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数据收集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76
南方电网数据中心规划和设计徐晖;张建民;张诗军;马瑞雯;魏理豪;詹卫许;沈桂泉【期刊名称】《电力信息化》【年(卷),期】2009(007)006【摘要】研究了南方电网有限公司总部和下属分子公司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依据南方电网公司信息资源规划成果及相关信息化标准,从构建开放的、集成的、一体化的信息应用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进程及企业级决策分析需求,针对南方电网的管理特点提出统一架构、二级中心、多层应用的系统架构和技术支撑体系.同时介绍了系统需具备的关键业务分析能力和系统的关键技术,为南方电网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总页数】4页(P44-47)【作者】徐晖;张建民;张诗军;马瑞雯;魏理豪;詹卫许;沈桂泉【作者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0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62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10623;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00;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00;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00;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相关文献】1.惠普引进数据中心咨询专家,CFS打造新一代数据中心——惠普数据中心关键设施规划与设计研讨会在京召开 [J], 齐爽2.《中国南方电网县级电网规划设计导则》中技术措施的应用探讨 [J], 曾悦明;陈志诚3.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完成中国移动西北最大数据中心机电主体设计 [J], 陈月琴;4.数据中心计算资源池的规划与设计探讨 [J], 周福斌;杨巍;何沅5.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区域规划设计 [J], 陈磊;唐国宾;蔡丹;宋智翔;雷大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6年第6期 华中电力 第l9卷 肇庆电网EMS系统数据存储规划 杨志欣 f肇庆供电局,广东肇庆526060) 摘耍:电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EMS系统的重要}生也日益提高。数据是EMS系统的根本,如何更好地利用系统先进的 硬件配置和高档软件.做好数据存储规划非常必要。我局配合新的EMS系统建设,就系统的数据存储专门立项,在全省 范围内率先开展了EMS系统的数据存储规划。其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磁盘阵列的规划,即决定采用何种 RAID技术及合理分配磁盘空间。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库的总体规划。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确保了系统软硬件的良好配合, 磁盘容量的高可用率和高可靠性,数据存储的科学 和可持续性,有力地保证了EMS系统的高效、优质、安全运行。 关键词:EMS;数据存储;磁盘阵列;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519(2006)06—0044—05
The Data Storage Scheme of Zhaoqing Power Network E MS System
YANG Zhi.xin 0引 言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EMS系统的数据量 越来越大。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都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我局配合新的EMS系统建设,就系统的 数据存储专门立项,在全省范同内率先开展了EMS 系统的数据存储规划。 数据存储规划大体可分为【埘个方面,一方面是对 磁盘阵列的规划,即决定采用何种RAID技术及合理 分配磁盘空间.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库的总体规划。这 两方面是系统数据存储最底层也是极为关键的设置, 对系统的运行和使用有最直接的影响。
1磁盘阵列的存储规划 1.1磁盘阵列规划的必耍性 数据是EMS系统的根本,而磁盘阵列可以认为 是系统的核心,也是比较容易成为瓶颈的薄弱环节。 我局新的EMS系统选用了惠普公司总容量为1460G 的磁盘阵列StorageWork MSA1000,如何选择合适的 RAID技术。恰当分配磁盘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磁盘 阵列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l-2 RAID技术简介 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Independent Disk s1简单米说,就足将多个物理磁盘通过控制器 fRAID Controlle0结合成虚拟的单个大容毓的磁盘使
Trimble GPS在电力公司电力设施GIS数据采集系统解决方案建议方案北京望邦天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11月1项目背景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同时,它又是一个技术密集、资产密集的行业。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规划和实施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其重点就是实现电力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数字电网”。
采用GIS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电力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因此建立电力GIS应用系统进行电力设施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成为电力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借助GIS应用平台,可实现电力设施的设计和更改管理、运行维护管理、故障停电管理、服务和市场分析、网络分析和企业信息访问及更新等。
不仅如此,GIS系统还能提供多空间数字电网模型、实用化电网数据维护工具、丰富的电网分析工具,达到构筑企业协同工作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完善业务流程指导生产、提高决策效率的目的。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和业务逻辑,不同电力企业的GIS系统对数据提取、分析和处理可能有不同的思路,或偏重于某些方面的应用,但是几乎所有的电力GIS都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功能:●基本GIS功能:包括工作环境设置、图层操作、图形浏览、打印输出、长度面积量算等基本功能;●自动成图功能:包括GPS数据文件接收、输电设备维护、变电设备维护、相位图的编辑、注记层的编辑生成等功能;●设备管理功能:包括查询统计、单线图提取、线路模拟追踪等功能;●污区管理功能:包括历年污区图的调阅和打印、记录大气环境和典型气象资料、记录污源分布信息、记录盐密点档案信息、记录线路污闪信息、进行污区图的编辑、各种专题图的产生、设备防污、污区查询统计等;●巡线管理:GPS数据录入接口、图形数据输入、危险点数据录入、危险点查询等功能所有这些功能都是以大量的电力设施的数据为基础的,因此,建立和完善电力GIS必须首先解决电力设施数据采集维护问题,包括设施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其中属性信息涉及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缺陷记录、检修记录、设备台帐、缺陷通知单、设备档案、线路条图和图片等;空间数据则包括以各种形式表达的电力设施的空间坐标,这些空间坐标一方面将作为电力设施的重要基础数据,另一方面用来检验人员到位情况,起到监督工作的作用。
电力数据分类
电力数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发电数据:包括发电厂的发电量、发电容量、发电效率等数据,用于评估发电厂的运行状况和能源利用情况。
2. 电网数据:包括电网的线路、变电站、开关设备等基础设施数据,用于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3. 用电数据:包括用户的用电量、用电峰谷值、用电负荷等数据,用于制定用电计划、调整用电政策,以及评估用电效率。
4. 能源数据:包括能源供需平衡、能源消耗量、能源转换效率等数据,用于制定能源政策、规划能源产业发展。
5. 能效数据:包括发电、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能源利用效率等数据,用于评估能源利用的效果和改进能源管理。
6. 环境数据:包括电力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如碳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等数据,用于评估电力行业的环境效益和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
7. 历史数据:包括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电力数据,用于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发电量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智能电表、监测设备等方式采集,
并经过处理和分析,用于研究电力行业的运行情况、优化管理和决策制定。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在电网规划中的使用方法引言: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规划在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和可靠的同时,也需要满足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作为电网规划中的重要工具,能够模拟和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效指导电网规划和运行决策,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在电网规划中的使用方法。
一、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概述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的技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建模,可以有效地预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优化电网结构和运行调度,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和排放。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
二、电力系统仿真在电网规划中的作用1. 电力系统规模和结构优化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划目标和约束条件,对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确定合理的电压等级、变电站布置、线路走向等。
通过对不同方案的仿真比较,可以找到满足电力供应要求和经济性的最优电网结构。
2. 清洁能源的集成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分析清洁能源的发电、输送、储能等环节,预测清洁能源的可再生能力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导清洁能源的集成和电网的规划。
3.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可以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模型,预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边界、分析故障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这对于电网规划中的负荷容量评估和系统运行保障至关重要。
4. 电力系统经济性评价电力系统仿真技术可以对电网运行过程进行优化分析,最大化电网的经济效益。
通过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电价等因素,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传输损耗等进行模拟分析,提供全面的经济性评价结果。
三、电力系统仿真在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方法1. 建立电力系统仿真模型首先需要收集电力系统的基础数据,包括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发电机组信息等。
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建立电力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潮流模型、稳态模型、暂态模型等。
电力研究院数据分析方法及案例分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力行业的不断进步,电力研究院日益重视数据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电力研究院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
本文将介绍电力研究院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分享其应用。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电力研究院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收集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这些数据以时间序列的形式存储,并通过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数据可视化与探索性分析数据可视化是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图像,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
电力研究院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
通过这些图表,研究人员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三、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电力研究院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
它主要用于研究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人员可以预测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几个月的电力需求,以便调整发电计划和电网运行策略。
四、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方法,它可以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类别或群组。
在电力研究院中,聚类分析常用于发现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和故障原因。
例如,通过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某些设备的运行状态异常,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避免故障的发生。
五、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挖掘是一种用于发现数据中的相关关系的方法。
在电力研究院中,关联规则挖掘常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
例如,通过挖掘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某些天气因素与电力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提供参考。
六、案例分享: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研究院中常见的应用场景之一。
电网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1. 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有些地方在电网规划中缺乏科学依据和客观数据支持,盲目追求规模而忽视了实际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由于规划中缺乏综合考虑,导致电网布局不合理,存在过度集中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
2. 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符。
电网规划往往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跟上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一些地区供电不足或供过于求。
规划中对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的需求和接纳程度也存在偏差,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
3. 规划管理体制不完善。
电网规划管理通常存在多个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这导致规划管理的流程繁琐、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和重复投资等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加强规划的依据性,加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力度,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电网需求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变动、能源需求结构变化等,做到量化分析和预测。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 加强规划的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健全的电网规划管理体系,及时调整规划方案,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与此要注重对电网建设的整体布局和优化,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3. 健全规划管理的协同机制。
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在规划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4. 加大对新能源的规划和推广力度。
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和环境友好性,要加大对新能源的规划和推广力度,提高其在电网规划中的占比。
这包括对新能源的资源调查和评估、电网接纳能力的分析和提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机制的建立等。
电网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与实际情况不符、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加强规划的动态调整、健全规划管理的协同机制、加大对新能源的规划和推广力度等措施。
电网电力行业的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在电网电力行业中,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是关键的环节。
它涵盖了电力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各个方面,对于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如何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
一、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规划是指根据电力需求和资源情况,确定电网发展的长期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的过程。
电力系统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预测:通过对电力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电量及负荷分布情况,为电网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电源配置:根据电力需求和能源资源情况,确定合理的电源配置方案,包括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以及各种电力技术的应用。
3.输电线路规划:根据电力需求的分布情况和输电效率,合理规划输电线路的走向和容量,以确保电力能够高效、稳定地输送到用户端。
4.设备选型:在电力系统规划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发电设备、变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等,以满足电网的需求。
二、电力系统运行电力系统运行是指根据电力系统规划的要求,运营和管理电网,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运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度运行:电力系统调度是根据电力需求和发电设备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确保电网的平衡和稳定运行。
2.负荷管理: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合理管理负荷,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电力供应情况,调整负荷分配,保证电网的供需平衡。
3.故障处理: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故障,如线路故障、设备故障等,需要及时处理和修复,以减少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4.安全保障: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三、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为了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智能化技术: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实时采集和分析数据,优化电力调度和负荷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