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9
_ ____名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总分值 120 分)_ __ 2. 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_ A. 绯红 落第 眼花缭乱 和颜悦色 _ B. 佃农 私塾 屏息敛声 任劳任怨 号C. 缰绳 轩昂 精疲力尽 诚惶诚恐位座D. 犀利 平凡 为富不仁 粗制烂造 3.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苏州园林里这一处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游客的全都好评。
__ B.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很多大学生乃至争辩生都叹.为.观.止.。
_ C. 她看到书里的精彩之处,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_ D.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_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级班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悄悄地写了一本大约16 万字左右的书。
B. 第 27 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大赛留意培育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实践。
C .如今,年轻人宠爱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参加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_D .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马上退役,停顿20 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_ 5. 给以下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__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舞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_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放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_ ③真正的教育肯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才智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才智。
姓 ④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学问、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有了书,我们可以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吸取才智,受益终身。
A .①②⑤④③B .③⑤④①②C .①⑤④③②D .③①④②⑤6. 名著阅读。
〔4 分〕美国有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究、觉察、士气和胆一、语言学问及其运用(29 分) 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 鹤.立鸡群(hè) 深恶.痛疾(è) 畸.形(qí) 窒.息(zhì) B. 油光可鉴.(jiàn) 锐不行当.(dāng) 教导.(huǐ) 炽.热(zhì) C. 正襟.危坐(jīng) 藏污纳垢.(gòu) 广袤.无垠(mào) 瞥.见(piě) D. 杳.无消息(yǎo) 抑扬顿挫.(cuò) 滞.留(zhì) 锃.亮(zèng)怯、成功和狂喜、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忱,始终如一的期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心情,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在人力面前,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成认失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语文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35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4)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5),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6)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7)地处现代都市武汉的黄鹤楼是美的,唐代诗人崔颢在其《黄鹤楼》中通过著名诗句“,”写尽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缠绵无尽的乡愁;今天的黄鹤楼依然是美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逆行者”们齐集武汉,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使命,将个人的思念与乡愁深埋心底,留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跨越时空的黄鹤楼再次定格成为一道令世人惊叹的别样风景。
(8)有的诗词能够揭示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的规律。
《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过程;《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候鸟迁徙搭建新居的景象。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祈祷.(dǎo)黄晕.(yùn)热忱.(chén)拈.轻怕重(zhān)1B.怪诞.(dàn)炽.热(chì)萦.绕(yíng)忧心忡.忡(chōng)C.菌.子(jùn)悄.然(qiāo)箴.言(zhēn)戛.然而止(gá)D.狭隘.(ài)麾.下(kuī)栈.桥(zhàn)锲.而不舍(qiè)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武汉的市花是梅花。
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傲霜雪的品格。
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人们见证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勇敢而善良的人民,见证了生命的坚强与不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期中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缥碧(piǎo)发髻(jì)和蔼(ǎi)鸢飞(yuān)B.匿名(nì)幼稚(zhì)骤雨(zhòu)瞥见(piě)C.纠正(jiū)扒手(bā)XXX(xuān miǎo)不逊(xùn)D.凄然(qī)曦月(xī)解剖(pāo)飞漱(shù)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四时俱备(全,都)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B.夕日欲颓(坠落)急湍甚箭(超过)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XXX亦未寝(睡)D.五色交辉(辉映)属引凄异(连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XXX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XXX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检查,大家讨论、解决、发现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B.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声音,一滴滴落在地上。
C.既然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此你的成绩不会令大家失望。
D.我区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最美学生”,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5.名句填写(8分)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2)亭亭山上松,势如挺霜枝;风声一何盛,数声入耳里。
(《赠从弟(其二)》)3)《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山势雄伟峻拔的句子:峡远天高处,云山一色中。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对这件事情分析得非常透彻,其见解可谓入木三分。
....B.先生讲课时,他就在一旁正襟危坐,静静地听着。
....C.电影《湄公河行动》的预告片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在我们班鹤立鸡群,是团支书的热门人选。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B.《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
文章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
D.《钱塘湖春行》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写莺燕的动态和花草向荣的趋势,把初春时节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
B.我刚在舅舅家坐下来,他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看看电视。
C.您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
D.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得分二、字词书写4.根据拼音写汉字①xiāo_________洒②j ié______责③dān______精竭虑评卷人得分三、句子默写5.根据课文默写①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③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渡荆门送别》)④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八年级语文秋季期中测试阶段卷一、积累与运用(43 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4 分)(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3),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5)自三峡七百里中,,。
(郦道元《三峡》)(6)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7),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8)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是一个容易产生愁思的季节,也是一个诗词高产的季节,最有韵味的秋天,藏在古诗词里。
请你再写两句含“秋”字的古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古诗文默写(每空1 分,共11 分)(1)kuì退()(2)dū 战()(3)bān发()(4)要塞.()(5)仲.裁()(6)锐不可当.()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新闻的标题应简明、醒目、生动有趣、概括性强。
B.新闻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通常律诗八句分为四联,习惯上称为“首颔颈尾”,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王绩的《野望》描绘了美好的田园风光,流露出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
B.《渡荆门送别》表达了作者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
C.《使至塞上》颈联两句描绘了边睡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是千古名句。
D.白居易写的《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描绘了西湖早春时节的美景,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5.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生逢盛世,举国同庆,初二(1)班准备出一期“我和我的祖国”的黑板报,邀请你来参加。
(1)请用正楷字书写黑板报主题“礼赞祖国,共庆华诞”。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7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5小题,共17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无误的一项()(3分)A.蒙昧.(mèi)镌.刻(juān) 炽.热(zhì) 骤雨猝.至(cù)B.翘.首 (qiào) 匿.名(nì) 诘.责(jié) 由衷.(zhōng)C.禁锢.(gù) 溃.退(kuì) 酷似.(shì) 深恶.痛疾(wù)D.长髯.(rán) 锃.亮(zèng) 候.骑(hóu) 属.引凄异(zhǔ)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签订萧洒白手起家风平浪静B.娴熟沸腾眼花缭乱横度长江C.泄气联盟如梦初醒藏污纳垢D.凛冽建树震耳欲聋无怨无悔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国家扶贫款的发放过程中,有些基层干部欺上瞒下隐天蔽日....搞暗箱操作,为自己谋私利。
B.小伙子在前面疾如流星....地快跑,大家气喘吁吁地在后面紧跟。
C.《让子弹飞》中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D.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D.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本报讯(记者杨升通讯员王凯李波)从上周开始,江汉区城管部门在辖区人口稠密区域增设了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这些停车位都可供共享单车停放,但并非专属。
山西省太原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1题;共12分)1. (12分)(2014·南平) 古诗文默写。
(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4)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5)《陋室铭》中描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魏尚,渴望戍边抗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55分)2. (9分)(2018·浦东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上文选自《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翻译文中画线句。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 . 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粗词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踌躇(chú)俯瞰(kàn)簇拥惟妙惟肖B.狼藉(jí)嶙峋(xún)婆娑摩肩接踵C.濒临(bīng)鲜腴(yú)跋涉自出新裁D.秀颀(qí)遒劲(qiú)颓唐络绎不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常常一丝不苟....,对生活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老师在讲台上抑扬顿挫....地讲解这篇优美的文章,同学们都听得入迷了。
C.校园应该是一方净土,是同学们汲取知识,健全人格的乐土,不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D.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借代)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比喻)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拟人)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塑料袋虽小,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
②“一个人对待塑料袋的态度,直接反映出他的环保意识的强弱”。
③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主动限“塑”,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塑料袋消耗量,真正减少环境污染。
④面对这一问题,从外卖平台到餐饮商家都负有责任。
⑤据推算,我国每周有超过3亿份外卖被送出,如果按每份外卖消耗1个塑料袋计算,就会产生3亿个塑料袋。
A.③④⑤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④①③7、默写古诗文。
(1)_______,悠悠我思。
_______,子宁不来?(《诗经·子衿》)(2)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青山横北郭,__________。
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4)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
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作》)(6)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7)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8)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绘梅花生长的环境恶劣、寂寞无人欣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④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⑤“雪窦山”字。
注:①涩:不通畅。
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③陇:通“垄”。
④牧竖:牧童。
⑤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便要.还家(_______)(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3)曳.舟不得进(____________)(4)遂.缘小溪(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樵童牧竖相征逐。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异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C.去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D.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4.(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5.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
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
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
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
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爸爸问我懂不懂这句诗,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
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
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
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
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
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第③段画线部分的理解。
3.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2、极光形成之谜①1950年的一个夜晚,北极夜空上方出现淡红和淡绿色的光弧,时而像在空中舞动的彩带,时而像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时而像悬在天边的巨伞……它轻盈地飘荡,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形状,持续了几个小时。
它多彩多姿,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紫,变幻莫测。
这就是美丽的极光。
②极光是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两极上空,被地磁俘获产生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
③极光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极光之源”到底在哪里呢?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极光现象为什么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④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
极光出现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极光就像太阳发出的电。
太阳是一颗恒星,不断放出光和热。
其表面和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出强大的、内含大量带电粒子的带电微粒流。
这些带电微粒射向空间,和地球外80~1200千米高空的稀薄气体的分子碰撞时,由于速度快而产生发光现象。
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大约11年。
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有人发现当一个“大黑子”经过太阳中心的子午线20~40小时后,地球上一定会出现极光。
⑤那为什么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原来,地球本身是个近似以南北极为地磁两极的大磁石。
太阳送来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时,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分别飞向两个磁极。
事实上,磁极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带电粒子流,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也能在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观察到极光。
因为空气成分非常混杂,不同气体成分如氧、氮、氦、氖等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极光看上去多彩绚丽。
有人从地球磁层的角度考虑,认为地球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太阳风辐射粒子的侵袭。
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球磁层。
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在两极地区的上空。
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地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
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米都出现过极光。
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到臭氧的味道。
⑦因为许多极光现象与彗星明亮的尾巴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极光现象与彗星联系起来,这对认识极光是有一定好处的。
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揭开,但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也许很快科学家们就能告诉我们极光真正的奥秘。
1.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⑤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