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治疗小儿便秘的实用小秘方1、大黄丸配方:川大黄30g锉,微炒,枳壳麸炒微黄,去瓤、栀子仁、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用法:每次5丸,以熟水送服。
功能:润肠通便。
小儿大便不通,心腹壅闷。
2、木香汤配方:木香锉、大黄锉,炒、阿橘皮去白,焙各30g。
制法:上为粗末。
三四岁儿每次3g,用水150ml,煎至75ml,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行滞通便。
小儿大便不通。
3、牛黄散配方:牛黄研7.5g,大黄锉,炒、甜硝研各3g,甘草炙,锉、人参各6g。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每次1.5g,乳食后以新水调服。
功能:泻热通便。
小儿大便不通,口燥颊赤。
4、木通汤配方:木通锉、大黄锉,炒、陈橘皮去白,焙各30g。
制法:上为粗末。
三四岁儿每次3g,用水220ml,煎至110ml,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泻火通便。
小儿大便不通。
1、饮食不足小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余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
奶中糖量不足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
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当大便性质和食物成分关系密切。
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而碳水化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较多的碳水化物,肠道发酵菌增多,发酵作用增加,产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数多而软;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则大便润利。
如进食大量钙化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粪便增多,且易便秘。
碳水化物中米粉、面粉类食品较谷类食品易于便秘。
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
3、体格与生理的异常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
应进行肛门指检、下部脊柱和会阴部检查。
有的患儿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4、精神因素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这几招教你轻松缓解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当你听到宝爸宝妈总在讨论宝宝便便情况的时候,千万不要吃惊,其实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直接关系着宝宝的健康问题。
不要以为便秘只有成年人或者青少年才有,其实小宝宝一样有便秘的烦恼。
只是幼儿时期的他们不会说话,也不会表达,这就要求宝爸宝妈们要时刻留意宝宝。
便便的频率、性状和量小儿便秘是由于排便规律改变所致,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无规律,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
小儿便秘可以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大类。
功能性便秘:消化不良,胃肠虚弱,肠道蠕动能力缓慢等情况造成,通过调理可以痊愈。
器质性便秘:先天性发育不良,先天性肠道畸形等导致的便秘,一般的调节不能痊愈。
怎么判断儿童便秘呢?2-4岁是儿童便秘的高峰年龄,宝宝的便便大有学问,布里斯托粪便性状量表可根据粪便的性状对其进行分型。
(该表不适用于一岁以内婴儿):1-2型为便秘可能。
小儿便秘的危害1.影响消化功能,食欲减退:小儿便秘最先影响到的是孩子的消化功能,进而导致孩子的食欲减退。
便秘时粪便滞留体内,会分泌大量的有毒的物质,造成孩子的肠胃功能紊乱。
进而导致孩子食欲减退,影响营养成分的摄入和宝宝的正常发育。
2.血铅增高,智力和免疫力下降:大量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除,导致孩子的血铅升高、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而另外的一些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等进入中枢神经,会对大脑造成干扰,造成孩子的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和学习能力低下等。
3.宿便压迫,影响生殖系统发育:粪便长期滞留肠道,压迫生殖系统神经,影响孩子的生殖系统发育。
另外长期的用力排便,容易引起肛门括约肌疲劳、盆腔底部痉挛性收缩等,导致孩子长大后出现生殖功能障碍。
4.出现并发症,引起其他疾病:小孩长期便秘,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全身疾病。
头痛、贫血、口臭、营养不良等。
宝宝发生便秘怎么办呢?除了补充膳食纤维,多喝水,还可以给孩子做推拿。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引言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硬、排便时间过长、排便不畅等症状。
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诊疗已经成为功能性便秘治疗的重要方式,该方法综合利用中医、西医、营养学等多方面知识,在诊断和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在功能性便秘诊疗中的应用。
一、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与临床表现1.病因功能性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饮食不合理、生活环境不良、精神因素、人体内分泌失调等。
此外,医生AKPB通过针灸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西医方面认为,功能性便秘也可能与肠道的肌肉收缩和神经控制障碍有关。
2.临床表现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表现较为明显,主要包括排便不畅、排便时间过长、大便过干、过硬、便秘日久不愈等,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腹痛、腹泻、肛门疼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二、中西医结合诊疗在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1.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很多,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
其中,针灸治疗便秘表现较为突出,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方面发挥治疗作用,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口服药物、灌肠、手术等。
其中,口服药物治疗便秘最为常见,如缓泻剂、泻药等,但是这些药物往往存在着副作用,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依赖性。
3. 营养学调理营养学调理是功能性便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包括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食物和快餐等。
4. 中西医结合诊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众多功能性便秘已经成为临床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中西医知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和西医病因病机分析,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
(2)针灸及电针治疗:通过针灸或者电针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
三子三仁汤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80例
孙艳平;杜捷;肖淑琴
【期刊名称】《北京中医》
【年(卷),期】2003(22)4
【总页数】1页(P31-31)
【关键词】小儿;功能性便秘;三子三仁汤;中医药疗法;调理脾肺法
【作者】孙艳平;杜捷;肖淑琴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5
【相关文献】
1.归芪枳术三仁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50例 [J], 吕美农;吴玲
2.三仁通便汤治疗湿热壅滞型功能性便秘32例 [J], 童瑶;王姗姗;徐月
3.润燥通便汤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100例 [J], 张丽英;王喜;杨雯雯;郑秀霞
4.安痛三仁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临床经验 [J], 安兰花;秦洋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便秘(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诊断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
效标准》(1994年)。
(1)排便时间延长,严重者每次排便时间可长达30分钟以上,便次少于3
次/周,粪便干燥坚硬。
(2)重者大便困难,干燥如栗,有排便不尽感,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
胃纳减退,便时肛裂出血等症,长期依赖开塞露等药。
(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新生儿/幼儿功能性便秘(FC)罗马Ⅲ诊断标准》、《儿
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
新生儿/幼儿FC罗马Ⅲ诊断标准:
新生儿~4岁幼儿至少出现以下2条症状,达1个月。(1)每周排便2次或
小于2次;(2)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失禁发作;(3)有大便潴留
病史;(4)有排便疼痛和费力史;(5)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6)粪便的最
大直径曾堵塞过厕所;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早饱。随着大量
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
年龄至少为4岁儿童,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诊断标准;(1)每周排便≤2次;(2)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3)
有大量粪便潴留或有与粪便潴留有关姿势;(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5)直
肠内存在大粪块;(6)大块粪便曾堵塞厕所管道病史。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
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
(二)证候诊断
1.实证
(1)肠道实热证: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腹中胀满或痛;五心烦热;小便
短赤;脉滑数;舌红苔黄厚或燥。
(2)肠道气滞证: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腹满
胀痛。肠鸣矢气;嗳气或口苦;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纳食减少;舌
苔白厚、脉弦。
2.虚证
(1)脾胃虚弱证: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
出短气。便后乏力;面色萎黄或无华;神疲懒言、肢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
弱。
(2)阴虚肠燥证:大便干结,便如羊粪;口干少津。形体消瘦;心悸怔忡;
两颧红赤、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3)脾肾阳虚证: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得热则减。小便
清长;四肢不温;眩晕耳鸣;舌淡苔白厚。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肠道实热证
治法:清热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
(1)大承气汤加减。大黄、厚朴、枳实等。
(2)麻子仁丸加减。麻仁、芍药、杏仁等。
中成药:三黄片、麻子仁丸等。
2.肠道气滞证
治法:顺气导滞通便。
推荐方药:
(1)六磨汤加减。木香、乌药、枳实、槟榔等。
(2)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枳实、神曲、黄连等。
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枳实导滞丸等。
3. 脾胃虚弱证
治法:益气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
(1)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当归、芒
硝等。
(2)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当归、火麻仁等。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等。
4.阴虚肠燥证
治法:滋阴养血通便。
推荐方药:
(1)润肠丸加减。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枳壳、肉苁蓉等。
(2)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芍药、川芎等。
中成药:润肠丸等。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通便。
推荐方药:
济川煎加减。当归、牛膝、肉苁蓉、火麻仁、仙灵脾、升麻、枳壳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1.主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为治疗便秘的首选穴位。
2.随症加减:
(1)肠道实热:加曲池、合谷。(2)肠道气滞:加支沟、太冲。(3)脾胃
虚弱:加脾俞、胃俞。(4)阴虚肠燥:加关元、三阴交。(5)脾肾阳虚:加石关、
大钟、照海。
(三)推拿治疗
1.主穴:手部取穴:补脾、清胃、清大肠各200~300次,按揉搏阳池500
次;推下七节骨100次;腹部取穴:天枢、中脘、顺时针摩腹。
2.随证加减:
(1)肠道实热:加上巨虚、大肠腧。(2)肠道气滞:加气海、承山。(3)
脾胃虚弱:加 三阴交、大横。(4)阴虚肠燥:加阴陵泉、气海俞。()5脾肾阳
虚:加关元、大赫。
(四)其他治疗
中药经皮离子导入仪通过皮肤靶向定位给药,把中药直接渗透作用于关元、
中脘等部位。
(五)耳穴
取穴:便秘点、直肠下段、大肠
实证者加:肺、肝、胆、心
虚证者加:以脾、胃、肾、肾上腺
(六)自制膏剂穴位敷贴疗法
实证:
通便散神阙穴贴敷:大黄30g、芒硝20g,炒莱菔子15g,芦荟30g,焙干、
研面、过细筛,分20份,每取一份,以香油或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以脐部,贴
敷贴固定。每天1次,每次4~6小时。5天为一疗程,胶布过敏者以绷带缠裹。
虚证:
通便膏贴敷神阙穴:熟地、当归、火麻仁、郁李仁各30g研面,以香油或植
物油调成膏状,敷以脐部,以敷贴固定。每天1次,每次4~6小时。5天为一疗
程,胶布过敏者以绷带缠裹。
(七)中药保留灌肠:
对于口服药物困难,或便秘较重者可采取口服中药予保留灌肠。
(八)护理调摄:生活习惯、饮食指导。
(九)健康教育:心理指导。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便秘《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进行疗效判断。
1.治愈:大便通畅,质地适中,每日1次。
2.显效:大便质地明显改善,排便时间较前缩短2/3,1~2天1次。
3.有效:大便略干,排便时间较前缩短1/3,大便2天1次。
4.无效:大便干结无改善。
(二)评价方法
1.疗效观察时间应在二月以上,注意排除随访期间的混杂因素,同时在进
行疗效比较的时候要考虑中医药干预的饮食因素影响。
2.疗效评价在强调大便干结缓解的同时,还包括对大便质地的观察。
3.在疾病疗效评价的同时,宜进行中医证候疗效的评价,以求全面客观地
评价中医药防治小儿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