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物理10月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9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2.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A.B. C. D.3.在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中国队韦永丽以11秒48夺得田径项目女子100米金牌.假设通过仪器绘出的韦永丽从起点到终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图中时间轴上t1=11.00sB.韦永丽的平均速度为10m/sC.韦永丽的最大速度可能大于10m/sD.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一定等于100m4.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的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12.5 m B.2 m C.10 m D.0.5 m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D.6.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N,一个力是6N,一个力是7N,则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最小值为1N B.合力的最小值为0NC.合力不可能为20N D.合力可能为30N7.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8.如图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质量均为m的半圆柱体A、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在A、B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质量为2m的光滑圆柱体C,A、B、C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B.地面对A的作用力沿AC方向C.l越小,A、C间的弹力越小D.l越小,地面对A、B的摩擦力越大9.一物体从地面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它的位移为25m 时,经历时间为(g=10m/s2)()A.1 s B.2 s C.5 s D.3 s10.如图所示,重为G的光滑球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斜面换成材料和质量相同,但倾角θ稍小一些的斜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小B.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C.斜面可能向左滑动 D.斜面仍将保持静止1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x2和t1、t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B.=C.==D.v=12.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是()实验次数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1 静止0.42 静止0.63 直线加速0.74 匀速直线0.55 直线减速0.3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C.测出x1、x2、x3、….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秒表D.刻度尺E.天平F.重锤G.弹簧秤H.滑动变阻器(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x3的关系是,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用x1、x3、t表示小车的加速度为.1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填正确答案标号).A.F1=4N B.F=12N C.θ1=45°D.θ1<θ2.三、计算题(共2小题,15题16分,16题20分,共36分.)15.(16分)(2014秋•德阳期末)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两个重均为2N的球A、B,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C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短10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求:(1)杆对A球支持力大小;(2)C球重力大小.16.(20分)(2014•安徽模拟)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v0=30m/s,相距s0=100m,t=0时,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1)两车在0~9s内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2)若要保证t=12s时乙车在甲车后109m,则图乙中a0应是多少?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一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v=v2﹣v1,用从矢量v1的箭头到矢量v2的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解答:解: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v=v2﹣v1,根据图象可知,△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矢量相加和矢量相减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定则,△v=v2﹣v1=v2+(﹣v1),即矢量相减可以转化为矢量相加.2.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A.B. C. D.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因为是匀速所以合力为零,受力分析可知重力mg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壁虎匀速直线运动对壁虎进行受力分析:可知F与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A.点评:本题考察基础知识,掌握二力平衡及受力分析即可解决此类问题.3.在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中国队韦永丽以11秒48夺得田径项目女子100米金牌.假设通过仪器绘出的韦永丽从起点到终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图中时间轴上t1=11.00sB.韦永丽的平均速度为10m/sC.韦永丽的最大速度可能大于10m/sD.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一定等于10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运动员运动过程可明确时间和平均速度;结合图象知识可明确截面积及对应的时间.解答:解:A、由图可知韦永丽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运动;由题意可知,全程的时间为11.48s;故t1对应的时间为11.48s;故A错误;B、平均速度==8.7ms;故BC错误;D、位移为100m;故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一定为100m;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图象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图象的性质,知道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4.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的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12.5 m B.2 m C.10 m D.0.5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路程.解答:解:36km/h=10m/s,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可知第3s内的位移等于最后0.5s内的位移,采用逆向思维,最后0.5s内的路程x=.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5.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已知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D.考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木板的倾角不同而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却恰好相同,则可得它们一个静摩擦力,另一个是滑动摩擦力.由静止可列出平衡方程,求出静摩擦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再由运动可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滑动摩擦大小与重力的关系,从而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解答:解:当木板倾角是30°时,物块受到是静摩擦力,其大小等于mgsin30°.当木板倾角是45°时,物块受到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等于μmgcos45°.由题意可得:μmgcos45°=mgsin30°解之得:故选:C点评:求摩擦力的大小时,先区别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然后再选择求大小的方法.若是静摩擦力则利用平衡来求出静摩擦力的大小,若是滑动摩擦力则是利用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来计算出大小.6.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N,一个力是6N,一个力是7N,则关于这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最小值为1N B.合力的最小值为0NC.合力不可能为20N D.合力可能为30N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范围为:|F1﹣F2|≤F12≤F1+F2;三力合成,可以先合成两个力,再与第三个力合成.解答:解:三个力中,前两个力12N和6N的合力范围是:6N≤F12≤18N;第三个力为7N,当前两个力的合力为7N,且与F3反向时,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三个力的合力最小为零;当三个力同向时,合力最大,等于三个力之后,为:F=F1+F2+F3=25N;故选B.点评:本题涉及到多力的合成,可以先合成两个力,再将第三个力与前两个力的合力相合成.7.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m,由上述条件可知()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常数,即△x=at2可得出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质点的位移;再由运动学公式分析其他各项能否求出解答:解:A、B设第一次到第二次位移为x1=0.2m;第三次到第四次闪光为x3=0.8m,则有:x3﹣x1=0.6m=2at2;则at2=0.3m则则A错误,B正确C、由,可求得v1=0.05m/s,则C错误D、第2次闪光点的速度是v2=v1+at=0.35m/s,则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及应用,要注意任意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只有知道至少三个量才能求出另外的两个量,即知三求二8.如图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质量均为m的半圆柱体A、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在A、B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质量为2m的光滑圆柱体C,A、B、C始终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B.地面对A的作用力沿AC方向C.l越小,A、C间的弹力越小D.l越小,地面对A、B的摩擦力越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地面对B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即可求出B对地面的压力;地面对A有支持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作用,地面对A的作用力是它们的合力;以C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分析A、C间的弹力如何变化;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地面对A的摩擦力如何变化,地面对B的摩擦力与对A的摩擦力大小相等.解答:解:A、以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总重力和地面对A和B支持力,两个支持力大小相等,则由平衡条件得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2mg,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也为2mg;故A错误.B、地面对A有支持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作用,地面对A的作用力是它们的合力;A受到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N1、摩擦力f、C球的压力N2.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的支持力N1和摩擦力f的合力与力mg和压力N2的合力等值、反向,C球对A的压力N2方向沿AC方向,则力mg和压力N2的合力一定不沿AC方向,故地面对A的作用力不沿AC方向.故B错误.C、以C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平衡条件有:2N2′cosθ=mg得N2′=,l越小,θ越小,则得A对C间的弹力N2′越小.故C正确.D、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f=N2sinα,而C对A的压力N2=N2′.则得l越小,α越小,f越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三个物体的平衡问题,首先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其次要正确分析受力情况.9.一物体从地面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30m/s,当它的位移为25m 时,经历时间为(g=10m/s2)()A.1 s B.2 s C.5 s D.3 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和下降过程加速度相同,均为g,速度连续变化,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列出方程可得出经历的时间,注意有向下和向上两种可能.解答:解:竖直上抛运动的全部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由x=v0t+at2可知h=v0t+gt2;即:25=30t+5t2解得:t=1s或t=5s;当物体向上经25m时,t=1s;当物体向下返回25m时,t=5s;故选:AC.点评:竖直上抛运动有两个过程,物体到达最高点后不能静止,而是向下继续运动.10.如图所示,重为G的光滑球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斜面换成材料和质量相同,但倾角θ稍小一些的斜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小B.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大C.斜面可能向左滑动 D.斜面仍将保持静止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得到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与θ的关系式,分析支持力的变化,即可知道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化;再对球和斜面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变化,即可判断斜面能否保持静止.解答:解:A、B以球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斜面对它的支持力N1,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右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N1 cosθ=mg,N1sinθ=F,解得F=mgtanθ,所以静摩擦力f=F=mgtanθ,N1=.倾角θ减小时,N1变小,F变小,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斜面的压力变小,故A正确,B错误.C、D选取球(m)和斜面(M)这个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静摩擦力f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如左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N﹣(M+m)g=0,F=f.倾角θ减小时,静摩擦力f减小,斜面仍将保持静止,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运用平衡条件列出平衡等式解题.要注意多个物体在一起时,研究对象的选取.11.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x2和t1、t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B.=C.==D.v=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末速度为零,两个过程平均速度相等,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与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相同,运用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分别研究位移与时间、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对于整个运动过程,应用平均速度研究总位移与总时间的关系.解答:解:A、由题得到,,x2=,则两式相比得到,.故A 正确.B、由v=a1t1,又v=a2t2,得到,.故B错误.C、对于整个运动过程,x1+x2=(t1+t2),所以,,v=,故C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关键对于两个运动过程之间的关系要熟悉,并能将这些关系转变成方程.中等难度,若基本扎实,不会出错.12.如图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是()实验次数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1 静止0.42 静止0.63 直线加速0.74 匀速直线0.55 直线减速0.3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专题:实验题.分析: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物体相对于地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由物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与物体间的压力决定,在该实验中,物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与物体间的压力保持不变,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最大静摩擦力,且与外力有关,有平衡条件可求静摩擦力的大小,物体即将运动时的摩擦力视为最大静摩擦力,1、2次是静摩擦力不同,3、4、5是滑动摩擦力相同.解答:解:A、木块受到静摩擦力0.6N时不动,0.7N时加速直线运动,而0.5N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故A错误,B正确;C、在五次实验中,在3、4、5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于实验过程中物体间的动摩擦因素与物体间的压力不变,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摩擦力大小问题,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摩擦力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决定因素即可正确解题.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B.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等点;C.测出x1、x2、x3、….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AD.(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秒表D.刻度尺E.天平F.重锤G.弹簧秤H.滑动变阻器(2)如果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则x1、x2、x3的关系是x2﹣x1=x3﹣x2,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t,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用x1、x3、t表示小车的加速度为.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实验器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使用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由于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测出时间,不需要秒表,也不需要天平,因为处理纸带时需要测量点迹间的距离,所以必须需要刻度尺.故选:AD.(2)因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所以x2﹣x1=x3﹣x2,C点的速度,加速度a=.故答案为:(1)AD,(2)x2﹣x1=x3﹣x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14.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CE(填入相应的字母).(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1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示意图.。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P 、Q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沿竖直粗糙墙面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P 物体除受重力和恒力F 外,还受到( )A .2个弹力和2个摩擦力B .2个弹力和1个摩擦力C .1个弹力和2个摩擦力D .1个弹力和1个摩擦力2.编号为1,2,3的三个相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以相同速率抛出,1球竖直上抛、2球平抛、3球竖直下抛,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对三个球做功123W W W >=B .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123P P P >=C .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132P P P =>D .落地时的速率132v v v =>3.如图所示,斜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定滑轮固定在斜面顶端,两滑块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轻绳相连,释放后左侧滑块匀加速向下运动,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关于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 .方向向左B .方向向右C .不受摩擦力D .以上都有可能 4.两同学操控甲、乙无人机进行对抗演习,0t =时刻甲发现乙无人机,甲立即沿同方向追赶乙,两者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2s t =时甲追上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1s 末开始反向运动B .第1s 末甲在乙后方1.25m 处C .第2s 内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D .前2s 内甲、乙间的距离一直减小5.一狙击手进行动态狙击训练,从空中O 点以初速度0v 竖直向上抛出一瓶子,当瓶子速度大小变为02v 时恰好在抛出点上方0h 处。
要求狙击手在瓶子下落阶段且在抛出点上方0h 到下方0h 的范围内击中瓶子,则瓶子被击中所处的时间段在抛出后的( )A .00~2v gB .005~2v v g gC .0035~22v v g gD .03~2v g 6.中国传统木工的榫卯工艺,外形唯美且遵循力学原理。
2024年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电路通过电刷c、d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良好,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定值电阻为R,先将开关闭合,待圆盘转速稳定后再断开开关,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时,从上往下看圆盘逆时针转动B.闭合开关转速稳定时,流过圆盘的电流不为零C.断开开关时,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D.断开开关后,流过电阻R上的电流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第(2)题足球是人们喜欢的运动,足球运动员在进行吊门训练时,足球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视为抛物线。
如图所示,足球从A处飞到横柱下方的目标B处,其运动轨迹有低、中、高三种弧线。
不计空气阻力和足球的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弧线时,足球从A到B的运动时间最短B.高弧线时,足球从A到B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大C.低弧线时,脚对足球做的功一定最大D.中弧线时,脚对足球做的功一定最小第(3)题如图所示,A、B为两个对称的圆锥的顶点,相距2l、圆锥的底面半径为l,C点为圆锥底面圆周上的一点,O点为AB连线的中点,D点为OB连线的中点。
现把两个电荷量都是Q的正点电荷分别置于A、B两点。
该空间为真空,静电力常量为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周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都平行于AB连线B.圆周上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C.在OB连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都一定大于C点的电场强度D.将另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q从C点沿CO、OD的折线路径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其电势能一定逐渐减小第(4)题如图所示,在坐标平面xOy内存在静电场,其等差等势线关于坐标轴对称,如图中虚线所示。
现有一质子从左上方射入该电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曲线所示,P、Q、S、T、L分别为轨迹与各等势线的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电势低于L点电势B.质子在由P至L的运动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C.质子在由P至L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若将质子从坐标原点由静止释放,质子沿y轴负方向加速运动第(5)题如图所示,把一根通电的硬直导线ab用轻绳悬挂在通电螺线管正上方,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a向b.闭合开关S瞬间,导线a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 )A.向上B.向下C.垂直纸面向外D.垂直纸面向里第(6)题生产芯片的工具是紫外光刻机,目前有DUV和EUV两种。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答案请填涂在答题卡上)1.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
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
忽略空气阻力,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6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1 m/s 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 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t 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 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D.在t 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4.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地面对A的摩擦力增大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C.B对墙的压力增大D.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5. 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可知A.物体A做匀速运动B.A做加速运动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D.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6. 如图所示,三角形传送带以1 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
山东省广饶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10月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图形中可以表示以M={x|0≤x ≤1}为定义域,以N={y|0≤y ≤1}为值域的函数的图象是2.函数)(x f y =在点),(00y x 处的切线方程为12+=x y ,则xx x f x f x ∆∆--→∆)2()(lim 000等于( )A .4-B .2-C .2D .43. 命题“若3≠x 且2≠x 则0652≠+-x x ”的否命题是( )A .若3=x 且2=x 则0652=+-x xB .若3≠x 且2≠x 则0652=+-x xC .若3=x 或2=x 则0652=+-x xD .若3=x 或2=x 则0652≠+-x x 4.设a ,b 都是不等于1的正数,则“333a b >>”是“log 3log 3a b <”的 (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已知集合{}|0M x y ==≥,{}|12N x x =+≤,全集I =R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1x x ≤≤ B.{}|31x x -≤≤C.{|3x x -≤<D.{|1x x ≤≤6. 函数1ln1y x =+的大致图象为7.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2,14,则它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0,+∞) B .[0,+∞) C .(-∞,0) D .(-∞,+∞)8x )A .)0,1(-B .)1,0(C .)2,1(D .)3,2(9. 在△ABC 中,若tan A tan B = tan A +tan B +1, 则cos C 的值为( )A .-22 B.22 C.12 D .-1210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y f x =满足:()()()42f x f x f +=+,且当[]0,2x ∈时,()y f x =单调递减,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20f =; ②4x =-为函数()y 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③函数()y f x =在[8,10]单调递增;④若关于x 的方程()f x m =在[一6,一2]上的两根为12,x x ,则128x x +=-。
高三生物阶段性测试(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B. 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不表达,抑癌基因正常表达C.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D.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会发生改变2.下图为结肠癌发生的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B. 癌细胞具有酶活性降低、水分减少、无限增殖的特点C. 早期肿瘤细胞与癌细胞都因膜表面糖蛋白增加而易转移D. 癌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3.研究表明,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 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端粒,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
在正常人的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着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
下列有关正常体细胞不能无限增殖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 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B. 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C. 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D. 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几乎不表达4.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 是由于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B. 真核细胞中存在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它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 科研上鉴别细胞死活可用台盼蓝染色,凡是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表面的AFP等蛋白质会增加D. 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消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5.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核DNA遗传物质改变B.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C.洋葱根尖细胞有16条染色体,则分生区细胞分裂时可形成8个四分体D.细胞癌变后丧失了原来的生理状态,同时其细胞核全能性也丧失;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其原因是其核糖体数目减少6.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分化机制失控而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
聊城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物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前7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
)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
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
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2、如图所示,在一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一滑块,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本身的质量为m,滑块处于静止状态。
(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关于滑块受到的外力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一定受到4个外力的作用B、如果μ>tanθ,滑块一定受到弹簧弹力的作用C 、如果μ<tan θ,滑块一定受到弹簧弹力的作用D 、如果μ<tan θ,剪断弹簧的瞬间,滑块仍处于静止状态3、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山东省华侨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一、不定项选择题(4×12=48分,多选不得分,少选得2分)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Q 行驶.下列图中画出了赛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四种方式,其中正确的是( )4.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A .13和0.30s B .3和0.30s C .13和0.28s D .3和0.28s5.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
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移动一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移动过程中( )A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B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C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变大D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变大6、如图4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处于同一高度,A 沿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 自由下落,最后到达同一水平面,则 ( ) A .重力对两物体做的功相同B .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C .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 A <P BD .到达底端时两物体的动能相同7、如图1所示,是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关于各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gr v =,要知C B A v v v <<B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F A >F B >FC C .角速度C B A ωωω>>D .向心加速度CB A a a a <<8、最近我国连续发射了多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预示着我国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物理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精选测试卷 一、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处分别放置电荷量都为q的正、负点电荷.图中的a、b、c、d是其他的四个顶点,k为静电力常量.下列表述正确是( )
A.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把点电荷+Q从c移到d,电势能增加
D.同一个试探电荷从c移到b和从b移到d,电场力做功相同
【答案】D 【解析】 A、根据电场线分布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电场强度相同.故
A错误.B、ab两点处于等量异种电荷的垂直平分面上,该面是一等势面,所以a、b的电
势相等.故B错误.C、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的特点,因为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c点的电势大于d点的电势.把点电荷+Q从c移到d,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因cbbdUU可知同一电荷移动,电场力做功相等,则D正确.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等量异种电荷周围电场线的分布,知道垂直平分线为等势线,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2.如图所示,在纸面内有一直角三角形ABC,P1为AB的中点, P2为AP1的中点,BC=2 cm,∠A = 30°.纸面内有一匀强电场,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为-5 eV,在C点的电势能为
19 eV,在P2点的电势能为3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为-5 V B.B点的电势为-19 V C.该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由B点指向A点 D.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800 V/m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公式pEq可知,
pAA
5eV5VEqe
故A错误. B.A到P2的电势差为
2A5(3)V8VPU
BA4548V27VU 故B错误. C.A点到B点电势均匀降落,设P1与B的中点为P3,该点电势为:
月考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0x M y y x ==>,{})2lg(2x x y x N -==,则M N 为( )A.()2,1B.()+∞,1C.[)+∞,2D.[)+∞,12. 若b a b a >是任意实数,且、,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22b a > B.1<a b C.0)lg(>-b a D.1133a b ⎛⎫⎛⎫< ⎪ ⎪⎝⎭⎝⎭3. 若ππ,42θ⎡⎤∈⎢⎥⎣⎦,sin 2θ,则sin θ=( )A.35B.45 D.344.若)0)(sin()(:;,2:≠+=∈+=ωϕωππϕx x f q Z k k P 是偶函数,则是的( )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命题为真命题,命题为假命题,则命题“p q ∧”为真命题B. 命题“若0xy =,则0x =”的否命题为“若0xy =,则0x ≠”C. “1sin 2α=”是“ 6πα=”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 命题“,20x x ∀∈>R ”的否定是“ 00,20x x ∃∈≤R ” 6.函数21()3coslog 22f x x x π=--的零点个数为( ) A.2 B.3 C.4 D.57. 函数()sin()f x A x ωϕ=+(其中π0,2A ϕ><)的图象如图1所示,为了得到x x g 2sin )(=的图象,则只需将()f x 的图象( )A.向右平移π6个长度单位B.向右平移π12个长度单位C.向左平移π6个长度单位D.向左平移π12个长度单位 图1 8.在△ABC 中,若→→→→→→→⋅+⋅+⋅=CB CA BC BA AC AB AB 2,则△ABC 是( )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9. 已知曲线ππ2sin +cos -44y x x ⎛⎫⎛⎫= ⎪ ⎪⎝⎭⎝⎭与直线21=y 相交,若在轴右侧的交点自左向右依次记为P 1, P 2, P 3,…,则|51P P |等于( )A. πB. 2πC. 3πD. 4π10. 已知函数()2,0,2,0,x f x x x ≥⎧=⎨-+<⎩则满足不等式()()232f x f x -<的的取值范围为( ) A.B. (-3,1)C. [-3,0)D. (-3,0)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1. 已知向量b a ,夹角为45︒ ,且a =1,b a -2=,则b =________.13. 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0,1,3,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取值范围为 .14. 在△ABC 中,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且满足sin cos a B b A =,则cos B C -的最大值是 .15. 已知0,0x y >>,若2282y x m m x y+>+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12分)已知P:,2311≤--x q:),0(01222>≤-+-m m x x 且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7.(12分)已知函数xx x x x f sin 2sin )cos (sin )(-=。
1 高三10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5单项选择;6-10多项选择) 1、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A.mg B . mg C. mg D. mg 2、如图所示为一种交通工具的示意图,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从而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当此车减速上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B. 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 所受合外力的沿斜面向上 D. 处于失重状态 3、如图所示,长为L的直棒一端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搁在升降平台上,平台以 速度v匀速上升,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时,棒的角速度为( )
4、如图,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A放在水平面上,把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B 放 在斜面A上,对a施一水平力F,使B不沿斜面滑动,不计一切摩擦,则B对A 的压力大小为( ) A. mgcosα B. Mg/cosα C. FM/(M+m)cosα D. Fm/(M+m)sinα 5、初始时初始时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两物体A、B堆叠在一起叠在一起,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地面光滑,无论拉力有多大,两物体一定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B. 若地面粗糙,A向右运动,B是否运动取决于拉力F的大小 C. 若两物体一起运动,则A、B间没有摩擦力 D. 若A、B间发生相对滑动,则物体A从物体B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 与拉力F的大小有关 6、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 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vsinα L A. v Lsinα B. vcosα L C. v Lcosα D. 2
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0 7、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 )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方有一个光滑曲面轨道AB,高度为R/2.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由A点静止滑下.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落点为C(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至C点 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
C.OC之间的距离为 R
D.小球从A运动到C的时间等于(1+ ) 9、如图所示,AB为斜面,BC水平面.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第一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1;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2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第一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2.不计空气阻力,则s1:s2可能为( )
A.1:2 B.1:3 C.1:4 D.1:5
10、如图,竖直环A半径为r,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挡板固定在地上,B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放有一小球C,A、B、C的质量均为m.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小球会在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3
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不计小球与环的摩擦阻力),瞬时速度必须满足(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 (1)图中的电源插头应插在______电源上,电源电压为______伏; (2)实验前,要将带有滑轮的木板另一端垫起,目的是______; (3)实验操做前,应使小车停在______(填“靠近”“远离”)打点计时器处; (4)设沙桶和沙子的质量为m0,小车质量为m,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它们质量应满足m0______m; (5)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 (1)甲同学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1m图象。
②由a—1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图象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三、解答题 13、一大木箱,放在平板车的后部,到驾驶室的距离L=1.6m,如图所示,木箱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84,平板车以恒定的速度s/m0.22v0匀速行驶,突然驾驶员刹车,使车均匀减速,为不让木箱撞击驾驶室,从开始刹车到车完全停下,至少要经过多少时间?(2s/m10g)
14、某实验中学的学习小组在进行科学探测时,一位同学利用绳索顺利跨越了一道山涧,他先用绳索做了一个单摆(秋千),通过摆动,使自身获得足够速度后再平抛到山涧对面,如图所示,若他的质量是M所用绳长为L,在摆到最低点B处时的速度为v,离地高度为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 (1)他用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小于多少? (2)这道山涧的宽度不超过多大?
15、在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P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最后落在斜面上的Q点 (1)求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落到Q点的速度,以及PQ间的距离 (2)小球抛出多长时间离开斜面的距离最大?
16、如图所示,一水平光滑、距地面高为h、边长为a的正方形MNPQ桌面上,用长为L的
实验次数 物体质量m/kg
物体的加速度a/(m·s-2)
物体质量的倒
数1m/kg-1 1 0.20 0.78 5.00 2 0.40 0.38 2.50 3 0.60 0.25 1.67 4 0.80 0.20 1.25 5 1.00 0.16 1.00 5
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小球,两小球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绕绳子上的某点O以不同的线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O与桌面中心重合,已知mA=0.5 kg,L=1.2 m,LAO=0.8 m,a=2.1 m,h=1.25 m,A球的速度大小vA=0.4 m/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绳子上的拉力F以及B球的质量mB; (2)若当绳子与MN平行时突然断开,则经过1.5 s两球的水平距离; (3)两小球落至地面时,落点间的距离. 6 物理答案 1、B 2、D 3、B 4、D 5、D 6、ABD 7、CD 8、BC 9、ABC 10、CD
11、(1)交流;220 (2)平衡摩擦力 (3)靠近 (4)<< (5)3.2
12、(1)①a—图象如下图所示(3分) ②在物体受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3分) ③0.15N~0.16N均对(3分) (2)木板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太过) (2分) 1.9~2.1均对(3分) 13、首先要弄清木箱和车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根据题意,刹车过程平板车做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设为a1,木箱在刹车过程由于惯性将相对车向前滑行,受到与滑行方向相反的滑动摩
擦力Fμ,则Fμ=μ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箱的加速度a2==μg=4.84m/s2,木箱也做匀减速运动. 其次,弄清木箱和车的运动关系.刹车过程中,设车的位移为s,刹车时间为t.根据匀减速
运动,有s=,0=v0-a1t;由于车和木箱的加速度不同,故木箱滑行时间和刹车时间也不相同,刹车停止后,木箱还要运动一段距离,木箱的位移为s+L,且s+L=.代入数据解得s=48.4m,a1=5m/s2,t=4.4s.
14、小球从P点抛出做平抛运动,设经时间t运动至Q点,速度为v,位移为s=PQ.由平抛运动规律知
水平方向:=v0t ① 7
竖直方向: ② ③ 小球落到Q点速度: ④
由①②式得 ⑤ 由③④⑤式解得 ⑥ 由①⑤式可解得P、Q间距离为:
⑦ (2)方法一:如下图所示,
设当时刻t时,质点的坐标为(x,y),离斜面的距离H为最大. 则该时刻速度v的方向必与斜面平行(否则,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速度不等于零,质点离斜面的高度正在增大或正在减小),则由速度的合成和分解关系知:
⑧ 所以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