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传传播学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中传传播学考研真题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一、名词解释(30分)

1、传播

传播是一切交往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直接表现为社会信息的流动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人的社会化意义建构行为,又是人际间或组织间发生、发展和维持关系的基本机制。

从普遍意义上讲,分为非人类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非社会传播和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指人的自我传播,社会传播则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即人的信息流动过程。

2、知情权

受众权利的一种,指受众享有获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真实信息的权利。受众有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和通过传播媒介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获得的种种事实的消息,有权获知政府、行政机构等的有关公共信息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家和传播媒介应为公民享有这项权利提供法律和实际业务的保障,以方便信息向受众流动。

参与权:受众享有参与和借助传媒来表达意见、传递信息、展示作品等等权利。传播机构应公平对待并依法保护受众享有和使用媒介及服务的权利。

讨论权:受众享有通过媒介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的权利。及时、有效地交流意见,是公民参政议政的基本条件,是受众享有社会民主权利的体现,同时自由交流讨论的权利,还可以保证集体行为的一致性,并影响到权威人士和决策机构的决定,对于社会稳定、提高社会政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隐私权:受众享有对个人和公众利益无关的私生活进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和干涉的权利。由于传播媒介的失实报道、不公正报道或评论而使公民名誉、利益受到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对权利较为完整的成文法保护体系,受众已经有了保护自己免受新闻侵害的法律保障,有了要求损害自己权利的传播机构播发对等等更正、答辩或要求赔偿的权利。

监督权:受众享有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的权利。通常,受众可以根据法律条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标准,以写信、打电话、停止订阅、舆论声张灯形式对新闻媒介和新闻传播者进行监督,促使其寻求适合国情、民情的途径,按照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行事。

3、社会顺从理论

由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

主要观点是认为在当今社会,商业体制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在此体制下的传媒产品的制作服从于商业利益,被灌注进商业的意识形态。以商业支持为背景的媒介不具备对社会问题给予关键评价的基础,反而“限制了那种真正具有批判性的观点的发展”。

如果社会问题干扰了商业利益,媒介就会抛弃这些社会问题。经济的压力使媒介遗漏敏感议题,顺从商业社会。这种顺从不仅表现在广告业,也表现在媒介的内容上,不仅通过媒介表述表达出来,而且通过媒介没说出来的东西表达出来。媒介顺从商业界,进而导致观众也产生顺从,缺乏批判精神。

4、媒介控制

大众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及传播制度下运行的,“所有的制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媒介加以控制。”

主要有: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资本控制,以垄断媒介集团、提供广告赞助等方式谋求经济利益;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以及媒介的自律,以保证媒介的公益性质,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5、格伯纳

美国传播学家,最早提出“教养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本能,使得人们在头脑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偏离。这种影响不是以说教的形式,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来传递的,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教导了人们的现实观、价值观。

二、简答题(40分)

1、简述发展传播学的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传播学是在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各独立国家纷纷探讨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寻求发展出路的背景下诞生的,并逐步成为一个显著的传播学分支。发展传播学将大众传播视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认为媒介能有效地传播关于现代性的信息,并以此促进经济落后的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

主要有三种模式

(1)现代化模式:认为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具有普适性,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促使其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在文化上有一种民族自我中心的欠缺,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现状为防止对终极目标。

(2)依赖模式:主张外因论的发展观,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欠发达是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国家经济、政治关系对之进行剥削和控制的结果;在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和贸易条件下,世界日趋两级分化,形成中心—外围的依附格局;外围国家不能走西化道路,只能通过摆脱依附谋求自身发展。

(3)交互模式:认为应该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历史体系,这个世界体系是层级化和可变动性。发展传播学中一些策略已经被一些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用以解决世界所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

2、简述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文化研究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故又称“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加特、威廉姆斯、汤普森、霍尔、约翰·费斯克等。--文化研究立足于大众文化的立场,反对传媒批判理论中的精英主义倾向,围绕文化研究的政治性、开放性、参与性这三个特征进行研究,背离了主观经验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学派的视角,转而关注微观的、具体的、经验性的世俗生活。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这两种研究方法,揭示大众传媒为统治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同时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文化研究吸收了不同方法和理论,日益发展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路径,为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研究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思路,成为当代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论述题(90分)

1、社会认同模式,阶层分化的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原理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些原理对我国媒介实践的指导意义. 社会认同模式是由特纳和塔吉费提出的。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度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