCl 的3SiHCl 纯度。
1m g 样品经水解、干燥等预处理过程得硅酸水合物后,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 ,② (填操作名称),③称量等操作,测得所得固体氧化物质量为2m g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①、②中需使用的仪器,依次为 (填标号)。
测得样品纯度为 (用含1m 、2m 的代数式表示)。
实验室制取氯气装置的改进装置装置图说明制取 装置①用KMnO 4代替MnO 2,常温下即可反应,故不需要酒精灯加热,反应原理为2KMnO 4+16HCl===2KCl +2MnCl 2+5Cl 2↑+8H 2O②图中橡皮管a 的作用是使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中的气压相等,便于分液漏斗的液体流下除杂 装置①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除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外还可以检查整套装置是否发生堵塞(若装置某一位置堵塞,则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迅速上升) ②该装置的作用之一是观察气体的生成速率干燥 装置①用固体干燥剂CaCl 2或P 2O 5同样能吸收Cl 2中的水蒸气,但不能使用碱石灰作干燥剂,原因是Cl 2能与之反应②若用干燥管代替U 形管(见下图)则要求气体的流向为a管进气,b管出气尾气处理①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HBr、HI等),要设置防倒吸装置②该防倒吸装置中的倒扣漏斗边缘要刚好浸入到液面下,不能将整个漏斗都浸入到液面内③防倒吸装置还有: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由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以及尾气吸收装置组成。
以Cl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见下图):(1)反应原理:用MnO2(或其他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等)氧化浓盐酸。
其他制取Cl2的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①14HCl+K2Cr2O7===2KCl+2CrCl3+7H2O+3Cl2↑②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③6HCl(浓)+KClO3===KCl+3H2O+3Cl2↑④4HCl+Ca(ClO)2===CaCl2+2H2O+2Cl2↑2NaCl+3H₂SO₄(浓)+MnO₂==2NaHSO₄+MnSO₄+2H₂O+Cl₂↑其中,①②④使用稀盐酸就可发生反应产生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