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丝绸之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43 MB
- 文档页数:19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探究丝绸之路,这个看起来很充满神秘感和故事的词语,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概念。
它的名字,来源于公元19世纪,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冯·热纳的创作。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和中亚、波斯、阿拉伯、印度、罗马以及希腊等国家间交通往来的商路和文化交流的古道。
在丝绸之路上,中原文明走向世界,世界文明也影响中国。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而以下就是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探究。
一、丝绸之路的发端丝绸之路的起源源于3000多年前,是一个悠久而源远流长的历史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东南沿海、南方地区、河南和山西一带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楚墓文物中,南方文化集团在早期已经形成了纺织工艺和丝绸生产技术。
而这些技术,逐渐传向了中原地区,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在最早的时候,丝绸之路只是一条线路从秦国的长安往西,途中经过敦煌、青海、末什泼、伊犁河谷、喀什达坂、塔里木盆地,最终到达了印度。
自此之后,丝绸之路,逐渐向北、向西、向南扩展,成为了一个跨度广泛、移民多样、贸易频繁、文化交锋的综合性交通网络体系,带动了中国、西域和各主要西部文明的交流。
二、丝绸之路的演变第一条丝绸之路的缘起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成为了复杂而完整的交通网络,以中亚贸易中心的烏魯木齊为中心,向西进入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并进入地中海地区,一直向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形成了从中国远东到地中海之间最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交流之一。
这条路线共计7200公里,沿途有36个国家和地区,历时1800年,被誉为“世界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交流之一”。
三、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中国的丝绸和其他奢侈品,是沿着这条路路运输出口的,而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波斯、阿拉伯、印度等地儒雅瑰丽的物品,则也通过这条路线对中国产生美丽的影响。
通过它,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世界各地的经济与文化之间也产生了交流融合的趋势。
古老的丝绸之路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丝绸之路”是我国参加的第一个跨国申遗项目,包括中哈吉三个国家共33处遗产点。
中国段部分涉及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四省区20多处遗产点。
让我们沿着丝绸之路的足迹,探寻非遗景区的古老厚重。
古老丝绸非遗景点1.大雁塔大雁塔即大慈恩寺塔,位于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最久的古都。
先后有西周、秦、西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周幽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等近百个皇帝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宫廷生活。
鼎盛的汉唐时代,长安是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起点。
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
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
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尕哈烽燧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盐水沟东侧,在维吾尔语中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之意,这座巍峨的古军事建筑,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犹存,是丝绸之路上最古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小雁塔西安市荐福寺小雁塔,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建于公元707年,共15级,约45米高。
4.锁阳城甘肃“安西国家级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里的我国目前军事设施体系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池遗址——唐瓜州城(锁阳城)。
5.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千佛洞克孜尔石窟有4个石窟区,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