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x
- 大小:20.13 KB
- 文档页数:3
一例肉种鸡球虫病诊治的报告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一种由鸡球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侵袭家禽的消化道,引起明显的消化道炎症和症状,通常表现为腹泻、便血、体重减轻和生长受阻等症状。
本文将报告一例肉种鸡球虫病的诊治过程。
一、病例描述农场的肉种鸡出现蓬松、食欲不振、便便稀水、便血等症状,死亡率明显上升。
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发现,鸡球虫感染率极高,怀疑为鸡球虫病。
为了控制疫情扩散,农场立即对鸡群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
二、诊断过程1.临床表现:受感染的鸡表现为蓬松、食欲不振、便便稀水、便血或黑色便便等症状。
同时伴有体温升高、体重减轻、生长缓慢等现象。
2.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检查和鸡球虫孢子计数,确认鸡球虫感染。
进一步通过鸡球虫DNA检测确定病原体种类和感染程度。
3.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疑似病例进行剖检,观察肠道组织的病变情况,包括肠黏膜充血、溃疡、糜烂等病变,确定诊断。
三、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选用具有高效对抗鸡球虫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羧酰胺类药物、氨咪唑类药物等。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和感染程度确定药物及治疗方案,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兽医指导合理使用。
2.疫苗预防:对鸡球虫病进行疫苗预防,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定期对鸡群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感染源传播,提高鸡的免疫力。
3.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避免密集饲养,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和新鲜,减少鸡群之间的接触,预防鸡球虫病的传播。
四、效果评估经过5天的治疗,鸡群的症状有所缓解,蓬松现象减轻,食欲逐渐恢复,便便稳定,便血明显减少,体温恢复正常,体重有所增加。
经复查,鸡球虫感染率明显下降,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五、总结通过本例的诊断和治疗,有效控制了肉种鸡球虫病的传播,保护了鸡群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在预防和控制鸡球虫病方面,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强调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次报告可以提高养殖户对鸡球虫病的认识,加强预防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球虫免疫鸡群疫苗反应的认识与处理概述:球虫疫苗是一种活卵囊疫苗,接种后需要在鸡体肠黏膜上皮发育繁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像许多传染病活疫苗一样,在免疫力建立过程鸡只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疫苗反应。
了解球虫疫苗反应产生机理和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疫苗反应,这对球虫疫苗的顺利推广应用很有帮助。
球虫疫苗是一种活卵囊疫苗,接种后需要在鸡体肠黏膜上皮发育繁殖,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像许多传染病活疫苗一样,在免疫力建立过程鸡只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疫苗反应。
了解球虫疫苗反应产生机理和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疫苗反应,这对球虫疫苗的顺利推广应用很有帮助。
一、免疫鸡群球虫疫苗反应产生的原因1、首免阶段不会出现疫苗反应由于接种的球虫卵囊数量很少,加上球虫具有独特的有限发育特性(即繁殖周期及后代数量相对固定),即便是接种强毒虫株疫苗,首免阶段亦不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肠道损伤,没有任何疫苗反应表现。
2、二免阶段条件性出现疫苗反应由于球虫具有惊人繁殖能力,接种1个卵囊即能产生几万到十几万后代卵囊。
这些随鸡粪排出且在垫料中积留的卵囊,如果恰好环境温暖潮湿,绝大部分都能孢子发育至具有感染力后,再加上如果没有厚垫料的混合稀释和拌匀作用,过于集中的卵囊会令部分鸡只过度重复感染,对肠黏膜造成损伤,鸡群表现疫苗反应。
所以,二免期间出现疫苗反应的条件是,气候温暖潮湿,垫料太薄和过度重复感染。
二、原发性疫苗反应发生时间与方式一般发生在免疫接种后12~14天期间,例如6日龄接种球虫疫苗,18~20日龄时出现疫苗反应,可见鸡群拉肉红色或者酱油色粪便。
在随后的数天内,鸡群可能拉少量饲料便。
这种正常疫苗反应如果没有继发感染,几天后鸡群恢复正常,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
三、继发性疫苗反应发生时间与方式原发性球虫疫苗反应即首免接种后12~14天期间,如果此时鸡群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肠道健康状况较差,极容易出现并发和继发感染,可加重及延长球虫疫苗反应,可见较多的饲料便,鸡群的正常增料稍受影响。
兽医寄生虫疫苗研究现状与展望发布时间:2021-12-22T02:09:41.75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高正亭[导读] 口蹄疫病、猪链球菌、瘟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给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击,每一次的动物疫情大规模爆发后,人们都期望新的疫苗能尽快被研制出来。
总的来说,疫苗是从根本上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免疫学、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等,随着这些专业与学科的发展,我国动物疫苗的研发工作日新月异,种类越来越多,技术也上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养殖业中获得了不少的影响,为了更为全面的让养殖人员全面了解畜禽疫苗的积极作用,更精准的来控制畜禽传染病。
吉林省梨树县小城子镇综合服务中心摘要:口蹄疫病、猪链球菌、瘟疫、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给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击,每一次的动物疫情大规模爆发后,人们都期望新的疫苗能尽快被研制出来。
总的来说,疫苗是从根本上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免疫学、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等,随着这些专业与学科的发展,我国动物疫苗的研发工作日新月异,种类越来越多,技术也上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在养殖业中获得了不少的影响,为了更为全面的让养殖人员全面了解畜禽疫苗的积极作用,更精准的来控制畜禽传染病。
文章主要以兽医寄生虫疫苗研究为探讨核心,首先分析了兽医寄生虫疫苗研究现状,随后提出了疫苗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兽医寄生虫;疫苗研究;现状;展望引言寄生虫病是长期危害我国养殖业发展的疾病。
在长时间的实践当中,寄生虫病大多数都会选择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控制,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的寄生虫产生了抗药性,例如球虫、巴贝斯虫、苍蝇等,给我国的传统化学防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打击。
近年来,社会群众对卫生关注的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追求追也在不断提升,药物残留成为了限制我国疫苗研究的主要因素。
因此,通过疫苗注射的方式控制寄生虫病,使人们最为放心、安心的一种方式。
鸡球虫病及防治研究的概述段永杰都业良李迎梅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摘要:本文主要对球虫的发育过程、致病机理及病理变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球虫病的药物和免疫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鸡球虫病;药物防治;免疫防治Avian Coccidiosis and the Study on Against Coccidiosis Du Yeliang,Liu Huanqi,Li Yingmei, Xiao Yongxia,Zou Ming(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Qingdao Agriculture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109,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coccidial development,pathogenic mechanism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The protection of medicine and vaccine types were descripted and discussed.A good prospect was given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vian coccidiosis. Keywords: Avian coccidiosis,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mmune protection11鸡球虫病鸡球虫病是由孢子虫纲、球虫目、艾美耳科中的各种球虫引起的一种全球性流行的重要寄生虫病,在所有鸡病中发病率最高,是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最为常见、多发、危害极大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
球虫病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鸡球虫病造成的损失高达5亿英镑[1]。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球虫病依然是养禽业不容忽视的重要疾病。
动物医学进展,2020,41(12):124 128ProgressinVeterinaryMedicine鸡球虫病的药物防治 收稿日期:2020 01 29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NY 005)。
作者简介:马景华(1998-),女,河南焦作人,本科生,主要从事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马景华,许世萱,荆 扬,李卉佳,刘晓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 要:鸡球虫病(Chickencoccidiosis)是由艾美耳属(犈犻犿犲狉犻犪)的多种球虫分别寄生于鸡小肠和盲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对养殖业危害严重,易侵害15日龄~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且成年鸡隐性带虫现象极其常见。
论文就当前鸡养殖中用到的各类药物,包括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抗生素类抗球虫药、中药类抗球虫药以及抗球虫疫苗进行了综述分析,为实际生产中防治鸡球虫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球虫病;化学合成药;抗生素;中草药;疫苗中图分类号:S853.75;S85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5038(2020)12 0124 05 鸡球虫病(Chickencoccidiosis)是鸡的一种严重寄生虫病,侵害鸡小肠及盲肠上皮细胞,多危害雏鸡,发病率和致死率高。
感染后鸡群生长发育受阻,并易于继发其他各类疾病[1]。
目前,实际生产中以“防治结合、防大于治”为原则,在临床上主要应用化学合成抗球虫药、抗生素、中药以及疫苗来防治。
虽然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合成药物应用成效较好,但愈演愈烈的是耐药性及药物残留问题。
本文就化学合成类、抗生素类、中药类抗球虫药、抗球虫疫苗的研究做一综述,为实际生产中预防鸡球虫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1 化学合成药1.1 托曲珠利托曲珠利(toltrazuril)属三嗪酮化合物,又名百球清,其抗球虫的作用机制为扰乱细胞核复制和呼吸代谢过程,而且还可以使细胞内质网发生严重空泡化。
鸡球虫病防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鸡球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鸡的粪便中的球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鸡的肠道,导致鸡出现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
对鸡球虫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防治工作的效果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下面就介绍一下鸡球虫病防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药物抗药性问题在鸡球虫病的防治过程中,兽医常常会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对鸡球虫进行杀灭,但是由于鸡球虫的繁殖周期短,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需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抗寄生虫药物,或者采用不同的药物轮换使用,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二、药物残留问题在使用药物进行鸡球虫病防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药物残留的问题。
一方面,在使用药物后,可能会对鸡肉、鸡蛋产生残留,影响鸡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会给鸡类自身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
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需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药物残留问题的发生。
三、环境卫生问题鸡球虫病的传播与鸡舍的环境卫生密切相关。
如果鸡舍环境不干净,存在大量的粪便和污物,容易造成鸡球虫大量繁殖,增加鸡球虫病的发生率。
鸡舍的环境卫生十分重要,需要定期清理、消毒鸡舍,保持干燥和通风,减少鸡球虫的滋生环境。
四、饲料卫生问题鸡球虫病的防治还与鸡的饲料卫生有关。
如果饲料受到污染,存在鸡球虫的卵或幼虫,就会成为鸡球虫的传播源。
需要做好饲料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干净,减少鸡球虫病的传播。
五、兽医监管问题鸡球虫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得到兽医的指导和监管,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兽医资源不足或者监管不到位,导致防治工作的效果不理想。
需要加强对兽医的培训和监管,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鸡球虫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科学防治问题在鸡球虫病的防治过程中,一些农民和养殖户往往会盲目使用药物,或者不按照规定的浓度和用量使用药物,导致药物的效果不佳,还可能造成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产生。
需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了解科学防治的重要性,避免盲目使用药物,确保防治工作的效果。
球虫免疫与球苗的正确使用翁亚彪)(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李冠文谢德华郑瑾昭邓锡华(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球虫病对养鸡生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预防药费(10~20元/吨饲料),每鸡约需0.05~0.10元。
•每鸡约需0.05~0.10元抗球虫药治疗费用元抗球虫药治疗费用。
•生产性能的降低生产性能的降低((增重减慢增重减慢、、饲养期延长饲养期延长、、饲料转化率降低化率降低、、皮肤着色差皮肤着色差、、均匀度低等均匀度低等)。
)。
•继发感染继发感染((如梭菌性肠炎及大肠杆菌病如梭菌性肠炎及大肠杆菌病))及其治疗•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超量使用磺胺药物引起脱抗球虫药在鸡肉中残留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生产制造抗球虫药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减少球虫药费开支减少球虫药费开支::0.02~0.03元/只 提高生产成绩增收提高生产成绩增收::0.05~0.10元/只药物防治•研制新药?!•采用穿梭用药采用穿梭用药、、轮换用药减缓耐药性的产生?!•采用联合用药增加药效?!笼养或网养•改笼养或网养能完全避免球虫感染吗?!免疫预防•当前严重耐药现状下的惟一出路?!•正确分析免疫预防的利与弊?!抗药性问题更有保证更有保证;;再也没有药残问题,对人类健康无危害对人类健康无危害,,彻底解决生产制造抗球虫药带来的污染问题,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多价疫苗提供的全面保护,很好地解决了药物防治只注重急性球虫病而忽视亚临床球虫感染的弊端球虫感染的弊端;; 减少药费开支开支,,降低养鸡生产成本降低养鸡生产成本。
鸡球虫病疫苗的免疫保护率•85%?•99%以上?√要通过扩栏及垫料管理实现二免三免•不需要人为投服疫苗?√•令鸡群获得均匀重复感染机会免疫力建立过程容易受药物干扰•四环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及增效剂鸡球虫发育史–裂殖生殖–配子生殖球虫?球虫卵囊在鸡体外的孢子发育未孢子化卵囊在外界适宜环境(温度温度、、湿度和氧气湿度和氧气))下,发育为育为44个孢子囊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2个子孢子的孢子化卵囊。
鸡球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东城项目办
摘要:鸡球虫病是由于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引起的疾病,对家禽危害极为严重,是
一种全球性寄生虫病,因此困扰着广大养殖企业及养殖户。人们已使用的抗球虫药已经超过
20多种,但是随着耐药株的产生以及毒副作用和在禽肉蛋中的残留,药物使用效果下降,
以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概念,使得球虫疫苗的研究成为近年的热点。
关键词:鸡球虫苗研究进展以
鸡球虫病一种寄生虫病,球虫的繁殖力极强,一个卵囊感染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
以产生上百万个卵囊,并且卵囊的抵抗力很强,而且常用的消毒药物对球虫卵囊没有根本的
杀灭效果,而且容易产生耐药。 鸡球虫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为根本特征。主要在15日龄—45日龄的雏鸡最易感染,11日以内雏鸡的很少感染,而成年
鸡多为带虫者。鸡球虫病在夏季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多发。主要表现为怕冷,常常挤拥在
一起,羽毛乱、翅垂,闭眼打盹,常下痢排出带血稀粪或血液,冠髯苍白,嗉囊内充满液体,
到了后期运动失调,痉挛致死。3月龄以上的青年鸡,不一定有血粪,但表现消瘦,呆立,
后期瘫痪,衰竭致死。该病严重危害家禽生长发育,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兽药市场上的抗
球虫药品种繁多导致养殖者滥用球虫药物,形成资源的浪费及成本的提高,无形中使机体产
生了耐药性,使养殖者很苦恼,吃尽苦头。
一鸡球虫疫苗类型
目前球虫疫苗的种类主要有强毒苗、弱毒苗、基因工程苗等。
1.强毒苗
强毒苗的虫株是从自然发生球虫病的鸡体内或粪便中分离出的单卵囊,致病力强,经过
实验室适宜条件下传代,做为药物敏感株。当低水平感染强毒苗时不会发病,球虫卵囊在体
内繁殖,并排出新的卵囊于鸡只周围,但由于卵囊分布不均,鸡只摄入的卵囊量不同,有的
摄入较少,不足以产生免疫力,有的摄入过多而导致发病。所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免疫方法。
2.弱毒苗
弱毒苗多数是由单卵囊纯化法从鸡的粪便中活强毒株经过鸡体的连续传代而获得的裂
殖生殖代数少,生活周期短,致病力降低但具有很好的保护原性的疫苗。弱毒苗可以刺激机
体产生坚强有效的免疫力,然而这类疫苗制作繁琐,又存在多次接种使其毒力恢复或增强等
问题。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构建的基因工程疫苗可克服传统疫苗的上述缺点,因此成为疫苗发
展的新方向。
3.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处在现代鸡球虫疫苗发展的最前沿,在球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常用的载
体包括乳酸杆菌、大肠杆菌、鸡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痘病毒以及火鸡疱疹病毒,通
过口服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基因工程疫苗。载体具有两种功能:表达球虫抗原和运送抗原,
将抗原递呈给宿主细胞。这些基因工程疫苗都诱导机体产生了一定的保护力,但其中一些载
体本身就存在不足之处:痘病毒载体疫苗由于病毒的特性,只能进行一次免疫,这显然无法
满足球虫免疫的要求;真核载体疫苗虽然可以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但是接种途径麻烦;沙
门氏菌载体在实验室状态下显得很安全,但若应用田间,就必须要慎重考虑它的安全性问题。
二球虫疫苗的合理应用
1.正确选用球虫疫苗
不同的球虫疫苗特点不同,疫苗卵囊的免疫原性由免疫鸡可抗外源感染而得到证实。由
于弱毒系的球虫疫苗的致病性较强毒系的安全,所以现在使用的鸡球虫疫苗多数由致弱虫株
制成。并且球虫各种属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我国常见且危害较大的鸡球虫是柔嫩艾美球虫、
堆型艾美球虫、毒害艾美球虫和巨型艾美球虫等4个种,因此应选用包含上述4种虫株的多
价球虫疫苗。
2 正确选用接种途径
常用的接种途径有滴口、饮水、拌料。滴口免疫可保证每只鸡能得到相同的剂量,但操作比
较麻烦且易引起应激。拌料有人认为是比较可靠的办法,但用手工操作,容易出现拌不均匀
造成个体食量差异,免疫不均。一般推荐途径是通过饮水进行免疫,在实际生产中已取得较
好免疫效果。饮水免疫较方便,容易操作和推广,但饮水免疫时应注意,鸡的龄期越小,饮
水量也越少,这就需要特别注意疫苗在饮水中稀释后3~4小时内饮用完。
3 严格掌握免疫时间、接种次数和剂量
鸡球虫病包括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分别多发生于4周龄和7周龄的鸡。所以,使用球
虫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免疫,才能在球虫病发生前建立起较强的免疫力。 球虫疫苗的免
疫程序,在饲养和管理条件较好、容易控制垫料湿度的鸡场,在1~4日龄用1羽份剂量做
一次免疫即可。如果在5日龄后进行首免,则很难排除现场野毒球虫的影响。在使用厚垫料
法养殖肉鸡或在肉鸡饲养的早期也可以采用1日龄灌服免疫的方法,这样有利于较早建立免
疫力,并在鸡场环境中定殖并建立疫苗中的弱毒或药物敏感性卵囊群体,从而抑制现场强毒
球虫的繁殖。养殖场地环境较差,不利于卵囊繁殖和存留的鸡场可采用两次免疫接种的方法,
即在3~5日龄首免,8~10日龄用首次免疫的一半剂量进行二免。因为球虫疫苗免疫反应
最严重的时间是在接种球虫疫苗后10~14天,要特别重视传染性囊病的免疫接种应避开这
段时间,或不用毒力强的传染性囊病疫苗,以免加重免疫反应,引起拉稀、精神变差等。
4 必须做好免疫后的饲养管理工作
免疫后10天内不应换垫料,接种球虫疫苗后鸡需要重复感染才能产生免疫力,即鸡吃进的
球虫疫苗在体内繁殖后,将球虫卵囊排出体外,在外界孢子化后让鸡再吃进去,并在体内繁
殖才能产生坚强免疫力。如果换掉了垫料则减少了鸡二次感染的机会,会影响免疫效果。所
以,特别对于一次免疫的鸡群,免疫后10天内不应换垫料。但如果垫料过湿,则应部分更
换,避免鸡舍过于潮湿引发球虫病或其他疾病。 免疫后不能使用有抗球虫活性的药物, 因
为有抗球虫活性的药物会抑制球虫疫苗在鸡体的发育繁殖或直接杀死球虫,使鸡体不能产生
免疫力,导致免疫失败。因此,一般免疫后14天内不能用有抗球虫活性的药物。至免疫后
18天鸡体建立较好的免疫力后,才可根据控制球虫病的发生需要而使用。
三展望
随着球虫自身的进化和多年使用各种抗生素及化学药物压力不断增大,球虫的耐药性越来越
严重,有效治疗与安全用药的矛盾日趋严重。饲养过程中,肉鸡主要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
堆型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及变位艾美尔球虫等
多种球虫,不同球虫危害部位不同,给球虫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多种药物抗球虫谱窄,但毒
性强,休药期长,肝肾负担较大,极易造成机体损伤,而且药物残留使得养殖场得不偿失,
导致严重的公共安全问题。鸡球虫疫苗的研究将会成为防治鸡球虫病的主要手段,广泛推广
使用鸡球虫疫苗,将会为养鸡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球虫种类多样性,生活史比较复杂,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免疫原性和抗原构成都有很多差异,不同的球虫种免疫原性不同,每个阶
段都有保护性的抗原,因此必须对球虫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球虫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宿
主对球虫感染的免疫应答问题进行更加详细、更深一层的研究,这时当前乃至以后较长一段
时间研究球虫疫苗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