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卫生部
- 格式:doc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25
性早熟诊断指南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科学、规范地做好性早熟诊疗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部制定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参考使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一、定义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即由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活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
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二、病因(一)中枢性性早熟。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2.由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3.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PP, ICPP)。
4.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CPP的特殊类型,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其控制机制也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但它的性征发育呈自限性;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性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
女孩以ICPP为多,占CPP的80%-90%以上;而男孩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内疱疹、手
足皮疹和发热等症状。
为了及时有效地防治手足口病,卫生部专门发
布了《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以下是该指南的相关要点:
一、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掌和脚底出现皮疹,同
时伴有发热等症状。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儿童和幼儿园人群中,一般经
过7-10天即可自行恢复。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和口-口传播途径传播,患者的粪便、唾液、
呼吸道分泌物等均可成为传播源。
因此家庭、幼儿园及学校是手足口
病易发传播场所。
三、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同时可采用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抗体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
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
四、手足口病的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证饮食
卫生,避免食用生、熟不熟的食物;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有效消毒卫生;减少人群聚集,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对幼儿园和学校卫生的
管理。
总之,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只要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 概述(一)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
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1]。
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病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
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査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可诊断为慢阻肺;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1]。
虽然支气管哮喘(哮喘)与慢阻肺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别。
大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的可逆性,这是其不同于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特征。
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
慢阻肺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患者,且由于两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这种概率并不低[1]。
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气流受限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均不属于慢阻肺。
(二)流行病学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的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2]。
卫生部《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科学、规范地做好性早熟诊疗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部制定了《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参考使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一、定义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以往分别称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发动、成熟的程序性过程,直至生殖系统成熟;即由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活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发育并分泌性激素,从而使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
外周性性早熟是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性甾体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现,不具有完整的性发育程序性过程。
二、病因(一)中枢性性早熟。
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如下丘脑、垂体肿瘤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2.由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3.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称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PP, ICPP)。
4.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CPP的特殊类型,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其控制机制也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但它的性征发育呈自限性;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性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
女孩以ICPP为多,占CPP的80%-90%以上;而男孩则相反,80%以上是器质性的。
(二)外周性性早熟。
1.按第二性征特征分类:早现的第二性征与患儿原性别相同时称为同性性早熟,与原性别相反时称为异性性早熟。
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ISBN978一7一117一11969一61.临…汀。
中…IH。
①临床医学一指南②急诊一临床医学一指南IV。
R4一62R459。
7一6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ZOQg)第09性340号门户网:~·pmP几。
闭1卫人网:,门即讯hrhexa n、切m出版物查询、网上书店执业护士、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培训策划编辑:责任编辑:封面设计:版式设计:杜贤周春桃兰南文tj艳梅郭森李秋斋姚冰刘盛刘艳梅陈敏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编著:中华医学会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
1于67616688)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3区3号楼邮编:100078E一mall:购书热线:010一67605754010一65264830印刷: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经销:新华书店开本:787只10921’16印张:36.25字数:670千字版次:200!〕年9Jl第1版2009年9)】第1版第1次印刷标准书号:ISBN97吕一7一117一11969一6/R·11970定价:67。
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一7613394(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都联系退换)内容提要由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编写的《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是一部权威性的急诊医学临床诊疗指南书籍,是分会组织全国委员单位的专家通过近两年的编写和反复修改的作品。
此分册分为院前急救,灾难医学,急诊症状,复苏,呼吸系统急危重病,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病,消化系统急危重病,泌尿系统急危重病,血液系统急危重病,肿瘤急危重病,中枢神经系统急危重病,代谢内分泌急危重病,皮肤、五官急危重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感染性疾病,理化因素、意外伤害,休克,创伤急救,妇科急诊,儿科急诊共20章。
解读中草药肝损伤诊疗指南由于缺少特异性诊断指标,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准确诊断仍然是国际性难题。
而囿于中草药组成和临床用药的复杂性,HILI的临床诊断更加困难,回顾分析HILI相关临床文献,相当部分的病例缺少直接和确凿的客观证据,其诊断结果仅为“可能”,准确度和可信度高的HILI临床诊断并不多。
此外,由于影响中草药肝毒性的混杂因素众多,比如部分中草药药名混淆(三七和土三七)、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中草药混伪劣品存在,有毒物质污染、与西药联合应用造成HILI“冤案”、“错案”的发生,中草药成分复杂、多为复方配伍导致中草药肝毒性机制难以阐释明确,另外个体特异体质的差异等因素,均导致HILI临床确诊尤为困难。
特别是目前HILI临床诊断过程中,极少病例详细记载导致肝损伤的中草药组成、来源、剂量等资料,几乎未对这类中草药进行生物学鉴定,导致HILI误诊更易发生,难以确定致病药源,这些都加大了HILI的诊断难度。
“非西药,即中药”的片面性诊断思维,以及肝损伤药物构成比统计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临床上存在夸大中草药毒性的现象和问题,既不利于对患者的客观诊断和治疗,也易造成舆论误导,使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受到损害。
定义方面关于HILI,《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包括了中药、天然药物、食品及保健品,很容易造成中草药在DILI中的构成比增加。
实际上,我们认为在应用过程中,HILI主要是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肝损伤,所以该《指南》只涉及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食品及保健品则不包含在内。
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HILI的中草药因素有四个方面。
1.某些中草药本身对肝脏有损伤作用,如菊三七(又名土三七)、雷公藤等。
2.某些中草药同名异物、伪品混用,如临床误以土三七作为三七使用而造成肝脏损伤。
3.不合理炮制可能增加中草药肝损伤的风险,如生首乌或不规则制何首乌的肝损伤发生风险高于规则炮制的何首乌。
4.中草药在生长、加工、炮制、储藏、运输等环节上受到污染或发生变质,导致中草药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微生物毒素等严重超标而引发肝脏损伤。
卫生部发布诊疗指南替加环素可抗超级细菌2010年10月11日09:42重庆商报我要评论(6)字号:T|T转播到腾讯微博滥用抗生素催生“超级细菌”本报讯中国卫生部对“超级细菌”高度关注,近日已会同总后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专家制定发布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并专门召开视频会议指导医疗机构应对。
主要引起肺部尿路感染国家卫生部9日提供的《指南》称,此类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广泛耐药。
最早报道的产NDM-1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是2008年在一位印度裔瑞典尿路感染患者中发现,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环丙沙星也不敏感,仅对粘菌素敏感。
研究显示,该细菌携带一种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根据患者可能感染地点命名这种酶为NDM-1。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产NDM-1肠杆菌科细菌占所监测细菌的1.2%~13%,主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这些细菌主要引起尿路、血流、伤口、肺部和导管相关感染等。
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比利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等都已有感染病例报道。
五类人群容易感染超级细菌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及细菌本身特点,专家认为,产NDM-1细菌可能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感染。
易感人群包括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患者。
专家强调,当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无效,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时,需考虑产NDM-1细菌感染可能,应及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细菌检测。
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重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要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操作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几率。
超级细菌感染治疗方案抗菌药物:1.替加环素(tigecycline):四环素类衍生物,超广谱抗菌药物。
临床研究单用或联合用药产碳青霉烯酶细菌感染有一定疗效。
2.多粘菌素(polymyxins):属多肽类抗菌药物,包括多粘菌B和粘菌素两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展开全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
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
分期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超过日常变异水平,需要改变治疗方案。
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
2.稳定期: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危险因素慢阻肺的发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即慢阻肺有遗传易感性。
已知的遗传因素为a1-抗胰蛋白酶缺乏。
a1-抗胰蛋白酶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重度仅a1-抗胰蛋白酶缺乏与非吸烟者的肺气肿形成有关。
在我国,仅a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的肺气肿迄今尚未见正式报道。
2.吸烟: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
吸烟者的肺功能异常率较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I)年下降率更快,吸烟者死于慢阻肺的人数多于非吸烟者例。
但并非所有的吸烟者均发展成具有显著临床症状的慢阻肺。
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及慢阻肺的发生。
孕妇吸烟可能会影响胎儿肺脏的生长及其在子宫内的发育,并对胎儿的免疫系统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3.空气污染: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明显增加时,慢阻肺急性加重显著增多。
其他粉尘也能刺激支气管黏膜,使气道清除功能遭受损害,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研究表明大气中直径2.~10um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即PM 2.5、PMl0水平的升高与慢阻肺的发生显著增加相关。
重金属污染诊疗指南(试行)(卫生部)第一部分铅、镉、砷、铬、汞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一、铅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项目(一)筛查:血铅。
儿童血铅≥100μg/L、成人血铅≥1.9μmol/L (400μg /L)者进行复查。
(二)复查:筛查血铅超标者(儿童血铅≥100μg/L;成人血铅≥1.9μmol/L (400μg/L))复查静脉血铅。
(三)专项体检:复查静脉血铅仍超标者进行专项体检,其内容为: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贫血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烦躁、多梦、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腹痛、食欲减退、便秘等。
2.体格检查:(1)儿科/内科常规检查;(2)神经系统常规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儿童:静脉血铅;(2)成人及经静脉血铅复查证实为中度以上儿童铅中毒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静脉血铅或成人尿铅;(3)成人:尿δ-ALA(尿δ-氨基-γ-酮戊酸)、血ZPP(红细胞锌原卟啉)、EP(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二、镉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项目(一)筛查:尿镉。
尿镉≥5mmol/mol肌酐(5mg/g肌酐)者进行复查。
(二)复查:筛查尿镉超标者(尿镉≥5mmol/mol肌酐(5mg/g肌酐))复查尿镉。
(三)专项体检:复查尿镉仍超标者进行专项体检,其内容为: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有关肾脏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病史及相关症状。
2.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镉、尿b-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2白、肝功能、肾功能、X线检查(骨盆、尺桡骨、胫腓骨)。
三、砷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项目(一)筛查:尿砷。
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者进行复查。
(二)复查:筛查尿砷超标者(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复查发砷或尿砷。
(三)专项体检:复查发砷或尿砷仍超标者进行专项体检,其内容为: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乏力,头痛、头晕、失眠、四肢远端麻木、疼痛,双下肢沉重感、消化不良、肝区不适等症状。
2.体格检查:(1)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消化系统,如肝脏大小、硬度、肝区叩痛等;(2)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是周围神经系统,如感觉、肌力;(3)皮肤科检查:重点检查皮炎、皮肤过度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即重点检查躯干部及四肢有无弥漫的黑色或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指、趾甲Mees 纹,手、足掌皮肤过度角化及脱屑等。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肝脾B 超、发砷或尿砷、神经-肌电图。
四、铬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项目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鼻咽部、皮肤疾病史症状。
2.体格检查:(1)内科常规检查;(2)鼻咽部常规检查;(3)皮肤科常规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心电图。
五、汞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项目(一)筛查:尿汞。
尿汞>2.25mmol/mol肌酐(4mg/g肌酐)者进行复查。
(二)复查:筛查尿汞超标者(尿汞>2.25mmol/mol肌酐(4mg/g肌酐))复查尿汞。
(三)专项体检:复查尿汞仍超标者进行专项体检,其内容为: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烦躁、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多汗等及肾脏病史等。
2.体格检查:(1)内科常规检查;(2)口腔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口腔粘膜、牙龈;(3)神经系统常规检查(注意眼睑、舌、手指震颤的检查)。
-微球蛋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尿b2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汞。
六、其他(一)开展健康体检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
(二)开展健康体检机构应当严格按照铅、镉、砷、铬、汞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的健康体检要求进行体检工作。
(三)对在健康体检中发现存在健康损害的人员,应当及时告知,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安排相关诊断与治疗工作。
(四)开展健康体检机构应当客观真实地报告健康检查结果,并对其所出示的检查结果和总结报告负责。
重金属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项目一览表第二部分铅、镉、砷、铬、汞污染人群中毒诊断重金属污染可能产生的人体健康损害,涉及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肾脏、心血管及皮肤等组织器官,涉及到多临床学科。
出具重金属污染中毒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一、机构类型(一)承担国家级和省级中毒救治基地职能的医疗机构。
(二)具备职业性铅、镉、砷、铬、汞中毒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三)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承担铅、镉、砷、铬、汞污染人群中毒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机构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
(三)具备开展铅、镉、砷、铬、汞中毒诊断的质量管理体系,且有效运行。
(四)具备毒物检测实验室,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组织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合格,或者具有地市级以上标准计量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或审查认可合格证书;所需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和性能等能满足检测工作需要并定期进行计量检定,有检定状态标识,运行良好;毒物检测实验室经国家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重金属检测质量控制考核,成绩合格;毒物检测技术负责人具备中等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五)铅、镉、砷、铬、汞中毒诊断医师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六)铅、镉、砷、铬、汞中毒诊断医师应当具有中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重金属中毒诊断技术负责人应当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诊断工作5年以上。
(七)具备开展铅、镉、砷、铬、汞污染潜在高风险人群健康体检的技术服务能力。
第三部分铅、镉、砷、铬、汞中毒的诊断标准重金属污染中毒诊断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诊断过程中,应当认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认真筛查受污染区域的人群,结合环境监测指标,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实验室指标,并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后作出铅、镉、砷、铬、汞中毒诊断。
铅、镉、砷、铬、汞中毒诊断参考标准,详见下表。
一、铅中毒诊断标准(一)成人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有明确铅污染区域内生活接触史,出现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复查和专项体检血铅≥2.9μmol/L(600μg/L)或尿铅≥0.58μmol/L(120μg/L)者,可诊断为慢性铅中毒。
1.轻度中毒。
血铅≥2.9μmol/L(600μg/L)或尿铅≥0.58μmol/L(120μg/L),且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1)尿δ-氨基-γ-酮戊酸≥61.0μmol/L(8000μg/L)者;(2)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3.56μmol/L(2000μg/L);(3)红细胞锌原卟啉(ZPP)≥2.91μmol/L(13.0μg/g Hb);(4)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如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μmol/L(800μg/L)或4.82μmol/24h(1000μg/24h)者,也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2.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1)腹绞痛;(2)贫血;(3)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3.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铅麻痹;(2)中毒性脑病。
(二)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
有明确铅污染区域内生活接触史,连续两次静脉血血铅≥200mg/L者,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mg/L;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mg/L;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mg/L。
儿童铅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血铅等于或高于700mg/L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
二、镉中毒诊断标准(一)慢性轻度中毒。
有明确镉污染区域内生活接触史,复查和专项体检尿镉≥5mmol/mol肌酐(5mg/g 肌酐)),并有头晕、乏力、嗅觉障碍、腰背及肢体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有以下任何一项改变时,可诊断为慢性镉中毒:-微球蛋白含量在9.6mmol/mol肌酐(1000mg/g肌酐)以上。
1.尿b22.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在5.1mmol/mol肌酐(1000mg/g肌酐)以上。
(二)慢性重度中毒。
除慢性轻度中毒的表现外,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伴有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
三、砷中毒诊断标准(一)亚急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1.有明确砷污染区域内生活接触史。
2.复查和专项体检发砷或尿砷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
3.出现以消化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二)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
1.慢性轻度中毒。
有明确砷污染区域内生活接触史,具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区不适等症状,复查和专项体检发砷或尿砷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皮肤角化过度,尤在掌跖部位出现疣状过度角化;(2)非暴露部位如躯干部及四肢出现弥漫的黑色或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3)轻度肝脏损伤;(4)轻度周围神经病。
2.慢性重度中毒。
在慢性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肝硬化;(2)周围神经病伴肢体运动障碍或肢体瘫痪;(3)皮肤癌。
四、铬中毒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尚无环境污染引起铬中毒的相关资料,铬中毒诊断标准待定。
五、汞中毒诊断标准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汞中毒事件罕见。
如发生环境污染引起的汞中毒事件,则可参考以下慢性汞中毒的诊断标准:(一)慢性轻度中毒。
有明确的汞污染区域内生活接触史,复查和专项体检尿汞>2.25mmol/mol肌酐(4mg/g肌酐),具有下列任何三项者,可诊断慢性汞中毒:1.神经衰弱综合征。
2.口腔-牙龈炎。
3.手指震颤,可伴有舌、眼睑震颤。
4.近端肾小管功能障碍,如尿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
5.尿汞增高(≥20mmol/mol肌酐(35mg/g肌酐))。
(二)慢性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者:1.性格情绪改变。
2.上肢粗大震颤。
3.明显肾脏损害。
(三)慢性重度中毒。
慢性中毒性脑病。
第四部分铅、镉、砷、铬、汞中毒处置原则一、铅中毒处置原则(一)儿童铅中毒处置原则。
轻度铅中毒:脱离铅污染源、进行卫生指导,营养干预。
中度和重度铅中毒:脱离铅污染源,卫生指导,营养干预,驱铅治疗。
1.脱离铅污染源。
排查和脱离铅污染源是处理儿童铅中毒的根本办法。
儿童脱离铅污染源后血铅水平可显著下降。
血铅水平在200mg/L以上时,往往可以寻找到比较明确的铅污染来源,应当积极帮助寻找特定的铅污染源,并尽快脱离。
2.进行卫生指导。
通过开展儿童铅中毒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卫生指导,使广大群众知晓铅对健康的危害,避免和减少儿童接触铅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