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A2.5油藏动态分析优化系统V2(2)
- 格式:pptx
- 大小:13.89 MB
- 文档页数:67
GPTPlan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与生产决策系统软件------让动态工作更轻松GPTPlan是以多学科油藏研究为基础的油田开发动态工作平台,主要基于油藏精细地质数据及模型、油藏动态数值模型、生产动态数据、生产测井、钻井、完井、试井、岩石物理特性数据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行油田生产动态分析、开发方案设计与调整及优化、综合调整方案设计及优化。
功能包括油田开发规划、油田开发调整、生产动态分析、油田综合调整、开发效果评价等模块。
为油田开发单位(采油厂/采油公司、矿/区)的决策、管理者和科技人员提供了按业务划分的流程化的生产动态监测、潜力分析、效果评价、开发决策、方案编制一体化软件平台。
软件通过剩余油量化分析优化开发调整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整合厂、矿、队三级油藏管理流程提高协作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使油田开发业务工作模式化、自动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GPTPlan主要功能■数据管理■图形管理■流程管理■油田开发规划■开发方案调整■生产动态分析■油田综合调整■开发效果评价■潜力分析■集成化综合分析环境■方案生成■指标分解■运行安排■运行跟踪■辅助工具GPTPlan软件平台模块结构图GPTPlan软件平台工作流程图GPTPlan主要特点■动态业务内容流程化、自动化通过软件整合厂、矿、队三级油藏管理流程,可提高各业务部门间的协作性,促进油田油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统一化,推动油田管理模式的发展。
利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动态分析、措施潜力分析功能,提高分析结果和决策制定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科学、规范、实用、灵活的工作流和数据流油田开发规划、开发方案调整、生产动态分析、油田综合调整和开发效果评价等工作流程紧密贴合油田动态工作实际情况,科学、规范,遵循先简单后复杂,先宏观后微观,先地面后地下,先井筒后油层的原则和分析顺序,减少数据调用和动态分析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并且,可根据实际需求,用户自己进行流程定制,灵活跳转,提高工作效率。
CCUS 是CO 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简称。
CO 2利用可分为地质利用、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等。
其中,CO 2地质利用是将CO 2注入地下,进而实现提高油气采收率、促进资源开采的技术手段。
CCUS-EOR 是CO 2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的简称。
CCUS-EOR 不仅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低渗透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战略性接替技术,并与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因此,推广应用该技术意义重大[1]。
“十一五”以来,针对松辽盆地低渗透油藏,陆续设立7项CO 2驱重大开发试验项目,初步形成CO 2捕集、输送、驱油与埋存全流程配套技术。
但井口采出液油气比变化会对集输系统产生影响。
因此,确保CO 2驱油集输系统生产稳定性,是加大CCUS-EOR 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
CCUS-EOR 驱油集输系统生产稳定性保障措施探索曹万岩(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CCUS-EOR 技术不仅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也是低渗透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战略性接替技术。
确保CO 2驱油集输系统生产稳定性,是加大CCUS-EOR 推广应用力度的重要保障。
针对CO 2驱采出流体气液比高于水驱、化学驱等开发方式,且采出气中高含CO 2,导致集输系统运行出现气段塞等不稳定的问题以及对典型工程实例分析,分析国内外CO 2驱集输系统确保生产稳定性采取的典型做法,提出今后开展CO 2驱油集输系统生产稳定性保障措施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CO 2驱油;集输系统;气油比;水气交替;气窜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3.07.012Exploration of production stability guarantee measures for CCUS-EOR flooding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O WanyanDaqing Oilfiel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Abstract:The CCUS-EOR technolog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in China,but also a strategic replacement technology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oil recovery in low-permeability oilfields.Ensuring the production stability of CO 2flooding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increasing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CUS-EOR.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gas-to-liquid ratio of CO 2flooding recovery fluid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water-driven and chemical-driven development methods,and that CO 2is contained in the recovery gas,there are unstable problems and typical engineering examples that are easy to occur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gathering system,this paper is analyzed the typical practices taken by the CO 2flood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stability,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the production stability guarantee measures of the CO 2flooding oil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e future.Keywords:CO 2flooding oil;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gas-oil ratio;water-gas alterna-tion;gas channeling作者简介:曹万岩,高级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从事油田地面工程总体规划工作,130****3176,************************.cn,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油田设计院技术专家楼,163712。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了解油田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油田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提高对油田生产过程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系统简介油田管理系统(OFS)是一款集油田生产管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软件。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如产量、温度、压力、液位等。
(2)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存储等操作。
(3)数据分析模块: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为油田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4)决策支持模块:根据分析结果,为油田生产提供优化方案。
2. 实验步骤(1)系统安装与配置首先,在实验环境中安装油田管理系统,并进行系统配置,包括数据库连接、用户权限设置等。
(2)数据采集与录入根据实验要求,模拟油田生产过程,采集相关数据,如产量、温度、压力、液位等。
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存储等操作。
然后,利用系统提供的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如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
(4)决策支持与优化根据分析结果,为油田生产提供优化方案,如调整生产参数、优化生产计划等。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数据采集与录入在本次实验中,共采集了1000组油田生产数据,包括产量、温度、压力、液位等。
数据录入过程中,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存储等操作后,利用系统提供的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和异常检测。
结果表明,油田生产过程中,产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且未发现异常情况。
(3)决策支持与优化根据分析结果,为油田生产提供了以下优化方案:①调整生产参数: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生产参数,以提高产量。
②优化生产计划: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不同油藏类型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计算方法之一李斌摘要运用系统论的基本理论,结合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程、计算机工程及数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与技术,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以定量为主;地下与地面结合,以地下为主;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以现代方法为主的辩证思维方式,从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程、开发管理、开发经济等不同侧面,提出了包含评价人员、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环境(含上级要求、政策变化、设备支持系统等)有机组合即综合评价系统。
结合实例,说明了评价指标的优选与处理、权重的确定及计算方法的选定与应用。
关键词系统论综合评价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近几年来,油田开发工程有了很大的发展,油田开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管理理念,提高了油田开发管理水平。
油田开发效果是油田开发各级管理层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反映了油田最终采收率的高低、累计采油量的多少和经济效益的大小。
但现在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方法仍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一个具体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者说针对某一问题构造一种新方法,然后用一个实际例子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评价指标亦是单方面的,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经济。
然而,油田开发效果是从多方面体现的,因此,不能仅考虑油田开发效果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必需从整体角度全面地考虑。
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基本理论,结合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程、计算机工程及数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与技术,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以定量为主;地下与地面结合,以地下为主;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以现代方法为主的辩证思维方式,从油田地质、油藏工程、钻采工程、开发管理、开发经济等方面,整体地、立体地、全面地筛选优化具有独立性、代表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建立组合综合评价方法集成与综合评价模型,即油田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
1.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医学等各个领域,涉及到统计学、经济学、数学、工程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等诸多学科,逐步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
石油工程(采油、钻井)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有杆泵采油理论及技术1、提高有杆泵泵效方法2、提高有杆泵系统效率方法3、杆管偏磨机理研究与治理对策4、抽油机井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5、**油田抽油井系统效率现状分析二、无杆泵采油理论及技术1、电潜泵采油技术及生产系统优化技术2、电潜泵机组失效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3、电潜泵井非故障停机躺井原因及对策4、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及生产系统优化技术5、电动潜油螺杆泵技术研究6、水力射流(喷射)泵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三、注水及配套技术措施1、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方法2、注水井管柱失效分析3、复杂断块油藏欠注层分类及治理对策4、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5、油田污水处理6、分层注水工艺技术7、不稳定注水技术8、注水水质处理技术9、注水系统优化10、分层注水管柱设计四、稠油开采理论及技术1、稠油携砂冷采技术研究与应用2、电热杆采油技术3、空心杆掺水技术应用4、空心抽油杆热力采油工艺技术五、水平井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1、水平井钻井技术2、水平井完井技术3、水平井防砂技术4、水平井射孔技术六、采气理论及配套工艺技术1、**气藏集气工程设计2、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七、防砂理论及技术1、防砂技术研究2、出砂规律及治理对策研究3、**井防砂工艺及配套技术八、压裂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1、压裂方案设计2、压裂液体系3、支撑剂设计4、压裂效果评价九、酸化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1、酸化方案设计2、酸液体系3、酸化效果评价十、生产管理1、分层采油管柱卡封可靠性研究2、油井防垢工艺技术3、油水井静压资料录取典型方法及资料分析4、酸化解堵技术研究及应用5、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HSE管理6、**采油厂油井躺井现状及对策十一、调剖堵水工艺措施1、调剖堵水技术研究2、调剖堵水效果评价十二、开发方案及调整1、**开发单元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2、**断块产能分析3、**断块的整体开发及认识4、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5、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潜技术6、**油藏储层综合评价及分析7、特高含水期开发评价8、**区块注采调整方案及效果评价9、**油藏开发分析及认识10、**区块开发特征研究11、**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调整对策研究12、**区块产能自然递减控制技术13、**油田潜力分析及挖潜对策14、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研究15、**油藏动态分析16、**稠油油藏加密方式及注采参数优化17、**气藏产能评价18、**油藏数值模拟19、**油藏开发方式优化研究20、采油队油藏系统分析方法21、加强油藏动态跟踪分析提高注水开发效果22、**区块水驱动效果评价十三、提高采收率技术1、聚合物防窜技术研究与应用2、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3、**油田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4、**区块聚合物驱采油技术研究5、聚合物调驱技术的研究应用6、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十四、钻井工艺理论及技术1、套损机理研究2、欠平衡钻井技术应用及其发展3、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的研究4、定向井、水平井、井身轨迹控制5、**油田钻井液体系及处理剂应用现状6、水平井下部钻柱疲劳使命预测方法7、超高压PDC钻头冲蚀机理8、钻井特殊工艺井轨道设计9、固井完井工艺技术应用10、水力喷砂射孔技术11、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十五、作业工艺技术1、油水井套管修理工艺与研究2、打捞工艺技术分析3、QHSE作业管理体系4、冲砂转换装置的设计与应用5、套损治理技术应用6、水井作业卡管柱的原因及分析7、**井作业工艺设计十六、油气层保护技术1、作业过程中的油田保护技术2、钻井过程中的油田保护技术3、措施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注意:(1)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也可就自己感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但选题应在专业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