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17世纪中叶产生的。

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经济利益关系。

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生产关系。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6、具有高度科学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7、创造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8、物资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9、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10、在生产力合生产关系的互相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表明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12、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13、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就是:简单再生产。

14、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15、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就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16、从三次产业的划分来看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17、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8、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

19、以交换为目的地而进行的生产是:商品生产。

2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2、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是:价值。

23、能够创造出新价值的劳动是:活的抽象劳动。

24、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5、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销售。

26、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7、市场配置资源的决策依据主要是:价格信息。

28、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9、市场供求机制是:供求关系变化运动的机制。

30、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

31、构成市场体系的市场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32、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33、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4、剩余价值的资源是: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35、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

36、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37、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资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38、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40、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是:必要劳动。

4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42、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是: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43、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

44、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

45、根据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46、相互联系和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

47、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48、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体现了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所应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

4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I(v+m)>Ⅱc。

50、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成本。

51、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利润率。

52、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平均利润率。

53、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是形成了:平均利润。

54、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少数技术先进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55、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随着:利润转化平均利润而形成的。

56、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超额利润。

57、商品利润的数量一般是:相当于平均利润。

58、银行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59、极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源泉都是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60、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61、土地的私有权垄断是: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62、现代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63、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

64、垄断组织形式虽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取垄断利润。

65、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6、垄断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垄断利润。

67、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不在于工业资本的统治,而在于:金融资本的统治。

68、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9、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即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

70、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进行宏观调节,主要是调整;税种税率。

7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是: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条件。

72、按资本输出的主体来划分,资本输出可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73、资本输出可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这是从:资本输出形态划分的。

74、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75、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是:20世纪80年代后。

76、二次世界大战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而建立的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7、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是:经济一体化。

78、在当代一系列地区经济集团化组织中,组织形式最完备、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联盟。

7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80、经济迅速发展和停滞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两种同时并存的趋势。

81、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过度的资本主义”的论断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82、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性在生产管理上表现为: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83、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是指:生产、管理、资本的社会化。

84、垄断资本主义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各国垄断资本的实力发生跳跃式变化。

85、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结底要依靠:创造出比旧的社会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86、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代替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客观根据是:垄断使经济全面社会化。

87、保证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是: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88、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89、我国建国初期所实行的买办法是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办法。

90、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9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92、我国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是指对不适应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

9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96、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9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上。

9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资产占优势是指: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99、社会主义公有制所采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00、产权是人们围绕财产关系而:在法律上形成的权利关系。101、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代表国家履行出资职责的是:中央政府。

10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营企业通常称为:三资企业。

10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的经济规律。

104、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105、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主题是:企业。

106、我国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107、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是: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10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09、我国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所要形成的个人收入格局是:中部大,两头小。

110、社会主义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特点是:消费水平随生产发展而相应提高。

111、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方式要以:个人消费为主。

11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11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11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积极推进企业制度改革。

115、我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1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

117、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