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肥料生产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水溶肥的生产与施用肥料,实用技术水溶肥的定义广义的水溶肥,是指完全、迅速溶于水的大量元素单质水溶肥料、水溶复合肥料、农业部行业标准规定的水溶肥料和有机水溶肥料。
狭义上的水溶肥,是指完全、迅速溶于水的多元素肥料或功能型有机复混肥料,特别指农业部行业标准规定的水溶肥料产品。
水溶肥的特点产品特点:限定水不溶物含量;复合程度高,养分种类完全;产品种类丰富。
施用特点:水肥一体化结合,施用方便、安全,节省劳力;养分形态多样,肥料利用率高;根据施用方式选择肥料种类。
水溶肥的分类按照物理形态,分为固体水溶肥和液体水溶肥。
按照登记要求,可以分为:NY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NY2266-2012,中量元素水溶肥;Y1429-2010,含氨基酸水溶肥;NY1428-2010,微量元素水溶肥;NY1106-2010,含腐殖酸水溶肥。
按照活性物质类型,分为含天然活性化合物、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功能性微生物。
固体水溶肥,分为物理混合和化学合成两种工艺。
生产原料是单质肥料、复合肥料和一些增效剂。
固体水溶肥料的生产关键因素是原料的筛选和助剂物质的选择,生产原料的选择决定产品物理化学性状的优劣,包括原料的级别、养分种类及含量等均影响肥料的品质。
近年来,国际上传统固体肥料越来越多地被复合液体肥料代替。
在美国出售的全部化肥中,有40%以上是液体肥料;俄罗斯液体肥料30%以上;以色列液体肥料占90%以上。
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与水溶肥料的迅速发展,我国液体肥料产业也在快速发展。
液体水溶肥具有节能、环保、施用方便、直接吸收、精准施肥的优点,其发展具有专用性、多功能性、养分浓度高的特性。
生产工艺中助剂的选择尤为重要,其主要包括防结晶剂、稳定剂、增效助剂三大类。
当前水溶肥最科学的施用方式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第1页共1页。
一、氨基酸成分氨基酸母液或者原粉为原料生产的水溶肥料,一般含氨基酸17-18种。
正常状态下是以氨基酸盐或者游离酸的形式存在的。
精致氨基酸是复配的,可以针对生产需要或者技术需要来安排原料,常用的是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牛磺酸、丁氨酸等。
做出来的产品,一般都是精品!聚谷氨酸、聚天门冬氨酸等是一类氨基酸聚合物,其在溶液中水解或者作物吸收后可以水解为氨基酸,具有氨基酸的基本性质、作用。
二、氨基酸原粉、原液的优势和缺点氨基酸原粉在生产过程中含有一定的杂质,一般配方中加入220-250公斤,渣子占3-5%,制备的液肥经粗略估算,含有2-3%的浑浊溶液和残渣。
动物毛发为原料,氨基酸的生产工艺因为考虑到成本,多是使用盐酸,很少有用硫酸做的。
所以原液中一般含有12-14%的氯化铵,氯离子含量偏高,达到10%左右。
氨基酸原粉一般都含有氯元素,含量一般在20-25%.味精厂出来的废液多是含有硫铵。
以氨基酸为基础原料生产的叶面肥,由于氨基酸易吸收、可直接利用,所以见效果,叶片果实油量、颜色好看,相比之下,速效性好,但是持效性就不可乐观了。
三、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生产特点目前氨基酸证件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型,新的登记标准2010版提出了可以含有一种元素,所以我们在生产上可以进行标注一种元素,例如Zn:0-B:2-Mn0.5,等等。
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螯合作用,但是螯合稳定常数非常低,不如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等,氨基酸螯合物与磷酸盐类在一起复配使用,依然会有沉淀。
一般使用氨基酸作原料的中量元素型,用硫酸工艺做的氨基酸原粉、原液,不能加入钙剂,不然沉淀下来,徒劳无益。
但是可以植入硫酸镁,不会有啥问题!严格起来,以氨基酸原粉、原液为原料做出来的叶面肥,绝大多数氯离子都会严重超标,味精尾液不含氯,倒是值得提倡。
但是,很多企业的叶面肥都没有对氯元素进行标出。
氨基酸微量元素型,因为溶解能力和螯合力的问题,都要求一定的比例。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化肥,也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是经过多次的反应和精制过程。
下面将介绍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尿素的生产主要分为合成氨和合成尿素两个部分。
首先,通过哈氏过程或斯蒂克曼过程从天然气中得到氨气。
然后,将氨气和二氧化碳按照一定的比例进入尿素合成反应器。
在高压下,经过反应生成尿素。
尿素合成的反应式为:2NH3 + CO2 → NH2CONH2 + H2O。
尿素合成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而且酸碱度对反应速度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在利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通常使用铁催化剂,加入尿素合成反应器中。
反应温度通常在180-220°C,压力在150-200 bar。
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冷却。
合成尿素的产物中包含了未反应的氨气、碳酸氢铵、甲醇等。
为了提高尿素的纯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需经过一系列的精制过程。
首先,将合成尿素液通过蒸发器进行蒸发,使其中的甲醇蒸发。
然后,使用精馏塔将氨气和甲醇回收,再次用于尿素合成反应中。
同时,可以通过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将碳酸氢铵转化为氨气和水,再回收利用。
经过精制后的尿素液体会被进一步浓缩,使其含水量达到一定标准。
然后,将尿素液体注入结晶器中进行结晶,得到尿素晶体。
尿素晶体通过离心机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尿素固体。
最后,对尿素固体进行研磨、筛分等加工处理,使其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尿素产品。
尿素产品可以作为农业肥料直接使用,也可以用作原料进一步生产其他化工产品。
以上就是尿素生产的工艺流程。
通过合成氨和合成尿素两个部分的反应和精制过程,最终得到纯净、符合市场需求的尿素产品。
这个工艺流程的研发和优化对尿素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化肥资源。
大量元素水溶肥(Water Soluble Fertilizer,简称WSF),是一种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复合肥料,它能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定义: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为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浸种蘸根等用途的液体或固体产品。
但标准中并没有对“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给出精确的定义。
在这个标准中规定的水溶肥料,实际上指水溶性的复合肥或混合肥。
不可能指尿素氯化钾等单质水溶肥料(实际上这些肥料已有国家标准)。
能准确概括其真正内涵的名称应叫“水溶性复混肥”,这样既与普通复混肥区别开来,又可以包含各种营养元素。
通常大量元素仅指氮磷钾,但目前的标准又要求微量元素达到0.2~3.0%(或中量元素大于1.0%),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名称不符。
如果叫“水溶性复混肥”,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都可以包括在内。
其实水溶性复混肥料只是复混肥料的一部分。
也可以以水不溶物这个指标来定义肥料的等级,取消“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称谓。
在实际应用中也是这样区分的。
如水不溶物小于0.1%可以用于滴灌系统,水不溶物小于0.5%可以用于喷灌系统,水不溶物小于5%可以用于冲施、淋施、浇施等(非常准确的水不溶物含量与各种施肥方法的关系有待科研部门试验验证)。
只要在肥料包装上强制要求注明水不溶物含量就行。
实际上就是在复混肥的标准内增加一条水不溶物的要求或者在肥料的包装标准上增加水不溶物含量标识这一条。
部分指标水不溶物含量目前标准中规定的大量元素水不溶物含量固体小于5.0%,液体小于50g/L。
这个要求太低。
如果企业按这个最低要求生产,它的肥料只能用于冲施,并不能用于灌溉施肥或叶面施肥。
国内外优质的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小于0.1%,是标准最低要求的五十分之一。
制定这个标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生产门槛,但目前的标准起不到这个作用。
建议以后修改时改为小于0.5%或5g/L。
大量元素含量目前标准中规定大量元素含量固体产品大于50%,液体大于500g/L。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流程概要尿素(H2NCONH2),又称脲或碳酰胺,白色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在60.055。
尿素大量存在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尿液中。
尿素溶于水、乙醇和苯,几乎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尿素含氮量居固体氮肥之首,达46%以上为中性速效肥料,施于土壤中不残留使土壤恶化的酸根,而且分解出来的二氧化碳也可为植物所吸收。
尿素在工业上的用途亦很广泛,可用于制造脲醛树脂、聚胺酯等高聚物的原料,(用作塑料、喷漆、粘合剂)。
还可作多种用途的添加剂(用作油墨材料、黏结油等),尿素还可用于医药、林业、制革、动物饲料、石油产品精制等方面。
第一座以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工业装置是德国法本(I·G·Farben)公司于1922年建成投产的,采用热混合气压缩循环。
1932年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用直接合成法制取尿素氨水,并在1935年开始生产固体尿素,未反应物以氨基甲酸铵水溶液形式返回合成塔,是现今水溶液全循环法的雏形。
中国的尿素工业发展始于1958年,先由南京永利宁厂建成日产10吨尿素的半循环生产法装置,其后又在上海吴泾化工厂建成年产1.5万吨的半循环法装置。
1975年中国第一套二氧化碳汽提法装置亦在上海吴泾化工厂建成投产。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兴建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60万吨尿素联合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肥生产厂。
至今已建成30余套大化肥生产装置,成为我国主要生产尿素的基地。
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原料的压缩和净化,尿素的合成,中低压分解吸收,解吸,蒸发造粒。
一、原料的压缩和净化1、二氧化碳(CO2)的压缩和净化二氧化碳来自脱碳,其浓度为65.7%(V),含氧量0. 5 %(V),硫化物<15mg/M3,CO2通过一分离器后进入CO2压缩机一段,由二段出口去脱硫槽,降低SO2气中的含量至10 mg/M3以下,回到压缩机三段,再经三、四、五段压缩达到20.7Mpa,送到尿素合成塔。
液体水溶肥原料
液体水溶肥的原料包括无机水溶肥原料、有机水溶肥原料。
无机水溶肥原料有硝酸铵、磷酸氢二铵、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等,这些原料具有很强的吸潮性,完全溶解于水,但是硫酸根会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反应生产不溶解的硫酸盐。
有机水溶肥原料有氨基酸、黄腐酸、黄腐酸钾、腐植酸钠、海藻酸钠、壳聚糖等。
一般使用微量元素,硼、铁、锰、锌、钼、铜等。
切忌微量元素的阳离子与酸根反应生成水不溶物。
此外,还有液体肥料,主要成分包括营养元素如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钙、硼、钼、镁等。
请注意,液体水溶肥的具体配方可能因不同的原料和生产工艺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磷酸一铵生产工艺流程
磷酸一铵是一种常用的氮磷复合肥料,具有高效速效、适合各种农作物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简单介绍磷酸一铵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磷酸一铵的原料主要包括磷矿石、硫酸和氨气。
其中,磷矿石经过选矿、破碎、分类等工序后得到粉状的磷酸钙。
硫酸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是磷酸一铵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主要通过尿素氨水和纯碱反应而生成。
其次,磷酸一铵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磷酸钙的浸取与精炼、溶液的反应、结晶与干燥等步骤。
1.磷酸钙的浸取与精炼:将粉状磷酸钙与硫酸进行浸取反应。
将硫酸和磷酸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使磷酸钙与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磷酸。
2.溶液的反应:将磷酸溶液与氨气进行反应,生成磷酸一铵。
在反应釜中控制好温度和压力,加入适量的氨气,使其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酸一铵。
该反应具有放热特点,需要控制好反应的速度和温度,以免过热损失。
3.结晶与干燥:将反应产物进行结晶处理,得到磷酸一铵晶体。
在结晶槽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搅拌速度,使磷酸一铵晶体逐渐形成,并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式分离固液。
然后将固体产物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水分,得到干燥的磷酸一铵肥料。
磷酸一铵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如上所述。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减少废水废气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运营中需确保生产设备运行安全可靠,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技术1. 产品性质、规格及用途:湿法磷酸生产技术采用湿法二水物流程,主要产品为44—46%P2O5的磷酸,副产品为12—18%H2SiF6的氟硅酸。
磷酸为五价磷的含氧酸,有正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三种,通常所说的磷酸指正磷酸(H3PO4)。
纯磷酸在常温下呈透明的单斜晶体,比重为1.88g/ml,熔点为42.4℃,含P2O5 72.4%。
一般商品磷酸是含有75%或85%H3PO4的液体,溶液的冰点分别为-20℃及21℃,低于此温度时将析出半水物结晶,磷酸对皮肤有腐蚀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份,为中强酸。
磷酸的用途很广。
湿法磷酸主要用于生产肥料,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过磷酸钙、沉淀磷肥、过磷酸、液体肥料等。
其次用于工业磷酸盐的生产,如磷酸一钙、磷酸二钙、磷酸三钙、磷酸一钠、磷酸二钠、磷酸三钠等。
副产品氟硅酸的无水物是无色气体,不稳定,易分解为四氟化硅和氟化氢。
氟硅酸水溶液呈无色,具有强酸性,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
氟硅酸有消毒性能,主要用于生产氟硅酸盐和冰晶石,并用于电镀、啤酒消毒、木材防腐等。
2、生产原理湿法磷酸生产技术采用湿法二水物流程,单槽单浆、表面冷却、干法排渣、强制循环真空蒸发浓缩生产工艺。
2.1磷矿与硫酸反应1 反应原理磷矿的主要成分为氟磷酸钙Ca5F(PO4)3,另外还含有铁盐、镁盐、铝盐、钠盐、钾盐、碳酸盐、活性二氧化硅、酸不溶物等物质。
⑴磷矿与硫酸在反应槽内主要发生下列反应:Ca5F(PO4)3+5H2SO4+溶液5CaSO4 ·2H2 O+3H3PO4+HF+溶液生成的氢氟酸进一步与活性二氧化硅反应,得到氟硅酸:6HF+SiO2H2SiF6+2H2O当活性SiO2过量存在时,将继续发生下列反应:H2SiF6+SiO23SiF4+2H2OH2SiF6不稳定,受热易发生分解:H2SiF62HF+SiF4因此反应槽排出的尾气中含有HF和SiF4气体。
⑵磷矿中含有的碳酸盐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槽液面上形成泡沫:CaCO3·MgCO3+2H2SO4CaSO4·2H2O+MgSO4+2CO2↑泡沫的产生会影响反应过滤正常运行,应设法消除。
尿素生产工艺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尿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合成和精制。
合成尿素的工艺是通过氨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尿素。
这个反应过程主要发生在合成塔中,合成塔内包含了催化剂床层和冷凝器。
合成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氨与液体水在吸收器中吸收生成饱和氨水溶液,然后将饱和氨水溶液加热至200℃以下供给合成装置;氨水进入压力泵,再经过加热器加热,然后进入反应器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经过解升温器加热,进入合成装置,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脱铵反应生成尿素;尿素与非反应产物一起进入分离器,分离尿素与非反应的原料氨、二氧化碳和氮气,然后尿素进入精制装置进行进一步清洁。
精制是尿素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精制的目的是去除掉尿素中的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精制主要分为结晶和脱水两个步骤。
首先,通过蒸发系统将尿素浆液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浓缩至一定浓度;然后,将浓缩的尿素浆液通过结晶系统进行结晶,通过结晶塔对尿素浆液进行等温结晶,使得尿素晶体与溶液中的杂质分离;最后,通过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纯净的尿素成品。
尿素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催化剂和设备的选择等方面。
合适的反应条件不仅能够提高尿素的合成效率,还能够控制反应的副产物生成;合适的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合适的设备能够满足反应的高温高压条件,保证尿素合成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尿素生产工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
通过改进反应装置和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合成尿素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开发新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尿素合成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通过改进精制工艺,可以提高尿素的纯度和产品质量。
总之,尿素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操作管理对于提高尿素生产效率和优化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创新,尿素生产工艺将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
精品
液体肥料生产工艺
液体肥料。包括清液型、悬浮型和膏体型。作为新型的高效复合肥,具有以
下优点:①易吸收,见效快;②溶解稀释不降温,施用后易均匀分布于土壤中,
不象固体肥料形成集中施肥局部盐分高,不易冻伤根苗;③可以喷灌、滴灌或浇
灌,使用便捷,费用省,收效快;④可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混用并能混合
均匀;⑤不会像固体肥料在储运中产生离析而质量参差不齐;⑥产品不存在吸湿
和结块问题;⑦在生产、施用、运输中不会出现粉尘、烟雾,污染少。所以液体
肥料是当今世界化肥工业发展的趋势之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每年消耗的液
体肥料占化肥消费总量的38%以上。以色列使用液体肥料方式达80~90%。我国
发展液体肥料较晚,近几年。由于叶面肥料和灌溉技术特别是滴灌技术的应用。
液体肥料得到迅速发展。
一、液体肥料原料的选择
1、液体肥的基本原料
为含氮、磷、钾原料,含氮原料常用为尿素、硝铵、硫酸铵;含磷原料为磷
酸一铵、磷酸二铵、聚磷酸铵或磷酸;含钾原料为氯化钾、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
等。除了这些原料,还有功能性辅料,例如中微量元素肥、增效剂、悬浮剂、防
结晶剂、防冻剂等等。
2、清液肥料原料组成
单独使用各种养分原料方式。例如,尿素+磷铵+钾肥;硝铵+磷铵+钾肥等等。
这些原料组合一般应用于生产低浓度的清液肥或膏体肥料。上述原料制备的液体
肥料养分含量一般较低。而且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大,结晶温度高,生产应
用不便。因此实际应用中主要做现配液体肥料使用。由于同样缺水,以色列液体
肥料体系中多采用这种配方技术路线。
配套使用各种养分原料方式。欧美商品液体肥中,大多使用尿素硝铵溶液作
为主要基础原料,先用尿素和硝铵配成含氦30%、32%的氮溶液,再添加其他
原料。
美国商品液体肥料中,普遍采用聚磷酸铵。可用商品湿法磷酸浓缩成过磷酸,
然后在管式反应器中与氨反应,可生成高浓度液体型聚磷酸铵。也可以用磷酸和
尿素缩合法,即采用磷酸和尿素的摩尔l:1.2~2,反应温度控制在160~
.
精品
200℃,聚合得到含氮量24%、含Pp45%的聚磷酸铵,产品溶解度大到150
克,水溶液清澈透明。用氮溶液、聚磷酸铵混合.可配置养分含量较高的液体肥
料。结晶温度较低,生产使用方便。
美国商品液体肥料中大量使用氯化钾,氯化钾溶解度大,可生产各种浓度液
体肥料。也可以使用聚磷酸钾等溶解度大的钾肥。但成本较高,仅适宜于生产精
品液体肥料。
3、悬浮型、膏体型肥料原料组成
悬浮型、膏体型肥料与清液肥料配方相似。但可以应用更多量的不溶于水的
过饱和肥料,因此浓度可以大幅度提高。
悬浮型、膏体型肥料需要用到功能性辅料,例如悬浮剂、防结晶剂、防冻剂
等等。
美国悬浮型液体肥料大多现配现用,一般不会存放长于两周。美国商品液体
肥料中,功能性辅料一般有膨润土、悬浮剂等。
膏体肥料分为可流动及不可流动膏体两种,添加剂各不相同。
二、液体肥料的生产工艺
液体复合肥料养分配合比例可根据作物特性及当地的土壤情况,实行按需配
方生产和施用。这样配制的液体复合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能满足植物的需要。
可根据需要。分别做成高氮、高磷、高钾的液体肥料。高氮液体肥料,以尿素一
硝铵溶液为主要原料;高磷液体肥料,以聚磷酸铵为主要原料;高钾液体肥料,
以氯化钾为主要原料。
上述液体肥料均可添加微量元素肥料,还可以添加除草剂、杀虫剂、植物激
素等。
1、清液生产
以聚磷酸铵、尿素一硝铵含氮溶液、氯化钾及微量元素等为原料,生产清液
体复合肥生产工艺包括下面3个过程:
(1) 配制尿素一硝铵溶液。
通入蒸汽混合搅拌溶解,配成32-0-0的尿素一硝铵溶液。
(2) 配制聚磷酸铵溶液。
通入蒸汽混合搅拌溶解,配成养分配比为16—30—0的聚磷酸铵溶液。
.
精品
(3)前两步配好的尿素一硝铵溶液、聚磷酸铵溶液根据配方需要按比例由水
泵送入最终混合槽中。然后将经计量好的钾肥、微量元素、水也加入最终混合槽
中。通入蒸汽混合搅拌溶解.制得的混合均匀液体复合肥经包装。
2、悬浮型、膏体型液体肥料生产
以磷酸铵、尿素含氮溶液、氯化钾及微量元素等为原料为例,生产悬浮型、
膏体型液体肥料,生产工艺包括下面4个过程:
(1) 配制尿素溶液。
通入蒸汽混合搅拌溶解,配成23-0-0的尿素溶液。
(2)加入磷铵、氯化钾及微量元素肥料。
应用乳化机将磷铵、氯化钾及微量元素肥料缓慢加入到尿素溶液中,进行混
合。
(3)前两步配好的添加功能添加剂,升温至70~80度,再搅拌混合1~2小时,
制得的混合均匀悬浮型液体肥料。混合后即包装。
(4)肥料需要静置48小时稳定,才可出厂。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