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5.49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行业在我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含量和市场需求逐年攀升。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汽车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本文将针对汽车电子行业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一、概述汽车电子行业解决方案旨在提高汽车电子产品的性能、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并推动汽车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二、产品设计与开发1. 基于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模块化设计是提高汽车电子产品性能、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汽车电子产品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实现模块间的标准化、通用化和互换性,提高设计灵活性。
2. 采用先进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利用EDA工具,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汽车电子产品的设计。
通过模拟、仿真和验证,确保产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优化产品结构设计在产品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维修性。
采用轻量化、紧凑型设计,提高产品性能,降低能耗。
4. 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选用高性能、低成本的制造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如采用SMT(表面贴装技术)、激光焊接、激光切割等。
三、供应链管理1. 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质量和及时性。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 优化库存管理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如MRP(物料需求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等,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3. 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对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四、质量控制与测试1.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遵循ISO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防止质量问题发生。
2. 加强产品测试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3. 实施产品追溯系统通过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产品质量问题的快速定位和解决,提高客户满意度。
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发展简介展摘要:线控制动系统是未来汽车制动系统发展的方向,相比于传统制动系统,它具有制动响应速度快、制动性能高和制动系统结构简化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和比较,论述了线控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线控制动系统;电子液压制动;电子机械制动Abstract:The wire braking system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braking system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braking system, it has a brake fast response, high braking performance, and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the brake system, etc.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wire braking technology of vehicle status, the electronic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nd electronic mechanical braking system works and features are introduced and compared, wire braking system discussed key technologies and trends.Keywords: by-wire brake system; electronic hydraulic brake; electro-mechanical brake1线控制动系统的概述1.1制动系统的发展状况随着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日益提高的重视,车辆制动系统也历经了数次变迁和改进。
液压制动的终结-电子制动(EMB)技术发展简介液压制动的终结-电子制动(EMB)技术发展简介随着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日益提高的重视,车辆制动系统也历经了数次变迁和改进。
从最初的皮革摩擦制动,到后来出现鼓式、盘式制动器,再到后来出现机械式ABS制动系统,紧接着伴随电子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模拟电子ABS制动系统、数字式电控ABS制动系统等等。
近1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又兴起了对车辆线控系统(x-by-wire)的研究,线控制动系统(brake-by-wire)应运而生,由此展开了对电子机械制动器(Electromechanical Brake)的研究,简单的来说电子机械制动器就是把原来由液压或者压缩空气驱动的部分改为由电动机来驱动,借以提高响应速度、增加制动效能等,同时也大大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装配和维护的难度。
由于人们对制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液压或者空气制动系统在加人了大量的电子控制系统如ABS、TCS、ESP等后,结构和管路布置越发复杂,液压(空气)回路泄露的隐患也加大,同时装配和维修的难度也随之提高。
因此结构相对简单、功能集成可靠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越来越受到青睐,可以预见EMB将最终取代传统的液压(空气)制动器,成为未来车辆的发展方向。
1 brake-by-wire的发展简介brake-by-wire是指一系列智能制动控制系统的集成,它提供诸如ABS,车辆稳定性控制、助力制动、牵引力控制等等现有制动系统的功能,并通过车载有线网络把各个系统有机的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
原有的制动踏板采用了一个模拟发生器替代,用以接受驾驶员的制动意图,产生、传递制动信号给控制和执行机构,并根据一定的算法模拟反馈给驾驶员。
显而易见,它需要非常安全可靠的结构,用以正常的工作。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由于技术发展程度的局限,目前出现了两种形式的brake-by-wire系统:1.1 EHB的简介EHB(Electro-Hydraulic Brake)即线控液压制动器,是在传统的液压制动器基础上发展。
车辆电子驻车制动(EPB)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lectronic Parking Brake,EPB)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机械驻车制动系统。
EPB具有快速响应、制动力精确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等优点,而且能够减少车辆制动时的踏板操作,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因此,EPB已成为现代化、高端化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拟从硬件设计角度,研究EPB电控制动系统,探究其中的硬件设计原理,结合传感器、执行机构及MCU等设备构成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EPB电控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同时为该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1.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讲述EPB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方式,包括EPB的实现功能、硬件组成、通讯及控制策略,同时对传感器和控制芯片的选型、驱动和接口进行详细讲解。
2. 硬件环境的搭建在介绍EPB的硬件系统接口设计、通信协议设计等基础上,建立一套模拟EPB的硬件环境,包括传感器、执行机构、MCU等设备硬件,为后续的算法调试、控制策略优化等提供技术保障。
3. 电路和PCB设计根据前期建立的硬件环境,基于单片机/MCU平台,设计、开发和实现完整的EPB电控制动系统电路和PCB板。
在电路设计方面,考虑信号采集、信号处理、控制和驱动等问题,同时结合现有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制定设计方案。
在PCB布线设计方面,需要考虑电路总体结构,尽量实现布线短、布线清晰、降低噪声等设计原则。
4. 系统测试与验证最后,根据前期的硬件设计,测试电控制动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并进行调整和细节优化。
同时使用实地测试数据,进行侧向加速测试、制动测试、甩尾测试等测试方案,验证EPB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三、预期研究结果1. 实现EPB电控制动系统硬件系统,并结合现有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验证。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 | 制造与工艺关于汽车制动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探讨郝孟军 梅容芳 宫涛 刘福华 刘良 周彬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宜宾市 644003摘 要: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同时得到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产业的安全问题也是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在汽车的安全系统中,汽车制动系统是非常关键的作用。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要确保车辆在进行制动的过程中有比较稳定的减速过程。
本文对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汽车制动系统 性能分析 优化设计1 引言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在制动时对车辆进行可靠的减速,同时确保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不受地面坡度的干扰,使车辆能够平稳地行驶。
汽车制动系统中最常见的制动方法是电子制动以及气动动力制动。
在本文中,主要分析汽车的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制动系统的主要功能,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
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2.1 电子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一般来说,汽车的电子制动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如果车辆在进行行驶时,需要进行紧急制动,驾驶员需要用力通过制动踏板进行制动信号的发送,信号经三环调速系统有效调节后通过机电制动系统,同时,确保直流无刷力矩发动机直接接收输出铠装的电压,然后运用旋转发动机轴把需要输出的转速信号传输到传动机构中,通过减速以及扭矩把转速信号转换成螺杆的位移,在这个制动过程中,汽车机电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非常速度的,只有0.1s。
2.2 汽车气动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目前,许多车辆主要采用气动制动系统。
为了更好的提升气压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应总结和分析气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升气制动系统的工作效率。
当驾驶员安全驾驶时,汽车空气制动系统不使用汽车空气制动系统。
在此过程中,车辆的气动制动系统是处于待机的状态,气动制动系统的气动阀和快速释放阀完全失效,车辆气动制动系统的前后制动气室与室外空气的气压是处于相同的状态,但气室没有与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进行有效地连接,当车辆遇到紧急的情况时,需要进行紧急制动,司机需要做好车辆气动制动系统的制动阀,能够及时的踩下车辆的制动踏板。
开发研究汽车电子驻车制动(E P B)系统功能逻辑研究路中达(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44)摘要:汽车电子驻车制动(Electronic Parking Brak e,EPB)系统是汽车驻车制动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
本 文探讨了汽车驻车制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了汽车电子驻车制动(EPB)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功能逻辑及优缺点分析,介绍了该系统与其他系统功能的配合与逻辑优化。
关键词:汽车;电子驻车制动;功能逻辑;主动安全;智能驻车1驻车制动系统介绍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8〜2025年全球及中 国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 告显示,现代汽车对于机械控制电子化的运用已经越来越 广泛,从基础的电子助力到复杂的主动转向及可调转向传 动比控制,这些以往都是采用机械液压控制为主的部分,也 逐渐向电控化靠拢。
驾驶员能通过直接机械连接来自己控 制的部分已经逐渐减少,汽车驻车制动系统也不例外。
现 阶段汽车驻车制动系统包括:传统拉线机械式和电子驻车 制动(Electronic Parking Brake,EPB)式。
2 电子驻车制动(EPB)系统结构及功能电子驻车制动(EPB)系统硬件结构包括:主控制单元(ECU,独立式ECU或集成式ECU)、集成式通常与电子稳 定性控制系统(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的控制单元集成在一起,目前这种集成式是未来的主 流产品、电子驻车制动开关、电子制动卡钳、自动保压功能 开关(Auto Hold功能开关)。
电子驻车制动(EPB)系统功能包括:静态拉起功能、静 态释放功能、下电自动夹紧功能、EPB开关故障自动夹紧 功能、高温再夹紧功能、电控减速(ECD-Electronic Controlled Deceleration) 功能、后轮防抱死 (RWU-Rear Wheel Unlock)功能、驶离辅助(DAA-Drive Away As- sist)功能、发动机熄火自动夹紧功能、滚动再夹紧功能、自适应调节(Auto adjust function)功能、智能夹紧(Intelligent apply)功能、后赢策略(L ast wins strateg y)功能、转毂模式(Roller bench test function)功能和自动保压 (Auto hold function)功能。
汽车构造汽车制动系统学生姓名黄蔚凯学号********院系工学院机械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黄德中完成日期2013-4- 24汽车的制动系统及其优化摘要本论文主要对现代汽车刹车系统的设计原理、优缺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整理研究,鼓式刹车、盘式刹车以及对应的制动器类型一一归纳分析。
从结构特征、功能演变方面着手,着重剖析应用于现代汽车的各类制动装置,分析其结构特点,力学性能等。
然后应用专业知识,研究各种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的性能特点,性价比等,并且由此得出各种功能的刹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推知其发展前景,进一步对刹车系统设计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论文素材信息量较大,所要表达的较多,但作为纸质文件很难面面俱到。
本论文主要包括几个重点,结构衍变、力学原理、性能特点、发展空间。
鉴于专业软件等知识方面的缺乏,图纸文字主要采用了阅读参考文献,联系专业知识的方法。
所得结论基本符合实情。
关键词:刹车系统;力;防抱死;前景Automobile brake system and optimization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modern automobile brake design principl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utomobile. I have a analyze and inductive of the brake drum, multiplediscbrake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arting from structure, function evolution, all kinds of braking device mainly analysis used in modern automobile, and analyzes it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n apply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ce of various structur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material price. And fi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rake system and the various function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Finally, we deduce that th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further put forward my own views on the brake system design.The material has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I want to express more, but I can’t give mature consideration to all aspects of these questions as a paper docu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several key evolutions, structure, mechanical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pace. In view of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software knowledge, documents mainly adopt the method of reading references, contact a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o that I can speak that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true.KEY WORDS: brake system; force; ABS; foreground绪论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对于出行,汽车自然是人们快速到达目的地的第一选择。
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提高了汽车的性能,还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研究一下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1. 电子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传统的分布式点火系统是通过机械方式控制点火时机,而电子点火系统则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点火时机,使点火更加精准。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还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损失,提高油耗和排放性能。
2. 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利用传感器将发动机负荷、转速、气缸温度等参数传输给电脑,电脑再根据这些参数来计算出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时机。
相比传统的化油器系统,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油耗和尾气排放,并且使发动机更加平稳。
3. 变速器控制系统现代汽车多数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在变速器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探测发动机的转速、车速、油门开度等参数,然后电脑根据这些参数来判断何时换挡以及选择何种挡位。
电子控制的自动变速器变速更加平稳,换挡更加及时,并且可以根据行驶条件来进行智能控制,提高舒适性和节能性。
二、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车身上的应用1.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是当今汽车上不可或缺的安全设备之一。
它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辆的横向加速度、转向角度、轮胎速度等参数,在发生侧滑或偏离轨迹时,自动对车辆进行制动或减少发动机输出功率,以帮助车辆保持稳定行驶。
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尤其在恶劣天气和紧急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电子空气悬架系统电子控制的空气悬架系统通过利用气压控制来调整车身的高度和车轮的悬架刚度,能够根据路面情况进行智能调节,提高车辆通过性和行驶舒适性。
这种系统不仅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提高车辆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还可以在越野场合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
3. 电子助力转向系统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高速行驶时反应迟钝,而电子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子控制来调节转向力,使得转向更加灵敏,同时还可以根据车速来调节转向的助力,提高了行驶稳定性和操控灵活性。
汽车电子技术综述论文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正在逐渐由机械系统向电子系统转换,目前全球汽车电子产业面临着高速增长的机遇。
在国外,电子系统已占到一辆普通轿车总成本的30,在高级轿车上比例更高,在国内,中高级轿车电子装置的配置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但我国汽车电子业总体上还与国外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大研究投入的力度。
汽车电子技术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现正处在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汽车电子设备主要采用分立电子元件组成电子控制器,并开始由分立电子元件产品向集成电路产品过渡;第二阶段则主要采用集成电路和8位微处理器开发汽车专用的独立控制系统;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汽车电子设备广泛采用16位或32位微处理器进行控制,控制技术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在该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
1.线控技术DBin/h以上时,该装置可自动按照驾驶员所要求的速度保持行驶,并保持这一恒定速度,驾驶员不用踩加速踏板。
采用这种装置后,当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车时,就可使驾驶员踩加速踏板的脚得以休息,不致因长时间驾车控制加速踏板稳定车速而产生疲劳,减轻了驾驶员的操作负担。
由于电子系统能准确地控制车辆的工况,从而使高速行驶的车辆更加安全、平稳、耗油量减少,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的舒适性。
此功能特别适用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
巡航控制系统如果在安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上使用,更能发挥其优点。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1)保持车速稳定,无论由于风力和道路坡度引起汽车的行驶阻力怎样变化,只要在发动机功率允许范围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便可保持不变。
(2)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尤其是汽车在郊外或高速公路上行驶,舒适性体现得更为明显。
驾驶员不需频繁地用脚踏踩加速踏板,故疲劳强度大大减轻。
(3)提高经济性和环保性,在同样的行驶条件下,对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可节省燃油15。
2021电子机械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少不了论文拥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论文题目足够有吸引力能够顺利答辩评审老师。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电子机械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机械毕业论文题目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方法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措施分析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4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42、机械设备的环保性能分析43、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44、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45、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46、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47、浅析机械设备焊接制作中注意事项与探讨48、浅谈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发展现状49、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策略50、基于OBE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51、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52、鲜芦笋干机械烘干的应用研究53、液压同步控制回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54、果园施肥机械研究现状与展望55、化工机械设备诊断分析探讨56、氧化锆球体表面机械球磨涂覆钛涂层工艺研究57、探析建筑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58、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59、机械设计加工中的材料选择问题分析60、无线遥控在多中段竖井提升系统井口机械控制中的应用优秀机电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2、变频技术在锅炉机电一体化节能系统中应用3、煤矿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4、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讨5、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的程序与内容6、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7、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8、水利水电工程的图形信息模型研究9、矿山地面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研究10、浅析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1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障碍及优化对策12、我国真空包装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13、煤矿皮带运输变频器电气节能技术的分析14、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17、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方案优化研究18、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19、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应用20、农机机械设计优化方案探究21、区域轨道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22、环保过滤剂自动化包装系统设计23、元动作装配单元的故障维修决策24、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与趋势分析25、试析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问题26、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27、太阳能相变蓄热系统在温室加温中的应用28、关于在机电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研究29、浅析生物制药公司物流成本核算30、锡矿高效采矿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护管理31、铸钢用水玻璃型砂创新技术与装备32、空客飞行模拟机引进关键环节与技术研究33、汽车座椅保持架滚珠自动装配系统设计34、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液仿真研究35、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36、石油机电事故影响因素与技术管理要点略述37、基于铝屏蔽的铁磁性构件缺陷脉冲涡流检测研究38、数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分析与增长研究39、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改进方法研究40、浅析熔铸设备与机电一体化41、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42、中职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4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和改革策略44、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策略研究45、对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措施的若干研究46、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技术及电动机调试技术分析47、智能家居电话控制系统的设计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建设与改革49、PLC技术在变电站电容器控制中的应用分析50、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应用51、工程机械施工中的机电一体化52、基于CIM与XML技术的变电站监控信息数据研究与解析53、风力发电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特性及设计研究54、旱田移栽机机械手自动喂苗系统55、基于磁隔离的新型漏水监测终端结构设计56、基于创新角度下的机械制造工艺研究5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研究58、一种可旋转智能储物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59、基于多种传感器智能控制的风扇6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差别化教学模式研究汽车电子技术论文题目1、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间合作与竞争机制研究2、SOPCPlus协同设计架构及在AMT中的应用研究3、基于技术创新扩散视角的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空间分布研究4、新一代汽车电子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5、基于FPGA的车载电子系统设计6、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策略研究7、汽车电子软件设计中周期分配和总线访问配置算法研究8、基于AUTOSAR标准的系统配置工具9、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基本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10、基于“VR”的现代汽车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仿真实训系统开发11、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基于AUTOSAR标准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平台分析和设计13、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汽车电子技术进化研究14、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的服务营销研究15、汽车发动机曲轴凸轮轴信号模拟系统16、基于SAEJ1939的客车通信协议设计与应用17、汽车电子机械制动(EMB)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8、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CAN总线通信研究19、基于专利分析的吉林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预测研究20、汽车复杂电控系统混杂通信网络的设计21、PH信息技术公司多元化战略研究22、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23、电子元器件分销发展战略研究24、汽车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的研究25、基于Internet的汽车电子远程诊断技术研究26、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27、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28、车载信息显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29、具有自诊断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30、基于AUTOSAR的汽车电子设备驱动及抽象的设计与实现31、面向汽车电子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可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32、面向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的配置技术研究与实现33、基于模型的汽车电子通信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34、基于RTW的AMT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研究35、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分析36、汽车电子驻车制动(EPB)控制系统的研制37、构建针对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38、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SCP分析39、汽车电子零部件1米法辐射骚扰测试方法的研究40、汽车计算平台中的线控节气门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及仿真任务书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汽车制动器是制动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是制动系统中用以产生阻碍汽车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
凡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都成为摩擦制动器。
摩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前者的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其工作表面为圆柱面;后者的旋转元件则为圆盘状的制动盘,以端面为工作表面。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2)熟悉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过程和设计参数。
(3)结合汽车制动性能要求设计汽车制动器。
(4)结合三维建模软件,并实现制动器的运动仿真。
3.主要参考文献[1] 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林秉华.最新汽车设计实用手册[M],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05[5] 张尉林.汽车制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社,20024.进度安排注:一式4份,系部、指导教师各1份、学生2份:[毕业设计]及答辩评分表各一份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及仿真摘要:汽车的制动系是汽车行车安全的保证,许多制动法规对制动系提出了许多详细而具体的要求,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
从制动器的功用及设计的要求出发,依据给定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方案论证。
对各种形式的制动器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后,选择了浮动钳盘的形式。
这样,制动系有较高的制动效能和较高的效能因素稳定性。
随后,对盘式制动器的具体结构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选择了简单液压驱动机构和双管路系统,选用了间隙自动调节装置。
在设计计算部分,选择了几个结构参数,计算了制动系的主要参数,盘式制动器相关零件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 制动器,同步附着系数,制动盘,制动钳Automobile brake 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Abstracts:The braking system in a vehicle guaranteed the safety of driving .Many rules and regulations have been made for the braking system in detail, which is the starting of our design.Firstly, I demonstrate the project on the bas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brake, And analysis their strong point and shortcomings .I choose the form of front-disked. In this way, the braking system have higher braking efficiency and high stability of the performance factors. Subsequently,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the disc brake design was elaborated in detail.I designed the hydraulic drive system and two-pipe system and selected clearance automatic adjusting device.In the calculate part .I chosen several structural parameters, calculated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braking system drive mechanism.Key words:disc brakes,synchronous attachment coefficient,brake disc,brake caliper目录1 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制动系统研究现状 (1)1.3课题设计思路 (3)2制动系统概述 (4)2.1制动系的类型 (4)2.2汽车制动系统组成 (4)2.3 制动器的组成 (5)2.4 制动器的要求 (5)2.5 制动器的种类 (7)3 汽车参数计算 (14)3.1汽车的基本参数 (14)3.2 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5)3.3 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与摩擦系数的确定 (16)3.4 制动衬块的设计计算 (18)3.5 摩擦衬块磨损特性的计算 (19)4 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21)4.2 制动钳 (21)4.4 摩擦材料 (21)4.5 盘式制动器间隙的调整方法及相应机构 (22)4.6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选择与设计计算 (22)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录 (28)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
2019-05-14T10:23:58.357Z 来源:《科技研究》2019年2期 作者: 廖炎
[导读] 本文从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设计入手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在进行汽车电子机械系统设计时所应用到的关键技术,以期为相关
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是汽车
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元件,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进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设计时,不仅需要考
虑先进技术的使用,还需要充分考虑车辆的实际运行需要,确保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在汽车生产应用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本文从汽车电子
机械制动系统的设计入手进行分析,深入探究了在进行汽车电子机械系统设计时所应用到的关键技术,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
助。
关键词:汽车生产;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一、汽车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条件和要求
在进行汽车生产时,所应用的制动系统技术通常为传统的液压控制制动系统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液压控制制动系统技术已经
趋于成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的制动技术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对汽车制动安全以及运行性能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进行新技术的应用,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选择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代替液压制动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汽车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和制动系统的敏感
性。当前,我国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在进行汽车生产制造时在制动系统上安装了相应的防抱死结构,通过防抱死制动结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
升制动铭感度以及运行安全性。同时,在进行汽车制动线路的选择时,加入附加结构是重要的补充。
当前,在传统液压制动系统无法满足人们出行驾驶实际需求的大前提下,进行相应的管路结构设计、增加其多样化程度,使得在进行
汽车生产时设计难度明显提升,从而使得汽车制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阶段,汽车在进行制动生产时需要注重的是制动系统的高精准
性、操作灵敏性以及功能覆盖性。在这种大背景下,采用电机机械制动系统能够有效满足上述要求,从而为人们的出行驾驶提供可靠和保
障。
二、汽车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优势
在进行汽车生产时,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较之于传统的液压制动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来说,第一,较之于复杂的液压制
动控制系统管路,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生产简便、程序简化不繁琐,有助于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生产制造。第二,电
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摆脱了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中制动液的限制,只需要计算机后台发出指令便可以实现汽车运行过程的制动,因此电子机
械制动控制系统的占用空间更小,结构也更为简单,便于日常进行维护以及修缮,同时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汽车内部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两
点。第三,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中没有制动液以及其他液体的引入,从而避免了液体管路的使用,避免了汽车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油管
漏油的事故。第四,较之于液压制动系统,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在进行制动过程时能够确保外界载荷以一个较为稳定的线路传输出去,
同时有效避免了制动时产生的噪音,因此制动效果较之于液压制动系统更加明显。第五,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是借助电力线路来进行电
能的传输的,因此其传输速率更高、传输过程更加简便。借助电线的传输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汽车制动时的反应敏感度,同时其耐磨能力
更强,使用周期和使用性能更强。
三、汽车电机机械制动系统的主要整体设计过程
较之于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由于线路较多,因此其设计难度更大,运行袁立也更加复杂。当驾驶员进行制动
时,制动踏板借助电子感应获取相应的信息,例如制动踏板运行情况以及进行制动时的汽车运行速度等参数。另外,在进行制动控制系统
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制动后的汽车位移,将制动位移考虑到制动系统设计当中,电机机械制动系统能够准确掌握驾驶员进行制动操作的
意图,在进行运行信息获取的同时将继动阀、气压管路以及制动气室等参数同时传输到制动系统当中。
电机机械制动控制系统的双腔制动阀是汽车制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的制动命令转化为
制动压力信号。在整个制动过程中双腔制动阀的工作过程分为三个力学阶段,即双腔制动阀的加压、保压以及减压。在机械制动控制系统
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立双腔制动阀模型,所选择的参数主要包括制动阀门弹簧刚度、活塞中回位弹簧刚度以及排气孔隙直径等。
其次,汽车制动系统中继动阀承担着连接双腔制动阀和制动气室的作用,继动阀主要有四个管路口,分别是出气管路、进气管路、控
制排气管路以及排气管路。
另外,气压管路是机械制动控制系统的气压传输通道,为了实现汽车机械制动控制系统的优化,需要不断的提升进行制动时的汽车压
力,平衡制动压力与制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四、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关键技术应用
4.1
压力响应速度优化
当前卡车的压力相应时间通常为0.7s左右,导致卡车在进行制动时的行驶距离过长,对于制动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减
少压力响应时间,将双腔制动阀下腔的回位弹簧刚度值以及继动阀回位弹簧刚度值均设为
10N/mm,通过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制动阀下
腔、继动阀回位弹簧刚度造成的充气延时情况。
4.2
最大压力响应优化
除了进行制动阀以及继动阀的回位弹簧刚度调节之外,还需要对气压制动进行优化,由于气压制动最大压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动气室
容量、制动阀平衡弹簧强度以及制动阀上腔排气间隙等,因此扩大容积并调节制动阀平衡弹簧强度能够有效降低压力相应反应速度至
0.4s
左右,使得汽车制动距离明显减少,提升其安全性。
五、结语
综合全文,随着当前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较之于传统的液压制动
系统,电子机械制动系统避免了制动液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汽车运行以及制动时的稳定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袁培佩.新型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2):67-68.
[2]
张小鹏,李哲,张洪琰.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设计[J].时代汽车,2018(09):89-90.
[3]
傅云峰. 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7.
[4]
杨坤,李静,郭立书,李幼德.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J].农业机械学报,2016(08):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