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7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教案: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引言: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它不仅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享受,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的概念、原则和步骤,以及旅游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旅游资源是指人们在旅游中可以欣赏、体验或利用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的总称。
根据其性质和特点,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地理、气象、生物等自然环境因素所形成的具有旅游价值的资源;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和文化活动等;社会资源则是指交通、通信、住宿和餐饮等服务性资源。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步骤1. 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开发过程中要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完整性。
(2)市场导向原则:需求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来开发和配置旅游资源。
(3)综合性原则:要注重发展旅游资源的多元性,充分利用资源的综合效益。
2. 步骤:(1)资源评估: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分类,了解其潜力和价值。
(2)规划设计: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制定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和措施。
(3)开发实施: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旅游资源的实际开发和建设。
(4)运营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完成后,进行运营和管理,保障旅游服务质量。
三、旅游规划的内容和要素旅游规划是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规划包括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旅游规划两个层面。
1. 区域旅游规划:(1)区域特色定位:根据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确定区域旅游发展的定位和特色主题。
(2)旅游资源整合: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旅游产品和线路。
(3)交通网络建设: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内外的交通便利性。
(4)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公园现状概况……………………………………第二章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评价………………………………第三章规划设计依据和原则………………………………………第一节规划设计依据………………………………………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第四章总体布局………………………………………………………第一节森林公园范围………………………………………第二节总体布局……………………………………………第五章建设分期与分期建设目标……………………………………第六章景点与道路设计………………………………………………第一节景点建设规划………………………………………第二节道路设计……………………………………………第七章植物景观设计…………………………………………………第一节设计原则……………………………………………第二节植物景观设计………………………………………第八章资源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旅游安全保护…………………………………………第三节环境卫生设施保护措施…………………………………第九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给水规划…………………………………………………第二节排水规划…………………………………………………第三节电力弱电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森林公园位于通道县城区,东经109°46′25″,北纬26°9′57″,是***旅游风景区的中心。
东北部有万佛山—侗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陇底县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周边20公里范围内有诸多享有盛名的景点。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方案摘要: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沈阳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正在努力的把自己转变成为一个绿色的,生态的,环保的城市,所以发展森林公园已成为沈阳市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沈阳市发展森林公园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沈阳森林公园的方案,希望对它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沈阳森林公园 SWOT分析法方案1、沈阳国家森林公园简介沈阳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内,距沈阳市中心40公里,据102国道、沈哈高速清水台站9公里,占地面积9.33平方公里。
这里植被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同时还有有森林面积1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油松林树龄54年,树形奇特,冠大而半圆,四季长青,遮天蔽日,是森林沐浴的理想之地。
2、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的SWOT分析2.1 S——优势2.1.1 自然资源优势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属长白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带,还有蒙古植物区系侵入,天然植物观光带和百果园交相呼应,形成了独特的植物景观,色彩斑斓,错落有致,富于季节性变化。
2.1.2 地理位置交通优势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沈阳市东北郊新城子区马刚乡境内,南距市区中心40公里,西距沈哈高速公路8公里,东邻抚顺40公里,北靠铁岭4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从市内到森林公园每天都有专门的列车专线及中巴直达;同时今年年初沈抚城际公交“雷锋号”正式开进沈阳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2.1.3 与其他景点的集中程度高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引属“国家级森林公园”。
位于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内,该景区是沈阳最大的自然风景区。
在这有附近有世界园艺博览园、清福陵、盛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鸟岛、海洋公园、棋盘山风景区、冰川动物乐园、及每年举办的国际冰雪节,它们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旅游黄金线和旅游品牌。
森林旅游开发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森林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然而,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和管理森林旅游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森林旅游开发管理制度,以确保旅游活动与资源保护相协调。
二、规划与前期准备1. 森林资源评估在开展森林旅游开发之前,需要对目标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森林植被类型、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等,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
2. 规划与设计根据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森林旅游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应包括旅游路线、景点设置、游憩设施布局等内容,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游客的安全。
3. 安全评估在规划和设计方案确定后,进行安全评估,包括对道路、游憩设施、游客活动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
三、森林旅游设施建设与管理1. 建设管理权限制定森林旅游设施建设管理权限的法规,明确相关政府部门和开发企业的责任和权限。
这些部门和企业负责设施建设和维护,以确保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行。
2. 设施建设规范明确森林旅游设施建设的规范,包括对建设地点、建设方式、建设材料等进行具体要求,确保建设过程与森林资源保护相协调。
3. 设施维护与保养建立定期巡查和维护机制,确保旅游设施的正常使用和保持良好状态。
设立维护团队,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良好的旅游体验。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引导1. 生态环境监测建立森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森林植被、动植物资源、水质状况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 游客引导与教育设置游客引导标识牌和指示牌,引导游客按照指定路线游览,避免对特定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促使他们爱护森林资源。
3. 垃圾管理与处理设立垃圾分类桶和回收站,鼓励游客进行垃圾分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设立专门的垃圾清理队伍,定期对游览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森林环境的整洁。
旅游资源专项规划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游客、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文化、历史等资源。
与其他行业不同,旅游业的客户是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因此,对于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保护需要考虑国际化和多元化。
为了更好地规划、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旅游资源专项规划。
旅游资源专项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规划,涵盖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各个方面,旨在创建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系统,提升旅游业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资源专项规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合理。
“科学”指规划应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发展。
“合理”指规划应充分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和可行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
2.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指规划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业现状,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
不同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和优势各不相同,因此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3.注重综合性。
“综合性”指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的多元化和复杂性,统筹规划各元素的开发和利用,打造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系统。
规划要注意不仅要考虑到景点、酒店、交通等细节问题,还要从整体上考虑旅游链条的闭合和连接。
4.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指规划要注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保障旅游资源的长期发展和保护,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规划必须长远着想,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
5.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指规划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旅游市场变化和需求调整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规划不能太过死板,应时刻关注旅游市场需求和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旅游资源专项规划,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旅游资源评估。
旅游资源评估是规划制定的基础,是评估旅游资源优劣和开发潜力的过程。
评估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排查、调研、分类和评估,确定优势资源和有待开发的资源,并综合评估开发资源的投入与收益,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开发。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旅游专项规划方案。
二、规划目标1. 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品牌,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2.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4.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XXX地区,总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
四、规划内容1. 旅游资源分析- 自然景观:分析区域内山、水、林、湖、泉等自然景观资源。
- 人文景观:分析区域内历史遗迹、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资源。
- 乡村旅游资源:分析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如特色农产品、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
2. 旅游产品规划- 观光旅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核心,开发山水观光、历史文化观光等旅游产品。
- 休闲度假旅游:以休闲度假、康养度假、温泉度假等为主题,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 乡村旅游:以乡村民俗、特色农产品、传统工艺等为主题,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提高交通便利性。
- 住宿设施:建设不同档次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满足游客需求。
- 餐饮设施:开发特色餐饮,丰富游客饮食体验。
- 娱乐设施:建设休闲娱乐场所,丰富游客娱乐生活。
4. 旅游市场推广- 品牌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 营销活动: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网络营销: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旅游资源。
- 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保障1. 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旅游业发展。
目次前言 (3)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与定义 (4)4总则 (6)5一般规定 (6)5.1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 (6)5.2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9)5.3功能分区 (9)5.4容量与人口 (10)5.5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10)5.6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 (11)6专项保护 (11)6.1保护规划 (11)6.2森林景观规划 (13)6.3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13)6.4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 (14)6.5基础工程规划 (16)6.6土地利用规划 (18)6.7社区发展规划 (19)7分期建设规划 (19)8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 (20)8.1投资估算 (20)8.2效益评估 (20)9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20)9.1一般规定 (20)9.2规划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 (20)9.3附件 (20)附录A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21)附录B规范文本参考提纲及图纸目录 (2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楚材、刘滨谊、吴章文、刘颂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一般规定、专项规划、分期建设规划、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估、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省级和市(县)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6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LYJ127-91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JGJ62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4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第三节历史沿革第四节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第二章生态环境及森林景观资源第一节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二节森林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三章环境容量估算及游客预测第一节环境容量估算第二节游客规模预测第四章森林公园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第二节森林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五章总则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第二节规划原则第三节规划依据第四节规划分期第六章总体布局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与范围第二节森林公园形象定位第三节总体布局结构与分区第四节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第七章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第一节规划原则第二节植被规划第三节森林景观规划第八章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第一节规划原则第二节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第三节生态文化基础设施规划第四节解说系统规划第九章森林游憩规划第一节森林公园游憩产品定位第二节游憩项目策划第三节游憩设施规划第四节游览组织规划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第二节给、排水工程规划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第四节供热工程规划第五节通信、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工程规划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第七节旅游厕所建设规划第八节医疗救护规划第十一章保护保育工程规划第一节规划原则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三节森林植物和野生动物保护规划第四节景点保护规划第十二章防灾及预警系统规划第一节灾害历史第二节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规划第三节其它灾害防治第四节预警系统建立第十三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原则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第十四章居民点调控规划第一节居民点分布现状分析第二节居民点调控原则第三节居民点调控规划第十五章投资估算第一节估算依据第二节投资估算第三节资金筹措第十六章效益分析第一节经济效益分析第二节生态效益分析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第十七章分期建设规划第一节近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第二节远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第十八章实施保障措施。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保护:根据森林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
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可以设立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观察区等,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2. 游憩设施规划:根据公园的规模和定位,规划适宜的游憩设施,如步行道、
自行车道、观景台、休息亭等,提供方便舒适的游览环境。
3. 教育宣传功能:设立自然教育中心、展览馆等,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活动,提
高公众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4. 安全设施规划:设置消防设备、安全警示标识、紧急救援设施等,确保游客
的安全。
5. 管理服务设施规划:规划行政办公区、停车场、餐饮服务区、卫生设施等,
提供便利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6. 景观设计:根据公园的整体风貌和特色,设计独特的景观元素,如水景、石景、植物景观等,增加公园的美观性和吸引力。
7. 可持续发展规划:考虑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如节能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8. 社区参与规划: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和意见,鼓励社区参与公园的规划
和管理,增加公园的社区互动性。
综上所述,森林公园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保护、游憩设施、教育宣传、安全设施、管理服务、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以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公园。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旅游不仅能够让人们放松身心,还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要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对旅游资源的全面评估、市场需求的精准分析、开发目标的明确设定以及具体实施策略的制定等多个方面。
首先,对旅游资源的评估是开发规划的基础。
这需要对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比如,某个地区拥有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溪流、古老的寺庙以及独特的民间艺术,那么在评估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资源的独特性、稀缺性、可利用性以及保护的必要性。
在评估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品质和特色。
品质高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而特色鲜明的资源则更容易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
比如,有的地方以奇峰怪石闻名,有的地方以温泉疗养见长,还有的地方以古老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胜。
市场需求的分析也是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要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比如,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旅游项目,如登山、漂流等;而老年人则可能更喜欢安静、舒适的旅游环境,如温泉度假、文化参观等。
同时,还要关注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如近年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的兴起。
明确开发目标是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指引。
开发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
比如,是要将某个地区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还是要吸引特定区域的游客;是要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还是更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在确定了开发目标之后,就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
这包括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宣传推广的方案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
旅游产品的设计要基于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
可以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体验旅游、生态旅游等。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为了放松身心、开阔视野,还是深入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情,人们总是愿意踏上旅途,去追寻那些未知的美好。
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就像是为这场旅行搭建舞台,决定了游客所能体验到的精彩程度。
旅游资源,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吸引游客并为旅游业所利用的一切事物和因素。
它可以是壮丽的自然风光,如雄伟的山脉、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大海;也可以是丰富的人文景观,像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民俗、珍贵的历史遗迹。
这些资源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珍珠,等待着被发现和串联起来。
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资源调查与评估。
这就像是给资源进行一次“体检”,了解它们的特点、价值、现状以及潜在的开发可能性。
只有清楚地知道我们拥有什么,才能更好地决定如何去利用和发展。
比如,某个地区拥有独特的地质奇观,但由于交通不便,目前尚未被充分开发。
那么在规划时,就需要考虑如何改善交通条件,将这一资源更好地推向市场。
规划则是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蓝图。
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游客偏好、当地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
比如,对于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区,规划时就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对自然造成破坏。
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和产品,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市场需求是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重要导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变化,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深度化的旅游体验,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
因此,在开发和规划时,要注重创新和差异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比如,开发一些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的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感受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便捷的交通能够大大提高旅游区的可达性,吸引更多的游客。
这包括道路的修建、公共交通的完善以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旅游规划开发教案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因此,对于旅游规划开发教案的编写和实施愈发显得重要和必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旅游规划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规划开发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旅游规划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理解并能够应用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技巧。
4. 能够编制旅游规划开发报告和方案。
5. 学会评估和优化旅游规划开发项目。
三、教学内容1. 旅游规划开发概述a. 旅游规划开发的定义和意义b. 旅游规划开发对于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c. 旅游规划开发的发展趋势2. 旅游规划开发流程和方法a. 问题识别和需求分析b. 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c. 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策略确定d. 旅游规划和开发方案编制e. 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3. 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技巧a.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b. 数据收集和处理技巧c. 市场需求和趋势分析d. SWOT分析和风险评估4. 旅游规划开发报告和方案编制a. 报告结构和要点b. 方案设计和实施策略c. 预算和资源调配5. 旅游规划开发项目评估和优化a. 项目效益评估方法b. 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c. 评估结果分析和优化建议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旅游规划开发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和研究具体的旅游规划开发项目。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旅游规划开发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在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分析的案例撰写报告,评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项目评估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旅游规划开发项目进行评估和优化报告的编写。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规划开发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实例案例:真实或虚构的旅游规划开发案例4. 数据分析软件:SPSS、Excel等七、教学时程安排本教案共分为10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约为2小时,共计20个教学小时。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优秀教案范本旅游景点的策划与开发教案一:旅游景点的策划与开发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理解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整体流程;3. 掌握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中的关键要素和方法;4. 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情境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二、教学内容1. 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概念和定义;2. 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3. 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整体流程;4. 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关键要素和方法;5. 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并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概念和定义(10分钟)通过讲解PPT,向学生介绍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强调其与旅游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3. 探讨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15分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汇总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和总结。
4. 介绍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整体流程(15分钟)通过PPT,详细介绍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整体流程,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规划设计、投资评估、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
5. 阐述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的关键要素和方法(20分钟)讲解旅游景点策划与开发中的关键要素,如目标市场、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等,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工具,如SWOT分析、市场分割、竞争力评估等。
6. 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25分钟)选择一实际的旅游景点,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的方式,对其策划与开发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7. 总结与讲评(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案例分析资料;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纸板、标志笔等。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与开发优秀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及重要性;2.掌握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步骤;3.了解旅游开发的各项要素和过程;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实际案例。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有三部分:旅游规划概述、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步骤、旅游开发的要素和过程。
2.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结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精美的旅游景点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感受。
2.旅游规划概述(15分钟)通过多媒体讲解,介绍旅游规划的概念、定义、目标以及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步骤(30分钟)(1)旅游规划的原则通过讲解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如综合性、可持续性、灵活性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旅游规划的步骤通过讲解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旅游规划的基本步骤,如市场调研、资源评估、目标确定、方案设计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
4.旅游开发的要素和过程(40分钟)(1)旅游开发的要素通过讲解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旅游开发的要素,如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实际案例。
(2)旅游开发的过程通过讲解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旅游开发的基本过程,如前期准备、实施建设、运营管理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
5.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旅游规划案例,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目标设定、方案设计、资源配置等,并邀请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思考和结论。
6.总结与展望(10分钟)通过课堂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并展望学生今后在旅游规划与开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方向。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个人表现来评价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一、旅游规划的概念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目的地作短暂停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旅游涉及地理、经济、环境、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因素·旅游产生的动机——需求和供给·旅游不是一个行业,它是由许许多多的机构组织和企业组成的规划是一个多角度的综合工作,并力求实现一体化。
规划涵盖社会、经济、政治、心理、人类学和技术等因素,并涉及规划对象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旅游规划是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的一种部门规划,是旅游未来状态的设想,或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长远的、全面的计划。
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
二、旅游规划的发展1.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1)发展历程我国国家级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始于1979年,其后每隔五年(对应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相应制定了各阶段的发展计划。
1985年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旅游业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2001年4月,国家旅游局编制完成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先后正式出版了中、英文版。
(2)研究进展前期探索阶段(1979~1986年)197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由郭来喜先生主持旅游地理研究。
80年代初有关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思想逐步形成,为与吉林省旅游局汇编论文《旅游资源与规划》,对我国旅游资其后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奠定了基础。
其中郭来喜的《旅游规划问题初探》、《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十个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是我国对旅游规划理论基础研究的最早成果。
第十四讲 旅游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规划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现状;理解《森林公园设计规范》;掌握森林公园开发规划的要点。 [教学重点] 《森林公园设计规范》的内容 [教学难点] 森林公园设计规范要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比分析
一、森林公园概述 1、界定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观光、康体休闲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森林旅游区域。 2、功能 • 改善空气质量 • 调节气候环境 • 保护水土资源 • 保护生物多样性 满足人们多种需求 美化净化环境功能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类型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六条把森林公园分为三级: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 市、县级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 省级森林公园 森林景观优美,人文景物相对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较高,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具备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有一定的知名度。 市、县级森林公园 森林景观有特色,景点景物有一定的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在当地知名度较高。
按照地域分布与景观特色分 • 山岳森林型:最为普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 海岛森林型:山东长岛国家森林公园 • 冰川森林型:四川海螺沟森林公园 • 溶洞森林型: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 • 火山迹地森林型:黑龙江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 • 森林湖泊型: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 森林草原型:内蒙古黄岗梁 • 城郊型(园林型)森林公园 :地处市区或郊外,面积不大,浙江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4、发展概况 • 森林公园这一名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37年.当时的陕西国民政府主席邵力子在德国顾问建议下,准备把西安近郊的骊山建成为森林公园,并作了初步规划,但终因战乱而未能实现。 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 2005年,全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658处,其中国家级503处,规划面积1390万公顷。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亚洲环境审计研讨会上的演讲,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李育材(2005年3月28日) 2006年,森林公园总数达206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数达660处。 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13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118.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0%。 ---源自中国森林公园网站
2006年旅游收入超亿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单 序号 国家级森林公园名称 旅游收入(万元) 1 山西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165000.00 2 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41630.00 3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36080.00 4 山东崂山国家森林公园 30300.00 5 江西柘林湖国家森林公园 28971.00 6 四川九寨国家森林公园 26605.00 7 辽宁长山群岛国家森林公园 23320.00 8 四川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 21114.70 9 山东泰山国家森林公园 15905.00 10 江苏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14640.00 11 山西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12300.00 12 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 12000.00 13 广东英德国家森林公园 10961.84 14 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10223.00
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超100万人次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单 序号 国家级森林公园名称 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1 重庆南山国家森林公园 650.00 2 江苏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500.00 3 河南嵩山国家森林公园 408.00 4 贵州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 308.00 5 广东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300.00 6 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 255.00 7 山东崂山国家森林公园 220.00 8 江西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 210.00 9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198.00 10 山东泰山国家森林公园 183.40 11 辽宁长山群岛国家森林公园 147.30 12 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143.00 13 山西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119.34 14 辽宁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 115.00 15 河南嵖岈山国家森林公园 106.00 16 安徽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102.00 17 福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100.00 18 江西柘林湖国家森林公园 100.00
2006年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内人均旅游消费测算,森林公园带动的社会综合旅游产值达950亿元。 • 截至2006年底,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旅游车船1.4万台(艘),接待床位40余万张,餐位57万余个,旅游步道3万多公里。 • 林业系统从事森林公园管理和服务的人员近11万人,导游1万余人。 ---源自中国森林公园网站 5、浙江森林公园 截至2006年底,浙江共有森林公园31处。 批复面积:公顷 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 95000.00 淳安县 浙江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700.00 桐庐县 浙江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229.67 绍兴县 浙江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 253.33 富阳市 浙江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 8466.67 建德市 浙江竹乡国家森林公园 16600.00 安吉县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430.00 宁波市 浙江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 840.60 乐清市 浙江溪口国家森林公园 188.93 奉化市 浙江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613.33 平湖市 浙江双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776.67 金华市 浙江华顶国家森林公园 3866.67 天台县 浙江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2676.00 临安市 浙江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 2378.60 苍南县 浙江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4500.00 开化县 浙江紫微山国家森林公园 5500.00 衢州市 浙江铜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2755.00 文成县 浙江花岩国家森林公园 2640.00 瑞安市 浙江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 1561.67 永嘉县 浙江遂昌国家森林公园 23953.47 遂昌县 浙江五泄国家森林公园 733.33 诸暨市 浙江石门洞国家森林公园 4295.00 青田县 浙江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6251.00 宁波市 浙江双峰国家森林公园 2281.41 宁海县 浙江仙霞国家森林公园 3449.46 江山市 浙江大溪国家森林公园 3375.00 温岭市 浙江松阳卯山国家森林公园 1385.00 松阳县 浙江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1327.69 武义县 浙江三衢国家森林公园 1067.53 常山县 浙江径山(山沟沟)国家森林公园 5375.00 杭州市余杭区 浙江南山湖国家森林公园 2188.70 嵊州市
6、森林公园的管理 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森林景观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有效地保护了以古树名木、森林季相、林相、垂直带谱、奇花异草等组成的多样的森林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多样的地质地貌景观。 并使其自然性、科学性、观赏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 管理的三权分立 所有权 国家 管理权规划权 林业局 经营权 可申请转让,但须遵循总体规划。 多条法令 ➢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 ➢ 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 福建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程 ➢ 多项森林公园的地方性管理条例及办法 ……
二、森林公园设计规范 • 主编单位: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 •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 • 颁布部门: 林业部 • 代 号: LY/T5132—95 • 施行日期:1996年1月1日 • • 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统一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 指导思想,应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 则 • 在开展森林旅游的同时,重点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 • 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建设规模必须与游客规模相适应。 • 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 内容: 1 、总则 2 、总体布局 3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4 、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5 、植物景观工程 6、 保护工程 7、 旅游服务设施工程 8 、基础设施工程 9 、设计文件组成 附录
三、贵州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详细规划 •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贵州中信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共同完成。 • 2004,9-2005,3 历时200多天 1、规划说明书 ➢ 第一部分 总论 ➢ 第二部分 分区规划 ➢ 第三部分 服务设施规划 ➢ 第四部分 基础设施详细规划 ➢ 第五部分 风景资源可持续经营详细规划 ➢ 第六部分 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2、概况 • 位于黔东南,地处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海拔2178.9米,为苗岭山脉之主峰。 • 天然植被丰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 • 森林植物有286种、14变种,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浓厚色彩。有许多珍贵树种、经济价值高的植物、盛产中药材。 • 动物种类和数量众多。
➢ 评定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定为一级,为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极高,难以人工再造的国家森林公园。 ➢ 主题:原始森林生态与民族文化旅游 ➢ 产品:自然生态与人文体验系列产品 3、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及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