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9
丹参滴丸的药学研究
一、基本药学研究
1、湿润灵丹参滴丸的药理作用
湿润灵丹参滴丸是一种药物,其主要成分是丹参,芝麻,枸杞等多种
具有湿润补肾,滋阴止痛,清热解毒的植物药物,具有补肾滋阴,温补肝肾,止痛、清热解毒,强肝健脾,补虚安神等多种功效。
该药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丹参苷,多酚,芝麻甾醇,枸杞苷等。
丹
参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微生物活性;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芝麻甾
醇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枸杞苷能够增强药物的抗氧化能力。
2、湿润灵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
湿润灵丹参滴丸主要用于补肾滋阴益气,温补肝肾,止痛、清热解毒
等疾病治疗。
其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痛,腰腿疼痛,头痛,头晕,口干,失眠等症状,对肾热痹痛,阳痿早泄,男性不育,阴囊炎,白带异常,月经不调,宫寒,痛经也有一定的疗效。
二、实验室药学研究
1、湿润灵丹参滴丸的外观和性状
湿润灵丹参滴丸为棕色至胭脂色,有光泽,丹参、枸杞等植物的特征
性气味。
湿润灵丹参滴丸有不规则的粒状,成型,白色,无明显异味。
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范围及适应症: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
1.用于预防:长期服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
2.用于治疗: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脏供血量、改善微循环。
3.用于急救:滴丸剂型,有效成分吸收快,3分钟可迅速缓解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一般可采用口服或舌下含服,一般一日3次,每次10粒;心绞痛急性发作时需要采用舌下含服方式,根据发病情况可适量多服。
复方丹参滴丸对气滞血瘀型胸痹治疗效果尤佳。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滴丸剂具有比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
故舌下含服经舌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3分钟迅速起效,可迅速缓解心绞痛,解除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
其起效效果与硝酸甘油效果相同,且无任何副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是复方丹参片的改良换代产品,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的研究与质量的控制已达到分子水平,而复方丹参片目前还无定量指标。
且复方丹参片对肠胃有刺激作用,而复方丹参滴丸大大减少了冰片用量并舌下含服从而大大减少对胃肠道刺激,复方丹参滴丸能速效,而复方丹参片无速效效果。
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不忌食任何食物,且其是纯中药制剂,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会受其他药物影响。
建议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时不宜同时使用速效救心丸及其他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避免效果相加造成出血倾向。
复方丹参滴丸最大特点是其集预防、治疗、急救于一体,具有“速效、高效、长效”三重功效。
复方丹参滴丸的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研究【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做好不良反应研究。
方法:选取50例冠心病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20.1-2021.1月间,男、女比例为25:25。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随后进行不良效果的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L-C 、LDL-C、TG、TC值分别为1.42±0.34、2.15±0.13、1.86±0.32、4.02±0.56,其中常规组患者血脂水平具有一定差异,HDL-C 、LDL-C、TG、TC值分别为1.41±0.28、2.80±0.21、1.84±0.33、5.01±0.65。
经比较,对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改善,对照组的TC、LDL-C相比观察组高,p<0.05,其余两项指标,差异不大。
通过对两组冠心病心绞痛不良反应比较,其中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头晕、面色潮红、恶心人数分别为1例、1例、0例,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人数分别为2例、2例、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0%、4.0%、0.0%,经比较,观察组效果优。
结论: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药理作用较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心绞痛;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是指患者出现心肌组织缺血,出现此种疾病的原因是由冠状动脉不足引起的,整体死亡率、发病率较高,常见类型即为心绞痛[1]。
复方丹参滴丸作为一种中药制剂,主要依靠中医理论。
本文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50例冠心病患者,治疗时间均在2020.1-2021.1月间,男、女比例为25:25。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观察组)心绞痛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
准入标准:第一,自愿参与研究。
第二,经术前进行心功能评价,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复方丹参滴丸的新功能主治引言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以丹参为主要药材,经过多种科学技术加工而成。
复方丹参滴丸以其独特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复方丹参滴丸的研究与开发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新功能主治得以添加于其原有的临床应用范围之中。
本文将介绍复方丹参滴丸的新功能主治,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中药制剂。
新功能主治复方丹参滴丸在原有的主治范围基础上,经过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发现其具备了以下新的功能主治:1. 肝脏保护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有效保护肝脏,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
其主要成分丹参酮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纤维化等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的损伤和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2. 抗氧化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酮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抗氧化作用对于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衰老、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3. 抗血小板聚集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素等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防止血液的黏稠度增加,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 改善心脏功能复方丹参滴丸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脏供血,提高心脏的供氧能力,减少心脏负荷,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5. 抗炎作用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酮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组织炎症损伤,对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6. 抗缺血缺氧复方丹参滴丸中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流动,提高组织氧供,减少组织缺血缺氧的发生,对于预防和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7. 免疫调节复方丹参滴丸中的多种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调节免疫功能的失调,减少免疫反应的异常,对于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案例复方丹参滴丸的新功能主治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药理作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药理作用。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数学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5~10mg 口服,每天3次,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口服,每天2次;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口服,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坚持用药1个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其进行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照组40例患者,有效11例,显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30例,总有效率75.0%;观察组40例患者,有效14例,显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缓解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特别对改善心绞痛症状明显,使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心血管疾病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336-02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关系[1]。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特别是肥胖者的发病率较高。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得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理血通气的作用,可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显著[2]。
本次研究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在53~70岁之间,平均年龄48.3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心血管疾病相关检查确诊为心绞痛患者。
患者排除标准:患有先天性遗传性心脏病患者,严重脑、肾、肝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丹参滴丸作用与功效丹参滴丸是一种传统中药,主要由丹参提取物和辅料制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丹参滴丸的作用和功效。
1. 血管扩张作用:丹参滴丸中的丹参提取物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
丹参中含有丹参酮、丹参酚等有效成分,能促使血管平滑肌放松,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改善血流灌注,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提高心肌供氧,增加心肌收缩力,调节血压,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 抗凝血作用:丹参滴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粘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丹参中的丹参酮等活性成分能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减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抗氧化作用:丹参滴丸中的丹参提取物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丹参酮、丹参素等,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
丹参中的抗氧化物质可减少活性氧的生成,抑制氧自由基对脂质和蛋白质的氧化作用,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对抗衰老,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抗炎作用:丹参滴丸中的丹参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丹参中的丹参酮等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调节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的损伤,缓解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对炎症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丹参滴丸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炎症、呼吸系统炎症等疾病。
5. 抗菌作用:丹参滴丸中的丹参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丹参中的丹参素等活性成分对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和病变。
丹参滴丸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6. 抗氧化应激作用:丹参滴丸中的丹参提取物可增加细胞对氧化应激的耐受性。
丹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增加细胞的存活能力,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刺激的适应能力。
丹参滴丸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等。
复方丹参药理药效方面研究进展【摘要】为了分析复方丹参在药理药效方面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其多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包括抗心肌缺血和缺氧作用,扩张冠脉和增加冠脉血流量作用,抗心率失常的疗效,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抑制血栓形成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和增强免疫的作用,抗肝纤维化作用,清除体内自由基作用,延缓人体衰老作用等,这些药理药效作用的研究,为复方丹参制剂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复方丹参;药理药效;进展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80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20-011丹参概述早在“神农本草经”这本书的记载中,就明确了丹参的存在和其药效作用。
丹参,味道味苦,偏微寒性,归心、心包、肝经。
主要的功效为化除淤血,能够消散血块,同时还能起到安眠的作用,有助于神经衰弱病人的安然入睡。
丹参是一种草本植物,平均茎高55-60cm左右,颈上长有微绒毛。
它的叶较小,常为三对,叶序为羽状复叶形式排列,叶形多为椭圆形,在叶的上下均分布有绒毛。
它的花絮为伞状总状花絮,花的周边布满长毛,花期为4-6个月。
披针形苞片,花萼常为紫色,约有11条脉纹络,长11cm,上下唇形,其中上唇为三角形,下唇为半圆形分布。
花冠常为蓝色或紫色,长度为2-23cm,花冠筒内为环状分布,上唇为镰刀形状,下唇为半圆形。
花的雄蕊生长在下唇的基点上面。
果实为坚果,常见为黑色,呈椭圆形形状,果期为6-7个月时间。
早在1930年左右,就有学者分离了丹参的化学成分物质,其中化学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其中,再将这些成分进一步分离,得到了约40种纯净的脂溶性化合物和10多种纯净的水溶性化合物。
最近1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工作者已经将这些技术用于了复方丹参药理药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本文将对这些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介绍复方丹参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中成药名。
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通用名称复方丹参滴丸汉语拼音Fufang Danshen Diwan药品类型祛瘀药处方类型处方药医保类型医保甲类参考价格26.08元•成分•性状•主要功效•适应病症•临床应用及指南•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药理作用•贮藏方法•有效期•执行标准•附注成分丹参、三七、冰片。
本品为棕色的滴丸,或为薄膜衣滴丸,除去包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色;气香,味微苦。
主要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适应病症本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应用及指南1、顾玉、陈燕红、王锡惠通过进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心肌功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02):351-354.)2、周翔通过进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评估研究,得出结论普通用药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改善心功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5):144-146.)3、刘璇、杨丰文、王婷、王小莹通过进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三种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研究,得出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3种他汀类药物在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状态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8(01):46-52.)规格(1)每丸重25mg;(2)薄膜衣滴丸:每丸重27mg。
用法用量吞服或舌下含服。
一次10丸,一日3次。
28天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见胃肠道不适。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复方丹参滴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品可使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缺血性心电图改善,使体外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使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增加,舒张K+诱发的家兔主动脉条和猪冠状动脉环的收缩。
本品可使右旋糖苷所致的高粘滞血症模型大鼠的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增高。
本品可使高脂血症模型犬的血脂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降低,全血粘度降低,使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率及红细胞膜流动性增高。
本品可使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增高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栓指数降低。
可使高脂血症模型家兔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使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内膜增生抑制,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抑制。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胸闷,心前区刺痛的症状,一般建议一次可以吃10丸,一天吃3次,每4周为一个疗程,可以舌下含服也可以口服。
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和冰片。
这个药物相当的安全,不像硝酸甘油,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使患者血压下降,或者是出现扩张性头痛的症状。
复方丹参滴丸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舒服症状,但是非常的少见,有一些心脏神经症的患者,在心前区出现不适症状的时候,舌下含服或者是口服此药,也会自觉症状缓解,考虑可能与药物当中含有冰片有一定的相关性。
复方丹参滴丸1. 简介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中药制剂,以丹参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在丹参基础上添加了其他补益药材,综合调理了体内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等症状的效果。
2. 材料复方丹参滴丸的制作主要需要以下材料:•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
•川芎:可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红花:具有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陈皮:可理气消食、行气止痛。
•熟地黄:可补血养阴、滋阴润燥。
•炙甘草:可和血、和中理气。
•山药:补脾养胃、益气生津。
3. 制作方法复方丹参滴丸的制作方法如下:•将丹参、川芎、红花、陈皮、熟地黄、炙甘草、山药等材料按比例配制。
•将配制好的药材研磨成细末。
•将细末和适量的黄酒混合搅拌均匀,使其成为糊状。
•将糊状的药材分成适量的小丸。
•用低温干燥的方法将小丸晾干。
•将晾干的小丸存放在密封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
4. 用途及效果复方丹参滴丸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症状。
其主要功效包括:•促进血液循环: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川芎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血液畅通。
•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症状:复方丹参滴丸中的药材能够舒展血管、改善心脑血流,缓解心绞痛、头痛等症状。
•改善心脑功能:复方丹参滴丸中的药材有保护心脑功能的作用,能够增强心脑的氧供应,提高心脑功能。
5.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请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
6. 结语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丹参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症状的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综合调理体内的气血循环,能够有效改善心脑功能。
使用时请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合理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复方丹参滴丸的功效与副作用是什么?复方丹参滴丸是从生药丹参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中成药。
丹参能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不增加心室作功及心肌耗氧量。
可降低血浆乳酸含量,改善心肌缺氧导致的代谢障碍。
丹参及有效成分可影响多种凝血因子,改善血液流性,降低血液粘滞度,调整细胞电泳率及及红细胞压积,改善微循环,对血瘀患者的“粘、聚、滞”倾向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复方丹参滴丸功能主治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急救。
1.用于急救:滴丸剂型起效、吸收快,3分钟便可迅速缓解心绞痛2.用于预防:长期服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优于小剂量阿司匹林。
3.用于治疗: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份为冰片、丹参、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本品有活血作用,孕妇慎用。
复方丹参滴丸的副作用主要又以下几个表现:1.轻度不适:使用丹参及其制剂、复方制剂,有少数病人会出现口干、头晕、乏力、手胀、气短、胸闷、心慌、心率加快以及胃肠道症状,一般均较轻。
长期服用者可发生胃痛、食欲减退等情况。
如症状较重,则需停药观察。
2.过敏反应:使用丹参及其制剂会使个别病人出现皮疹、胸闷、呼吸困难,甚至血压下降、休克等各种过敏反应。
某些药厂生产的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后过敏发生率较高,症状亦较重,可能与制药技术有关。
临床上使用丹参特别是注射剂应特别注意过敏反应,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3.用药不当:丹参有抗凝血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硬化、血栓性脉管炎等有瘀血症状者,其疗效确实,效果较好。
但应注意病人凝血机制情况,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服用丹参及其制剂出现皮下出血、牙龈出血者并不少见,亦有报道,大剂量服用该药治疗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而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
凝血机制已有障碍的病变(如肝硬化)者长期使用丹参应特别慎重。
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可能引起低血钾症。
复方丹参滴丸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肖铃【摘要】The formula of compound Danshen dropping pill is classic with significant efficacy.Its scope of application involves cardiovascular system of modern medicine,central nervous system,digestive system and other fields,but it remains to be explored by u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odern medical methods to further develop and utilize,to expand its range of application,bringing benefits to more patients.%复方丹参滴丸的组方经典,功效显著,其适用范围可涉及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各个领域,但仍有待我们大胆探索,在现代医学手段的配合下进一步开发利用,扩展其应用范围,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4页(P1117-1119,1123)【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药理;临床应用【作者】肖铃【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肛肠科,天津,3004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05;R285.6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现代医学技术和中医传统理论研制而成的一种中药滴丸剂,主要由丹参、冰片、三七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1],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验证和推广使用,其适用范围可涉及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对复方丹参药理药效学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多,现对其近年来的药理药效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主要症状有胸闷、心前区刺痛等。
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防治、治疗和急救,现代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脑梗死、周围血管病、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退行性骨质增生、慢性乙型肝炎、偏头痛、慢性胃炎等出现血脉痹阻证的患者。
特别要注意的是:本品含有冰片较寒凉,在使用时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浓茶。
药物相互作用:
1 本品经大鼠心肌缺血实验,可见其显著改善由垂体后叶导致的心电图异常,说明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2 另外观察了本品对大鼠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其可明显增加冠脉流量。
药理作用:
1 增加冠脉血流量。
2 增加心肌耐耐缺氧,保护缺血心肌。
3 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4 改善微循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11(11)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孙建波,梁军,闫玉仙,李春泉(1.2. 天津天士力医药有限公司,天津300400;3.4.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天津市300162)丹参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而复方丹参药物是我国近十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复方纯中药制剂,经研究已发展有片剂、胶囊剂、软胶丸剂、浸膏剂、注射剂、滴丸剂以及口腔喷雾剂等多种剂型、其中滴丸是由固体分散的方法制成,溶出速度、生物利用度均比其它剂型为佳。
该剂型具有稳定性高、可以避免药物的水解、不易氧化、无粉尘污染的特点,并且不受药物的剂型、粗细及操作不同偏差的影响,易于保证质量[1],是一种理想剂型。
该剂型是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与现代药学新技术相结合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滴丸剂型,其主要成份是水溶性的丹参素,即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扩张外周血管而降压、防止肝细胞缺血的作用,还有镇静、催眠、抗菌、抑制纤维母细胞及肿瘤的生长、调节免疫等作用,现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2-3]。
1 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中的应用1. 1 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作用:冠心病、心绞痛在祖国医学中认为属于胸痹心痛证[4]。
胸痹的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心气不足、胸阳不振、痰浊凝滞、心血瘀滞,心脉不通是该病病机的关键。
按中医辨证分型,胸痹症可分为心血瘀阻型、痰浊雍塞型、阴寒凝滞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阳气虚衰型。
复方丹参滴丸中含有丹参、三七和冰片,对六型胸痹均有显著疗效,对心肾阴虚型和阳气虚衰型治疗效果更佳,它可以降低胸痹心血瘀阻症患者的全血比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
经现代医学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5],同时可纠正异常的S-T段,减弱急性期缺血心肌的损伤程度,增加缺血区的血流灌注。
复方丹参滴丸FDA简介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制剂,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它由多种成分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丹参。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增加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栓等疾病。
复方丹参滴丸还含有其他草药成分,如黄芪、三七等,可以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FDA批准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并符合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要求,经过严格评审和审批程序,获得FDA批准的一种中药制剂。
这意味着复方丹参滴丸已被认可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适应症复方丹参滴丸适用于以下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1.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的疾病。
2.高血压: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3.脑血栓:指脑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4.脑梗塞: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的疾病。
用法用量复方丹参滴丸的用法用量如下:•成人:每次口服6粒,每日2次。
•儿童:按体重和年龄酌情减量。
必须在饭前或饭后30分钟服用,并用温开水送服。
用药期间应避免辛辣、腥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也应避免烟酒刺激。
注意事项在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红肿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2.妊娠期和哺乳期:复方丹参滴丸对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安全性尚未明确,使用时请遵医嘱。
3.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期间,务必告知医生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4.长期使用:复方丹参滴丸适合长期使用,但需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并遵医嘱进行定期体检。
不良反应在使用复方丹参滴丸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消化不良: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肝功能异常:如黄疸、肝酶升高等。
•过敏反应:如皮疹、红肿等。
•出血倾向:由于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如果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咨询。
存储方式复方丹参滴丸应存放在低温、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滴丸我们经常听说起过,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能够经常接触到,就算我们接触到但是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可能也不太清楚它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大家有所不知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类中成药,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用价值有哪些吧。
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本药品被归类到胸闷胸痛等药品分类。
复方丹参滴丸的副作用
本品无毒性,偶见有胃肠道不适,停药后症状消失。
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薄膜衣滴丸,除去包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色;气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一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服用复方丹参滴丸须注意的事项
孕妇慎用。
复方丹参滴丸的用法用量
注意:同种药品可由于不同的包装规格有不同的用法或用量。
本文只供参考。
如果不确定,请参看药品随带的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
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10丸,一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张伯礼1王永炎2高秀梅1商洪才1孙有富2王义明3潘桂湘1郭利平1胡利民1王怡1张萌1刘密新3赵宜军2(1. 天津中医学院300193;2. 中国中医研究院100700;3. 清华大学100084)摘要:中医药治病的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
以方剂为载体,注重整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的思想符合现代治疗学的发展趋势。
然而中医药缺乏对药效物质的微观分析和作用机理的科学阐释,成为影响中医药迅速发展的瓶颈。
因此,以复方丹参方为范例,从方剂的配伍配比、作用机理、药效物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仅证实了复方丹参方多组分、多靶点治疗心血管病假说的科学性,而且为经典处方的二次开发提供了一种模式。
本项工作将丰富现代药物治疗学,促进方剂配伍的科学诠释,开拓中药新药创制新思路,构建创新中药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作用机理配伍配比方剂是一个复杂体系,方剂作用的人体也是一个复杂系统。
面对双重复杂系统,要想认识它,必须将复杂系统中非线性规律部分降解为线性规律去研究,多个线性规律的综合有助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因此研究方剂必须遵循“复杂——简单——复杂”的原则,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保持中药原方的配伍特点,同时借鉴西药的“分析”方法,通过有效组分的配伍配比规律研究,最终构建药效组分基本清楚,作用靶点及原理基本清楚,高效低毒的现代中药。
作为药典方,复方丹参的生产厂家较多,且没有合理的质控标准,制剂呈现多样性。
同时各种剂型使用丹参和三七不同的有效组分,导致了临床疗效差异,而且丹参、三七、冰片不同组分在心肌缺血病理环节中各自的作用亦不明确,影响了复方丹参方的作用发挥。
我们以复方丹参为基础方,进行了药效物质、配伍配比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研究内容:1 明确丹参、三七在全成分、有效组分层次的配伍配比规律。
配伍配比是方剂的核心与灵魂所在,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它既不是简单的药物作用在数量上的相加,也不是机械的毒副反应的抵消,而是在辨证立法基础上,以法统方,立方遣药,有序组合而成的有制之师。
1.1 丹参、三七全成分的配伍配比规律研究【1,2】优选丹参/三七最佳配比是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饮片(全成分)层次配伍研究的同时,为组分配伍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和方法学基础,为效应明确小复方的二次开发提供一种模式,同时为研制现代中药提供科学依据。
在整体水平上,应用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与血流动力学模型有机结合,着眼于全成分、整体动物、多效应指标动态观察,建立了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方法,对丹参/三七的不同比例:10/0、10/1、10/3、10/6、10/10、1/10、0/10进行了多效应比较药效学研究。
效应评价指标涉及到心外膜心电图(Σ-ST、N-ST )、心肌组织缺血区范围、心肌生化标志物(cTnI、CK-MB)、冠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血流动力学、一氧化氮、内皮素、自由基等。
结果表明:1.以丹参为主的药对比例组,即10/6、10/3、10/1、10/0,有明显改善犬心肌缺血的作用,减轻由心外膜心电图所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减少通过TTC染色所显示的缺血区。
2.以丹参为主的药对比例组对心肌钙蛋白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反映了丹参对心血管的直接作用强于三七。
这与心外膜心电图、心肌染色所反映的结果基本一致。
3. 在对冠脉血流量有效增加的各组中,以丹参为主的药组(10/0、10/3、10/6)作用较强。
消心痛组在给药后30min 即发挥作用,但很快减弱;而中药组(10/0、10/3、10/6)作用平稳而持久、稳中有升,远后效应明显。
4.10/6、10/3两组可以明显改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减少血管总外周阻力,而左室做功没有明显增加,心率、平均动脉压的波动较小。
5.0/10组(单纯三七)既促进NO的释放、保护SOD活性,又降低ET含量、减少MDA的产生,表现出较强的生物效应。
在细胞水平上,应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模型,对丹参、三七的上述7种比例进行了研究,其指标涉及到MTT、LDH、NO、ET等。
结果表明:1.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丹参可促进CMEC增殖,三七反之,配比随着丹参量的减少和三七量的加大增殖效果减弱;对于NO和ET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2.在缺O2损伤条件下,丹参促进CMEC增殖,三七反之,配比在10∶1~10∶6范围内,随三七量加大,促进CMEC增殖趋势明显。
而在10∶10~0∶10范围内,随丹参量的减少,三七量的加大,CMEC增殖趋势减弱,各配比组均可显著降低NO释放(除10∶6 P>0.05外均P<0.01),且有降低ET分泌水平的趋势,而尤以10∶1和10∶6效果最佳。
1.2丹酚酸B、丹参酮ⅡA组分配伍配比规律研究【3】丹参作为复方丹参方中的君药,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丹参的主要水溶性物质丹酚酸B、脂溶性提取物丹参酮ⅡA有各自的药理活性,两者配伍后有何药效变化;针对不同的体外培养细胞:CMEC、心肌细胞(CM),两者又有何不同的作用重点;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两者配伍后的最佳比例是多少,都是有待回答的问题。
研究以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为配伍,以缺氧、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刺激因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心肌细胞(CM)为靶细胞,观察不同配伍后的药效变化并从中寻找二者作用的最佳比例和各自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结果表明:1.CMEC缺氧损伤时,各配比组均可提高CMEC活力,降低LDH 释放,丹酚酸B、丹参酮ⅡA配伍后的作用优于单一药物,且以2∶8组最显著;各配比组均有降低NO合成、ET释放的趋势。
2.CMEC被TNF-α损伤时,各配比组均可提高CMEC活力,降低LDH释放,丹酚酸B与丹参酮ⅡA配伍后的作用强于单一药物,且以5∶5组为最佳;各配比组均有增加SOD活性,减少MDA产量的趋势,丹参酮ⅡA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最强。
丹参酮ⅡA提高NO合成、减少ET的释放的作用最显著。
3.CM缺氧损伤时,各配比组对CM增殖的作用不明显,但丹酚酸B的作用强于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丹参酮ⅡA配伍后减少LDH释放、NO合成的作用强于两者单独使用,且以5∶5的比例为最佳。
4.CM被TNF-α损伤时,各配比组均能明显减轻细胞的损伤程度,表现在细胞活力增强,LDH释放的减少,保护作用以8∶2组最佳,5∶5组次之;各配比组均有升高SOD,减少MDA的作用,丹参酮ⅡA减少MDA的作用最强。
2明确丹参、三七、冰片全成分、有效组分治疗心肌缺血的途径、靶点及整合调节作用规律。
复方丹参治疗心肌缺血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一般认为其有扩冠、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工作不足以揭示临床治疗机制,其深层次的作用机理研究更少。
已知其抗心肌缺血的机理不同于硝酸酯类化合物的释放外源性一氧化氮使冠脉扩张,但其通过何种途经发挥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其整合调节如何体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1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加强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4】1986年Murry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现象为心肌细胞保护及机理探讨开辟了新领域,90年代受到广泛重视,并开展了药物预适应研究。
多数中药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于西药的直接对抗和补充,而在于整合调节。
复方丹参方治疗心肌缺血是否因其激活内源性保护物质而发挥作用,尚不知晓。
采用大鼠在体预适应模型,观察了复方丹参方模拟和加强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
结果表明:再灌组、早晚期假性预适应组坏死重量占缺血重量(IS/AAR)分别高达45%、47%、45%;心律失常发生率也分别高达76.46%、55.56%、73.33%;血清中LDH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缺血预处理后,IPC 早期组IS/AAR与早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降低了17%,晚期IPC组IS/AAR与晚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仅降低4%;早期IPC和晚期IPC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1.76%、43.75%,显著低于再灌和早晚期假性预适应组,p<0.01;IPC后LDH释放也减少。
说明缺血预适应可缩小缺血范围,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后,在再灌、IPC基础上IS/AAR进一步缩小约10%-17%,LDH释放也减少,LDH含量以晚期药物+IPC组最低,与晚期假性预适应组相比,P<0.05,但复方丹参方对心律失常的影响不明显。
另外复方丹参方预处理后,还可使血清中MDA下降,SOD活性增强。
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研究发现,复方丹参预处理后可以使早、晚期IPC组和再灌组的心肌细胞iNOS、PKC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加强,p<0.05,对再灌HSP70表达也有增加趋势。
2.2丹酚酸B预处理的心脏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5,6】80年代,对丹参水溶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分离得到多种酚酸类化合物,在丹参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中丹酚酸B的含量最高,因此,我们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和心肌细胞(CM)培养成功的基础上,基于缺氧预适应(HPC)机制,建立缺O2/复O2损伤的细胞模型,以细胞活力(MTT)、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生化指标及超微结构变化为评价标准,观察了丹酚酸B预适应的细胞保护效应;并采用以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K ATP通道阻滞剂优降糖为工具药的方式,在对内源性保护物质PKC、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mRNA表达影响上,探讨了丹酚酸B预处理细胞保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结果表明:1.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丹酚酸B可明显提高CMEC和心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LDH活性、维持正常的形态超微结构,有降低CMEC的ET分泌和NO释放趋势。
2.缺O2预适应可增强细胞对随后较长时间缺O2/复O2损伤的耐受性,表现为可提高细胞存活率和SOD活性,降低LDH 活性,而且能明显降低CMEC因缺O2/复O2导致的ET和NO水平升高,同时明显改善其形态超微结构变化。
3.丹酚酸B预适应具有与缺O2预适应相似的细胞保护效应,对于CMEC表现为早期保护和延迟保护两个时相。
4.K ATP通道阻滞剂优降糖不能消除HPC的CMEC保护作用,选择性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 消除了HPC的CMEC保护效应,丹酚酸B预适应可以使CMEC被PKC抑制剂阻断的HPC效应重现。
5.在早期预适应中,丹酚酸B预适应可促进缺O2/复O2损伤CMEC的HSP70 mRNA、PKC mRNA表达增强,且明显优于HPC;在晚期预适应中,丹酚酸B预适应同样促使HSP70 mRNA表达增强,且与HPC具有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