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八小学区级立项课题

《进城务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编号: BIQ2013KT64

课题名称:《进城务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杨丽蓉

2014年 12月

《进城务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

开题报告

撰写人:滕敏

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1社会背景

从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来看: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重要位置。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书•贾谊传》)。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小学阶段也正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教育家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人终身受益的大事。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必将受益终生。目前虽然教师、家长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了认识,但对于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方法欠缺,更没有形成系统。从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来看。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对课程标准认知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而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校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1.1.2学校背景

从我校实际研究环境来看。首先,本课题的研究是我校发展的需要。我校是一所新建的小学,位于城郊,学生大都来源于附近的村寨以及农村进城务工子女随迁就读。外来务工子女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不能被遗忘,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需要享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教育待遇,全社会都应来关心他们。所以他们的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对这一群体的研究正是公平教育、平民教育的体现,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家长每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而且绝大多数家长的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太低,对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继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确定的学习目标。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的学习习惯;2.习惯于听教师讲,而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

3.学习懒散,依赖性强,上课思想开小差,有的甚至经常拖拉作业;

4.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

5.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

6.不善于温故而知新,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复习的习惯;

7.观察事物缺乏顺序性、条理性和全面性

8.缺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倾听与表达的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为此,我们提出了此课题进行研究,力求通过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相关的成果。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1.2.1实际意义: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

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我校是外来务工子女就读学校,90%的学生来自进城务工者家庭,这些学生与单纯的农村家庭的孩子又有其不同之处,他们的父母多数学历低、工作忙、他们与孩子的沟通明显不足,忙于生计,精力主要花费在赚钱养家上,关注孩子成长的时间少,较容易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他们在家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相比较家庭教育而言,学校中多数学生更喜欢接受学校教育。而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这些孩子的家长几乎都只能寄希望于学校,而学校的正常的课堂教学又难以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不同状况,这也导致他们课外的学习习惯问题非常严峻。

进城务工子女的流动性比较大,经常有孩子这学期来,下学期走。和城市学生相比,进城务工子女要面临更多适应性问题,他们要消除对城市新环境的陌生感,要调整已形成的生活习惯。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方面有其特殊性,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异于城市儿童,他们的学习习惯存在一定的缺陷,急需改进。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教学水平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知识水平。这些都使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了断层,使他们在学习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了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降低了对学习的关注。

1.2.2理论意义:基于以上认识,《小学进城务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梳理进城务工子女学习习惯养成问题,同时探讨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个性化模式。从培养进城务工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解决进城务工者子女学习习惯的养成及矫正问题,探究外来民工子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既是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影响。

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及综述

从相关资料看,国内外有很多教育机构或教师,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了,而且触及习惯培养的研究很多。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尔在其学习理论中就提出了学习过程是由内驱力和习惯或习惯强度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用公式表示为:反应势能=内驱力×习惯强度。该公式指学习是由内驱力和习惯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