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除草剂
- 格式:ppt
- 大小:15.28 MB
- 文档页数:61
玉米田适用的除草剂种类一、酰胺类除草剂主要品种有:乙草胺、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丁草胺等。
该类除草剂的特点:1、大多数品种为土壤处理剂,用于播后苗前封闭除草;2、该类品种对禾本科杂草效果较好,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3、该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杂草种子发芽和幼芽生长,使杂草幼芽严重矮化而最终死亡;4、在土壤中残留期较短,一般1-3个月,在植物体内易降解;5、该类除草剂受制于环境条件,其重要因素是土壤吸附作用与土壤含水量。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条件和耕作方式的影响,苗前封闭型除草剂呈下滑趋势,主要转向除草剂。
二、三氮苯类除草剂主要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扑草净等。
该类除草剂的特点:1、大多品种是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根吸收,个别品种也能被茎叶吸收;2、该类品种主要防除一年生杂草,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
生产中常用此类除草剂昨酰胺类除草剂进行混配使用,以一次防除田间禾阔杂草。
三、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品种有:烟嘧磺隆、砜嘧磺隆等。
该类除草剂的特点:1、活性极高,属于超高效除草剂品种;2、该类除草剂除草谱广,每个品种除草谱差别较大;3、选择性强,每个品种均有相应的适用作物和除草谱,对作物安全,对杂草高效;4、该类除草剂作用迅速,杂草受害后生长迅速停止,而全株枯死则所需时间较长;5、该类除草剂偏重于苗后茎叶处理。
四、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品种:2、4-D丁酯、二甲四氯钠盐。
该类除草剂主要特点:1、该类除草剂属激素类除草剂,见效快速;2、对温度、使用时期要求较高;3、对玉米田中难除的香附子、田旋花等具有特效。
五、联吡啶类除草剂主要品种:百草枯该类除草剂主要特点:1、触杀类除草剂,作用特别迅速,在光照条件下,1-2个小时杂草出现明显受害症状;2、除草广谱,可以杀灭所有杂草的绿色部分;3、需定向喷雾,不可喷于作物上;4、遇土则失去效果,在土壤中无残留;5、该类除草剂无内吸收传导作用,只防除杂草地上绿色部分,不除根。
玉米除草剂封地榜
1、硝·烟·莠去津悬浮剂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每亩用28%硝·烟·莠去津悬浮剂165—200克/亩均匀喷雾,能有效防除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鸭跖草、苘麻、藜、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菜、自生麦苗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
2、苯唑草酮·特丁津在玉米3~8叶期,杂草2~5叶期每亩可用26%苯唑草酮·特丁津水分散油悬浮剂80~100毫升,兑水17~30公斤均匀喷雾。
可以有效防除玉米田间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3、烟嘧磺隆是常见的玉米苗后除草剂,配方普遍,稳定性好,对于杂草具有除根的作用,且药剂安全性也好,但是死草速度相对较慢,要是喷药气温不高,那么喷施后15—20天死草也是正常。
4、硝磺草酮是现在很多人使用的除草配方,对于玉米田间的阔叶杂草以及部分的尖叶草有很好防治效果,和烟嘧磺隆相比,它的死草速度快,但是杂草容易出现反弹的情况,杀根不彻底。
5、莠去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玉米苗前、苗后均可使用的除草剂,由于该除草剂不易产生抗药性,尽管已经使用了60多年,除草效果仍然非常优秀,是目前玉米田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品种。
防治玉米田普通杂草,可在玉米播种前,或玉米3~5叶期,杂草2~5叶期,每亩用50%莠去津可分散由悬浮剂150~250毫升,对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一次。
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它广泛用于玉米田的杂草防治。
以下是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技术:
1. 使用时机:草甘膦主要用于玉米播种后和作物萌出期之前的除草,一般在玉米幼苗出土后7-10天使用,此时的杂草生长状态较好。
2. 剂量和稀释:草甘膦使用的剂量根据玉米田的草本杂草密度和种类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每公顷使用草甘膦100-250克,稀释于30-60升水中,然后喷洒在杂草上,确保杂草叶片完全湿润。
3. 喷洒方式:草甘膦可以通过喷雾器或喷洒设备进行施用。
根据杂草密度和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喷洒方式,以确保草甘膦均匀覆盖整个田地。
4. 避免药剂漂移:使用草甘膦时,要注意避免药剂漂移至非作物区域,避免对其他作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施药时,应注意气象条件,尽量避免风速大、稀疏或不稳定的天气。
5. 关注背景草地:草甘膦可能对背景草地产生副作用,使用前应仔细观察周边的草地状况,并避免喷洒到与玉米田相邻的草地上。
6. 定期观察效果:草甘膦喷洒后,定期观察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施药。
注意保持杂草的生长状态,确保获得最佳的除
草效果。
总之,草甘膦在玉米田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合理选择适当的剂量和药剂施用技术,以确保有效除草,并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和作物的安全。
为了安全使用农药,请遵循当地有关农药使用和安全操作的规定和指导。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玉米田是小麦的一种常见后茬作物,但是在玉米田中使用除草剂可能会对后茬小麦造成一定的药害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种药害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玉米田中使用的常见除草剂中含有的活性成分会残留在土壤中,并可以通过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等介质传播至小麦茬地。
这些残留的化学物质可能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除草剂中的有机磷类或氨基甲酸酯类成分可能对小麦的根系和叶片造成损害,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或死亡。
除草剂可能还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其对小麦生长环境的正常调节作用。
针对这种药害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在玉米田中使用时,要选择对小麦影响较小的除草剂,同时遵循使用说明,控制剂量和喷洒时间,尽量减少残留物对小麦的直接接触。
注意合理的播种时间安排。
尽量避免在离玉米喷药时间过近的情况下直接在玉米田中种植小麦,以降低残留物的传播风险。
可以考虑在玉米田中间隔种植一些绿肥作物或牧草,在耕作前将其割短作为土壤覆盖物,降低除草剂残留的迁移和土壤侵蚀。
合理的排水管理也可以减少除草剂残留物对小麦造成的影响。
定期对后茬小麦进行监测和评估也是应对药害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颜色和形态,并通过土壤测试来评估除草剂残留物的浓度。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适当浇水、施肥或使用生物修复剂等,以促进小麦生长和恢复。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药害影响,但通过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合理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其对小麦的影响。
定期监测和评估小麦的生长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也是降低药害影响的重要手段。
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玉米田和后茬小麦的良好协作发展。
玉米地大草打什么杀草药,用苗后除剂能打死吗回答玉米地中的大草一般可用酰胺类除草剂进行防除,比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等;也可以用三氮苯类除草剂来防除,比如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等;还可以用磺酰脲类除草剂来防除,比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噻黄隆等;除此之外也可以用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来防除,比如二甲四氯钠盐等。
一、玉米地大草打什么杀草药1、酰胺类除草剂主要有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2、三氮苯类除草剂主要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的使用量较多,而且它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也较高。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有二甲四氯钠盐等药物,该药物可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
4、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有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噻黄隆等药物,其中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黄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
二、玉米地大草打用苗后除剂能打死吗1、玉米地中的大草打用苗后除剂能够灭杀。
苗后除草剂喷施后需要几个小时的吸收过程,它的药效发挥得是否理想,与气温、空气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喷药的适宜时间是傍晚6点以后,这个时间喷药温度较低、湿度较大,药液在杂草叶面上停留的时间较长,杂草能充分的吸收除草剂成分,有利于保证了除草效果,傍晚用药也可提高玉米苗的安全性,不容易发生药害。
温度高、光照强时喷药,药液挥发快,喷药后一会儿药液就会蒸发,使除草剂进入杂草体内的量受到限制,同时在高温干旱时喷药,玉米苗也容易发生药害。
2、喷苗后除草剂的前后7天,不可喷施有机磷类杀虫剂,不然容易发生药害,但可与菊酯类杀虫剂混喷,喷药时要注意尽量避开心叶,避免药液灌心。
玉米打除草剂的原理玉米打除草剂的原理是通过植物杀灭杂草。
打除草剂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包括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
非选择性除草剂能杀灭多种植物,包括玉米和其他杂草。
这类除草剂主要成分是草甘膦(Glyphosate),它是一种非选择性的系统性除草剂。
草甘膦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传导能力强,只要植物体内有合成氨基酸的通路,就会被草甘膦抑制,并导致植物的生长停止,最终使植物死亡。
草甘膦主要通过大气中的叶面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植物体内的细胞液和韧皮部组织的传导,进入地下部位,影响植物整体的生长。
选择性除草剂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只对特定的杂草进行杀灭,对玉米和其他农作物无害。
这类除草剂主要成分是各种草酮类化合物、草胺等,它们能够抑制特定杂草的生长。
这些化合物主要通过玉米和其他农作物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然后通过细胞液和韧皮部组织的传导,进入草胺的合成部位,从而抑制特定杂草的生长。
由于玉米等农作物对这些化合物的耐受性较强,所以能够在除草的同时保护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除了以上两类主要的除草剂,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辅助除草剂,如增效剂(表面活性剂)和降解剂等。
增效剂主要起到加强除草剂的渗透性和亲水性,增加草甘膦和其他除草剂对植物的吸收力和活性。
降解剂则主要用于促进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防止对环境产生长期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除草剂对农作物和杂草的选择性较高,但还是可能对非靶标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剂量,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总结起来,玉米打除草剂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传导能力,抑制杂草的生长,从而起到清除杂草的作用。
除草剂的选择性和使用方法则是保护农作物的重要因素,以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玉米田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与挽救方法随着化学除草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也因人为及天气等因素,除草剂药害发生次数及面积也随着增加。
其症状包括:畸形、褪绿、坏死、落叶、矮化、生育期延迟、产量降低等。
一、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1、除草剂品种和类型选用不当。
未选用玉米田专用除草剂或选用的剂型不当。
如在玉米苗期错误地使用了土壤处理除草剂型,造成玉米全田受害。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药剂,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除草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除草作用和保证对作物的安全;反之则会对作物产生药害。
2、使用时期不当。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农药的敏感程度不同。
玉米苗后除草,一般在玉米3~5叶期较为安全,6叶期后用药,玉米心叶对药剂敏感,容易产生药害。
3、使用剂量不当。
目前由于田间遗留的根茬、大龄草较多以及干旱等因素影响,造成除草效果较差,农民往往刻意加大用药量,以求提高除草效果,致使用药量过大造成药害。
4、喷药方法不当。
田间喷药不均匀,重复用药,致使局部药量过大产生药害;炎热的中午用药,高温易产生药害;酰胺类除草剂在低温、阴雨天、湿度大时用药,易产生药害。
5、与其他农药混用不当或间隔时间短。
如烟嘧磺隆不能与有机磷农药混用,使用过有机磷杀虫剂的地块,使用前后7天内不能使用除草剂。
6、药滴飘移的影响。
如2,4一D丁酯的飘移对周围的豆类、蔬菜田易造成危害;玉米苗后使用百草枯、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高温时用药由于药液蒸发也容易产生药害。
宋秀娟李亚芝7、过量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时间过长。
如前茬豆田使用氟磺胺草醚药量过大,后茬种植玉米,在低温高湿的情况下易产生残留药害。
玉米田常用除草剂阿特拉津,其土壤残留量较大,长期单一使用易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8、不注意环境变化及苗龄情况,盲目用药.造成药害。
如2争.D丁酯在高温条件下,药效发挥好,药害也重。
同时在3~5叶期较安全,过晚也易产生药害。
9、喷施假冒伪劣产品更容易产生药害。
因为除草剂是利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如果选用假劣产品,很难保证除草剂具有选择性。
地洁玉米除草剂说明简介地洁玉米除草剂是一种用于除草的化学产品,特别适用于玉米田。
它具有高效、方便、安全等特点,可以帮助农民有效地控制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使用方法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确定使用时机地洁玉米除草剂应在玉米拔节期到抽雄期之间使用,这个时候杂草生长较快且对玉米的竞争性较大。
最佳使用时机可以通过观察玉米生长情况、杂草种类和密度来确定。
步骤二:准备工作在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准备工作:1.确保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的环境中没有人或动物,避免对人体和动物造成伤害。
2.准备好所需的装备,如防护服、手套、防护面罩等。
3.阅读并遵守地洁玉米除草剂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警示,确保正确使用。
步骤三:稀释地洁玉米除草剂根据地洁玉米除草剂的使用说明,将适量的除草剂倒入喷雾器中,并按照比例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
注意不要超过建议的稀释比例,以免影响产品的效果。
步骤四:喷洒地洁玉米除草剂使用准备好的喷雾器,将稀释后的地洁玉米除草剂均匀地喷洒在玉米植株周围的杂草上。
注意避免喷洒在玉米植株上,以免对玉米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注意事项使用前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阅读并严格遵守地洁玉米除草剂的使用说明,确保正确使用。
2.在使用过程中配戴好防护服、手套、防护面罩等装备,防止接触到皮肤和呼吸道。
3.确保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的环境中没有人或动物,避免对人体和动物造成伤害。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避免喷洒在玉米植株上,以免对玉米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2.避免喷洒过量的地洁玉米除草剂,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在喷洒地洁玉米除草剂时,注意喷雾器与地面的高度,确保喷洒均匀而不过度聚集。
使用后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地洁玉米除草剂之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避免接触到除草剂残留物,特别是眼睛、口腔和鼻腔等易受伤的部位。
2.处理好使用过的喷雾器和剩余的地洁玉米除草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特点玉米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
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全国玉米杂草有22科、38属、43种。
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香附子等。
玉米苗期受害,玉米植株矮小、秆细叶黄,导致中后期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减产。
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中后期的玉米形成高大密闭的群体,杂草的发生与生长受到抑制,对产量的影响不大。
所以,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治应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
二、玉米田杂草除草剂的比较与选择(一)玉米田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1、酰胺类除草剂。
酰胺类除草剂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为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有效防治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1年生阔叶杂草。
该类除草剂品种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试验证明:在同等有效剂量下,该类除草剂杂草活性比较结果如下,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异丙草胺。
根据其有效用量,除草活性的量化后比较结果大约是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为1︰0.9︰0.8︰0.7,其中以乙草胺应用较为普遍,活性最高,价格较低。
该类除草剂受墒情影响很大,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
2、均三氮苯类除草剂。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1年生阔叶杂草和1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为杂草茎叶少量吸收。
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使用较多,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最高。
莠去津与乙草胺混用是广泛选用的配方,可以降低使用量,提高除草效果和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主要用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
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2,4-滴丁酯。
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
但对使用时期有要求,使用时期不当会产生药害。
4、磺酰脲类除草剂。
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1年生阔叶杂草。
玉米田封闭除草剂使用方法不同的除草剂使用方法不一样,药效和功能也就有很大的区分,那玉米田封闭除草剂应当怎么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1、苗前除草剂除草机理:大多数苗前除草剂通过杂草的幼芽汲取发挥作用(一般单子叶杂草为芽鞘汲取、双子叶杂草为下胚轴汲取),根很少汲取。
所收药剂要达到0-5厘米的“杂草发芽圈”才能发挥除草效果。
2、北方苗前除草剂春季施药存在的问题:我国北方春季施药期(4月下旬-5月中旬)常遇大风和干旱少雨,除草剂施后易被风随土刮或停留在地表,不能与杂草幼芽接触,难以发挥除草效果,施药后如无降雨或浇灌应采纳机械措施,确保药效。
3、用好苗前除草剂的技术要点:1)整地质量要好:要求地平土碎,地表无植物残株,保证农药匀称分布。
2)选择国家正式登记的农药品种3)使用规范的施药机械及精确的喷雾技术:喷洒苗前除草剂要求喷洒雾滴直径300~400微米,每平方厘米雾滴30~40个。
4、误区:雨后施药效果好。
北方农夫春天多等雨打药,只注意了苗前除草剂对墒情的要求,却带来一系列问题:1)错过幼芽汲取时期,药与幼芽接触不上。
2)雨后施药的弊端:雨后土壤水分向上走,除草剂很难到达0-5厘米耕层被杂草汲取,春季雨后常消失晴天高温天气,除草剂可随水分蒸发而损失。
雨前或浇灌前施药比雨后施药效果好。
雨后施药也要准时浅混土或准时中耕培2厘米的,防止除草剂因蒸发、刮风而损失。
近年来为了掌握夏玉米苗期草害,全国各地的植保部门都在提倡使用土壤封闭除草剂除草,由于效果显著封闭除草剂使用面积逐年扩大。
玉米田一般都受两类杂草危害,一类是稗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另一类是苋菜、灰菜、蓼吊子、苍耳等阔叶杂草,因此,在选择除草剂假如土壤有机质很少,不足2%及砂质土不宜施用。
时要考虑到这两类杂草都有效。
玉米田封闭除草剂有哪些目前用于玉米田封闭除草的除草剂有乙草胺、都尔、河特拉津和2.4-D丁酯.前两种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后两种除草剂主要用于全面的村镇信息共享防治阔叶杂草.为了兼治两类杂草,必需混合施用除草剂,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2.5公升,混加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2.5公升;每公顷用50%乙草胺乳油2.5-3公升,混加72%2.4-D丁酯乳油1-1.5公升.每公顷用72%都尔乳油1.5-2.5公升,混加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2.5公升.每公顷用72%都尔乳油2-3公升,混加72%2.4-D丁酯乳油1-1.5公升。
草铵膦在玉米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草铵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可以有效控制种植中出现的许多杂草。
在玉米田中使用草铵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使用方法:
1. 在玉米田间杂草生长初期进行喷洒,以获得最好的除草效果。
2. 摇匀药液,按照说明书中的比例与水混合。
3. 选择晴天无风或者微风时,喷头带罩定向喷药,不要漂移到玉米上。
虽然草铵膦内吸作用不强,但仍有一定的内吸性,需要注意漂移药害的产生。
注意事项:
1. 使用时期:草铵膦是灭生性除草剂,所以要在作物刚出苗时使用,或者是在作物苗后期使用。
在玉米田中,应在玉米10叶左右时使用,避免对玉米造成伤害。
2. 药量控制:草铵膦的好坏与含量高低没有直接影响,在保证药剂是真的情况下,只要把杂草打透、打匀,都能够杀死杂草。
3. 防护措施:使用草铵膦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到药剂。
同时,应避免在风力较大的天气下使用,以免药剂飘散到周围环境和其他作物上。
4. 环境保护:使用草铵膦后,应注意保护周围环境,避免药剂污染水源和土壤。
同时,废弃的药剂和包装物应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总之,在使用草铵膦时,要注意安全使用,遵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除草效果和环境保护。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使用草铵膦,建议咨询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或农药销售商。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除草剂是一种常见的农药。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却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影响及提出对策。
一、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1. 土壤污染玉米田使用除草剂过量或不当会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对后茬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农药残留会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并对小麦的生长和品质造成影响。
2. 病虫害传播除草剂的使用会破坏农田生态平衡,提高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从而影响后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3. 生长阻碍除草剂中的活性成分会影响后茬小麦的生长过程,导致植株生长受限、产量下降。
二、对策1. 合理使用除草剂在玉米田使用除草剂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药剂种类和使用剂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2. 科学轮作在农田管理中,推行科学轮作制度是减少药害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合理轮作作物,可以减少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
3. 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引入天敌或利用微生物对抗病虫害,可以达到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
4. 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标准和施药方法,建立科学的施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使用合理。
5.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加强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土壤健康和生态平衡,减少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减少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
三、结语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减少这种药害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合理使用除草剂,推行科学轮作,加强生物防治,加强农田管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及对策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除草剂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农作物田间除草的化学药剂,可以有效地阻止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但除草剂使用不当也会对后茬小麦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会导致除草剂残留问题。
如果在玉米田使用的除草剂在作物间隙期没有完全分解或挥发掉,而直接耕翻种植后茬小麦,会导致除草剂残留在土壤中,进而影响到后茬小麦的正常生长。
除草剂残留问题主要表现为小麦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产量减少等。
除草剂的安全使用也是关键。
如果农民在施用除草剂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除草剂喷洒误差,使得部分除草剂直接接触到后茬小麦叶片,导致小麦叶片受损,生长受阻。
1. 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在选择除草剂时,应根据玉米田和小麦田的种植特点,选择对杂草有较好控制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影响较小的除草剂。
可以咨询农业专家或采用已经验证效果的产品。
2. 控制除草剂使用时间:应根据玉米田和小麦田的作物间隙期,合理安排除草剂的使用时间。
确保除草剂在小麦种植前有足够的时间分解和挥发,避免残留问题。
3.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在使用除草剂时,农民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剂量、浓度和喷洒方式使用除草剂。
避免喷洒误差,确保除草剂只作用在作物间隙中,避免直接接触到小麦植株。
4. 做好土壤调理:在玉米田收获后,及时进行土壤调理工作,包括翻耕、施肥、灌溉等,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有利于除草剂的分解和挥发,减少对后茬小麦的影响。
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对后茬小麦的药害影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合理选择除草剂,控制使用时间,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做好土壤调理工作,可以减少药害风险,保证后茬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