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摘要】我国历史上曾存在过多种多样的民族文明,大体上可划分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两大系统。本文着眼于这两种文明的个性与共性,对其作以简单的说明与阐释,再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其二者不断交流的过程与意义。旨在探寻中国古代民族文明的发展线索,作为笔者对文明史学习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文化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文化的对立与融合

人类文化从源头上看,不外乎三种类型。一是游牧文化,二是农耕文化,三是商业文化。游牧文化发源于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类型。然而在辽阔的中原大地,受到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商业文化受到严重的排挤和打击,使得拥有绵长海岸线的中国失去了发展商业文化的机会。因此,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才是影响中华文明的最主要因素。

交流与冲突———是这两大文明的交往方式。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历史过程看,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形成,带有某种自发的分工互补性质,彼此产品的交换和交流,成为双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共同需要。这种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大致上有两种类型,即和平友好的往来和残酷的暴力冲突。

一,农耕文明及其特点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

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国家管理理念、人际交往理念以及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世界上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集成。

农耕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其核心是平和的、自足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农耕文化所产生的是“天人相应”、“物我一体”,“顺”、“和”、“安分”、“守己”等观念,都表现出“和平的”文化特征。

农耕民族与耕地相连系,生长于此,病老于此。所以他们心中“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所希望的是“天长地久,福禄永终”。农民的农业生产有定期,有定量,一亩之地年收有定额,很少有新鲜刺激的东西。而且又生生不已,源源不绝,不愿多藏,也不能多藏。所以他们的生活是常感满足而不富有。可以说,农耕文化的上述精神特征皆来自于较优厚平和的自然环境。

二,游牧文明及其特点

游牧文化起源于“内不足”,内不足是一种自然环境的逼迫,而自然环境的逼迫引发了这种文化的种种特点,其核心是以对立为基础的进取和扩展。由于不良生存环境的刺激,遂产生了强烈的“战胜与克服欲”。

正是游牧文化的这种起源,产生了其独特的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依靠肉和奶解决大部分食品,然后用毛皮、肉食和奶制品与农耕民族交换日常用品以及一些谷物。因此游牧民族必须保证和农耕民族的贸易,对外依赖性较强。但是游牧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不稳定,一旦遇上灾害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就意味着生存的危机。这时候游牧民族为了生存只能去劫掠。由于游牧民族时刻与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争斗,每天又以肉食和奶制品为食,因此所有游牧民族都是剽悍善战的。再加上有大量马匹装备出的骑兵,游牧民族以追求财富为目标的侵略成为了其独树一帜的文化特征。

游牧文明的特点在于动。因为变动性大,不利于手写文字的产生,文化的积累便主要依靠口

耳相传,无法形成如农耕文明那样发达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组织,在话语权上始终无法胜过农耕文明,因此留给人们落后和应改造的印象。

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在古代,游牧民族的马给人类的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加速了贸易和技术的传播。草原的游牧民族,在与其他民族沟通时比起农耕的中原地带就有明显的优势。马比人走得远、跑得快、负载的东西多。游牧文明比起农耕文明来,覆盖的领域大,接触的文化多,技术传播也可能快一些。因此在与游牧文明的交流过程中,农耕文明不仅得到了游牧文化的精髓,也有了接触其它外来文化的机会。

而农耕文明相对与游牧文明,总是以精雕细琢的态度不断完善任何事物以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因此农耕文明虽然覆盖领域不大,但是它的文化是成熟完善的,技术是先进有效的,尤其是政治思想文化上的高度发达。游牧文明在与农耕文明的交流中,学习到了远远超出其文化水品的知识,可谓是收益非浅。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文明交流的例子:

1、青铜器

早在4000年前,西亚已进入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主要的青铜冶铸技术均已发明,并对周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东亚在那时才刚刚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文明在中原大地的起源真是西北游牧民族传播的功劳。又如,剑是古代游牧武士随身携带的武器,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其中西亚和中亚的短剑较为古朴,而东亚的剑种类繁多,且异常精致。而中国佩剑之俗也是起于西北游牧民。

但是青铜冶炼和铸造是定居者的事业,不可能在马背上进行。而且刀、剑、斧、弓、箭、盔、甲、套索是游牧民的主要兵器,但其实只有套索是游牧民特有的武器,其他均是定居民的发明。从中不难发现,游牧民族的青铜文化正是取自他处。游牧民族巧妙地利用了青铜器,完善了游牧

生活方式,战斗力大大提高,促使游牧民走上了游牧军事化的道路,从而将青铜兵器传播到了遥远的地方。

2、系带和带钩

岩画和墓葬发掘均表明游牧民有系带的传统。他们习惯将武器或生活用具挂在腰带上。腰带以动物纹饰为主,在中国北方有大量出土。春秋战国之际,系带之风盛行中原,带亦系挂刀、剑、印章等物。系带和带钩争奇斗妍。又有史载“带不厌新,钩不厌旧”,“满堂之坐,视钩各异”。带钩在进入中原之后成了时尚或身份的象征,其实用功能逐渐被人遗忘。

在游牧文化进入农耕文化的时候,农耕文化的等级特点影响了它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新的文化思想。

3、粮食

中原地区上古原不产麦。中原之原始农作物为禾(今粟谷),故中原早期农作物之字皆从禾不从麦,如黍、稷、秫等。小麦起源于西亚,后来经由西北的游牧民族引种至中原。

粟起源于黄河流域,新疆境内则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小米饼(由粟制作的食品)。这就说明游牧游牧文明在带来小麦的同时也带走了粟。

稻米自南而北,麦类自西而东的传播,对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生产生活

一部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南迁),带来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氏、羌“五胡”南迁,带来了方凳、胡床等用具,以及完善的畜牧养殖方法;而他们也学到了更加实用的种植农业。

结语: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各有各的特色与优点,在几千年不断的交流与冲突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相互的取长补短,其对应的两种民族也伴随着创新与延续的基调一同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