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资源分布
- 格式:docx
- 大小:96.69 KB
- 文档页数:2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陇南地区金矿资源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梁 悦(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摘 要:陇南地区是著名的陕甘川“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秦岭成矿带西段,区内金矿化显示良好,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本文总结了陇南地区金矿床的分布规律,从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方面分析了陇南地区金矿化的控矿因素,根据控矿因素特征,指出了陇南地区金矿找矿方向。
关键词:陇南地区;金矿;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3-0120-2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Longnan Gold MineLIANG Yue(Second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of 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Lanzhou 730020,China)Absrtact: Longn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mous "Golden Triangl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Qinling Metallogenic belt, which shows good gold mineralization and has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This paper sums up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Longnan Gold deposit, analyzes 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Longnan gold mineralization from strata, tectonic and magmatic rocks, and points out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Longnan gold deposi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controlling factors.Keywords: longnan; gold ore; prospecting direction陇南地区处于秦岭成矿带西段与碧口地体北缘部位[1],属甘肃省南部,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金、铅、锌为主,目前已发现大中型金矿床十余处,金矿(化)点几十处,显示出陇南地区具有优越的找金资源潜力。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金矿矿床是指埋藏有金矿石的地质体,在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中,我们将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矿床地质特征1. 分布特征:金矿矿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及其构造活动带、火山弧带和断裂带等地区。
金矿矿床也常与花岗岩、酸性火山岩和变质岩等有关。
2. 矿石特征:金矿矿床的矿石主要有金石英矿、黄铁矿、石英脉等。
金石英矿是最常见的矿石类型,通常呈现金黄色,具有金属光泽。
3. 地质构造特征:金矿矿床通常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常出现在断裂带、隆起、衍生复式构造中。
矿床的形态也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常出现矿脉、褶皱、蚀斑等形态。
4. 富集特征:由于金的重性和化学稳定性,金矿矿床具有较高的富集性。
富金矿床表现为矿石体积小、金品位高、矿石中金粒度较细。
二、矿床成因分析1. 热液成因:金矿矿床的主要成因是热液作用。
地壳中的流体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通过构造裂隙渗透入地下,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使金溶于热液中。
随着热液流动,金逐渐沉淀下来形成金矿石。
2. 覆盖成因:部分金矿矿床的成因与地壳深处的覆盖岩石有关。
地壳深部含有大量高浓度的金,当构造运动使得深部岩石上升到地表时,金矿矿床可能会形成。
3. 硫化物成因:一些金矿矿床的成因与硫化物有关。
在火山喷发、地热活动等过程中,岩浆中的硫化物会与含有金的岩浆相互作用,形成硫化物矿石,并富集金矿。
4. 沉积成因:一些金矿的成因与沉积过程有关。
在一些地质环境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区,由于沉积物的运动和沉积,金矿可以沉积在底部形成金矿砂,并在后续的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金矿矿床。
缅甸金矿详解
缅甸金矿主要集中在缅中北部实皆地区,缅甸最大的国有金矿山是Kyaukpahto金矿,位于实皆省东界近北端。
曼德勒省中部有Yamethin金矿。
缅甸金矿分布很广,生金和砂金在各地都有发现。
原生金矿床主要分布在缅甸中北部那加山-阿拉干新生代褶皱带中以及东南部靠近缅泰边界一带。
矿床与晚第三纪安山岩、凝灰岩和石英闪长岩类岩石有关。
砂金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卢拱盆地,以及密支那附近的伊洛瓦底江一带。
2011缅甸克钦邦迈歪地区发现迄今缅甸最大金矿。
该金矿矿带自迈歪延伸到孟邦“风动石”山脚及勃固省的东吁市。
该金矿的含金量为每砘矿石含金320克左右。
四川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跨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面积约56万多平方公里。
本省采金历史悠久,据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即有人在茂县、荣经等地淘采砂金,清末民初采金渐盛,抗战时期采金达到高潮。
许多地质前辈曾先后在嘉陵江流域及西康地区进行过金矿资源调查,当时黄金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比重,1941年产金2008.687公斤,为历史最高年产量。
、本省金矿资源丰富,区内绝大部分水系具有砂金矿化,岩金矿化也广泛分布在高原区及盆地周围,尤其川西地区几乎县县产金。
省内金矿地质工作起步晚,至70年代末,仅发现了一些小型矿床,且工作程度低。
进入80年代后,金矿地质工作发展迅速,首先在川北地区发现和勘查了一批大中型砂金矿床,使本区成为“川陕甘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80年代后期又实现了川西地区岩金工作的新突破。
黄金资源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发现金矿床(点)401处,分布在79个县(市)境内,,其中金矿床109处,包括岩金矿床33处(大型4处,中型11处,小型18处),砂金矿床71处(大型8处,中型36处,小型27处);伴生金矿床5处(中型3处,小型2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81.353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72.427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3.75%,居第9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158.369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69.070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4.00 9/5,居第8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28.014吨,砂金保有储量119.534吨,伴生金保有储量10.821吨,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69.820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88.549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38个矿床预测,可获储量247吨,其中“八五”期间可新增金矿储量124吨,包括岩金79吨,主要来自东北寨、小街、金洞沟等矿,砂金45吨,主要来自虎跳、盘龙、龙凤、刘营等矿。
黄金生产概况自1984年白水金矿建成投产以后,本省黄金工业发展迅速。
金矿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金矿的分类根据形成条件和产出性质,金矿可以分为原生金矿、母岩型金矿、层控型金矿和矽化型金矿等几类。
1. 原生金矿原生金矿是指黄金以自由态存在于矿石中的金矿。
这种金矿主要分布在砂砾矿床、河流床砂砾矿、砂砾岩矿床、砂岩矿床和沙金砂矿床,是开采黄金的主要来源。
2. 母岩型金矿母岩型金矿是指黄金以金矿物的形式存在于岩石中,比如黄铁矿、黄铁矿等。
这种金矿主要分布在花岗岩、长石花岗岩、玄武岩和脉岩等岩石中,是开采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3. 层控型金矿层控型金矿是指黄金以脉砂矿的形式存在于岩层中,是大型的金矿。
这种金矿主要分布在变质岩和沉积岩的接触带中,是开采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4. 矽化型金矿矽化型金矿是指黄金以矽化矿物的形式存在于褐铁矿岩和丝光岩中。
这种金矿主要分布在中温中压烃类变质岩、硅质岩、蛇纹石岩和斜长石岩中,是开采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金矿的开采和提炼技术金矿的开采和提炼技术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选矿方法、提炼工艺等几个方面。
1. 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通过开挖和爆破等方式将金矿暴露在地表,然后进行采矿和破碎的一种采矿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金矿资源较浅、矿物成分均匀等条件下。
2. 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是指通过井下建立矿井、巷道等设施,然后进行采矿和提炼的一种采矿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金矿资源较深、地表条件恶劣等条件下。
3. 选矿方法选矿方法是指通过浮选、重选、电磁选、化学选等物理、化学手段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的一种提炼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金矿中含有其他矿物和杂质的情况。
4. 提炼工艺提炼工艺是指通过火法、湿法、电积等工艺将金矿中的金分离出来的一种提炼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高纯度金的提取和炼制。
三、全球金矿分布金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非、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1. 南非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资源拥有国,金矿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南非的金矿主要分布在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德班和开普敦等地区。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2008-03-23 12:53:32| 分类:中国资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岩金矿床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
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
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 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
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
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
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
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
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
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
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
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
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
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国内金矿资源及其分布概述我国金矿类型繁多,黄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等矿床。
黄金矿床中主要产于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三者约占金矿总储量的94%。
中国在黄金开采方面,表现的很给力,位于世界第一,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黄金储量方面,中国表现的很一般,仅有1790 多吨,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五。
金矿资源可分为矿金、伴生金和岩金三大类。
矿金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
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
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80%-90%之间。
有色金属矿石中常伴生少量的金。
这些金通常包含在以Cu,Pb,Zn 为主的多金属矿石、铜及铜镍矿石中。
金品位不高,一般不超过2 克/吨。
但是,由于有色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石开采量大,所以伴生金产量在金的总产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其中,岩金是目前金矿开发的主要对象。
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65 处。
已探明的金矿储量相对集中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全国共有7 个岩金生产基地,分别是胶东、小秦岭、燕辽大青山、辽吉东部、清黔桂三角区、鄂皖赣三角区、新疆北部,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保有储量约占岩金储量的46%以上;山东省岩金储量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 位。
砂金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占27.7%,其次为四川占21.8%,两省合计几乎占砂金保有储量的一半。
云南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云南省位于我们国家西南边陲,跨云贵高原西南部,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
云南采金历史悠久,从公元前457年战国时期即已开头,元、明、清开采颇盛。
解放后,1975年以前因各种缘由影响,找金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1975年之后,尤其是近10年来,金矿地质勘查工作有较大进展,相继在金平、元阳、镇沅、新平、姚安、祥云、腾冲、潞西等地发觉了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
滇东南与黔西南、桂西北一起构成我们国家其次个〃金三角〃。
黄金资源现状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觉金矿床(点)410处,星罗棋布于全省124个县(市)中的87个县(市),其中金矿床41处,包括岩金矿床15处(特大型1处,大型1处,中型8处,小型5处),小型砂金矿床6处,伴生金矿床19处(中型4处,小型15处),小型共生金矿床1处。
截至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101.583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56. 435 吨),占全国累探储量的2. 10%,居第17位。
全省保有储量为80. 675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50. 595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2. 03%,居第17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46. 404吨,砂金保有储量4. 959吨,伴生金保有储量28. 193吨,共生金保有储量1. 119吨。
已采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57. 200吨,未采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23. 475吨。
据目前正在勘查的12个矿床猜测,可获金矿储量103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60吨。
黄金生产概况到1989年底,全省已建黄金矿山12个,总生产力量为778公斤/年,占有储量45. 304吨,其中岩金矿山7个(中型1个,小型6个),生产规模为460吨/日,生产力量640公斤/年,小型砂金矿山5个,生产规模87万米s /年,生产力量138公斤/年。
在建和〃八五〃拟建矿山7个,估计〃八五〃新增生产力量为1972公斤/年。
1989年全省黄金产量为2130公斤,居全国第7位,矿产金产量399公斤,居全国第15位。
小秦岭地区黄金矿产资源概况小秦岭金矿带位于陕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部,主要由小秦岭、崤山、熊耳山三个矿田组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八十年代本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金矿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除原探明的文峪、耄寨峪大型金矿床外,又新探明了四范沟、畎湖、灵湖、上宫、星星印、瑶沟等一批大中型金矿床。
抢马、a鸦岔、东闯、文峪等矿区的储量又有了较大增长,其中东闯已发展成为大型金矿床,并可望继续扩大。
/、秦岭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一、金矿资源概况目前,区内已发现金矿床(点)163处,其中岩金矿床55处(大型7处,中型20处,小型28处),毛金矿床4处(中型1处,小型3处),小型伴生金矿床1处。
截至1989年底,本区累计探明金矿储量348.348吨(上平衡表储量194.115吨),其中岩金343.077 w(上平衡表储量190.344吨),砂金4.717吨(上平衡表储量3.217吨),伴生金0.554吨;保有储量268.146吨,其中岩金263.496吨,砂金4.717吨,伴生金0.25吨。
目前区内正在勘查的矿床预获储量在300吨e上,预计“八五”期间新增储量204.5吨。
目前区内已建成黄金生产矿山40处,总生产规模为5955吨/日,生产能力为10444公斤/年,占有差金保有储量234.666吨;在建矿山5处,建设规模为600吨/日,建设能力为717公斤/年;在扩建矿山4处扩建规模为650吨/日,扩建能力为1070公斤/年。
“八五”期间,本区拟建矿山6处,其中岩金矿山4处拟建规模为300吨/日,拟建能力为429公斤/年;砂金矿山2处,拟建规模为174万立方米/年,拟建能,为257公斤/年;拟扩建矿山13处,扩建规模为2050吨/日。
预计“八五”末期,本区将形成岩金8755”/日、砂金95万立方米/年的生产规模,年生产黄金能力15459公斤。
二、金矿地质特征小秦岭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西南缘,属豫西断隆区。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胶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黄金主要产区之一。
其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金矿类型丰富,分布规律较为特殊。
本文将从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展开论述。
一、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胶东地区的金矿主要包括沉积岩型金矿、变质岩型金矿以及混合型金矿。
沉积岩型金矿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黄金台地,主要以层控金矿为主,金矿化常伴随着含砂砾岩的沉积岩层,矿石多为细腻的层间透辉岩,金矿体一般呈透镜状分布。
变质岩型金矿则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主要以石英脉型金矿和硅化脉型金矿为主,金矿化常伴随着变质岩浆岩活动,矿石呈石英脉和硅化脉的形式存在,金矿体一般呈网状或脉状分布。
混合型金矿则是沉积岩型与变质岩型金矿的混合体,常见于过渡带地区,金矿体形态和产出方式各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胶东地区金矿的成矿构造类型主要包括断裂构造型、褶皱构造型以及构造—岩浆热液型。
断裂构造型金矿以中轴线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金矿化常伴随着断裂带和脆性构造,金矿体多分布在断裂带周围。
褶皱构造型金矿则主要受褶皱构造的控制,金矿化常伴随着褶皱和胀缩构造,金矿体多分布在褶皱带和胀缩构造带中。
构造—岩浆热液型金矿则是构造活动与岩浆热液活动相结合的产物,金矿化常伴随着构造—岩浆活动,金矿体主要分布在构造和岩浆活动的交汇区域。
二、胶东地区金矿分布规律胶东地区金矿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和成矿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质构造是胶东地区金矿分布的主导因素之一,区域性大断裂和褶皱构造是金矿的主要富集带,沉积岩型金矿多分布在断裂带周围,变质岩型金矿多分布在褶皱带和胀缩构造带中。
岩性特征也是影响金矿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岩性对金矿化有着不同的控制作用,例如含砂砾岩层对沉积岩型金矿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而变质岩型金矿则主要与石英脉和硅化脉有关。
成矿作用是影响金矿分布规律的综合因素,构造—岩浆热液的活动对金矿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刚果(金)地质特征与主要矿产资源概况刚果(金)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拥有广阔的地理面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这片土地上,大自然的力量形成了丰富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该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地质特征刚果(金)的地质是非常复杂的,其资料库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丰富的地质资料之一。
该国的地质环境得益于其历史演变,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岩石变质等过程。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该国是非常富饶的矿产资源和矿化带的所在地。
该国地质成分主要分为两种:砂岩和石灰岩。
由于这些岩石的不同特征,刚果(金)的地质资源非常丰富,包括铜、钴、金、锡、锆石、钽、铁、锰等。
二、矿产资源1.金刚果(金)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金矿资源之一。
在刚果(金)的境内,有着庞大的金矿脉,例如基索米和鲁沙矿区等。
这些地区的黄金含量很高,有些黄金矿的含金量高达5克/吨以上。
这些矿区还储存有其他金属,如铜、银和钴。
2.铜和钴由于刚果(金)的大量铜矿和其重要的矿化区,使得该国成为铜的主要产区之一。
在其南部地区,例如基沙萨罗半岛,有着丰富的铜资源。
该地区根据地质状况,可分为碳酸盐岩型、银铜型、萤石型、金银型、铁矿型等多种类型。
同时,该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地下的钴含量占全球矿藏的60%以上,其次是地上资源。
3.钻石刚果(金)是世界上钻石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矿藏中,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类型的钻石,包括低端工业用钻石和高端宝石级钻石。
国内的金刚石矿床都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部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些矿产资源在政治上的混乱,很多矿区存在非法采矿现象,带来很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4.锡刚果(金)储量量较小但公认的优良锡矿床主要分布在该国东北部,约布阿省的钨锡矿区规模相对较小。
据估计,约布阿省的钨锡矿区具有2万吨锡的储量,占非洲总储量的6%。
而它的衍生产品的开采也非常迅速扩展,这些衍生产品包括锡精矿、钨原矿和钨精矿等。
5.锰和铁锰和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属之一,它们常常一起出现在矿石中。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一、金矿的成岩成矿作用金矿的形成与成岩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金矿主要形成于岩石变质与岩浆活动过程中。
在岩浆活动过程中,熔岩中的金属元素可以通过矿化作用形成金矿。
在岩石变质过程中,金矿可以通过岩浆热液和流体作用形成。
此外,还有一些金矿是在沉积物中通过沉积-氧化-还原作用形成的。
二、金矿的矿化类型金矿的矿化类型主要包括岩浆热液矿化、沉积矿化和变质热液矿化。
岩浆热液矿化是指金矿形成于岩浆中的热液作用过程中,其中包括岩浆喷发和岩浆的-液-气交代作用。
沉积矿化是指金矿形成于沉积物中的沉积作用过程中,其中包括沉积-氧化-还原作用和沉积-脱泥作用。
变质热液矿化是指金矿形成于岩石变质作用过程中的热液作用。
三、金矿的分布规律金矿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地壳构造、地质条件、矿床形成时代和区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在地壳构造方面,金矿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带和断裂带中。
在地质条件方面,金矿往往在花岗岩、片麻岩、变质岩等岩石中发育。
在矿床形成时代方面,金矿大多形成于变质作用旺盛的古生代和中生代。
在区域差异方面,金矿的分布受到地球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矿床形态的差异影响。
四、金矿的矿石性质金矿的矿石性质主要包括金矿的矿石组成、成分及结构和矿石性质。
金矿的矿石组成包括金矿中金的含量、金的赋存形式和其他有用矿物的含量。
金矿的成分及结构包括金矿中金的化学成分和金的晶体结构。
金矿的矿石性质则包括金矿的颜色、光泽、硬度和密度等。
综上所述,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是指金矿产区中金矿的形成、分布和特征。
金矿的成岩成矿作用、矿化类型、分布规律和矿石性质是金矿资源地质特征的主要内容。
了解金矿资源地质特征对于金矿勘查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金矿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沙金矿分布特征介绍沙金矿是指存在于河流、河床或河滩中的金矿。
它是由金矿岩经过风化和水动力作用后形成的,通常以细粒状的金粒存在。
沙金矿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本文将对沙金矿的分布特征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沙金矿的形成沙金矿的形成与地质作用密切相关。
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以及河流侵蚀的过程中,金矿岩被风化和水动力作用分解,金矿颗粒被带到河流中,并在河床或河滩上沉积。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金矿逐渐形成。
沙金矿的分布特征沙金矿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沙金矿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河流、河床和河滩中。
例如,加拿大的尤康地区、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等地都有丰富的沙金矿资源。
此外,中国的长江、黄河等大河流域也有一定的沙金矿分布。
2. 地质环境沙金矿的分布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沉积岩、河流沉积物、河床砂砾等地质条件对沙金矿的形成和富集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存在破碎的金矿岩、含金石英脉的地区更容易形成沙金矿。
3. 水动力作用水动力作用是沙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河流的流速和流量决定了金矿颗粒的迁移和沉积。
一般来说,流速较大的河流更容易形成沙金矿。
此外,河流的弯曲、深浅、河床的颗粒大小等也会影响沙金矿的分布。
4. 沉积过程沙金矿的分布还受到沉积过程的影响。
沙金矿通常在河床或河滩上沉积,其中河滩沉积是沙金矿富集的主要地点。
沉积过程中,金矿颗粒会根据其重量和密度的差异进行分选,从而形成沙金矿的富集。
沙金矿的开采与利用沙金矿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人们对其进行开采和利用。
沙金矿的开采主要通过河床采矿、河滩采矿和深水采矿等方式进行。
开采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如金矿洗砂机、金矿露天采矿设备等。
开采后的沙金矿可以用于黄金提取、珠宝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
结论沙金矿的分布特征与地理位置、地质环境、水动力作用和沉积过程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沙金矿的分布特征对于黄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非洲大陆金矿分布特征与勘查建议非洲大陆是世界上金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金矿分布特征与勘查建议如下:1. 分布特征:非洲大陆金矿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是南非、加纳、塞内加尔和马里等国家。
南非是非洲最大的金矿产区,拥有世界上最深的金矿,金矿资源储量丰富。
此外,加纳和塞内加尔也是非洲重要的金矿产区,金矿资源丰富且开采成本较低。
2. 勘查建议:针对非洲大陆金矿的勘查工作,以下是一些建议:(1)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应使用现代的地质勘查技术,如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和化学分析等,来识别潜在的金矿区域。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勘查成本。
(2) 综合研究地质背景:金矿的形成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在勘查过程中应综合研究地质背景信息,包括岩石类型、构造活动和矿床形成机制等。
这有助于找到潜在的金矿区域。
(3) 加强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勘查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加强对潜在金矿区域的野外调查。
这包括地质地貌的观察、取样分析和地质剖面的绘制等。
通过野外调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金矿区域的地质特征和金矿资源潜力。
(4)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合作:金矿勘查涉及到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的合作。
合理的土地使用规划和环境管理措施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5) 注重人才培养:金矿勘查需要专业的地质学和勘查技术人才,因此应注重人才培养。
加强地质学院校的教育培训,提高地质学和勘查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金矿勘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6)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非洲国家应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矿产资源开发政策和法规。
通过合理的矿产资源管理,可以确保金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7) 鼓励外资投资:非洲国家可以通过鼓励外资投资来推动金矿勘查工作。
吸引外资可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促进金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 加强国际合作:非洲国家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享勘查技术和经验。
金矿分析报告引言金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用于电力、工业等领域。
对金矿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其资源储量、开采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制定相应的开发和利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金矿进行综合分析,提供对金矿市场和行业的深入洞察。
1. 金矿资源储量分析金矿的资源储量是评估其开采价值的重要指标。
金矿资源的储量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矿产地分布金矿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等地。
其中,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金矿产地,其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1.2 资源储量评估方法评估金矿资源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矿床调查、地质勘探和样品分析等。
通过采用综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评估金矿的资源储量,并为后续开采提供重要参考。
1.3 储量分布特点金矿资源储量分布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
根据已有数据和研究,金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型矿产地,而其他地区的储量相对较少。
2. 金矿开采状况分析金矿的开采状况是反映金矿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金矿开采状况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开采方法金矿的开采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其中,露天开采是较为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较大的金矿。
2.2 开采技术金矿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爆破、破碎和选矿等环节。
通过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可以提高金矿的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环境污染。
2.3 开采成本金矿的开采成本是评估其开采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开采成本包括设备投资、人员费用、能源消耗等方面。
合理控制开采成本可以提高金矿企业的盈利能力。
3. 金矿市场分析金矿市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矿的供求状况、价格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为金矿投资和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金矿市场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供需关系金矿的供需关系是影响金矿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全球金矿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格局,市场需求旺盛。
3.2 价格趋势金矿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等。
胶东地区金矿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胶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金矿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胶东地区,金矿的类型特征多种多样,包括砂砾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硫化物型金矿等。
这些金矿类型在地质构造、成矿规律、矿床特征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其分布规律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本文将从不同类型金矿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金矿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一、砂砾型金矿砂砾型金矿是胶东地区最为常见的金矿类型之一。
这类金矿通常分布在河流河床、沉积岩地层中,形成于古河流、古冲积扇和古河滩等地质环境中。
砂砾型金矿的主要特征是产于流水作用下的砂砾岩中,属于砂砾矿床。
其含金砂砾通常不规则分布,大小不一,砂砾中金矿的粒度多为粗砂至细砂,有时也伴生有淤泥和粘土。
在胶东地区,砂砾型金矿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如山东省淄博、滨州等地。
砂砾型金矿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古冲积扇的发育和古河流的沉积环境控制。
通常情况下,这类金矿与古冲积扇的地貌特征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的沉积时代特征。
根据历史勘探资料资料显示,这类金矿主要分布在新生代晚期,以及第四系地层中,其具体分布位置和规模受古河道、冲积扇发育规模、河流干流及支流的活动性等因素的影响。
二、石英脉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是胶东地区另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
这类金矿通常呈脉状产出,石英脉中含有金矿物,是一种典型的石英矿床。
胶东地区的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分布在山区地段,沿着断裂构造线分布,尤其在山东省临沂、诸城等地。
这类金矿的成矿规律主要受地壳构造活动的控制,成矿物质多来源于地壳深部,受到了构造变动和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
石英脉型金矿的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脉状特征,通常呈东北向、东西向等不同走向。
这类金矿多分布在地壳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带,如断裂带、褶皱带等,其规模和含金量通常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胶东地区的石英脉型金矿也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多金属矿化特征,如伴生有铅锌、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的现象。
三、硫化物型金矿硫化物型金矿是胶东地区另一类有代表性的金矿类型。
一、国内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分布状况及特点: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的黄金地质储量中,约有1000吨左右属于难处理金矿资源,约占探明储量的1/4。
这类资源分布广泛,在各个产金省份中均有分布。
其中,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广西、陕西等西部省份占有较大比重,辽宁、江西、广东、湖南等省区也有较大的储量。
主要的资源矿区如:广西金牙金矿(30吨)、贵州烂泥沟矿区(52吨)、贵州紫木函矿区(26吨)、贵州丫他矿区(16吨),云南镇源冬瓜要矿区(10吨),甘肃舟曲坪定矿区(15吨),甘肃岷县鹿儿坝矿区(30吨),辽宁凤城(38吨),广东长坑矿区(25吨),安徽马山矿区(14吨)等。
造成这些矿石难处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和矿物组成是最根本的原因,根据工艺矿物学的特点分析,国内难处理矿金矿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为高砷、碳、硫类型金矿石,在此类型中,含砷3%以上,含碳1-2%,含硫5-6%,用常规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率一般为20-50%,且需消耗大量的Na2CN,采用浮选工艺富集时,虽能获得较高的金精矿品位,但精矿中含砷、碳、锑等有害元素含量高,而给下一步提金工艺带来影响。
第二种为金以微细粒和显微形态包裹于脉石矿物及有害杂质中的含矿石,在此类型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少,约为1-2%,嵌布于脉石矿物晶体中的微细粒金占到20-30%,采用常规氰化提金,或浮选法浮集,金回收率均很低。
第三种为金与砷、硫嵌布关系密切的金矿石,其特点是砷与硫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砷含量为中等,此种类型矿石采用单一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提标较低,若应用浮选法富集,金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指标,但因含砷超标难以出售。
针对以上特征,解决国内的难处理金矿资源这一难题仍然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氰化提金之前先进行预处理,将金矿中伴生的主体矿物氧化分解,使被包裹的金解离暴露出来,同时,也将一些干扰氰化浸金的有害组分除去;第二、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试剂,以抑制或消除有害组分对氰化浸金过程的干扰达到强化浸出的目的;第三、寻找新的高效的或无毒的浸金溶剂,取代氰化物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矿资源分布
我国金矿类型繁多,黄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等矿床。
其中主要产于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三者约占金矿总储量的94%。
中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
总保有储量金4265 吨,居世界第7 位。
我国金矿
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全国各个省(区、市)都有金矿产出。
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265 处。
已探明的金矿储量相对集中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全国共有7 个岩金生产基地,分别是胶东、小秦岭、燕辽大青山、辽吉东部、清黔桂三角区、鄂皖赣三角区、新疆北部,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保有储量约占岩金储量的46%以上;山东省岩金储量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 位。
砂金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占27.7%,其次为四川占21.8%,两省合计几乎占砂金保有储量的一半。
我国伴生金储量占全国金矿总储量的28%,绝大部分来自铜矿石,少量来自铅锌矿石,主要集中于江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五省,约占伴生金储量的67%,其中江西居第1 位。
伴生金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其储量所占比例,大于世界伴生金的平均数,所以伴生金是中国金矿资源的一大特点。
金矿成矿时代的跨度很大,从距今约28 亿a 左右的太古宙开始,一直到第
四纪都有金矿形成。
但56%的金矿储量集中在前寒武纪,其次为中生代和新生代金矿储量,占总储量的36%,古生代的金矿相对较少,只占5.7%。
世界十大产金国
世界上有80 多个国家生产金。
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为8.9 万吨,储量基础为7.7 万吨,储量为4.8 万吨。
黄金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证年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