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柠檬白粉虱药剂室内筛选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233.57 KB
- 文档页数:3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一、白粉虱的危害特点温室白粉虱对作物及花卉蔬菜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①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发霉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④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
⑤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
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
二、白粉虱的防治措施1、轮作倒茬: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
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种类应选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育苗或定植时,清除基地内的残株杂草,熏杀或喷杀残余成虫。
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3、诱杀及趋避: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的方板,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于菜株,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钻性时及时擦拭更换。
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镀铝反光幕,可驱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当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一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蛹3一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
也可人工释放草岭,一头草岭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
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粉虱壳抱粉防治。
5、药荆防治: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每株有成虫2一3头时进行,尤其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
①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吡虫威400一6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扑虱灵乳油1500倍喷雾。
能杀死卵、若虫、成虫,当虫量较多时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拟除虫菊醋类杀虫剂。
一般5一7天1次,连喷2一3次。
②选用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50%克蚜宁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1%灭杀毙3000倍液,每隔5一7天1次,连喷3一4次。
柠檬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经验分享柠檬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独特的香味,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柠檬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从而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柠檬病虫害,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面将分享一些防治和管理经验。
一、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柠檬常见的病害包括炭疽病、黄龙病等。
炭疽病一般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易发生,主要通过喷洒草铵霉素、高锰酸钾等药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黄龙病主要通过灭菌种植基质、及早发现病害并进行彻底处理等方式防治。
2. 虫害防治柠檬常见的虫害包括白粉虱、柠檬黄蝽等。
白粉虱主要通过喷洒杀虫剂、合理清剪枝等方式进行防治。
柠檬黄蝽主要通过利用天敌控制其数量,如种植马钱子等,吸引天敌进行食害控制。
二、管理经验分享1. 温度管理柠檬生长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可以在温度过高时进行遮阴措施,如搭建遮阳棚。
2. 水分管理柠檬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忌水logging。
合理浇水,以避免积水,可以促进柠檬健康生长。
此外,要注意早晚浇水,避免中午高温时浇水。
3. 施肥管理柠檬的营养需求较高,为了保证较高的果实产量和品质,需要进行适量的施肥。
一般可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如在春季施入有机肥,夏季适量追加氮磷钾肥,可提高柠檬的养分供应,增加产量。
4. 修剪管理柠檬树的修剪是为了保持树形的整洁、便于通风、光照和管理。
在秋季和春季进行修剪,清除病虫害受损叶子、死枝等,调整枝条分支的密度,促进枝条的生长和萌发。
5. 病虫害监测和防控定期检查柠檬树的叶片、枝条和果实,及时发现病虫害受害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药剂、清理枯萎叶片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6. 合理栽培密度和行距柠檬的栽培密度和行距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柠檬的品种特点、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等,合理选择栽培密度和行距,以保证柠檬树的正常生长和光照,避免拥挤和竞争影响果实的发育。
摘要棉粉虱是一种多食性昆虫,其寄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是棉花、蔬菜及花卉等多种植物生长期的重要害虫。
为寻找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2018年在棉花作物上开展了8种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田间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
结果表明,药后1~14d 速效性强、持效性长、防治效果好的农药首选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其次是10%烯啶虫胺水剂1500倍液;药后7~14d 防治效果达80%以上的农药还有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关键词棉粉虱;田间试验;药剂防治;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35.6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6-0105-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田间试验郭首定(河南省新野县植保植检站,河南新野473500)棉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又叫烟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子,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均有分布,以成虫、若虫为害棉花,尤以若虫危害最重,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棉株汁液,虫口密度大时,棉叶正面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引起蕾铃大量脱落;同时,成若虫还大量分泌蜜露,使棉花叶、铃污染变黑,纤维品质下降[1-2]。
据调查,棉粉虱危害轻者可造成减产5%~10%,严重的减产20%~30%。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温室蔬菜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以及城市乡村道路绿化普及,棉粉虱发生危害逐年加重,2018年棉粉虱在新野县棉田、菜田等植物上普遍严重发生,一般虫田率85%~100%、虫株率100%,严重影响寄主植物的正常生长。
市场上用来防治棉粉虱的农药品种很多,但防治效果差别很大,特别是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部分农药防效大大降低[4]。
为指导农业生产,做好棉粉虱防治工作,2018年笔者在棉花上进行了不同农药防治棉粉虱的药剂筛选试验,以便找出适宜新野县生产需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棉粉虱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防治甜瓜白粉病药剂筛选试验李淼【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2页(P50-51)【作者】李淼【作者单位】阜新市植物保护站, 辽宁阜新 123000【正文语种】中文1 试验目的甜瓜白粉病的防治上一直存在着抗药性增强,老药剂防效持续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生产上的难题,筛选出防治甜瓜白粉病的高效药剂,特进行此项试验。
2 试验条件及地点2.1 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作物:甜瓜;栽培品种:翠宝。
2.2 试验对象白粉病。
2.3 试验地点阜蒙县河西镇河西村。
2.4 试验条件温室:棚长 100m、棚宽 7.5m,连续3年种植甜瓜,白粉病发生严重。
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
300g/L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绿妃),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成都田丰农业有限公司。
12%腈菌唑乳油,江苏宜兴市生物化工厂。
3.1.2 对照药剂。
设清水对照。
3.2 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是300克/升醚菌·啶酰菌悬浮剂1000倍液(1)、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10 毫升/亩(3)、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12%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5)。
以清水为对照。
试验地面积360m3,共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20m3,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3.3 试验方法3.3.1 施药时间和次数。
白粉病发生期2月12日开始施药,施药的方式为喷雾,每隔10d喷一次药,共施药3次。
用手持小型喷雾器对叶片的正反两面进行喷药。
4 调查方法每小区定点选择10株,于施药前(2月12日)调查发病指数。
于施第三次药后7d根据叶片为害分级标准记载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五种化学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药效试验
唐宏伟;金生英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以齐螨素、惊喜1#、天罗地网、虱蚧宁、金大地作为试验药剂,以温室
大棚上的白粉虱为处理对象,于2010年5月对青海农发高科技园艺有限公司一品
红上的温室白粉虱进行了化学杀虫剂药效比较试验和最佳药剂浓度筛选试验.结果
表明:20%虱蚧宁8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在药后1、3、5d分别为
73.87%、92.60%、74.95%,对温室白粉虱有特效;其次为20%惊喜1#1 000倍液,在药后1、3、5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2.47%、80.54%、67.48%,防效均在60%以上,为了避免温室白粉虱产生抗药性,可作为20%虱蚧宁的替换药剂;25%天罗
地网防效较好,10%金大地3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
【总页数】3页(P151-153)
【作者】唐宏伟;金生英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青海西宁 8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2
【相关文献】
1.25%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J], 陶晡;苑士涛;范凡;魏国树
2.0.6%印楝素乳油防治温室白粉虱药效试验 [J], 李兰;张战利;张渭薇;马剑波;白晓红
3.速效性兼长效球孢白僵菌防治温室白粉虱药效试验初探 [J], 武艾卿
4.新型杀虫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J], 李夏
5.生物与化学杀虫剂配合防治玉米粘虫药效试验 [J], 冯玉磊; 胡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是温室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给温室种植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物理防治技术1. 温室通风:保持温室内外空气流通,提高温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均匀性,减少白粉虱滋生的环境。
2. 温室清洁:定期清除温室内的落叶、残枝和病虫害植株,减少白粉虱的滋生源。
3. 温室隔离:使用隔离网等物理隔离措施,阻止白粉虱的入侵。
二、生物防治技术1. 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天敌,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数量。
2. 利用昆虫杀菌剂:如白僵菌、绿僵菌等杀菌剂对白粉虱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 利用植物抗虫性:种植具有抗虫性的植物,如洋葱、大蒜等,可有效减少白粉虱的滋生。
三、化学防治技术1.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白粉虱的生命周期和温室环境,选择适用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如氟虫腈、乙醚菊酯等。
2. 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过量使用或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以防白粉虱产生抗药性。
3. 定期轮换农药:使用不同机制的农药轮换使用,减少白粉虱对某种农药的抗药性。
四、栽培管理技术1. 选择抗虫品种:选择具有抗虫性的温室作物品种,减少白粉虱的侵害。
2. 控制温室湿度:保持适宜的温室湿度,避免湿度过高,以减少白粉虱的繁殖。
3. 定期检查:定期巡查温室内作物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白粉虱的危害。
五、综合防治技术1. 综合利用多种防治技术: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2. 定期监测:建立温室白粉虱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虫情,做好防治措施的调整和补充。
在实施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技术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调整。
同时,加强对温室白粉虱的研究,提高防治技术的效果和可行性,为温室作物的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收稿日期:2018-12-105% d -柠檬烯SL对番茄烟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张桂娟1,严文胜1,张 振2,杨丽梅3,林 雪1,张 超1,郎亚亨1(1.大兴区植保植检站,北京 102609;2.浙江农资集团金泰贸易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3.榆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600)摘要:为筛选出高效、安全防治温室烟粉虱的药剂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以设施苗期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1.25、1.67、2.08 mL/kg的5% d-柠檬烯SL,0.17 mL/kg 25%噻虫嗪WP(常规使用的化学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
结果显示:1.67 mL/kg 5% d-柠檬烯SL对烟粉虱防治效果较好,适宜推广使用。
关键词:5% d-柠檬烯SL;番茄;烟粉虱;防效;安全性烟粉虱(Bemisia tabaci )属同翅目粉虱科,又称棉粉虱、一品红粉虱[1],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导致植物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整株枯死;同时,成、若虫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植物,使其极易发生煤污病[2]。
烟粉虱还是很多病毒病的传播媒介,2010年在北京市大兴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减产30%以上,严重地块甚至绝收。
在烟粉虱的防治措施中,化Field Efficacy of 5% d-limonene SL againstBemisia tabaci on TomatoZHANG Guijuan 1, YAN Wensheng 1, ZHANG Zhen 2, YANG Limei 3, LIN Xue 1,ZHANG Chao 1, LANG Yaheng 1(1. Daxing District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 Station, Beijing 102609, China; 2. Zhejiang Agricultural Group Jintai Trading Co., Ltd., Hangzhou 310000, China; 3. Yufa Tow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Beijing 1026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effective and safe pesticides for controlling Bemisia tabaci in greenhouse and reduce 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seedling stage tomato of greenhouse was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Four treatments were set up, which contained 1.25, 1.67, 2.08 mL/kg 5% d-limonene SL, 0.17 mL/kg 25% thiamethoxazine WP (conventional chemical agent) and clear water was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67 mL/kg 5% d-limonene SL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 and wa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Keywords: 5% d-limonene SL; tomato; Bemisia tabaci ; control effect; safety学药剂防治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常用的杀虫剂包括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新烟碱类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3]。
新型杀虫剂防治温室白粉虱田间药效试验作者:李夏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7期李夏(阜新市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辽宁阜新 123000)[摘要] 文章通过试验,意在研究几种新型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以提高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减少温室白粉虱带来的产量损失。
[关键词] 甜瓜;温室白粉虱中图分类号:S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7-027-02甜瓜作为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适合北方地区设施栽培。
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加之设施栽培条件的制约,设施甜瓜的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
本试验,意在明确几种新型杀虫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甜瓜的安全性,提高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为减少温室白粉虱带来的产量损失提供技术依据,保证甜瓜果品安全。
1 试验设计和安排1.1 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作物:甜瓜;栽培品种:白沙蜜。
1.2 试验对象温室白粉虱。
1.3 药剂阿立卡(噻虫·高氯氟),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甲维盐(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福戈(氯虫·噻虫嗪),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
1.4 对照药剂设空白对照。
1.5 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是1、22%阿立卡(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0 ml/亩;2.1%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0 ml/亩;3、40%福戈(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 g/亩;4.1.8%阿维菌素3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
设空白对照。
试验地面积400 m2,共20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
1.6 施药时间和次数温室白粉虱发生期5月20日开始施药,施药的方式为喷雾,用手持小型喷雾器对叶片的正反两面进行喷药。
噻虫高氯氟防治辣椒白粉虱的药效试验王丽;成燕清;唐涛;魏昌贵【摘要】应用噻虫·高氯氟、噻虫嗪及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了辣椒白粉虱防治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7g/L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辣椒白粉虱高效且持效期长,其18.53~37.05 g/hm2处理施药后1~7 d防治效果为86.4%~99.1%;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2.50 g/hm2处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0 g/hm2处理施药后1~7 d防治效果绝大部分均在90%以上.【期刊名称】《辣椒杂志》【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2页(P35-36)【关键词】辣椒;白粉虱;防治效果;噻虫·高氯氟【作者】王丽;成燕清;唐涛;魏昌贵【作者单位】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正文语种】中文供试作物为辣椒品种湘研5号;供试害虫为白粉虱[Trialeurode vaporariorum (Westwood)];供试药剂为由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247 g/L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及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该试验于2009—2010年在湖南省临澧县合口镇进行。
田间辣椒种植密度为2.7万株/hm2,厢距2 m。
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3分别为247 g/L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 -悬浮剂 18.53、27.79、37.05 g/hm2,处理4~5依次为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2.50 g/hm2、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00 g/hm2,处理6喷施清水作为空白对照。
每处理重复4次,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8 m2,总面积约800 m2。
当辣椒长势较为均一地进入结果期、白粉虱为发生初盛期,采用背负式手动压缩喷雾器(3WBS—20A型,衡阳市宏峰喷雾器厂,压力0.2~0.4 MPa)各处理兑水600 L/hm2叶面喷雾。
白粉虱用什么药效果好?会寄生在人身上吗?白粉虱也叫小白蛾,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特别是在蔬菜大棚内发生较多,易导致作物生长受阻,影响产量。
那白粉虱用什么药效果好?会寄生在人身上吗?一、白粉虱用什么药效果好?防治白粉虱的药物选择通常取决于白粉虱的种类、密度、生长阶段以及农作物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和药剂,用于防治白粉虱:1、啶虫脒啶虫脒是一种烟碱类农药,对白粉虱有效。
它可以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包括白粉虱。
用法是将适量的啶虫脒混合水,然后喷洒在植物上。
请按照产品标签上的指导使用。
2、扑虱灵扑虱灵是一种杂环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白粉虱也有效。
它可以用于叶蝉、飞虱、粉虱等害虫的防治。
扑虱灵的用法和浓度需按照产品说明来使用。
3、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种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对多种害虫,包括白粉虱,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请根据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
4、螺虫乙酯螺虫乙酯是一种季酮酸类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等有效。
使用前,请阅读产品说明,按照建议的浓度和用法来施用。
二、白粉虱会寄生在人身上吗?白粉虱是一种植物害虫,通常生活在植物上,而不是寄生在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身上。
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对各种植物产生害虫危害,但不会寄生在人体皮肤上。
与白粉虱相似的名称可能导致了混淆。
人类和动物身上的寄生虫通常与虱子(louse)有关,而不是白粉虱。
虱子是一种真正的寄生虫,会附着在人类或动物的头发、皮肤或毛发上,并以它们的血液为食。
虱子可以引发虫咬皮损、瘙痒和其他皮肤问题。
要处理与虱子有关的皮肤问题,通常需要采取特定的措施,如使用虱子药物治疗,遵循卫生措施,如洗涤和清洁,并避免与感染虱子的人接触。
总之,请注意区分白粉虱和虱子,以便正确处理相关问题,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或植物保护专家以获取适当的建议。
0.6%印楝素乳油防治温室白粉虱药效试验李兰;张战利;张渭薇;马剑波;白晓红【摘要】0.6%印楝素乳油是纯植物源的生物农药,其杀虫机理以拒食、忌避、遏制其生长及干扰繁殖作用为主.试验结果表明,0.6%印楝素乳油20 mL·L-1液对辣椒白粉虱的防效为85.28%,对黄瓜白粉虱的防效为89.15%,圣女果白粉虱的防效为89.90%,均优于吡虫啉防效.施药后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及非靶标生物安全.虫害发病初期施用防治效果最佳.【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60)004【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印楝素;防治;温室;白粉虱【作者】李兰;张战利;张渭薇;马剑波;白晓红【作者单位】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陕西西安710003;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陕西西安710003;合阳县植物保护站,陕西合阳715300;甘泉县植物保护站,陕西甘泉716100;大荔县植物保护站,陕西大荔715100【正文语种】中文白粉虱是陕西温室、大棚蔬菜作物的重要害虫,其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易传播病毒病。
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设施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危害严重。
白粉虱寄主范围广,发生代数多,传统化学药剂很难彻底防治,易产生抗性。
为此笔者在陕西省甘泉县,大荔县,合阳县设施蔬菜大棚进行了0.6%印楝素乳油防治大棚辣椒、黄瓜、圣女果上白粉虱的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0.6 %印楝素乳油(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产品)1.2 供试作物大棚蔬菜(辣椒,品种:凯莱;圣女果,品种:粉贝贝;黄瓜,品种:鲁抗-新瓜神)1.3 防治对象温室白粉虱1.4 试验处理①0.6% 印楝素7mL· L-1,用水量60 kg·667m -1②0.6% 印楝素10mL·L-1,用水量60 kg·667m -1③0.6% 印楝素20mL·L-1,用水量60 kg·667m -1④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g·667m-1(青岛金正农药有限公司产品)⑤空白对照试验设5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