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之台湾清境农场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9
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业分析中国、台湾、日本休闲农业分析 (1)1.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析 (1)1.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2)1.2总结 (5)2台湾休闲农场 (5)2.2台湾休闲农业活动设计的创意剖析 (7)2.3台湾休闲农业农产品开发的创意剖析 (9)2.4结语 (9)3日本一村一品案例解析 (10)3.1种植、种质(资源)创新 (10)3.2农产品品牌打造 (10)3.3包装流行创意 (10)3.4流通购销形式 (11)3.5泛农业产品创新 (11)3.6日本“一村一品”5个成功案例 (12)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析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生活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o世纪3O~4o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
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一租赁。
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1.1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1)中国休闲农业产业规模20世纪90年代中国休闲农业开始发展,到2l世纪初,休闲农业己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分布扩展,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新态势。
目前,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己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1J。
目前,休闲农业产业几乎各县都有,在东部沿海城市郊区尤为多见。
仅绍兴一县,休闲农园到2007年就有48家,其中从投资规划看,100元万以下的7家,占15.2%,101万~500万的23家,占50.0%,500万~1000万的8家,占17.4%,1000万以上8家,占17.4%。
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周 琼,曾玉荣,杨勋华(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收稿日期:2009-07-02作者简介:周琼(1969-),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台湾农业与动物科学研究(E -mail :z q5969@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闽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科技创新团队(S TIF -R01)摘 要:台湾休闲农业有很多成功的多角化经营模式,体验活动和营运项目多种多样,其构成按层次可分休闲农业区、休闲农场和乡村民宿(休闲农家)等,按产业可分为综合性农场及休闲动植物种养业、加工业等。
本文摘要介绍几个各具特色的典型案例,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加以分析,并提出值得大陆借鉴的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特色化、生态化、合法化、健康化和数字化。
关键词:台湾;休闲农业;典型案例中图分类号:F590.7;F 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617(2009)04-00-0 “台湾农业发展条例”第3条对台湾休闲农业的定义是“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台湾的休闲农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最初仅限于果园采摘、茶园喝茶等简单的经营形式。
1998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并催生了1999年4月30日公布的“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自此,各级行政部门开始拟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并将休闲农业正式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
2001~2004年,台湾开始推动“一乡一农业园区”的计划,休闲农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据调查,1999年“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公布之前,台湾休闲农场只有35个,1999年以后,新设立休闲农场584个;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到2004年底已发展到1102个[1];2006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台湾的休闲农场已经有2500多个,目前已经超过3000个[2];截止到2009年2月28日,台湾已有2629个合法民宿[3]。
台湾休闲农业的做法示例1融入感情,彰显个性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于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
2定位准确,主题鲜明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
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熏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
3持续创新,创意缤纷例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
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
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
4深度体验,其乐融融台湾休闲农庒都设有可供多人同乐的设施,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
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提供游客享受土窑烤地瓜、烤土窑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有的提供与场内动物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借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
5寓教于乐,广受欢迎休闲农庒不仅是休闲娱乐,遊玩,且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庒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
农业案例:台湾大湖草莓休闲庄园精耕细作+农会协作,晋升“草莓王国”概况:台湾产量最多、种植面积密度最高、草莓种植技术最成熟的地方,是台湾名副其实的“草莓王国“。
规模:整乡草莓种植面积达450公顷之多,占全台草莓栽培面积的六成以上区位:位于台湾苗栗县大湖资源:以草莓文化园为核心,融合当地温泉资源,展示当地草莓文化及特色草莓衍生品,成为大湖乡草莓观光体验的引擎产品草莓园自然集聚,农会牵头整合并完善配套,三产联动发展休闲农业运营机制:以大湖农会为引导和创新主体,同时作为联结游客和农民的中间体,引导大湖乡整体旅游发展。
三产结合:草莓产业为基础,向二三产业链延伸,形成“大湖草莓”品牌效应。
生产运用培肥管理、品种改良等生产技术上的突破,使草莓品质更优从户外种植到高架式方式,到网室栽培及户外的生态的自然农法种植,充公完善和丰富消费者的采摘体验。
研发草莓文化区内有酒庄自产的草莓酒、草莓果酱、草莓酒香肠、草莓冰淇淋、草莓蛋糕、草莓布丁等草莓加工制品,亦有草莓娃、草莓马克杯、草莓抱枕等周边文创产品。
据统计,假日园区内仅草莓酒香肠这一单品即可售出3000+个/天。
销售内设专门的制酒中心和品尝中心供消费者参观与品尝,文化馆供大家参观、学习、交流大湖酒庄是台湾九大酒庄里唯一不接受批发订购的酒庄,消费者需要亲自走访文化园,才能购买到大湖酒庄出产的酒类产品。
节庆休闲文化休闲园区主导文旅发展深化,休闲观光撑起产值半边天参与式活动:草莓园采摘、草莓烘焙体验、运动休闲活动、美食体验、原创美食、经典美食、特色度假居住、农家民宿、特色民宿、购物、特色文创、特色农产品。
文章来源:田园综合体怎么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规划到开发,台湾休闲农业案例深度解读导语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随着现代人对回归大自然的渴望,休闲农业正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趋势。
案例一宜兰休闲农业项目介绍宜兰位于台湾岛东北部,面积2137平方公里,人口46. 6万。
农业一向是宜兰的重要产业,主要作物为稻谷。
渔业是宜兰另一项重要产业,绵长的海岸线使得南北渔业发达。
宜兰是个多山的县,山的环抱致使兰阳平原形如畚箕,宜兰森林茂密,乔木丛林栉比。
近年,成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
发展规划1、健全的协会组织。
宜兰现有,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宜兰县休闲农业策略联盟、宜兰县国际会议展览协会、宜兰县乡村民宿发展协会。
2、丰富的会展活动。
现有宜兰绿色博览会、宜兰国际绿色影展、宜兰好礼农产展售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宜兰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
3、拓展培训产业。
宜兰开展台湾休闲农业“休闲农场管理”培训以及新兴科技重点发展产业科技人才职业培训等,已经形成拓展培训产业链。
4、丰富的节事体验活动。
仲夏宜兰农村夏令营、2007罗东溪休闲艺术节、罗东运动公园定向越野嘉年华、2005东山茶米节等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观光活动。
5、宜人的休闲环境。
香格里拉休闲农场、永兴茶园休闲农场、乡村休闲教育农场、古忆庄休闲农场构成了宜兰丰富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开发借鉴宜兰以休闲农业搭建科技农业与服务业之桥,拉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
通过贯穿全年的节、会、展、演、赛以及以特色文化元素叠加促进休闲农场的体系构建。
依托专门组织进行休闲农业、会展观光业的整体营销,开发创意农产品,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案例二福寿山农场农场简介福寿山农场位于台湾台中县台家梨山南侧,海拔1800-2584公尺,群山环抱,视野开阔,总面积803公顷。
云雾变化万千,加上拥有独特的田园景观,被誉为“台湾小瑞士”。
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农业的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2017-08-12 06:24:22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1期单福彬李馨摘要:我国台湾地区的创意农业是世界创意农业中的佼佼者。
基于产业依托和价值体系,台湾的创意农业可以分为以特色农业生产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以主题休闲农庄为依托的发展模式、以生态型创意民宿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和以创意农业综合体为依托的发展模式。
台湾创意农业在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功能拓展和景观设计上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创意农业的发展思路、主题定位、模式选择和政策导向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台湾地区;创意农业;典型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借鉴;发展思路;主题定位;政策导向;全产业链打造中图分类号:F32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1-0294-03[HS)][HT9.SS]创意农业是创意与现代農业的结合,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形成,并迅速在全球扩展。
创意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利用创意理念对农村的生产、生态和生活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科技、人文等要素,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农业文化、农业活动和农业景观,从而进一步拓展农业的产业功能、增强农业的生产绩效[1-2]。
我国台湾地区作为创意农业发展的先行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全球范围内创意农业发展的典范和佼佼者。
科学选择适宜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各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有助于提高产业绩效、培育产业品牌,从而提高各地创意农业的整体收益。
分析台湾地区创意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探索产业成功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其他地区创意农业发展理念转变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1我国台湾地区创意农业发展现状我国台湾地区人多地少,且2/3为山地丘陵,现有耕地86万hm2,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人,人多地少成为制约台湾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五大典型农场去探寻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秘诀台湾的农场虽有很多,但绝不像大陆那般千篇一律,而是家家都富有特色,虽都是农业的领域,但各有各的主题特色。
这或许就是大陆休闲农业者去考察学习的原因。
宜兰、南投、苗栗是经常出现在人们耳中的一些地区,也台湾休闲农场密集的区域,都是台湾都市人短程休闲的好去处。
台湾休闲农庄的综合特点1、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台湾休闲农庄有一个共同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中,不断融入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让游客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
2、主题鲜明,精准定位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主题包括了水果、香草、竹、茶叶、名花、昆虫、畜牧、珍禽……3、擅长于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与当地特色资源地震灾区的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青蛙和蜻蜓资源,通过新奇创意和品牌包装,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4、以农为本,互相帮助台湾大的休闲农庄大多会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他们对产品的潜在经济收益和市场销路掌握的非常清楚,并且农会知道帮助农户,最终农户自己也成为一名生产专家、经销专家和市场分析家。
5、寓教于乐,自然教育台湾休闲农庄不仅仅是休闲娱乐、游玩,还是时间、学习的好场所,农庄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吸引全家度假为主。
因此,没有所谓的淡旺季。
6、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果品鲜食、存放保鲜、干品制炼以及成分提取等方面具备一系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的延伸了产业链。
一尘不变是很危险的,台湾的大部分休闲农庄都在保有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叶拓T恤”“联合国西红柿”“摇晃的记忆”以上7点只是台湾休闲农业典型的一些概述。
我们可以具体看看以下5个农场案例。
台湾五个典型农场代表传统工艺主题藏酒休闲农场“酒”是藏酒休闲农场最鲜明的主题,也是起特色所在。
让人乐不思蜀的“情境消费” ——台湾休闲农业面面观时间:2011-12-25 12:35来源:未知作者:onedoing 点击: 214 次让人乐不思蜀的“情境消费”——台湾休闲农业面面观编者按休闲农业在台湾发展较早,现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台湾农业转型的新走向。
休闲农业在美国、日本及西欧经济发达国家皆有先例,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由于台湾农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衰退,为农业寻找新机几乎成为农民与农政单位极力突破的难题。
为此,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设立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休闲农业支持的力度。
1992年,“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制订了休闲农业区的一些基本条件。
此后,台湾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当局修订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对休闲农业区与休闲农场进行重新界定,编印指导教材,成立相关团体,确保了观光休闲农业在台湾的顺利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除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情景消费”——创意出大量的奇观、氛围、风景和主题等“情境消费”的产品,让游客乐不思蜀。
一、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功能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在发展水平、成熟程度及政府扶持措施等方面各有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休闲农场: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指利用乡村的森林、小溪、草原等乡土自然风光,附设小土屋、露营区、烤肉区、戏水区、餐饮、体能锻炼区及各种游息设施等,为游客提供综合性休闲场所和服务。
在目前,台湾己开放利用的休闲农场中已有多家休闲农场以规模大、规划好、融地方文化和山湖景色于一体而著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台湾休闲农业协会理事长张清来先生经营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宜兰县头城农场和飞牛农场。
“标杆性”田园综合体:生态休闲农场,一个实现从一产向全产业链台一生态休闲农场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由台湾农民张国祯创于1991年,前身为“台一种苗场”。
2001年起开始发展农业观光,2002年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2003年设计了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
2010年3月兴建南芳花园宴会厅,其并推出花餐养生料理。
农场的园区占地13公顷并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峦视野面积达数千公顷。
被评为“全国十大旅游行程及特色小镇风情游”。
在这个“大花园”里,花卉造景、自然生态与悠闲住宿,从赏景看花到自然学习再到体验农事,台一生态农场都让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
从入口缓缓进入,花卉、植物融进建筑、屋顶、墙面……置身其中,仿佛参加一场小型花博展,所到之处,繁花盛开,花香四溢,精心规划的主题馆可谓别出心裁。
农场主题馆农场主题馆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其不仅主题与文化结合,还利用多种农业废弃有机质打造基础设施,采用环保绿色建材兴修建筑物,自行培植花卉,自建花柱花屋,营造水上餐厅,让我们感受到台湾岛的生态风情。
走,和小编一起去看看花神庙、雨林风情馆、绿雕公园、绿茵广场......花神庙一踏入农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台唯一首座花神庙,还有一项精心设计的12星座许愿孔。
花神庙的前身是温室,九二一大地震时,南投受灾严重,温室当时出现了大裂缝。
在事后的修补过程中,却长出了奇花异草,农场主人因而决定改建成花神庙,保佑这里的作物生长。
外地人听起来觉得故事颇为玄虚,但对于当地受惊吓严重的居民来说,有个精神寄托反而更能加速生活的复原。
绿雕公园绿雕公园种植了数百棵的枫树,利用该园区生产的花草种类配置平面图案,让人们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动。
另外,农场发挥创意,将废铁雕塑创造“绿色奇迹”,既体现出环保价值,又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颇有点石成金的味道。
雨林风情馆雨林风情馆,理念是透过呼吁重视雨林的保存,改善持续恶化的地球气候、生态环境、排碳问题。
雾上桃源——清境农场
佚名
【期刊名称】《农经》
【年(卷),期】2008(000)0Z2
【摘要】清境农场是台湾最完整的高山农牧场,也是知名的高山景观旅游胜地。
清境农场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大同村,面积约有760公顷,海拔约为1748公尺,座落在群山之间,视野广阔,可欣赏奇莱山日出的奇景,远眺合欢山积雪,望山岚云雾飘渺,观夕阳晚霞的缤纷万变,夜晚可仰望星空。
年平均温度约16℃,早晚温差2~5℃,因此清境农场有"雾上桃源"的美称。
【总页数】1页(P64-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4.1
【相关文献】
1.清境农场: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优雅是仙居 [J], 文雨;刘建波(图);李严朋(图)
2.创意台湾清境农场: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优雅是仙居 [J], 刘翠霞;刘建波(图);李严朋(图)
3.“官清”民自乐——记桃源县漆河镇林业站站长胡官清 [J], 严维贡;潘基林
4.“官清”民自乐——记桃源县漆河镇林业站站长胡官清 [J], 严维贡;潘基林
5.拨开雾云现桃源稻花香里说丰年雾云山第四届丰收节开幕 [J], 乔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游台湾清境农场我欣赏过风景秀丽的九寨沟,也去过著名的美食之都香港,但最使我难忘的还是今年暑假的台湾之旅。
台湾真不愧被世人称之为宝岛,它既有像画卷般优美的景色,又有着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还有着淳朴而又热情的台湾原住民……在短暂的十一天的旅行中,最让我感到有趣又难忘的便是清境农场之旅了。
清境农场位于台中南投县仁爱乡,海拔1748公尺,面积700公顷,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我们一行人先赶到早已预定好的民宿,民宿的老板娘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休息片刻,她便安排车辆,把我们送到“青青草原”。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农庄,谁知一进农场大门,我便被眼前的绿色所震撼了!前方便是一片山坡,山坡上,层层覆盖着嫩绿而又柔软的草坪,那绿色绵延不断,一望无尽,再细细一瞧:那绿色的“地毯”中间,点缀着几个圆圆的球球,那不正是可爱的小绵羊嘛!我欢呼起来,向山坡上奔去,绵羊看见我好像并不害怕,反而朝我“咩咩”地叫,好像在向我要好吃的东西。
妈妈帮我买了喂羊的草块,我将草块放在手心,还没等我伸出手,小羊就马上把头凑了过来,用舌头卷走了我手心的草块,我的手上留下了它的唾液和唇边的淤泥,我一惊,还以为它要咬我的手呢!妈妈对我说:“放心,它只对你手中的美食感兴趣。
”我便放心大胆的把剩下的草块全部放在手心,这一下子吸引了好几只羊过来抢食,我一慌,便把食物洒在了地上,它们便蜂拥而上,享用起了美食。
喂完食,在和绵羊零距离接触之后,我又看了一场绵羊秀表演,牧羊人、牧羊狗和他们的羊群完成了一场精彩、幽默,而又轻松的演出,我被逗得哈哈大笑这真是一次难忘而又有趣的旅行,它让我和小动物是如此地亲近,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浙大附小五(2)班祝逸轩。
创意台湾清境农场: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优雅是仙居
刘翠霞;刘建波(图);李严朋(图)
【期刊名称】《旅游世界·旅友》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游览车穿行在山间.-直是高山环绕.丛林密布,忽见一处视野空远、芳草萋萋.游人如织.不用说.这就是传说中高山环抱中的清境农场了。
蓝天.云海.绿地.阳光、羊群、牧马.还有草地上纵情地翻滚的人……这不是仙境.也不在梦中,它在清境农场。
【总页数】27页(P44-70)
【作者】刘翠霞;刘建波(图);李严朋(图)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4.1
【相关文献】
1.让英语课堂呼吸清新的空气——对情境交际下原生态和谐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 尹园
2.让英语课堂呼吸清新的空气——对情境交际下原生态和谐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 尹园
3.清境农场:清新空气任君取,境地优雅是仙居 [J], 文雨;刘建波(图);李严朋(图)
4.精心组织精细管理精致服务让青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呼和浩
特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全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J],
5.让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农业为什么这么牛?(7个典型案例分析)为什么小小的台湾农业能够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里面一定有其它地区的农业不可替代的东西。
走进台湾,探寻台湾农业的秘密,“文脉”这个让无数人忽略的无形的东西,让台湾农业拥有了硬实力。
来源/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作者/胡晓云台湾农业发展也经历了由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再到产业经营和效益农业的三个发展时期,目前已进入了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台湾率先提出发展“精致农业”,推动了农产品分区产出和分级销售体系的建立。
后来,又提出发展“休闲农业”,推出一批“休闲精品”,引领台湾农业向更高层次迈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
天隅一角,人多地少,何以成就引领世界的台湾农业?基于资源的局限性,台湾农业在文创转型方面做出了范例,在加强农产品的精细化、生态化发展的同时,更体现了在地适应性——以文创化带动产业整合,获得更大的价值提升空间。
大陆农业,各地的资源禀赋不同,也应当采用在地适应性发展。
如浙江、江苏、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同处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的资源格局中。
如何利用文创价值,将文创转型作为未来农业转型的重要战略之一,形成适合的农业发展战略?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我认为,台湾农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在品牌创造过程中,充分尊重文脉,有意识的传承文脉,并不静态的复制文脉,而是在文脉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整合创新,提升了农业的消费价值。
“文脉”(Context)一词,原指语言学中的上下文关系,又被引申为某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它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相关“文脉”分析研究,原着重于语境的特殊性,引申意义则强调一个事物和它事物之间的渊源关系。
有学者曾简明地将其概括为“一种文化的脉络”,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柯亨曾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
”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则曾以符号系统诠释文脉,并强调:人对外部事物意义的认知就是对符号意义的破译工作。
台湾生态休闲农庄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遍地开花的繁盛阶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台湾休闲农场的鼻祖项目概况:香格里拉农场位于宜兰大元山,四面环山。
农场原来只栽种果树,后来逐步增设农产品展售区、乡土餐饮区、品茗区、住宿度假区、农业体验区及森林游乐区等。
这里生物种类包罗万象,有猕猴、树蛙、萤火虫、蝴蝶(凤蝶)和各式植物,是一间丰富的自然博物馆。
借鉴价值:1、充分利用资源,打造多种特色文化,提升农场内涵。
如开发稻草文化、风筝文化、木屐文化等。
2、主动参与体验,加强互动。
3、多业态共同发展,提升农场盈利水平。
既有满足休闲娱乐的观光果园、生态美景,又有极具参与性的体验活动及各种特色节庆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2、初鹿牧场——农产品与旅游业结合的典范项目概况:初鹿牧场于1973年成立,位于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面积约900亩,终年可供应青割牧草。
初鹿牧场饲养的奶牛从加拿大进口,生产出的牛奶品质绝佳。
牧场内设有露天茶座、露营烤肉区和森林浴场,并供住宿。
规划有干草制造区、青割牧草区、放牧饲养区和森林步道区。
借鉴价值:1、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维持农业本身生产、生态和生活等特色。
牧场养畜的牛均为优质牛奶,绿色、科学饲养,从而出产优质的奶制品。
2、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游憩、服务及学习功能。
3、飞牛牧场——全台湾最具特色的观光牧场项目概况:该牧场以乳牛养殖为主。
它以“自然、健康、欢乐”为创园宗旨,提供优质的休憩空间及三生合一(生产、生活、生态)的农村休闲体验生活假期。
周末很多家庭聚集于此,diy、生态教育、牛奶火锅,好不热闹。
借鉴价值:1、主题鲜明。
2、多元化的娱乐体验。
4、台一教育休闲农场——以自然生态教育为主项目概况:这里有一座全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馆和甲虫生态馆、押花生活馆、亲子戏水区、浪漫花屋、可爱动物区、渡假木屋、景观花园及各类生态标本区等。
农园专设观光部,负责旅游推介、接待与导游业务,同时还制作与花卉有关的食品。
创意农业案例之八:匠心独具的台湾创意精致农业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岛面积2/3以上,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
台湾现代农业起步较早,发展很快,尤其自1984年提出发展“精致农业”以来,以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为方向将现代农业推向新的高度。
台湾精致农业发展战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生产科技化。
农业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视科技引领,在科技创新、设施投入、技术改良、结构配套、品质提升等方面都走到了世界前列。
二是生态景观化。
农业与服务业、旅游业交融交织,岛内遍布各种集吃、玩、住、游、会务、购物等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野生动植物观赏园、综合性休闲农场等。
三是农业创意化。
文化与创意,是台湾精致农业的智慧和内涵,每个农场,每个农产品,从命名、LOGO设计、标牌制作等,都蕴含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创意理念。
四是产品精细化。
各个农场和企业都十分重视新技术产品的开发,都善于根据自身特色研发出自己的主导产品、系列产品、创意精品。
五是经营组织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包括农会、合作社、农业产销班以及策略联盟等农业合作组织体系。
六是产业融合化。
围绕产品的上下游进行深度开发,注重产业链条的延伸,从种养殖到精深加工,到农产品销售、发展餐饮等服务业,实现了产业的高效链接与高度融合。
这种精益求精的发展思路与创意思维相结合,掀开了台湾休闲农业新篇章,经过30多年的发展,走过创立期、成长期,现已进入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也造就了今天台湾举世瞩目的创意休闲农业。
创意无疑是台湾休闲农业的金字招牌,结合文化彰显、创意开发、特色培育,使其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台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从本质上提升了现代农业的产业档次,创造出新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兼具乡土气息与时尚韵味、融合绿色生态与乡野文化、兼顾旅游观光与康体疗养的休闲项目。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之台湾清境农场
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的成功转型,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三
产”融合促进了台湾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香港、新
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的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
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
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
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清境乡村花园--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花草草所交织成的百花风貌,让人仿佛置身
于欧洲世界,清境农场也因此而有“小瑞士”之美名。登高远眺清境云雾,山岚徐
徐弥漫,如梦如幻,小瑞士花国又有了“雾上桃源”这一美称。
“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
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欧洲花园般的景色让民众可以放松身心,别有洞天的景
色,辽阔的绿意,遍洒的花海,使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清境乡村亲子体验—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
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分队表演令人赞叹,工作人员会给小朋友讲解羊咩咩的趣事,
讲述清境农场的历史。大溪花海农庄是春天常在的地方,台湾人气剧《流星花园》
里面的薰衣草花海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徜徉花海中,品尝地道的熏衣草奶茶,大人
小孩都乐在其中。六福村主题乐园,有原始的非洲部落、西部牛仔、阿拉伯皇宮等。
台湾休闲农业成功的原因在于通过“情景消费”,创造出大量的奇观、风景和
主题。注重定位、强调特色,在“体验经济”理念之外,还创造了“分享经济”理
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消费者为上帝”、“与客人成为
志同道合的朋友”。
清境农场整体规划
◆ 线:车行路、六大步道意境深远
清境六大步道最能让人深刻感受清境真实面貌。坐落在青青草原四周的六大步
道:大片的茶园,碧绿青翠就像是湖泊般的[翠湖步道]、近距离接触羊群牛群是农
场畜牧中心[畜牧步道]、柳杉群林,寻幽静谧,享受森林浴最佳去处的是[柳杉步道]、
最佳观落日美景的[落日步道]、拾阶而上的[步步高升步道],最具人气指数遍布白
色法国菊玛格丽特,十分具有欧洲风情的[玛格丽特步道]。一路由北到南相互连接
的步道群,是踏青、健行、赏景的连接网脉。
◆ 点:游客中心、休闲中心、特色民宿相辅相成
清境农场著名的民宿区,建筑各有特色,感觉彷佛漫步在欧洲的不同风情,加
上新兴景点摆夷文化风情观览、云端上喝咖啡、高山上听民歌、游PUB等等,清
境农场创造出了大量的奇观、风景和主题,吸引众人前往聚集人气。
清境民宿通过策略联盟经营的方式,成立了清境观光发展促进会,共同进行营
销活动推广,在对外事务的利益争取、地区发展的规范、地区的资源分配与协调等
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
◆ 面:草场、牧场、花园、茶园浑然一体
将景区节点离散化,在草场、牧场、花园和茶园等各个片区打造不同主题的景
观和休闲娱乐活动。
在这片偌大的仙境之中,最受欢迎的景点莫过于清境农场的青青草原以招牌
“羊咩咩脱衣秀”最负盛名,深得大众喜爱。绵延不尽的草地上有着成群的牛羊不
时穿梭其中,山林田野的纯净之美,徜徉其中不但可近距离地接触到牛羊,还能欣
赏到可爱的“绵羊秀”。
创意文化植入
以本地摆夷族文化为主题,打造包括节庆、美食等多重参与性文化体验,挖掘
当地文化潜在价值。
清境农场模式
主题个性化:个性定制化旅游服务,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功能住宿化:多种功能业态复合打造
分散式:依山就势,各景点分散式布局
统一性:管理委员会统一经营管理
集散地:郊区旅游度假集散
运营开发策略
清境农场前期依托草场资源发展观光旅游,撬动区域价值。后期植入特色民宿、
文化体验,综合服务等多元业态,以休闲度假功能、景观体验、多主题设施作为核
心竞争力。
创新盈利模式
核心服务全部自持运营获取收益,少量民宿和商业本地村民自营,少量民宿和
商业村民自己运营管理,与景区无关.
案例总结及成功的启示
清境农场成功经验在于:1.依托先天山地草场资源禀赋,打造独特的城郊休闲
农场风光,而非传统景区大规模开发植入。2.建立了完善的功能体系,依山就势,
分散景点布局,通过交通串联景区各个节点,形成“线、点、面”彼此联动的内部
格局。3.将创意文化植入到关联活动中,少数民族文化的植入,融入到各种主题活
动中,成为大众游客的核心吸引力之一。4.创新盈利模式,统一经营管理,核心设
施全部自持运营,少量民宿和商业本地村民自营,有利于统一管理和服务的提高。
(弘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